
一、麻醉狀態二、性別差異三、有無尿道狹窄、前列腺增生等四、有無膀胱及尿道的炎癥五、膀胱鏡的類型六、個人痛感不同七、配合程度不同
有的人能夠很好的配合醫生,檢查過程比較順利,疼痛就會比較輕一些。有的人配合較差,在檢查過程中就會增加痛苦。
膀胱鏡檢查之后依然有疼痛,如何減少這種疼痛?
膀胱鏡檢查之后出現疼痛,往往是因為這個人尿路本身就有炎癥,膀胱鏡刺激以后會加重炎癥,或者是檢查過程中對尿路有損傷。不過這兩種情況的處理方式是一樣的。
-
避免感染:如果尿路有明顯的感染癥狀,那么就需要服用抗生素抗感染,感染控制好了,疼痛就會減輕。
-
大量喝水:膀胱鏡檢查之后會有疼痛感,特別是在排尿的時候比較明顯,因此很多人不敢喝水,其實這是錯誤的,這種情況應該大量喝水排尿。大量喝水能夠將尿液稀釋,稀釋的尿液對炎癥的刺激減少,而且多排尿也能夠減少細菌粘附在尿道的機會,預防感染。
-
避免吃辛辣刺激飲食:飲食以清淡為主,辣椒、胡椒、蒜、孜然等辛辣刺激的食物盡量避免,而含有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的飲料也應該少喝。辛辣刺激的東西會刺激本身就充血的粘膜,加重尿路刺激癥狀。
-
適當活動:適當的活動對調節身體是有幫助的,多活動也能促進排尿,轉移注意力,降低痛感,減少心理壓力。
總結
現在很多醫院都已經使用無痛膀胱鏡檢查了,如果是無痛檢查,那么其他因素都不是問題。如果是普通檢查,那么疼痛就和性別、尿道情況、個人痛感以及軟硬鏡相關,如果只是單純的檢查,建議選擇軟鏡,雖然軟鏡的價格高一點,但是疼痛感會小很多。
更多相關建議:
膀胱鏡是泌尿外科的一項有創檢查,肯定會有些難受不適。具體有多難受每個人并非完全相同。
一、什么是膀胱鏡檢查
膀胱鏡于1879年問世,是最早用于觀察人體內部的器械,目前是泌尿外科最基本操作。其它像胃鏡、腸鏡、宮腔鏡、腹腔鏡、喉鏡都是膀胱鏡的徒子徒孫,受膀胱鏡的啟發而發明出來的。
膀胱鏡檢查時,將直徑約7-8毫米的一根管子經過尿道插入膀胱內,以前是直接用眼睛通過膀胱鏡向膀胱內部觀看,現在科技發展了,膀胱鏡外接顯示屏,膀胱內的情形可以放大后清晰地顯示在高清屏幕上。
二、膀胱鏡檢查的適應癥
1、血尿。
血尿患者,特別是血尿時沒有疼痛,要引起重視,排除膀胱癌!
