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壓患者在測量血壓時,不光要關注血壓的高壓值和低壓值,也應該關注我們高壓和低壓值之間的差值,這個差值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脈壓差”。一般我們的血壓有一定的波動范圍,一般我們將壓差范圍在20~60之間規定為正常的壓差值。實際上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雖然血壓偏高,但壓差值往往也是在正常
高血壓患者在測量血壓時,不光要關注血壓的高壓值和低壓值,也應該關注我們高壓和低壓值之間的差值,這個差值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脈壓差”。一般我們的血壓有一定的波動范圍,一般我們將壓差范圍在20~60之間規定為正常的壓差值。
實際上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雖然血壓偏高,但壓差值往往也是在正常范圍內的,但有些時候,也有很多高血壓患者會出現壓差過小或壓差過大情況,但需要明白的時,高血壓的壓差,也是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高血壓的病程發展而逐漸發生變化,壓差小逐漸發展成壓差大的情況,其實也并不少見。
壓差小通常發生在中青年身上較多
很多中青年朋友,當血壓出現問題時,首先出現的就是單純低壓升高的情況,血壓120/105這樣的情況,就屬于脈壓差偏小的情況,還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我們看壓差值,切忌死板,120/105固然是壓差小的問題,但實際上如果血壓到了130/100,雖然壓差值正常,但低壓偏高,已經超過90的情況,也同樣應該引起重視。
出現這樣低壓高,高壓不高,壓差小的情況,往往是發展成高壓高,低壓也高的高血壓的前期階段,如果不注意調理和控制,很快就會高壓也上去了。出現低壓高問題的中青年朋友,不妨先問一下自己,低壓這么高,自己有沒有這些方面的問題或不良習慣:肥胖嗎?腰圍到多少了?平常抽煙喝酒嗎?量大不大?工作壓力生活壓力大不大?有沒有經常熬夜?是不是經常吃外賣,高鹽高脂高糖飲食?有沒有血脂高,血液粘稠的問題?這些方面,都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血壓水平,特別是低壓水平。
有朋友說,低壓高是血管彈性好的表現,這種說法其實是不夠準確的,只能說相對于血管硬化嚴重的情況來說,低壓能高上去,確實是血管彈性還沒有太差的一種情況,但之所以出現低壓高,正是因為我們的血管彈性和順應性出現減退的標志,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與血管內壁下方脂質鈣質的沉積,導致血管平滑肌增生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出現壓差高,千萬別僅僅是認為自己的血管彈性還不錯,這正是血管彈性還不錯,走向血管彈性逐漸喪失硬化的初期階段,這時候如果能夠積極的調整生活方式,控制肥胖,戒除焦慮,戒煙限酒,甚至通過合理用藥把低壓控控制下來,控制在90以下甚至80以下的健康水平,才是真正的保證心血管健康的正確做法。
壓差大又是怎么回事?
