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幽門螺桿菌,大家都知道它對我們的胃腸健康有著極大的威脅。當我們感染后,不殺滅它,我們的胃腸健康將會不得安寧。很多時候我們并不能完全將幽門螺桿菌“趕盡殺絕”,待你稍不留神,它又“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因此,我們不能純粹為了殺滅而殺滅,應該做到“知己知彼”,這樣才能完全扼制幽
提到幽門螺桿菌,大家都知道它對我們的胃腸健康有著極大的威脅。當我們感染后,不殺滅它,我們的胃腸健康將會不得安寧。很多時候我們并不能完全將幽門螺桿菌“趕盡殺絕”,待你稍不留神,它又“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因此,我們不能純粹為了殺滅而殺滅,應該做到“知己知彼”,這樣才能完全扼制幽門螺桿菌。
小小的細菌為何能在胃腸道內掀起“驚天巨浪”?
1979年,病理學家沃倫教授和馬歇爾教授在一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竇粘膜上,發現一張彎曲形狀的細菌,后來通過分離培養出了這種細菌——幽門螺桿菌。他發現這與我們的慢性胃炎、胃癌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在此之前,我們臨床上一直都認為胃炎是因為胃酸分泌過多造成,從而在治療措施上,一直使用抑制胃酸的方法。直到兩位教授證實了幽門螺桿菌是導致胃部疾病的最主要原因,之后的臨床治療才加上了殺滅幽門螺桿菌的藥物。
我們都知道胃內胃酸的PH小于2,隨著食物的進入,胃酸會略有升高。但是這樣低的酸性環境,卻根本無法阻擋幽門螺桿菌的步伐。
一種細菌想要我們人體內長久生存下去,就必須逃過我們的免疫系統和耐受體內的各種環境。而幽門螺桿菌恰好能夠分泌過氧化氫酶和氧化物歧化酶,逃過了我們白細胞的攻擊,其次它還能分泌尿素酶,將其水解在身體周圍形成一層“氨云”保護,從而不受胃酸的腐蝕和殺滅。
胃部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身體有什么信號?
說起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最早期信號,在這里不得不講述一下,馬歇爾教授研究幽門螺桿菌的故事。
1984年,馬歇爾教授吞服了大量幽門螺桿菌的培養液。五天后,他便出現冒冷汗、進食困難、嘔吐、口臭等癥狀。10天后,馬歇爾教授在胃鏡檢查時發現——自己的胃黏膜上果然長滿了這種“彎曲的細菌”,而穿過胃壁而出的白細胞正努力吃掉并殺死那些幽門螺桿菌。而這,就是造成胃潰瘍的主要原因。
基于上述的研究,幽門螺桿菌(HP)便成為了引起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的最直接“黑手”。而這三種疾病的共同癥狀都含有上腹痛,但是它們的上腹痛有著很多的不同點。接下來,我們來一一詳細講述:
1、上腹痛
胃部疾病是一種令人無法忍受的疾病。當它發作時,它會帶有多種癥狀,并且通常會持續至少七天。較明顯的癥狀之一是腹痛,當我們食用辛辣或變質的食物,尤其會使腹痛癥狀加重,甚至惡化。這是因為幽門螺桿菌受到食物的刺激影響,從而表現更嚴重的癥狀。
①、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的上腹痛主要分為兩種形式,兩者都具有“三性”特點,即慢性、周期性、節律性。
●慢性——病史可達數年至數十年。這個大家都知道,一個胃炎的病人持續的時間是非常長的,少則三五年,多則幾十年。
●、周期性——發作與自發緩解相交替,發作在秋冬或冬春之交發病,可因精 精神情緒不良或過勞而誘發。秋冬或冬春之際,我們一般都是處于清閑,躺在家里看電視,嗑瓜子的時候。此時,我們的迷走神經開始興奮,分泌大量的胃酸,從而加重疼痛。
●、節律性——與進展相關的節律性上腹痛。胃潰瘍疼痛的順序是吃飯——緩解——疼痛,以此順序重復。而十二指潰瘍則是疼痛——進食——緩解,以此順序重復進行。
②、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分為多灶性萎縮型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胃炎。生活之中,我們總會聽說附近的鄰居得了胃炎,其實他們所患有的都是多灶性萎縮型胃炎,而多灶性萎縮型胃炎最主要的病因就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它的上腹痛癥狀嚴重程度與內鏡所見及病理學改變并無肯定的相關性。意思就是我們做胃鏡的時候,檢查出來只是一種淺表性胃炎而已,病理十分輕微,并無大礙。實際上,癥狀比病理更加嚴重。
