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臟支架手術作為治療冠心病的手段之一,手術本身技術不斷進步,也有了可降解支架,但術后的“維護保養”相比手術同等重要,稍不注意,有可能再次出現血栓的現象!那么術后除了必須堅持服用阿司匹林以及一些抗血小板的藥物以外,還需要如何進行有效的復查,預防冠心病呢?對大多數支架手術患者來說,術但對這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管理是需要嚴格遵守一定的原則做好定期復查的!患者需要做心電圖的檢查同時要檢查血壓,以觀察術后的心肌缺血、血壓等癥狀改善及恢復情況;很重要一點:患者必須要遵從醫囑,做好定期復查工作!支架手術不比其他普通手術,一旦出現再血栓,危險性并不會比之前低,因為支架只能緩解癥狀,并不能從根本上抑制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血管狹窄,同時患者進行抗血栓的治療,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以防支架引起血栓也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不復發,只能說做到盡可能降低冠心病發病率!檢查項目包括有血壓、血糖、血脂,心肌酶譜、心電圖或24小時動態心電圖、心臟超聲、冠狀造影等。特別本身就有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相比其他患者更需要定期檢查。血常規及凝血實驗。主要是看支架術后服用的抗血小板藥物對血小板、紅細胞和白細胞影響情況以及體內凝血狀況。 心臟支架術后,血脂的檢查是絕對不容忽視的! 要求支架術后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應控制在1.8mmol/L以下,因他汀類降脂藥需要長期服用才有效,治療3—5年可以顯著降低冠心病發病率。同時他汀類藥物具有肝腎毒性,所以對肝腎功能監測同樣不可忽視,同時我們都知道心肌酶譜檢查,主要是對心臟心肌炎,心肌缺血預警!必要時還得做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特別是還有胸痛等典型癥狀的患者!心臟超聲檢查。主要是觀察心功能的變化!復查時要結合臨床癥狀,一般病情穩定,只要求術后9-12個月復查冠脈造影就可以。冠狀動脈造影,現在有64排,還有128排CT已經應用很廣泛了,像一般術后9個月之前沒有典型癥狀,如胸痛等發生,非左主干病變或植入支架相對較少等情況,同時你術后嚴格遵守醫囑,規范服藥,血脂等血生化指標都很正常,心電圖沒有啥異常改變,一般沒必要立即復查冠狀動脈造影。有時候,有著醫生會讓你先做一個冠狀動脈螺旋CT復查冠狀動脈,如提示支架內狹窄,才會進一步要求做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因為前者是無創的,后者有一定的創傷性!
更多相關建議:
雖說心臟支架手術已經是比較成熟的一種治療手段,但是醫生對于出院患者的要求都是,在手術后一個月、第三個月,第六個月,第九個月和第十二個月后來復查。這也是為了監測術后可能出現的異常,以便及時應對。做心臟支架手術一年后,復查需做哪些檢查?首先,必須要復查的常規項目。我們先要求清楚一點,
雖說心臟支架手術已經是比較成熟的一種治療手段,但是醫生對于出院患者的要求都是,在手術后一個月、第三個月,第六個月,第九個月和第十二個月后來復查。這也是為了監測術后可能出現的異常,以便及時應對。
做心臟支架手術一年后,復查需做哪些檢查?
首先,必須要復查的常規項目。
我們先要求清楚一點,復查不僅是為了監測術后效果,也是為了監測病情進展,藥物副作用等。所以,即便沒有做過支架術,一般也都要求冠心病患者定期就醫復查,其中就包括一些常規的必查項目。
一是血常規,這更多的是為了監測藥物副作用,因為支架術后患者需要同時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兩種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一般至少用藥一年,之后可遵醫囑選擇是否繼續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是必須終身用的。而這類藥物常見的副作用就是會增加出血風險,導致貧血等,這時候做血常規檢查就是為了看看有沒有潛在出血的表現。