通常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會有一部分患者出現這樣的情況,收縮壓高,但舒張壓不高,這種單純收縮壓高的問題,往往伴隨的就是較大的壓差值,比如有的高血壓患者血壓在150/85這樣的水平,壓差達到了65這么大,這就是壓差大的問題了。
多數的壓差大都發生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身上,在長期的高血壓以及年齡,高血脂等其他因素的影響下,老年人,特別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血管往往硬化程度比較嚴重,當心臟舒張時,血管保持彈性壓力,為身體各個臟器供應血液的能力較差,舒張壓自然也就上不去了。除此之外,還有些老年朋友,長期的高血壓控制不好,對心臟形成較大影響,逐漸的形成了心室肥厚,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等問題,同樣也會導致單純收縮壓高,壓差大的問題出現。
還有一些情況,比如說一些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同樣可能存在動脈瓣關閉不嚴的情況,也會出現血壓壓差大的問題,另外,甲亢、重度的貧血,同樣可能導致壓差變大的情況出現。
對于相關疾病引起的壓差大的情況,積極的對相關問題進行干預和改善,有時候能夠使壓差大的問題得到改善,但對于血管硬化導致的壓差大的問題,在控制高血壓時,雖然應該是以降低收縮壓(高壓)為主,但同時也要注意不要把低壓降的過低,通常對于65歲以上的老年人,特別是存在單純收縮性高血壓的朋友,建議把收縮壓降低到140以下,130以上就是很理想的,如果能夠保證低壓在60以上,就是很好的血壓控制了,而對于某些高齡的老年人,為了保持好低壓水平,這個范圍還可適度放寬,高壓控制在150以下,也是可以的。
更多相關建議:
所謂脈壓差,就是高壓和低壓之間的差值。它不能作為診斷高血壓的依據,但若本身存在高血壓,其差值大小能夠幫助判斷高血壓的類型。主要來看,脈壓差分為脈壓差過大、以及脈壓差減少這兩種情況。脈壓差過大,多出現在中老年身上,而脈壓差小則主要出現在中青年人身上。脈壓差過大在高血壓中,最危險的類若心率太快,心臟幾乎沒有休息時間。大動脈剛承受完一次射血帶來的高壓,剛想彈性回縮,又來一次射血,導致里面的血壓總是處于高位,舒張壓就會升高。精神壓力過大、睡眠不足等問題會使控制心律的交感神經興奮,從而使心律增加。
此外,若外周血管阻力增大,也會導致舒張壓偏高。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心臟收縮時血液向全身傳輸的難度增加,使得到了舒張期時,大動脈內仍滯留較多血液,舒張壓也會隨之增加。
血液粘稠、血管被堵塞是導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大的主要原因,肥胖、抽煙、飲酒都會加劇這一問題。
總之,焦慮不安、精神緊張、肥胖少動、睡眠不足、抽煙飲酒等中青年人常存在的問題,會使心率加快或外周血管阻力增大,最終導致舒張壓升高。
“問上醫”-來自古城西安的醫生團隊,為您分享科學實用的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脈壓差是指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差值,正常值約為40毫米汞柱,一般大于 60 mmHg ,稱為脈壓增大,小于 20 mmHg 稱為脈壓減小。理想的血壓是120/80mmHg或110/70mmHg。但那是理想而不是現實。凡可引起(1)收縮壓升高、舒張壓固不變,(2)收縮壓升高、舒張壓
脈壓差是指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差值,正常值約為40毫米汞柱,一般大于 60 mmHg ,稱為脈壓增大,小于 20 mmHg 稱為脈壓減小。
理想的血壓是120/80mmHg或110/70mmHg。但那是理想而不是現實。凡可引起(1)收縮壓升高、舒張壓固不變,(2)收縮壓升高、舒張壓降低,(3)收縮壓固定而舒張壓明顯降低都會引起脈壓差增大。
1.從常見的高血壓患者疾病演變的過程中往往有明顯的脈壓差變化:
青壯年原發性高血壓早期;由于動脈硬化不明顯收縮壓很少超過140,而因交感興奮、工作壓力、緊張、肥胖導致外周中小動脈長期處于收縮狀態,左心室舒張期動脈對血流回縮力減小,出現以單純舒張壓升高的特點低壓大于往往在95-110mmHg一這樣脈壓差會變小。
隨年齡增長動脈硬化加重,收縮壓會越來髙,脈壓差不變或加大。
隨著老齡化后高血壓患者主動脈和中小動脈彈性變差了,收縮壓會居高不下(左心室射血時主動脈的緩沖差了),而中小動脈硬化也加重了,無論心臟收縮和舒張時彈力變小,舒張壓反而上不去,甚至越來越低。這時收縮壓大于160,而舒張壓反而低于60-70以下,脈壓差更大稱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因此老年高血壓患者脈壓差可反映出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預告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