③、胃癌
胃癌早期并無明顯癥狀,就算有癥狀也是一些無特異性的癥狀。一旦到了進展期,上腹痛伴隨著體重減輕同時出現。
2、伴隨癥狀——惡心、嘔吐、噯氣、腹脹
胃部疾病都會出現惡心、嘔吐、噯氣、腹脹的癥狀,因此說它們對于疾病的診斷并無特異性。
●惡心、嘔吐:膽汁是在肝臟中產生并儲存在膽囊中的液體物質。通常它的工作十分簡單,就是幫助我們的小腸消化各種脂質。當肝臟內的膽汁因幽門螺桿菌感染而開始活動時,會引起惡心、嘔吐的感覺。這種感染導致膽汁返流。當然,膽汁返流不一定表示我們患有胃炎。它還可能說明其他問題,例如消化不良或胃酸倒流。
●噯氣、腹脹:有時候,即使我們就吃了一頓早餐,幾乎沒有碰過午餐,但是突然之間我們感覺腹脹難受。為什么會這樣?幽門螺桿菌通常會導致胃內儲存過多的氣體,這會使我們感到腹脹,而難以進食。實際上,我們并沒有吃飽,長期以往,我們多數人會害怕進餐,從而導致細菌感染之外的營養問題。
幽門螺桿菌的檢查
關于胃部疾病的確診檢查,我想大家都知道首選就是胃鏡檢查,在這里我不過多講述。我主要講講幽門螺桿菌的檢查,好讓大家吃了殺滅幽門螺桿菌的藥物,了解自己做哪一項檢查才能知道藥物有沒有效果,體內還有沒有幽門螺桿菌?具體的檢查方案,我給大家總結了一張表格,如下圖:
注意:侵入性就是對我們的身體和心理上會造成一些創傷。非侵入性就是比較人道,對我們沒有什么影響。
幽門螺桿菌的根除
1、什么類型人群需要根除幽門螺桿菌?
根除Hp不但可促進胃病好轉,而且可預防胃病復發,從而徹底告別胃病。因此,對于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群,必須明確以下兩個方面:
⑴、盡管我國50%的人群都處于幽門螺桿菌的陽性狀態,但是我們并沒有任何癥狀、胃部疾病,是可以不用進行治療。其實,需不需要殺滅幽門螺桿菌,一定需要消化科醫生進行綜合評估。
⑵、凡是感染過消化性潰瘍,無論初發或復發、活動或靜止、有無并發癥,有無胃部疾病,或者有胃部疾病的家族史,均應予以根除Hp治療。
2、幽門螺桿菌的藥物治療
在此之前,我們一般采取三聯療法進行根除幽門螺桿菌。隨著醫學的逐步發展,現在已經采用了四聯療法。具體方案就是:PPI(如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膠體次枸櫞酸鉍,三選二;抗菌藥: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三選二。加起來就是四種藥物,至少服用10天,甚至是兩周時間。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使用了幽門螺桿菌藥物治療之后,一定要去進行復查。
此外,我們治療期間,一定要減少不衛生飲食,例如吃一些路邊攤、燒烤不衛生的食品,才能與藥物治療起到協同作用。還有為了幫助自己的家人和孩子,發現自己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應該與家人分餐吃飯,直到徹底根除為之。
總結語:
幽門螺桿菌固然對我們的身體危害甚大,但是我們不應該只是害怕,更多的時候應該高度重視它,才能免受它對健康的侵害。
更多相關建議:
丁香醫生來回答這個問題。一提到幽門螺旋桿菌,很多人都會想到「胃癌」。沒錯,研究顯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胃癌關系密切。有胃癌發生的高危因素(如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癌前病變、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應進行幽門螺旋桿菌檢查,如果是陽性的話,需藥物根除治療。有復發性胃及十二指腸潰一提到幽門螺旋桿菌,很多人都會想到「胃癌」。沒錯,研究顯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胃癌關系密切。所有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都會發展成胃炎,15% ~ 20% 發展成消化性潰瘍,低于 1% 發展為胃癌。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最常見、最主要的病因。
