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問題問得不準確,準確一點應該問:“為什么日本胃癌5年生存率為何高達80%?”日本胃癌的5年生存率確實可以達到80%,甩了其他國家好幾條街,包括美國![1]在這個問題上,整個世界都是雞,而日本簡直就是一只鶴。鶴立雞群!這差別太大,以至于有人懷疑日本的胃癌跟其他國家的胃癌都不是一
這個問題問得不準確,準確一點應該問:“為什么日本胃癌5年生存率為何高達80%?”
日本胃癌的5年生存率確實可以達到80%,甩了其他國家好幾條街,包括美國![1]
在這個問題上,整個世界都是雞,而日本簡直就是一只鶴。鶴立雞群!
這差別太大,以至于有人懷疑日本的胃癌跟其他國家的胃癌都不是一個病。
其實日本對付胃癌的武功秘籍,就是全民早篩查 。1964年有40萬人進行了檢查,到了1970年就有4百萬人,1990年后每年都約有6百萬人進行胃癌篩查。
“越早發現、越好治療”!所以日本對胃癌的治療就是贏在了起跑線上。
但是如果有人得了胃癌,再跑到日本去求醫,那可能就有點晚了,因為不見得日本有特別的治療優勢。
比如說,如果比較美國和日本每年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相對每100個胃癌發病者,在日本有42人死于胃癌,在美國有53人,有點差距,但是區別沒有那么大。
所以日本的5年胃癌生存率,雖然看著不錯,但是有不少水分。
水分之一是檢查出來的早期患者,病情發展比較慢,存活率相對也就容易高一點。
水分之二是因為日本全國性篩查,很多人查出來的時候相對年輕一些,身體狀況相對好一些,也就更能經受化療的折磨,治療也就更徹底一點,效果當然也就會好一點。
還有一個水分,是日本對胃癌的定義的門檻比較低,同樣的胃病,在美國只認為是胃部病變,在日本就會被診斷為胃癌。
所以,如果說日本贏在了起跑線上,那也是有點偷跑的感覺。但是,如果這是一場比賽,那也不是日本和其他國家之間的比賽,而是病人和癌癥之間的比賽。是否偷跑并不是關鍵,關鍵是能否實實在在挽救病人。
從死亡率上看,雖然日本的優勢不大了,但是至少還有一些,這反映的是早篩的優勢,這點是值得其他國家學習的。
參考文獻:
1. Asaka, M. and K. Mabe, Strategies for eliminating death from gastric cancer in Japan. Proc Jpn Acad Ser B Phys Biol Sci, 2014. 90(7): p. 251-8.
更多相關建議:
在胃癌高發地區開展人群普查,是發現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而早期胃癌預后都比較好,5年生存率普遍在90%以上,局限于黏膜內的早期胃癌接受合理治療5年生存率近100%。日本是胃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近30年應用配備了X線雙重對比造影的胃癌普查車,對40歲以上居民進行普查,普查過程中胃
在胃癌高發地區開展人群普查,是發現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而早期胃癌預后都比較好,5年生存率普遍在90%以上,局限于黏膜內的早期胃癌接受合理治療5年生存率近100%。日本是胃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近30年應用配備了X線雙重對比造影的胃癌普查車,對40歲以上居民進行普查,普查過程中胃癌的檢出率約為千分之一,把胃癌的死亡率降低了27%,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
通過X線雙重對比造影初篩,在用胃鏡和病理檢查確診的方法雖然有效,但是耗資巨大,而且對早期胃癌仍有較高的誤診率,可達27.2%。目前我們對胃癌的自然病程仍然缺乏足夠的了解,普查時間間隔難以把握,同時受限于經濟發展水平、人口數目、胃癌發病率等因素,故日本的方法不一定適于在我國推廣。