所以通過年齡、高血壓病史、脈壓差大小與收縮壓或舒張壓的關系可以邦助判斷高血壓的病程及治療方案。舒張壓高的應以擴張血管類藥物:鈣結抗劑、沙坦類、普利類為主。交感興奮類型以β受體阻滯劑為主。收縮壓過高可聯合利尿劑,效果較好。強調降壓治療中一定要保護舒張圧不能太低,因為它是心、腦、腎重要臟器的灌注壓,追求收縮壓降到140以下而犧牲舒張壓的后果更慘。
2.其他病變引起的脈壓差變化的病因:
(1)脈壓差變大主要由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見于動脈瓣膜鈣化性心臟病,往往有長期高血壓或缺血山生心曬性心臟病基礎,多見于六、七十歲老年人。聽診器(可惜現在心血管科醫生很少在門診時用了),心臟超聲波檢查立即可以發現。如此病一旦發現一脈壓差變得很大,重的早期必須通過手術治療糾正,否則很容易發展成心力衰竭,嚴重影響到生活質量,危及生命。
(2)脈壓差縮小的疾病: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主動脈瓣狹窄、心包積液或限制性心肌病等。
2019.8.21
更多相關建議:
要了解脈壓差,必須先知道什么是收縮壓和舒張壓? 收縮壓(上壓)是當人的心臟收縮時,外周動脈內的壓力最高值,此時血液對血管內壁的壓力稱為收縮壓,亦稱高壓。成人收縮壓≥140mmHg或(和)舒張壓≥90mmHg時即可確診為高血壓。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有不同差異。收縮壓在臨床上意義很大
要了解脈壓差,必須先知道什么是收縮壓和舒張壓?
收縮壓(上壓)是當人的心臟收縮時,外周動脈內的壓力最高值,此時血液對血管內壁的壓力稱為收縮壓,亦稱高壓。
成人收縮壓≥140mmHg或(和)舒張壓≥90mmHg時即可確診為高血壓。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有不同差異。
收縮壓在臨床上意義很大,有一種高血壓稱為收縮性高血壓,就是指舒張壓正常,而收縮壓增高,在高血壓各種類型中,收縮壓增高最常見,而且更難控制。
臨床觀察發現,隨著年齡增長而表現的單純收縮壓增高,更易發生中風和冠脈急性事件。 在50歲以上的成人,收縮壓超過140毫米汞柱,是比舒張壓升高更為重要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
舒張壓就是當人的心臟舒張時,動脈血管彈性回縮時,產生的壓力最低值稱為舒張壓,成人正常的舒張壓為60~90mmHg(12kpa) 。
不少青中年人,由于工作勞累壓力大,活動偏少;測血壓收縮壓正常,舒張壓高于90毫米汞柱,稱為舒張性高血壓。
脈壓差指的是收縮壓和舒張壓之間的差值,正常范圍是30~50mmHg,在20~30mmHg之間或50~60mmHg之間臨界值,此時如果伴隨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者應當積極治療。
脈壓差(PP)主要反映了一個心動周期中血壓波動幅度的大小。脈壓差>60mmHg(8.OkPa)稱脈壓增大(寬脈壓、高脈壓),脈壓差>63mmHg作為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危險界
脈壓差增大常見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動脈硬化、甲狀腺功能亢進、急性心功能不全、嚴重貧血、風濕性心臟病、梅毒性心臟病、部分先天性心臟病與高血壓心臟病、細菌性心內膜炎等。
比如老年人由于主動脈及其他大動脈粥樣硬化、動脈壁的彈性和伸展性降低,出現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舒張壓降低(若硬化為周圍細小動脈,則舒張壓升高),脈壓差增大。
脈壓減低的意義,常見低血壓、心包積液、嚴重二尖瓣狹窄、嚴重心功能不全、主動脈瓣狹窄、重度心力衰竭、末梢循環衰竭、休克以及由于肥胖、血液粘稠度增高或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疾病。
有時脈壓差很小,比如 130/110毫米汞柱,病人主觀感覺頭暈、胸悶不適。這是由于交感神經活性增高,周圍血管阻力增高所致。是高血壓病的早期階段。
更多相關建議:
大家好,我是醫療工作者張,是一名執業醫師,可以為大家普及一下健康知識,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什么是脈壓差呢?正常成人收縮壓90~139 ( mmHg ) 舒張壓60~89 ( mmHg ),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壓差值稱為脈壓差,正常值約為40毫米汞柱。高血壓是怎么診斷的呢?在未正常成人收縮壓90~139 ( mmHg ) 舒張壓60~89 ( mmHg ),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壓差值稱為脈壓差,正常值約為40毫米汞柱。脈壓差是反映大動脈彈性的一項重要指標,隨著年齡的增長,動脈會逐漸失去彈性,結果是收縮壓明顯增高,舒張壓明顯降低,脈壓差明顯加大。
脈壓差增大又說明什么呢?