幽門螺桿菌可以產生各種毒素及有毒性作用的酶,持續損害胃、十二指腸黏膜屏障,導致胃、十二指腸黏膜持續炎癥反應,發生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而胃黏膜的持續炎癥反應可以導致胃黏膜發生改變,在先天性遺傳免疫因素、外環境損害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胃黏膜可以出現癌變。
所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術后患者如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證據,必須行幽門螺旋桿菌的根治。通俗點說,幽門螺桿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的常見病因,如有感染證據,則必須根治避免其所致疾病復發。
更多相關建議: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因為胃痛、惡心,會主動去醫院檢查,或者是體檢的時候檢查出HP陽性。這個時候,引起了恐慌,因為HP陽性就說明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旋桿菌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幽門螺旋桿菌病包括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點擊頁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醫師解答或免費向醫師提問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更多健康問答輕松看~~~
更多相關建議:
胃部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后身體會以胃部不適的癥狀釋放信號。胃部的不適感主要表現為消化不良,吃一點就飽得很快,吃完后飽脹感明顯,不僅脹嚴重時甚至出現劇烈疼痛,并伴有惡心、嘔吐、噯氣、反酸、燒心等。這些癥狀還會導致食欲的下降。胃部消化不良的癥狀時會在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后持續發作,并有加重
胃部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后身體會以胃部不適的癥狀釋放信號。胃部的不適感主要表現為消化不良,吃一點就飽得很快,吃完后飽脹感明顯,不僅脹嚴重時甚至出現劇烈疼痛,并伴有惡心、嘔吐、噯氣、反酸、燒心等。
這些癥狀還會導致食欲的下降。胃部消化不良的癥狀時會在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后持續發作,并有加重的趨勢。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后口腔異味感明顯,口臭嚴重。
另外大便也會受到影響,排便時的大便便質稀軟,排便不盡感,排便習慣突然的改變。經常饑餓,體重下降明顯,如果檢查后排除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也要考慮為胃部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信號。
如果身體出現以上癥狀并持續一段時間,應該及時到專業醫院消化內科就診,可以進行呼氣試驗檢查、胃鏡檢查等,及時診斷,并積極進行對癥治療,改善生活質量,以免延誤病情的發展。
更多相關建議:
幽門螺旋桿菌檢查呈陽性者,初期往往會出現胃痛、不消化、反酸、燒心、腹脹、嗝氣等癥狀。如果攜帶病菌幾周后,還會出現慢性、淺表性胃炎,幾年或者幾十年,可能會發展成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等。幽門螺旋桿菌通過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水,因此聚餐是常見的傳
幽門螺旋桿菌檢查呈陽性者,初期往往會出現胃痛、不消化、反酸、燒心、腹脹、嗝氣等癥狀。如果攜帶病菌幾周后,還會出現慢性、淺表性胃炎,幾年或者幾十年,可能會發展成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等。
幽門螺旋桿菌通過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水,因此聚餐是常見的傳播途徑,此外,接吻、母嬰也是重要的傳播途徑。