在我國,在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普查方法上已經進行了許多嘗試,如使用計算機做病史和癥狀的模式判別、采集空腹胃液進行檢驗等,尚需推廣和進一步完善。其他可行的方法有1.建立胃病專科門診。由于早期胃癌無明顯癥狀,即使是進展期胃癌也無特異性癥狀,常常被誤診、漏診。對于有癥狀的胃癌,國內在3個月內確診者僅29%,一年以上確診者達33%,故設立專科門診,可以提高診斷率。在我國,設立專門消化專科的醫院,早期胃癌所占比率約10%-18%,一般綜合醫院僅1.2%-2.7%。 2.高危人群定期檢查。對于40歲以上,有胃癌家族史,患有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胃潰瘍等慢性胃病的人群,應定期胃鏡檢查。幽門螺桿菌是導致胃癌的危險因素,根除幽門螺桿菌也能降低胃癌發病率。 3.健康宣教,通過醫學科普教育普通人群改變不良飲食、生活方式,如戒煙、不吃煙熏油炸食物、提倡增加新鮮蔬菜水果攝入等。
更多相關建議:
謝邀。這個問題也不是新話題,日本是個作死的民族,當年侵華戰爭中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還偷襲美國珍珠島,四五年,忍無可忍美國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放下了人類史上第一顆原子彈,原子彈的輻射會波及很多年,讓日本這個沒良心的國家遭受多少代人的噩夢。福島核電站的泄露更嚴重,不但日本自己遭受核污染之災
謝邀。這個問題也不是新話題,日本是個作死的民族,當年侵華戰爭中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還偷襲美國珍珠島,四五年,忍無可忍美國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放下了人類史上第一顆原子彈,原子彈的輻射會波及很多年,讓日本這個沒良心的國家遭受多少代人的噩夢。福島核電站的泄露更嚴重,不但日本自己遭受核污染之災,周邊國家也是不同程度的受到危害,核輻射的威力會在蔬菜禽類,動物植物上粘連,會給人類制造出大量致癌物,所以日本人胃癌率高很正常,吃什么東西都要經過胃消化。不知悔改的日本現在又在半島問題,煽風點火,如果真的發生戰爭,第一個倒霉的還是日本,到那個時候,日本的癌癥并發率還會高,這好像就是老天的報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日本如果不收斂,最后肯定會導致亡國亡種。
更多相關建議: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5年生存率?五年生存率指某種腫瘤經過各種綜合治療后,生存五年以上的比例。用五年生存率表達有其一定的科學性。某種腫瘤經過治療后,有一部分可能出現轉移和復發,其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因腫瘤進入晚期而去世。轉移和復發大多發生在根治術后三年之內,約占80%,少部分發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5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指某種腫瘤經過各種綜合治療后,生存五年以上的比例。用五年生存率表達有其一定的科學性。某種腫瘤經過治療后,有一部分可能出現轉移和復發,其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因腫瘤進入晚期而去世。轉移和復發大多發生在根治術后三年之內,約占80%,少部分發生在根治后五年之內,約占10%。所以,各種腫瘤根治術后五年內不復發,再次復發的機會就很少了,故常用五年生存率表示各種癌癥的療效。術后五年之內,一定要鞏固治療,定期檢查,防止復發,即使有轉移和復發也能及早治療。
第二,日本的胃癌治療為何如此逆天?
中國和美國的癌癥治療有差距,但在有的癌癥上沒什么區別,比如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都只有20%。面對胃癌,中國、美國都輸了,但是日本卻成為最大贏家!日本胃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80%,簡直甩了其他國家好幾條街!
其實日本對付胃癌的武功秘籍,就是全民早篩查,口號是“越早發現、越好治療”。1964 年有40 萬人進行了檢查,到了1970 年就有 400 萬人,1990 年后每年都有約600 萬人進行胃癌篩查。
所以日本對胃癌的治療就是贏在了起跑線上。如果有人得了胃癌,再跑到日本去求醫,那可能就有點晚了,因為不見得日本有特別的治療優勢。
比如說,如果比較美國和日本每年胃癌的發病率和病死率,相對每100 個胃癌發病者,在日本有42 人死于胃癌,在美國有53 人,有點差距,但是區別不大。
日本到底做了什么事?讓胃癌的發病和死亡都減少了?