脈壓差大是血管硬化的表現,脈壓差增大說明動脈彈性差,即動脈壁的結構和功能受損,管壁變硬。脈壓差等于85mmHg要比脈壓差等于65mmHg發生心肌梗死和 中風的危險性增長10%以上,前者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幾率顯著大于后者。
哪些原因會導致脈壓差增大呢?
- 患高血壓及動脈硬化,致使動脈壁彈性減弱,收縮壓升高,而舒張壓降低;
- 長時間患高血壓,致使心肌超負荷運,造成心臟擴大或動脈瓣關閉不全;
- 患甲狀腺機能亢進(甲亢)或嚴重貧血。
總結:綜合以上所述,脈壓差對高血壓的診斷并沒有確診的作用。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覺得寫得不錯的話,記得點個贊哦!如果還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識,關注我,私信為你解答!
更多相關建議:
血壓,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對血管側壁的壓力。是人們生命活動中最引人關注的一個指標。我們一般關注的是動脈壓,只有在病人危重,需要搶救時,我們就會監測病人的靜脈壓。所以,我們今天只討論動脈壓。我們的動脈血壓,分為收縮壓和舒張壓,收縮壓就是高壓,是心臟收縮時候,動脈血壓升高達到的最高
血壓,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對血管側壁的壓力。是人們生命活動中最引人關注的一個指標。
我們一般關注的是動脈壓,只有在病人危重,需要搶救時,我們就會監測病人的靜脈壓。所以,我們今天只討論動脈壓。
我們的動脈血壓,分為收縮壓和舒張壓,收縮壓就是高壓,是心臟收縮時候,動脈血壓升高達到的最高值。舒張壓就是低壓,當心臟舒張末期,血壓逐漸下降,當動脈里的血壓下降達到最低值時就是舒張壓。
收縮壓和舒張壓,體現了一個完整的心動周期的血壓變化。一個心動周期循環中,血容量是形成血壓的前提條件,心臟的收縮力、血管的外周阻力是血壓形成的重要因素。大動脈的彈性也是影響脈壓差的重要原因。
脈壓差,就是收縮壓和舒張壓之間的相差值。比如,收縮壓為110mmHg,舒張壓為70mmHg,則脈壓差就是40mmHg。脈壓差的正常值約為40毫米汞柱,一般大于 60 mmHg ,稱為脈壓增大,小于 20 mmHg 稱為脈壓減小。
當血容量增加,或者心臟收縮力增強時,每搏輸出量就會增加,體現為收縮壓升高,此時舒張壓變化較小,導致脈壓加大;反之,當血容量減少,或者心臟收縮力減弱時,則每搏輸出量就會減少,表現為收縮壓下降,脈壓減小。
當心率減慢時,舒張期射血時間就會延長,舒張末期動脈內的殘余血量就會少,舒張壓降低,導致脈壓加大;當心率加快時,則舒張壓升高,脈壓減少。
當大動脈彈性比較好時,一般脈壓差比較均勻;當大動脈硬化,彈性比較差,收縮壓升高,舒張壓下降,脈壓差就會增大。所以,一般情況下,年齡越大,脈壓差越大。
另外,引起脈壓差過大的常見情況還有: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甲狀腺機能亢進、嚴重貧血、風濕性心臟病、部分先天性心臟病與高血壓心臟病等等。
長期患高血壓,致使心肌超負荷運轉,造成心臟擴大,造成相對性心臟瓣膜關閉不全,有效射血減少,脈壓差減小。
所以,能夠影響收縮壓或者舒張壓的因素,都可以影響到脈壓差。 反過來,脈壓差的改變,可以反應血壓的變化、血容量的變化、血管彈性的變化、心臟功能的變化等等。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更多相關建議:
脈壓差是高壓與低壓之間的差值,是老百姓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經常在門診碰到患者咨詢:楠醫生,我的脈壓差很大,該怎么辦?脈壓差對于高血壓診斷并無意義,但是在其他方面卻很有提示意義,今天我們一起討論學習脈壓差的原因和意義。脈壓差大的原因和意義脈壓增大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動脈硬化,多見于老年脈壓差大的原因和意義脈壓差小的原因和意義【關注健康,關注楠醫生】
更多相關建議:
