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也是一個騎行愛好者,對這個問題其實我也不確定,畢竟想要一個確定的結果是要去認真研究實踐證明的!
我騎車陸陸續續也有9年了,來說說騎行一些體驗!騎車30公里其實我感覺對一個經常騎車的人來說是比較輕松的事情,一般慢一點1小時30內都能騎完,快點1小時內騎完。
騎行最受影響的是膝蓋,,騎車時要注意踏頻,就是踩踏的頻率,自行車變速調輕松點,踏頻一般在80左右!具體看個人情況!如果你不是競速就不要一味追求速度!
我就是在新手期沒有了解騎車的一些基本知識,
在我一個人騎的時候還好,因為對速度沒有太大要求。就是有一次和騎友約騎去30公里多一點的地方玩,我是新手又是山地車,騎友是小青年,騎公路,還是個有幾年騎齡的老手了。平均28碼,我跟的很累,快到地方是膝蓋就一點痛了!回來的路上也痛!但現在我騎長途就會有點膝蓋和膝蓋關節疼痛!后悔啊!
所以騎車前后做一些拉升運動,戴好頭盔和手套!多了解一些騎車的知識!健康安全的騎行,享受騎行的樂趣!
更多相關建議:
很多回答里面都有些很好的建議了,這里我講一下騎車的細節問題吧。
首先,膝蓋問題,我這里用科學的角度上說一下。膝蓋是個很復雜的系統工程,有幾十組肌肉,韌帶綜合維持著平衡,膝蓋也是人的重心點。如何維持這個重心點的健康是個大工程。包括你的騎行的姿勢都會影響膝蓋的健康。
騎行的時候,要放松跨部,用腿 的重力去助踩,踩下去以后要往回拉一下,這邊踩那邊拉,形成一個規律的橢圓型,這樣的情況下,采用恒頻恒力很多回答里面都有些很好的建議了,這里我講一下騎車的細節問題吧。
首先,膝蓋問題,我這里用科學的很多回答里面都有些很好的建議了,這里我講一下騎車的細節問題吧。
首先,膝蓋問題,我這里用科學的角度上說一下。膝蓋是個很復雜的系統工程,有幾十組肌肉,韌帶綜合維持著平衡,膝蓋也是人的重心點。如何維持這個重心點的健康是個大工程。包括你的騎行的姿勢都會影響膝蓋的健康。
騎行的時候,要放松跨部,用腿 的重力去助踩,踩下去以后要往回拉一下,這邊踩那邊拉,形成一個規律的橢圓型,這樣的情況下,采用恒頻恒力自然就省力了,再就是要有自己的頻率,不盲目跟別人的隊,貿然破壞自己的頻率。這樣不出十分鐘,就會感覺很累的。
適當的休息
騎行適當的休息很重要,尤其是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補水,下車拍照。勞逸結合反而可以令騎行行程更加有趣,不是為了老在趕路。100km總行程,分散在8次大的休息區間完成,可以保證你第二天正常上班工作,不會搞得太疲勞。
保健
運動前要熱身,包括小幅度的拉伸,活動指關節,膝關節,運動后要學會拉伸,必要的時候要用筋膜槍放松,消除肌肉內堆積的乳酸。騎行中使用運動飲料,騎行后也要使用運動飲料,沖劑。補充流失的電解質。
日常準備
速干衣服,座套,手套,騎行駝包,一次性雨衣。防曬霜,免膠水補胎片,備胎,集成工具,便攜氣筒,可以打倒5kp的最好。平時在家,出門前先緊固螺絲,可以最大程度保證出門后不出問題。
30km對于老手可能不太累,但是出行團內有新手時需要愛護一下,中途休息三次,很合適,目前我可以穩定的維持在1km6分鐘內完成。以此類推,10km最不累的情況就是60分鐘內完成,自己最佳的狀態1km,大月分鐘左右完成,以此類推,10km大約30分鐘。
這里面還有心率控制的問題,舒適的心率加上微微出汗的狀態,騎車時是最舒服的。
單車選擇。
長距離騎行,30km,不太推薦山地車,消耗體能太大,風阻大。純公路車,比較快但是帶來更多的顛簸,疲勞來的快。最佳的車型是公路越野,700x35c兩者兼顧,而且比較出路。下坡滾動特性相當好。再次一點就是700c的旅行車,也比較出路,均速好,適合一天長時間騎的跨省騎行。
更多相關建議:
吾輩騎行10年,已騎了15萬公里,將近繞行地球赤道四圈了。
你認為對身體好?還是不好?
長年堅持自已喜愛的運動方式,不僅是個身體承受能力,還是一項精神考驗,意志力的歷練,在業余戶外運動史上,許多還將貴在堅持掛在嘴邊的人,為何最后都消失無蹤了?因為他們不知道,堅持?是個很痛苦的過程和事情,但當將堅持升華為習慣的時侯,人就脫胎換骨,幸福傍身了!
藏北羌塘無人區,修車。
羅布泊死亡之海沙漠,過夜。
新藏公路界山達坂!