1. 冰箱
在60 多年前,胃癌是日本主要的癌癥。日本在20 世紀70 年代開始普及冰箱,在此后發病率大幅下降。
冰箱的好處不是讓人可以吃剩菜。冰箱的好處是可以讓食物里的細菌不要那么瘋長。因為食物不容易腐爛了,人們也無須使用那么多的防腐劑,包括使用鹽來腌制食物。
2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可以導致胃潰瘍,對于是否能導致胃癌,一直有不同的意見。在中國做了一個根除胃潰瘍的臨床試驗,但是治療完畢隨訪了七年,發現根除胃潰瘍并沒有減少胃癌的發病率。直到隨訪15 年后,才明顯看到治療胃潰瘍對胃癌發病率和病死率的降低。從2013 年開始,日本的國家健康保險開始為胃潰瘍的根治埋單,希望能夠進一步降低胃癌及相關病死率。
3.控鹽
第三,怎么進行胃癌早篩?
通過篩查發現的早期胃癌治療后5年生存率可超過90%,甚至達到治愈的效果。然而我國早期胃癌的診治率低于10%,遠遠低于同樣胃癌高發的日本(70%)和韓國(50%)。日本和韓國由于啟動了全民胃癌早期篩查項目,其胃癌死亡率明顯下降。
另一方面,早期胃癌多數病人無明顯癥狀,少數人有惡心、嘔吐,或者上腹不適、進食后飽脹,隨著病情進展逐漸出現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惡心、嘔吐、乏力、體重減輕等癥狀。所以僅憑自己對身體情況的判斷不一定能察覺到胃癌的到來。
第四,改變生活方式是最低成本的預防
近日,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發布和更新了一份“飲食、營養、運動和癌癥預防的強證據總結”,預防癌癥,除了早期篩查,也不能忘了生活方式的改變!
對于生活方式,我們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維持健康的體重
●運動
●飲食要富含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豆類
●限制使用快餐以及富含脂肪、淀粉或糖類的加工食品
●限制攝入紅肉和加工過的肉類
●限制攝入含糖飲料
●限制飲酒
關注我,@健康生活管家,分享健康生活每一天!
更多相關建議:
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其實就得益于四個字:胃鏡早篩。在日本,和高生存率相呼應的還有一個高發病率,據統計數字,日本在2013年確診胃癌的患者達到了21萬,按日本全國人口1.27億計算,胃癌的發病率達到了165/10萬,遠高于周邊國家。但是,在這21萬的數字人群里,并非都是中晚期的患者,
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其實就得益于四個字:胃鏡早篩。
在日本,和高生存率相呼應的還有一個高發病率,據統計數字,日本在2013年確診胃癌的患者達到了21萬,按日本全國人口1.27億計算,胃癌的發病率達到了165/10萬,遠高于周邊國家。
但是,在這21萬的數字人群里,并非都是中晚期的患者,而是包含了大量的早期患者。
也就是通過胃鏡篩查發現并確診的早期胃癌患者。
我們都知道,不管是哪種癌癥,只要能夠早發現,早治療,就能使大部分患者通過手術切除的方法治愈,道理很簡單,癌癥早期,病灶局限,通過手術把病灶一次性端掉就完了,而一旦發現偏晚,腫瘤已經擴散或轉移,再想治愈就很難了。
而早期胃癌的發現,完全依賴胃鏡篩查。
一、在日本,胃鏡的普及率非常高,不管是儀器設備的先進性,還是胃鏡檢查技術,在世界范圍內都是首屈一指。一旦胃鏡檢查發現異常,或小的早期病灶,一個很簡單的內鏡下的治療,就能夠把病灶一次性根除,連手術都不用做,內鏡下就解決了。