二是凝血功能,同樣也是為了監測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可能導致的出血風險,常用的就是凝血四項,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纖維蛋白原、凝血酶時間。
三是血液生化檢查,包括肝腎功能、血糖、血脂、肌酸激酶、轉氨酶、電解質等。這是為了查看患者可能存在的其他風險因素,排除高血脂、高血糖等異常,另外檢查也是為了監測藥物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尤其是患者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可能會導致轉氨酶、肌酸激酶、血糖升高等,這時候必須定期復查上述項目。
四是心電圖,心電圖是心臟檢查最為基礎的項目,能幫助發現可能的心肌缺血表現,監測術后的恢復情況,是否有心功能下降等,這都是必要的檢查項目。
五是心臟彩超,對于絕大多數患者來說,心臟彩超也是很有必要的,這是為了觀察術后患者有無心臟結構改變,心功能狀況等,幫助醫生及時調整用藥方案。
其次,適用于特殊人群的檢查項目。
除了上述必須要查的項目之外,有些支架術后患者還需要一些額外的附加項目,目的是為了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防嚴重后果的發生。
一是動態心電圖,對于有間歇性發作的胸痛、胸悶等心臟不適的患者,有必要做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幫助找到誘發癥狀的原因。
二是心電圖平板運動試驗或負荷超聲心動圖,適用于勞力性心絞痛患者,對比運動負荷下和靜息時的心功能狀況,幫助評估心肌缺血、心功能狀況。
三是核素心肌負荷顯像,通過區分正常和壞死的心肌,適用于心梗、支架術患者,可評估患者的預后,監測支架術、藥物治療的效果等,也可用于評估心肌缺血范圍、程度。
四是冠脈CTA或冠脈造影,這是為了監測術后冠脈的恢復情況,也是為了監測是否有再狹窄,是否有支架內血栓形成等,評估治療效果,發現潛在問題。一般首選冠脈CTA,適用于支架術后仍有心絞痛頻發的患者,若非必要不建議進行冠脈造影檢查,因為它是有創檢查,費用偏貴,更適用于冠脈CTA檢查提示有嚴重狹窄的患者,或是未能找到原因的頻發心絞痛患者。
我是王藥師,致力于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解釋復雜難懂的疾病知識,幫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您的點贊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相關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們吧!
更多相關建議:
心臟介入王醫生在臨床總能遇到患者問,王醫生支架快一年了,都復查什么⊙?⊙?其實王醫生的患者都會有一份出院指導,上面會寫的非常清楚,注意事項,服藥方案,復查內容。王醫生就把出院指導的復查項目和大家一起分享:1、心電圖:心電圖對于心臟病患者來說,必不可少,即使我們不發作不舒服,也需要1、心電圖:心電圖對于心臟病患者來說,必不可少,即使我們不發作不舒服,也需要留一份最為資料,保存起來,以便觀察動態變化。2、心臟彩超:對于心臟結構,各瓣膜情況,各房室腔大小,左室射血分數,心臟功能等等有一個進一步的了解,尤其和既往的比較,如果有心衰,最好能半年復查一次。3、抽血:4、尿便常規:排除消化道出血、尿蛋白、潛血等腎臟問題。 1)、如果當時支架時,病變非常簡單,也只是單支病變,就在一個血管放了一到兩個支架,別的血管都還算不錯,沒有嚴重的斑塊。到一年的時候,也沒有任何癥狀,也從未間斷吃藥,那么就可以不復查造影,繼續吃藥就行。2)、如果支架時,除了支架部位的血管外,別的血管仍有病變,而且病變屬于臨界病變,或接近?臨界病變,那么一年時,最好復查一下,目的有兩個:看看臨界病變是否有進展,第二看看支架內是否通暢。3)、如果支架時,屬于復雜病變,或分叉病變,或左主干病變,這樣的病變,最好能復查一下。還有放的支架比較多,最好能復查一下。 4)、如果支架時,血流并沒有達到理想狀態,理論上正常血流是3級,但如果沒到三級,那么可以考慮復查一下。 5)、如果還有癥狀,確診和缺血有明確的因果關系,那么必須復查。 臨床上常常能夠碰到復查造影時有的血管越來越好,有的血管狹窄加重,更有血管完全閉塞的。
心臟支架術后一年需不需要復查,必須結合當時造影情況及患者有沒有癥狀,不能一概而論。 不管一年后是不是需要復查冠脈造影,我們支架后一定要做好:戒煙,規律吃藥,根據醫生建議活動,健康飲食,嚴格控制三高,注意藥物副作用,有一定心絞痛的常識。
我是心血管王醫生! 謝謝您的關注! 我會長期關注冠心病的預防,診治,康復!