當然,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也不是必然會得十二指腸潰瘍或者胃癌。只是醫學統計發現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比例較高,因而認定其為引發此類疾病的主因。同樣幽門螺旋桿菌也不是胃癌的唯一致病因素,只是帶菌者需警惕患病風險。
目前幽門螺旋桿菌,可以通過服用抑制胃酸的藥物、兩種抗生素,以及鉍劑進行治療,經過10到14天治療,根除率可達到90%以上。
更多相關建議:
我胃部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時候,感覺自己有口臭,總是感覺很餓,總感覺吃的食物很快就被消化掉了。因為我的胃不好,我就去做了個胃鏡檢查,查出有淺表性胃炎,之后吹了個泡泡查一下幽門螺旋桿菌,還真有幽門螺旋桿菌數值快400了,之后吃了醫院開的藥,藥不但貴還一點用都沒有,去復查時數值高到90
我胃部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時候,感覺自己有口臭,總是感覺很餓,總感覺吃的食物很快就被消化掉了。因為我的胃不好,我就去做了個胃鏡檢查,查出有淺表性胃炎,之后吹了個泡泡查一下幽門螺旋桿菌,還真有幽門螺旋桿菌數值快400了,之后吃了醫院開的藥,藥不但貴還一點用都沒有,去復查時數值高到900,我當時都快暈了。之后我婆婆給我推薦了幾種藥,我吃過一段時間去醫院復查,直接到了100一下。后來我去醫院咨詢醫生,他說只要達到正常值就可以不用吃藥,定期復查。后來我去醫院復查過幾次數值都沒有增長了。不知道有沒有跟我一樣的。
更多相關建議:
以下情況到醫院去檢查,別瞎猜。你別太忙太累,照顧好自己,你的才是你的,其他,呵呵...免疫力下降的時候,以下問題嚴重。可以養成早晨吃生大蒜頭的習慣,怕口氣吃完后喝一杯牛奶。當你胃部疼痛當你不斷出現胃部隱隱作痛的情況,不僅要推測是不是被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還要考慮是否有淺表性胃炎等
以下情況到醫院去檢查,別瞎猜。你別太忙太累,照顧好自己,你的才是你的,其他,呵呵...免疫力下降的時候,以下問題嚴重。
可以養成早晨吃生大蒜頭的習慣,怕口氣吃完后喝一杯牛奶。
當你胃部疼痛
當你不斷出現胃部隱隱作痛的情況,不僅要推測是不是被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還要考慮是否有淺表性胃炎等狀況。
建議:到醫院做胃鏡檢查,一次全面查清。為什么會有人長期胃痛治療不好,就是沒有針對性治療,因為沒有了解到自己的胃部的準確信息。胃鏡是了解自己的胃內部情況的好方式。
很多人不喜歡胃鏡,總體來講是能忍受的檢查,檢查時放松自己就好。
當你進食腹脹
吃完飯就會腹脹嚴重。即使胃部不痛你都要考慮是不是被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可以去做一個簡單檢查,診斷一下腹脹原因。
當你口臭嚴重
口臭嚴重的原因會有幾個,口腔炎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腸道問題都會有可能導致口臭。
建議:及時去醫院檢查做出準確判斷。無論哪種原因,口臭都是一個重要的消化道疾病的信號。
當你燒心反酸
燒心反酸的原因,是食道被胃酸倒流所導致的,一般胃不好食道也不好。
建議:吃完飯別立即躺下來,不要吃過燙、過粗、過冷的食物,
建議:先排查有沒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然后排查胃部疾病。
胃病盡早治療和改善即可安然無恙,別認為胃病治不好。想了解更多,關注此賬號,有一篇詳盡文章值得閱讀。
更多相關建議:
看文章的你沒準就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這并不是危言聳聽,因為統計顯示我國大約有一半的成年人都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不要過于擔心,但是最好不要任其發展,尤其是平時有“胃疼”癥狀的人最好進行規律治療,免得使“各種胃病”都加重,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增加胃癌的發病情況。得了幽門螺桿菌