這些患者雖然也被診斷胃癌,但基本上都是處于癌癥早期或超早期階段,這些患者也被計入了胃癌的總體發病數字,大大增加了治愈率。
二、日本已經建立起了全民癌癥篩查體系,也形成了相對健全的行業規范。在胃癌領域,胃鏡的檢查非常普遍,每個體檢人員都會做胃鏡檢查,這種類似全民大規模的常規檢查,直接把胃癌扼殺在了萌芽階段,就好比,如果日本有100個胃癌患者,基本上有80個都是在早期階段就被診斷,而且被治愈的。
而在我們國家剛好相反,100個患者里,基本上80多個都是中晚期,只有不到20個是早期患者,這種情況下的治愈低就很好理解了。
對于中晚期患者,日本的治愈率和其它國家差別不大。
總之,癌癥要想治愈,貴在早發現、早治療,日本胃癌的治愈率高(5年生存率)并不再于胃癌的治療技術有太大優勢,而是在胃癌的篩查上,遠遠領先于其它國家,大量的早期患者通過胃鏡篩查被發現,并被治愈,就是日本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的最根本原因。
更多相關建議:
癌癥有一個普適的規則:早發現,早治療,治愈率就高日本是世界第一胃癌高發國家,所以對于胃癌尤其重視,不僅各大醫院醫生都熟知胃癌癥狀,還有舉國體制的胃癌普查。所以日本的早期胃癌發現率最高能達到總數的七成以上,我國估計連兩成都未必能達到,很多患者都是中晚期胃部開始嚴重不適以后才確診。而
癌癥有一個普適的規則:早發現,早治療,治愈率就高
日本是世界第一胃癌高發國家,所以對于胃癌尤其重視,不僅各大醫院醫生都熟知胃癌癥狀,還有舉國體制的胃癌普查。所以日本的早期胃癌發現率最高能達到總數的七成以上,我國估計連兩成都未必能達到,很多患者都是中晚期胃部開始嚴重不適以后才確診。
而早期胃癌治療的5年生存率超過90%,中晚期則不到30%
明白了么?不是因為日本醫療水平高,特別不是因為飲食習慣啊平日養生啊環境好壞的問題,你學日本人飲食養生那會落進“胃癌發病全球一二”的圈子的!!!!!!
更多相關建議:
曰本人非常重視每年的體檢檢查,幾乎一年或二年就做一次胃鏡檢查,我也是兩年就做一次胃鏡檢查的。這是做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最佳方法。所以早期發現了,做胃鏡時就可以取出來。而不是等到晚期時才想冶療。現在日本不光是胃癌,其他的腸癌肺癌等等,只要早期發現了,都可以治愈的,而且不需要很多費用
曰本人非常重視每年的體檢檢查,幾乎一年或二年就做一次胃鏡檢查,我也是兩年就做一次胃鏡檢查的。這是做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最佳方法。所以早期發現了,做胃鏡時就可以取出來。而不是等到晚期時才想冶療。現在日本不光是胃癌,其他的腸癌肺癌等等,只要早期發現了,都可以治愈的,而且不需要很多費用的。國內的人們是小病小痛的自己去買藥吃,不去檢查,一拖再拖的,最后拖成晚期了,都是自己害了自己,所以千萬不要自己判斷自己的病情,及時去醫院檢查,就不會造成嚴重后果的。
更多相關建議:
我是普通全科醫生,我搞不清楚的是,5年生存率有什么意義?1,比較的基準是什么?今天查出有100個胃癌,通過治療,5年之中死了20個。和這100個人,沒有發現,沒有治療,5年之中死了20人,還有80人發現以后再治療,有什么區別?2,發現癌癥,晚了八寸。早期,年輕人,做手術賭一把。而
我是普通全科醫生,我搞不清楚的是,5年生存率有什么意義?
1,比較的基準是什么?今天查出有100個胃癌,通過治療,5年之中死了20個。和這100個人,沒有發現,沒有治療,5年之中死了20人,還有80人發現以后再治療,有什么區別?