更多相關建議:
我是小眼睛醫生專注于心腦血管疾病致力于公眾健康熱愛于的心內科醫生,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點擊左上角,查看更多關于心腦血管疾病的知識支架植入術后一年,當然需要做復查了,而且就算你沒有不舒服,你也需要做檢查,因為我們需要全面評估一下,你的病情。小眼睛醫生為你講解一下,究竟該做什么檢查。支我是小眼睛醫生專注于心腦血管疾病致力于公眾健康熱愛于的心內科醫生,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點擊左上角,查看更多關于心腦血管疾病的知識支架植入術后一年,當然需要做復查了,而且就算你沒有不舒服,你也需要做檢查,因為我們需要全面評估一下,你的病情。支架植入術后,你需要做什么檢查肝功,腎功,血細胞分析,血脂,血糖。全面評估自己的病情。必要的時候去做心臟彩超。做完心臟支架,你仍然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類藥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有禁忌癥。你的血小板過低的話,可能不能服用阿司匹林,因為發生內臟或者關節腔內出血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支架植入術后的患者,血脂控制更加嚴格。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對于內皮功能的損傷最為嚴重。可能仍然存在支架內血栓再次形成的風險。他汀類藥物對于肝功有影響。明確你的肝功有沒有任何損傷,他汀類藥物最常見的損傷是肝功。大家,可以分享一下自己服用藥物的心得,和支架植入術后的經驗。我是w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點贊我覺得我的回答欠佳,可以回復告訴我覺得我的回答有道理,可以關注我
更多相關建議:
冠心病最常用的治療方法中,支架植入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手段,許多人有疑問,做了支架以后,怎么還需要定期復查,支架術后復查,都需要復查什么呢?一、復查心電圖復查心電圖的目的,主要是看心律是否正常,心率是否達標,是否有變化或者有其他異常。冠心病術后,出現房顫或者早搏的很多,從復查心電圖一、復查心電圖二、復查肝腎功能三、復查血常規四、復查凝血功能五、復查心臟彩超六、冠狀動脈CTA或者造影七、復查血脂冠心病術后復查項目,其實還需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并沒有絕對的一定要復查哪個或者不復查哪個,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以及其他因素有的放矢的復查。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怎樣,冠心病術后不復查都是不可取的。
更多相關建議:
感謝邀請。心臟支架植入手術是冠心病治療的重要手段,支架植入后能將狹窄的血管開通,更好的恢復心臟血供。雖然支架一經植入即永久存在,但并不是一勞永逸,術后仍需配合改善生活的改善和正規的藥物治療,并做好復查,以免支架內再狹窄形成,這樣才能長期穩定的控制病情。支架術后的復查對于評估病情很1、血壓、心率:是常規復查項目,可以初步了解心臟情況,特別是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的人群更應注意血壓是否達標。2、血常規、凝血:支架術后我們服用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可能會影響血小板、紅細胞和凝血功能等,特別是出現皮膚、黏膜淤斑或消化道出血等情況時,可以幫助我們進行診斷和處置。3、 生化功能(主要有血糖、血脂、肝功能、腎功能和心肌酶):可以幫助我們觀察血糖、血脂是否達標,同時監測有無藥物不良反應,如他汀類藥物可以出現肝損害、肌肉損害,嚴重時需停用或調整。其中低密度脂蛋白應控制在1.8mmol/L以下。4、心電圖: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心率、有無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情況。如患者仍有心絞痛發作,則需要完善24小時動態心電圖。 5、心臟彩超:主要是觀察心功能的變化,有無心衰等表現。6、冠脈造影:需根據具體病情決定是否復查,如仍有典型胸痛等癥狀或病變血管較多時,可進行復查,如無特殊不適,且支架植入前病變簡單(如單支病變等),則可以不復查。感謝閱讀,希望大家正規就醫,在醫生指導下復查和制定治療方案,切不可偏聽偏信,以免貽誤病情。本文由全科掃地僧原創寫作于今日頭條&悟空問答,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相關建議:
心臟支架術后復查主要是考慮的是三個問題,三是支架術后心臟的恢復情況;二是支架內再梗塞的風險;三是長期服藥對身體的影響;所以,以下幾種檢查是非常必要的:血常規+血凝四項心臟支架術后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氫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藥物,它們可以抑制血栓的形成,防止心臟支架內再發梗塞,但是長血常規+血凝四項心電圖血脂、血糖、肝腎功能
首先,血脂或血糖水平的異常會增加心梗再復發的風險;其次,他汀類藥物是支架術后必須服用的一種藥物,它可以調控血脂,但也有導致血糖升高和肝腎損害的風險,所以,為了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應該監測血脂、血糖和肝腎功能,以便及時調整藥物劑量!
除上述幾種檢查之外,心臟彩超、冠狀動脈CTA、心臟造影則需要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及經濟條件再考慮是否需要進行!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更多相關建議:
前兩天剛遇到了一個接受心臟支架的患者,他今年65,心臟功能出現不同程度的出現下降,據他所說,他術前被評估了心功能狀態。常規的檢查包括:12導聯心電圖、超聲心動圖、運動試驗。超聲心動圖主要用于掌握室壁運動、瓣膜功能、左室射血分數,若LVEF<35%常提示左心功能差,圍手術期發生心衰
前兩天剛遇到了一個接受心臟支架的患者,他今年65,心臟功能出現不同程度的出現下降,據他所說,他術前被評估了心功能狀態。常規的檢查包括:12導聯心電圖、超聲心動圖、運動試驗。超聲心動圖主要用于掌握室壁運動、瓣膜功能、左室射血分數,若LVEF<35%常提示左心功能差,圍手術期發生心衰危險性增加。
冠脈支架主要有兩種:裸金屬支架和藥物洗脫性支架。冠脈支架置入早期主要使用裸金屬支架,近年來,藥物洗脫性支架才開始廣泛應用。它的主要優勢在于能有效降低冠脈狹窄的再發生,但是更容易誘發血小板聚集而發生微血栓。兩種支架術后患者均應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藥物預防血栓的發生。
做心臟支架手術一年后,復查需做哪些檢查?