感謝你的邀請,非常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脈壓差是一個醫學名詞,我就引用醫學教材上的原話對其解釋。脈壓差是指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差值,正常范圍在20毫米汞柱——60毫米汞柱之間,大于60毫米汞柱稱脈壓增大,小于20毫米汞柱稱為脈壓減小。它雖然在臨床上有重要意義,但是和高血壓診斷沒有特
感謝你的邀請,非常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脈壓差是一個醫學名詞,我就引用醫學教材上的原話對其解釋。脈壓差是指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差值,正常范圍在20毫米汞柱——60毫米汞柱之間,大于60毫米汞柱稱脈壓增大,小于20毫米汞柱稱為脈壓減小。
它雖然在臨床上有重要意義,但是和高血壓診斷沒有特殊關聯,對診斷高血壓無特殊意義。
它的大小反應心血管方面出現疾病,當測血壓時出現脈壓增大或者減小,并伴隨一些其它癥狀時,比如呼吸困難、心慌、胸悶、胸痛,都提示你心臟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特別提示當脈壓減小時并且沒有任何伴隨癥狀,可以觀察先不用就醫。
以上僅個人觀點喜歡的加關注及下方評論留言!!!!
更多相關建議:
脈壓差是指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差值,正常性的脈壓差是波動在20-60mmHg,大于60mmHg的為脈壓差增大,小于20mmHg的為脈壓差減少。一般大于60mmHg,稱為脈壓增大,小于20mmHg稱為脈壓減小。不管是脈壓差增大還是減少都屬于不正常的。哪些原因影響脈壓差?血壓主要是血
脈壓差是指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差值,正常性的脈壓差是波動在20-60mmHg,大于60mmHg的為脈壓差增大,小于20mmHg的為脈壓差減少。
一般大于60mmHg,稱為脈壓增大,小于20mmHg稱為脈壓減小。不管是脈壓差增大還是減少都屬于不正常的。
哪些原因影響脈壓差?
血壓主要是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對血管壁的側壓力成為血壓,心室收縮,血液從心室流入動脈,此時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最高,稱為收縮壓,也稱為高壓。心室舒張,動脈血管彈性回縮,血液仍慢慢繼續向前流動,但血壓下降,此時的壓力稱為舒張壓,也稱為低壓。
凡是能影響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因素,都可以影響到脈壓。
當每搏輸出量增加的時候,也就是每次射血量增加時,收縮壓很高,而舒張壓變化較小,結果脈壓加大;反之,當每搏輸出量減少時,收縮壓下降,脈壓減小。
當心率減慢,舒張期射血時間延長,舒張末期動脈的殘余血量少,舒張壓降低,脈壓加大;反之,心率加快,則舒張壓升高,脈壓減少。
那脈壓差的大小對高血壓有什么意義呢?
一般對于一個高血壓患者不僅要觀察其高壓和低壓的值,還需要了解脈壓差,以便及早的發現患者是否伴有其他疾病,如:
導致脈壓過大的常見疾病: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硬化、甲狀腺機能亢進、嚴重貧血、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與高血壓心臟病等。常見的有老年人由于主動脈及其他大動脈粥樣硬化、動脈壁的彈性和伸展性降低,出現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舒張壓正常, 脈壓增大。
導致脈壓減小的疾病有:心包大量積液、 縮窄性心包炎、嚴重的二尖瓣狹窄、 主動脈瓣狹窄、重度心力衰竭、 末梢循環衰竭、休克以及由于肥胖、血液粘稠度增高或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癥等。
了解更多健康知識,關注小曉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