看文章的你沒準就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這并不是危言聳聽,因為統計顯示我國大約有一半的成年人都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不要過于擔心,但是最好不要任其發展,尤其是平時有“胃疼”癥狀的人最好進行規律治療,免得使“各種胃病”都加重,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增加胃癌的發病情況。
得了幽門螺桿菌感染會有哪些表現呢
- 首先來說,大部分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患者都沒有任何癥狀的,這也是為什么得病的人那么多,看病的卻很少的原因。而且這種菌感染可不像是肺炎或者腸炎的細菌感染而發生發燒等表現的。那么一般會有以下一些表現:首先就是胃疼、胃脹,早上起床后出現惡心、反酸或者打嗝,感覺饑餓感等,極少數嚴重患者可能出現嘔吐。
- 現在已經證實了感染幽門螺桿菌就是慢性胃炎得病的主要病因。還有就是胃潰瘍等,以上消化道癥狀的輕重與病情及感染的情況有關,一般出現胃潰瘍多會有胃嚴重疼痛的表現。
如何診斷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呢
- 首先,如果想確診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要有前提條件的,研究已經證實的是一些藥物是可以造成幽門螺桿菌的假陰性結果的,比如說胃疼是常吃的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藥物。所以如果你在吃這個藥物,那么至少要停藥2周以上再去做檢測的。當然如果再使用抗菌素(消炎藥)、胃黏膜保護劑或者是其他中藥等,建議停藥4周。
- 檢測辦法有胃鏡檢查,這可能是人們比較反感的一個檢測,因為檢查讓人很痛苦,但是這是一個臨床上使用很長時間的準確又直觀的辦法,可以顯示胃內的情況,因為胃內的一些具體表現是可以輔助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的,此外,還可以取病理檢查送檢來診斷,是診斷的金標準。胃鏡檢查還可以進行尿素酶試驗,檢查過程中即可應用。
- 除了以上對身體有痛苦影響的檢查外,還有大家比較熟悉而且應用比較多的檢查,那就是呼氣試驗檢查,顧名思義就是利用呼氣來診斷幽門螺桿菌,準確性在90%以上,操作簡單方便快捷。是除了胃鏡檢查的首要推薦診斷及復查的檢查辦法。
- 還有就是可以在糞便中找幽門螺桿菌,也是比較常用的檢查,準確率也不低,常給孩子做檢測,而成人則不是常規檢查。還有就是血液的檢查了,除了可以篩查幽門螺桿菌以外,還一定程度可以預測胃癌的發病率。還有一個優點就是不受藥物等影響,比較準確。
幽門螺桿菌患者出現哪些表現要進行根除呢
- 由幽門螺桿菌感染所引發的胃炎或胃潰瘍,在清除幽門螺桿菌后會急速痊愈,減少并發癥及復發風險、及胃癌發生風險。我國專家建議的必須根治清除的情況有以下幾種:如果伴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或者是胃黏膜相關淋巴瘤等時,要進行根除治療;
- 感染者如果有慢性胃炎表現合并有消化不良時也建議進行根除;合并有萎縮性胃炎、胃糜爛,進行過胃切除手術,長期吃著奧美拉唑等,也建議進行根除治療;如果有胃癌的家族病史,需要長期口服阿司匹林治療其他疾病時,建議進行根治;根除幽門螺桿菌的辦法還是“三聯藥、四聯藥”。
更多相關建議:
根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成年人中有近6成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幽門螺桿菌作為人類胃部唯一的致病菌,是導致多種胃部疾患的重要風險因素,很多朋友知道這一點,于是就想知道,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身體會出現哪些癥狀呢?想知道癥狀,相信無非還是想通過癥狀來判斷自己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
根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成年人中有近6成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幽門螺桿菌作為人類胃部唯一的致病菌,是導致多種胃部疾患的重要風險因素,很多朋友知道這一點,于是就想知道,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身體會出現哪些癥狀呢?