更多相關建議:
每天騎行三十公里應該說是非常輕松的,前提是,一、你身體還可以;二、自行車是那種能換擋的山地車或公路車;三、騎行的路沒有太多的陡坡;四、騎行平均速度在20公里左右。當然,對于騎行牛人,那一小時30公里以上都是輕松事。剛開始騎,大腿兩側多少有點熱燒或手腕有點酸以及指掌有點麻,但只要騎幾十分鐘站下和帥帥手,這些不適很快就過去了。騎行很適合在周邊游玩看風景,結伴邀伙地騎行能體會戶外之樂,騎行運動還有呼呼如風馳電摯般的快感。無論怎樣騎,要記得安全第一,避免因凸顯個性而摔跤等。
更多相關建議:
我今年五十多歲,騎自行車兩年半,每天計劃50公里,沒有特殊情況一般都能完成,至今已經騎行22000多公里。我認為每天騎行30公里是很輕松的事情,對身體健康是很有好處的,沒有啥損害。騎行不僅鍛煉了身體,增強了體質,提高了自身的免疫力,而且我的高血壓病得到一定的改善,血壓控制的比較好。有人說騎行對膝蓋有磨損,我的親身體會是對膝蓋影響不大,而且騎行對膝蓋的磨損遠遠小于跑步、登山等劇烈運動,因為,騎行時身體的重量分擔在自行車上,膝蓋受力較小,因此對膝蓋影響沒有多大問題。長途騎行對男性前列腺有點影響,但只要做到騎行姿勢正確,適當定時休息,是沒有多大問題的,這種影響對身體來說是微乎其微。
更多相關建議:
騎行30公里的距離,對于經常騎行鍛煉身體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太輕松了。我身邊騎行的人都是年齡比較大的人,幾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每天騎行距離也不會少于40公里的。
騎行30公里 ,如果路面好,公路車,年輕人體質好,都用不了一個小時。山地車也就是一個半小時左右,根本感覺不到疲勞。
30公里距離雖然不是很遠,但是對于一些剛入門騎行的騎友來說,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漸近式的騎行,有個逐步適應的過程,學習和掌握一些騎行知識和技巧,騎中學,學中騎相信很快就會適應的。
通過一段時間的騎行,所有騎行者,都能輕松完成30公里騎行的。騎行30公里對身體是會有很多意想不到好處的,絕對不會對身體有任何傷害的。30公里也是個適中的騎行量,放心騎行就是了。
騎行是一項非常好的鍛煉身體的項目,可以增強心肺功能,預防和控制心腦血管疾病和三高,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減少一些慢性病和多發病的發生,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預防靜脈曲張,強化腿部力量等等。
騎行還可以舒緩和減少生活和工作壓力,每天都是心情舒暢。每天騎行周邊景點,欣賞美麗風光,每時每刻都是好心情,心情好,身體自然就會好。
騎行既鍛煉了身體,又是沒有多少費用的短途旅游,何樂不為。追求健康,享受美好幸福生活,是我們的共同愿望 。選擇騎行鍛煉吧,健康騎行,快樂騎行。
更多相關建議:
每天騎行30公里自行車,一般不會有損傷的。如果你騎行的自行車,坐位高低度調整的不合適,或高或低對身體腿關節就有影響了,車座過低會產生關節,膝蓋酸脹疼痛,過高會有腿肌肉拉伸的不適。當出現這兩種不適,對身體健康是有影響的。座位的調整,網上有教程,也可以找老司機幫助調整到合適位置。以我近五年堅持騎行,每月一千公里的實際感受,堅持休閑慢騎行運動(小時速度二十公里左右)身體上抵抗力強了,很少得病,以前的心悸,胸悶,頭暈,血壓低,腸胃等小疾也沒有了。精神上,大家說我開郎多了,自我感每天精神飽滿,處理事務斤斤計較少了,心情大度了,感覺變年輕了。
更多相關建議:
騎30公里對身體極有利,我現在退休了,每天至少騎行30公里。上班的時候每天也是至少30公里。從68年學會騎自行車。到現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一天都至少騎30公里。跑長途和參加訓練時。一天騎100~200公里。現在老了,一天至少騎30公里,身體超棒。這個圖片是前兩天朋友用手機拍攝的,凌晨騎完30公里后我下湖游泳1千米后上來,那天清晨的陽光很好,一塊鍛煉的朋友幫我拍攝的照片。[耶][贊][玫瑰]
更多相關建議:
我為了去西藏,增加心肺功能體力,練了一年的自行車,每天40公里風雨無阻,現在人的體重從190斤降到160斤,上高原一點反應都沒有,造成的,現在一天不洗就難受。原來每頓飯吃一小碗,現在每頓飯吃一大碗,關鍵體重還沒增加!好處大大滴,壞處就是人曬得很黑了。
更多相關建議:
每天騎行30公里,不要求速度,只計路程對身體有好處,你會發現騎著騎著身體贅肉少了,強健了,騎著騎著心肺功能增強了,一般運動不會心悸氣短了,騎著騎著雙腿力量增強了,走路健步如飛了,騎著騎著心情愉悅了,視野開闊了,騎著騎著,身邊的故友都駕鶴西游,提前把黑框照片掛在了墻上,無論如何每天堅持中短距騎行對健康的益處,10個養生大師的說教都是望塵莫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