由于膀胱鏡檢查是一項有創檢查,本著先無創后有創的原則,在做膀胱鏡之前,應先做彩超、尿液及增強CT檢查。排除引起血尿的尿路感染、結石、腎炎、血管畸形等疾病。
2、反復出現尿頻、尿急、尿痛、排尿不適等。
有些病人反復出現排尿異常,尿頻、尿急、尿痛、排尿不適,檢查尿液沒有細菌,前列腺也正常,彩超及CT都做了,也沒有查出啥問題。
此時,可以考慮膀胱鏡檢查。可能會查到腺性膀胱炎、間質性膀胱炎、膀胱白斑、原位膀胱癌或者長得很小的膀胱癌等病變。
3、不隨體位變動的膀胱結石。
由于膀胱內部空間較大,膀胱結石在重力作用下會隨著體位變動而改變位置。
如果做彩超、腹部X線片、CT等檢查發現結石無論躺著、站著、側著身子,都在一處地方呆著不動,稱為附壁結石。
這樣的結石常見于膀胱壁上的異物、腫瘤、縫線上所附著的結石或鈣化。需要做膀胱鏡檢查,明確病因。
4、尿白,乳糜尿的術前檢查。
有些病人的尿液呈現乳白色,牛奶樣,特別是在進食大魚大肉這些油膩的食物后更明顯。檢查尿液乳糜定性提示有乳糜尿。
乳糜尿是由于腎臟周圍特別是腎盂輸尿管周圍的淋巴管破裂,破裂部位與尿路相通,淋巴管內漏出的乳糜進入尿液,從而形成乳糜尿。
當乳糜尿通過飲食控制及中藥等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可考慮手術,將腎周淋巴管結扎住,使其不再漏出淋巴液。
乳糜尿既可發生在左腎,又可發生在右腎,還可發生在雙側。因此做手術前首先要做膀胱鏡,觀察哪一側輸尿管噴出白色尿液,手術就做那一側腎。如果雙側都有,先做漏出乳糜較多的一側。
5、膀胱癌術后復查。
初次發現的膀胱癌多數是早期膀胱癌,手術采用微創膀胱癌電切或激光剜除。術后除了膀胱內灌注藥物防止復發外,還應定期復查彩超、胸片、血、尿及膀胱鏡。萬一復發,膀胱鏡能夠早期發現,早期處理。
6、取膀胱異物。
腎及輸尿管結石、輸尿管狹窄等疾病術后,輸尿管內一般放置一根支架管,起引流尿液、支撐輸尿管、防止輸尿管狹窄等作用。輸尿管支架管又稱雙“J”管,一端在腎臟,一端放入膀胱。
這種管子是一種醫源性異物。不能永久放在體內,術后一月左右需要拔除。但管子在體外看不到、摸不著,如何取呢?這就需要用到膀胱鏡了,膀胱鏡進入膀胱,從膀胱鏡內部放入一條細鉗子,夾住雙“J”管露在膀胱內的一端,緩緩抽出。
還有一些特殊癖好的人,為尋求刺激,將毛毛草、體溫計、牙簽、電線等異物塞入尿道。但請神容易送神難,異物進入尿道、膀胱后,取出就老費力了。此時,可以嘗試膀胱鏡下取取看,成功了就可以省下開一刀的痛苦。
三、膀胱鏡操作步驟
有尿路感染的病人,做膀胱鏡之前應先控制炎癥,否則膀胱鏡檢查可能會加重感染癥狀,尿道疼痛難忍。
1、檢查前,先解掉小便,平躺在檢查床上,雙腿架高到支架上。
2、尿道及周圍消毒,尿道內注入局麻藥物,減輕刺激不適,膀胱鏡插入尿道。
插膀胱鏡過程中,雖然用了局麻藥物,多數人還是會感到不舒服,尿道有種灼燒感。男性的尿道長、細、彎曲,不適感比女性更明顯。
此時,宜大口呼吸,有助于減輕疼痛。
如果疼痛不適嚴重,無法忍受,可以讓醫生暫停操作,實在不行,可以考慮全麻后再做檢查,或者使用膀胱軟鏡、輸尿管鏡等較細的鏡子操作。
全麻沒有知覺,自然沒有疼痛不適感,但是費用高些。且全麻的風險要比局麻大。
膀胱軟鏡、輸尿管鏡的視野小,對于膀胱腫瘤的檢查,不如普通膀胱鏡看得清楚、全面。
3、在膀胱鏡檢查過程中,需要從鏡內灌入無菌液體,充盈膀胱,方便觀察尿道和膀胱各處內壁。
液體流入膀胱,病人會感到膀胱憋脹不適,老想排尿。
4、如果發現膀胱內有可疑腫瘤之處,膀胱鏡內置入細細的活檢鉗,夾掉兩塊組織送病理檢查。
膀胱鏡檢查一般需要5分鐘左右,需要活檢約10分鐘,如果僅僅取輸尿管支架管,堅持2~3分鐘即可!