想知道癥狀,相信無非還是想通過癥狀來判斷自己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但可惜的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并沒有什么特別的特異性癥狀,通過癥狀是無法準確判斷是否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問題的。
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部,會附著在胃壁上逐漸生存繁殖,會釋放炎性因子,影響胃黏膜健康,同時其自身所附帶的尿素酶分解尿酸產生的氨也會對胃黏膜造成一定的刺激性,通常說來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朋友,胃黏膜都會產生慢性的炎性反應。
但在實際臨床上,對于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不同的個體感染后的癥狀會有很大的差異,甚至還有很大一部分朋友,雖然是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者,但長期也并沒有任何不適癥狀產生,如果說幽門螺桿菌感染,會出現哪些癥狀,我們只能說,以下身體癥狀,可能是由于幽門螺桿菌感染所導致——
- 胃部反酸不適,幽門螺桿菌會對胃黏膜形成炎性刺激,導致胃黏膜過度的分泌胃酸,胃酸是消化食物的重要物質,但當過量分泌時,也會對胃黏膜形成刺激和損傷,如果存在胃上部連接食道的賁門部位肌肉松弛或腹壓增大等問題時,還會使得胃酸反流至食管,灼傷食道,反酸不適的相關癥狀,可能與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有關。
- 胃脹,胃痛等不適癥狀,幽門螺桿菌可能會導致胃酸的過度分泌,同時也是導致十二指腸潰瘍和胃潰瘍等相關疾病發生的重要風險因素,當患了消化道潰瘍時,胃痛、胃脹等不適癥狀是很常見的癥狀,比如十二指腸潰瘍經常會在飯前空腹時引發胃痛,而胃潰瘍則往往在進餐后消化過程中引發胃痛。
- 口臭問題,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主要部位是胃部,由于口腔與胃部都是相同的,因此,多數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的口腔內也會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情況,幽門螺桿菌在口腔內繁殖生長,會導致口腔出現異味,引發頑固的口臭問題。
但相信只要稍加思考我們也能夠明白,對于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這些相關癥狀,都不是特異性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癥狀,我們不能說胃部反酸或胃脹胃痛就是幽門螺桿菌感染,更不能說有頑固的口臭就一定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甚至上述3中比較典型的癥狀同時存在,我們也無法就判斷一定是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想要知道是否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還是應該經過常規的醫學檢查來確認更靠譜。
是否要做幽門螺桿菌的檢查,我們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判斷風險,如果存在上述的胃部不適問題,那么建議您一定要檢查下幽門螺桿菌,同時也要檢查下胃部具體的疾患問題,結合實際情況,評估是否要進行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治療以及相關疾患的調理治療;還有一種可以考慮去檢查幽門螺桿菌的情況是,如果家人中發現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而同時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又經常共餐,存在較高口口傳播,糞口傳播風險的情況下,也建議可以去檢查下是否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
幽門螺桿菌的檢查方法有很多種,如果您存在胃部不適的問題,醫生評估需要進行胃鏡檢查的情況下,可以在做胃鏡時同時取樣來檢查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而如果您不做胃鏡,僅僅是想檢查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那么選擇無創的C13或C14呼氣檢查法來確認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就是更簡便安全的方式了,這種方法的靈敏度高達95%以上,是檢查幽門螺桿菌的金標準,通常醫院中C14呼氣做的較多,C13呼氣檢查法安全性更高,適用于兒童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篩查,除了呼氣檢查法以外,還可以采用糞便抗原檢查法來檢查幽門螺桿菌感染,其準確度也是很高的。
更多相關建議:
幽門螺桿菌感染在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我國人群感染率已超過50%,并呈逐年增加趨勢,而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多種消化道疾病的發生、發現密切相關,常見的如急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乃至胃癌等。幽門螺桿菌感染人體后,部分患者可無明顯臨床癥狀,以無癥狀感染者的形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一起探討。本文由全科掃地僧為您解答,轉載務必注明出處。不足之處,敬請指正。文章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不作為醫療治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