2,發現癌癥,晚了八寸。早期,年輕人,做手術賭一把。而老年人,晚期癌癥,應該以除痛和對癥治療為主。而手術以及放療化療等等,增加了病人痛苦,沒有必要。
3,癌癥,最重要的是預防。而預防的責任,并不是我們個人。
我家是教科書和醫學工具書白紙黑字,明明白白寫的全世界肝癌最高發的地區。80年我上高中,有一天背著書包回家,在一個橋上,看見不遠處烏黑一片的波浪滾滾而來,沒有意識到會發生什么。從那時起,再也沒有一條河流可以下去游泳,再也沒有一條河流有魚有蝦,也是從那時起,我們大隊,900多人,接連有20多個20到30多歲的年輕人死于肝癌。
2000年左右,我回家時發現,死于肝癌的人大大減少,為什么?很簡單,家家戶戶裝上了自來水。
4,改善環境,消除污染,才是預防癌癥的頭等大事。現在,各個城市空氣污染嚴重,肺癌,甲狀腺結節比比皆是。
治理污染,難嗎?一點都不難。我在天津30年,親眼目睹了治理污染的兩個階段。前面15年,沙塵暴。得益于治理沙漠,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幾乎一夜之間,沙塵暴絕跡。后面15年,霧霾。前年,得益于煤改氣、控制排放等等措施,霧霾幾乎一夜之間消失。
更多相關建議:
日本胃癌5年生存率高達80%,根本原因是日本國家注重對高危人群進行胃癌篩查,早期胃癌占所有胃癌的比例高達70%,因此獲得很高的治愈率和5年生存率。 日本自上世紀50~60年代起應用上消化道鋇餐進行胃癌篩查,彼時,日本胃癌的年齡校正后病死率居所有惡性腫瘤之首。1983年,胃癌篩查被日本胃癌5年生存率高達80%,根本原因是日本國家注重對高危人群進行胃癌篩查,早期胃癌占所有胃癌的比例高達70%,因此獲得很高的治愈率和5年生存率。 日本自上世紀50~60年代起應用上消化道鋇餐進行胃癌篩查,彼時,日本胃癌的年齡校正后病死率居所有惡性腫瘤之首。1983年,胃癌篩查被正式納入到日本國家老年健康與醫療服務法中,后者規定40歲及以上的居民每年接受上消化道鋇餐進行胃癌篩查。隨著內鏡技術的快速發展,2015年更新的胃癌篩查指南明確了內鏡篩查能降低胃癌病死率,未來將取代上消化道鋇餐。指南同時將初始篩查年齡提高到50歲,將篩查間隔延長到每2~3年。 目前,我國的一線城市三甲醫院早期胃癌的比例部分能達到40%。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為例,每年診斷治療早期胃癌超過200例,內鏡手術已經成為早期胃癌的重要治療方法。
更多相關建議:
日本胃癌治療效果好這是公認的,題目中所說的日本胃癌5年生存率高達80%,這并沒有夸張,是實事求是的。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是不是中國醫生不行或者醫療技術不行?因為在國內很多胃癌患者診斷后5年生存率很低,不少甚至確診后幾年就去世了。其實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醫療技術的交流也是越來越廣泛,
- 日本胃癌治療效果好這是公認的,題目中所說的日本胃癌5年生存率高達80%,這并沒有夸張,是實事求是的。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是不是中國醫生不行或者醫療技術不行?因為在國內很多胃癌患者診斷后5年生存率很低,不少甚至確診后幾年就去世了。
其實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醫療技術的交流也是越來越廣泛,無論是我國的醫務人員去日本進修胃癌的治療,還是日本胃癌專家來我國交流學習,中國在胃癌的治療方面絲毫不遜色日本。以胃癌手術為例,目前廣泛開展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我國大型綜合醫院專家的手術量遠遠超過日本最頂級的胃癌專家,而且手術技術在世界處于一流地位,各類高難度復雜手術以及術后并發癥的降低方面,并不遜色日本的。
- 那么為什么造成胃癌術后生存率的如此反差?這和我國胃癌大多數為晚期,而日本大多數為早期有關。癌癥雖然是可怕的,但是癌癥在早期的時候還是比較好治療的,病人痛苦小,花費少,預后好。
這和胃癌早期比較難以發現有關,而且胃癌多發于中老年人,多沒有體檢的意識,出現了輕微不適都習慣自己忍著,實在忍受不了才去就醫。所以我國很多胃癌臨床發現時候就已經是晚期,這直接導致我國胃癌5年生存率比較低。
- 在覺得日本胃癌治療效果逆天的時候,其實還有一件更值得我們關注的事,就是在美國,很多普外科醫生很少碰到胃癌了。我們看看下面這張圖就明白為什么了。
- 可以看出美國胃癌發病率不到我國的五分之一,加上美國總人口不到我國四分之一,所以越來越多美國的普外科醫生發現“好久沒有做胃癌手術了”,以至于遇到一例胃癌病人都覺得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