四、膀胱鏡檢查到底有多難受
多數人在膀胱鏡檢查時都有不適感,但絕大多數病人都可以忍受。
難受的程度與每個人對膀胱鏡檢查的耐受性、神經的敏感性、個人的意志力、病人的精神狀態都有關系。
另外,當尿道本身有狹窄、炎癥,膀胱有急慢性炎癥等病變時,做膀胱鏡時刺激不適更大。
曾經有一位熟人做膀胱鏡檢查,我問他滋味如何,他回答,還好,沒啥啊,稍有感覺而已!
同樣是一位熟人,醫院的一位同事,膀胱鏡剛挨到尿道口,他就跳了起來,直呼受不了,最后只好打了全麻才進行下去!
最后,用數字說明:我們科曾經做了上千例膀胱鏡,因疼痛、難受而堅持不下去,導致膀胱鏡無法繼續的僅有不到10位病人。
更多相關建議:
怎么說呢?膀胱鏡確實不是很舒服,最早科室還只有硬鏡的時候病人確實很難受,做之前一般都會往尿道里放局麻藥,然后再檢查,不過還是覺得疼,尤其是男病人尿道比較窄,又比較長,關鍵是還很多彎兒,確實疼的比較明顯,不過現在有了膀胱軟鏡了,就明顯好多了。
有一次老主任幫一位膀胱癌術后的患者定期復查,消毒之后往尿道里放入麻藥后,就是那種凝膠一樣的麻藥,麻醉尿道內粘膜的那種,差不多覺得麻藥生效了之后,開始從尿道口往里進膀胱硬鏡,一邊進病人一邊喊,哎呦,哎呦,主任慢點,疼死了!
沒喊幾句,結果老主任怒了,“他媽的,別喊了,我嘴都麻了!!!![發怒][發怒][發怒][發怒]”
原來主任做檢查不喜歡帶口罩,做檢查的時候主任又離的比較近[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更多相關建議:
膀胱鏡,是內窺鏡的一種,形與尿道探子相似,電鏡鞘、檢查窺鏡、處置和輸尿管插管窺鏡以及鏡芯四部分構成一套,并附有電灼器、剪開器和活組織檢查鉗等附件。近年來膀胱鏡的照明系統有了改變,備有冷光源箱,經反向的強冷光通過光學纖維導光束,傳送到膀胱內部,替代膀胱鏡鞘前端的燈泡照明,具有照明良好,景象清晰,調光隨意等優點。
膀胱鏡檢查會存在疼痛和不適感,根據個人可耐受范圍不同,感受不同;患者應檢查時盡量身體放松,有助于完成該檢查。
膀胱鏡檢查是一種有創檢查。膀胱鏡檢查分為膀胱硬鏡和膀胱軟鏡。
對于男性患者來說,膀胱硬鏡還是比較痛苦的,因為它需要通過尿道的2個生理彎曲。如果有條件的話,建議男性患者應用膀胱軟鏡減少痛苦。
對女性來說,因為尿道平直,而且尿道相對短,所以膀胱鏡檢查痛苦要小得多。膀胱鏡后注意多飲水。
更多相關建議:
唉,做膀胱鏡簡直就不是人受的刑罰,男女醫生齊上陣,你就是待宰的羔羊,特別是拔管的那剎間,那滋味那痛楚,唉,無法形容,以后的排尿,不想多說,欲哭無淚啊。
更多相關建議:
沒有特別難受吧,一般女性會選擇局麻,男性會選擇靜脈麻醉,也就是睡一覺。自然沒有任何感覺。而且現在有電子膀胱軟鏡,痛苦更小一些
更多相關建議:
年輕的時候做過。因為血尿。
麻醉是腰麻。麻醉過后做檢查沒感覺到疼。是用一根像筷子一樣的不銹鋼管子,從尿道進去做檢查。看看膀胱里有沒有出血。
主要是做過檢查后的第一次小便,那是痛到半死的,以后慢慢就好一點。
更多相關建議:
一句話,生病都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