一般推薦術后1個月、3個月、半年以及1年時到醫院復查,1年以后每半年到1年復查1次。
復查內容包括血常規、血生化、凝血功能、心電圖以及心臟彩超等,由醫生結合每個人的具體病情決定是否需要附加別的檢查項目。
以心臟支架術后1年的復查為例,主要的檢查項目有:心電圖、血常規、血生化、心肌酶、便尿常規、超聲心動圖、心臟造影、運動負荷試驗,醫生會根據患者情況進行調整、增減。下面以心臟造影舉一個簡單例子。
一、沒有存在高危因素
存在糖尿病、多支血管病變、左心室功能不全等高危因素,在術后就需要做心臟造影來查看病情。
二、沒有出現不適
在手術后身體恢復一切正常,心臟沒有胸悶等不適,可以不需要做心臟造影復查。
對于心臟支架手術,其實是很嚴格的,如對于有出血傾向且有明確的患者,術中需采用肌注維生素K、輸注血漿等方式改善凝血功能,減少出血,術后對凝血功能進行復查。同時將凝血功能異常明顯,短期內有二次出血出現,腦疝形成列為手術禁忌證。術中嚴密止血,盡量縮短開顱時間。
心臟支架手術后,患者長時間使用抗凝類藥物將造成體內循環系統中血液呈低凝狀態。長時間應用抗凝藥物,可造成患者的凝血功能異常,增加出血的風險,這也需要患者特別注意。
我是李藥師,每天和您聊健康,歡迎大家關注!如果您還有健康方面的疑問,歡迎留言咨詢,看到之后會在第一時間作出回復。
更多相關建議:
做了心臟支架手術或者搭橋手術后的患者,都需要定期進行復查。從時間上來說,一般而言術后三個月左右要進行第一次復查,如果檢查結果正常的話,后面可以每隔半年或一年進行一次復查。從復查項目上來說,首先選擇無創傷性的檢查,如心臟彩超、胸部X光片、心電圖。如果患者術前就有“三高”,則需要做血
做了心臟支架手術或者搭橋手術后的患者,都需要定期進行復查。
從時間上來說,一般而言術后三個月左右要進行第一次復查,如果檢查結果正常的話,后面可以每隔半年或一年進行一次復查。
從復查項目上來說,首先選擇無創傷性的檢查,如心臟彩超、胸部X光片、心電圖。如果患者術前就有“三高”,則需要做血壓、血糖、血脂的檢測;如果患者伴著頸動脈斑塊或血管粥樣硬化,則需要做頸動脈B超等相應的檢查;如果是長期服用降血脂藥物或抗血小板藥物,可能還需要定期的檢測肝腎功能。當患者有不適的癥狀,需要明確手術部位血管是否通暢時,則可選擇進行冠脈CT或冠脈造影檢查。
更多相關建議:
有不少朋友以為,冠心病放了支架,就一勞永逸的“治好”了,后面就可以“隨心所欲”了。事實上,從支架植入的那一刻開始,與冠心病的斗爭才算是剛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可能會遇到新的問題,所以需要一些新的認識。借著這個問題,咱們就來說一說,什么是冠脈支架植入術,術后為何需要進行復查,一般多久復
什么是冠脈支架植入術
當為心臟供血的冠狀動脈,出現了嚴重的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或堵塞時,醫生就會建議通過支架的植入來恢復血管內的血流,這被稱為“血流運輸(血運)的重建”。
血運的重建對于嚴重冠心病的治療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改善心肌的長期缺血狀態,另一方面減少血管發生突然閉塞或血栓形成的風險。而支架的植入只需要介入導管技術就可以實現,不需要外科手術,因此,患者的接受度較高,應用也非常廣泛。
為何冠脈支架植入后,需要定期復查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了,只有當冠脈血管出現嚴重狹窄時,才需要植入支架,對于輕中度的狹窄,往往藥物治療即可。也就是說,只要安裝了支架的患者,說明其冠心病已經發展到了很嚴重的程度,這往往意味著冠心病的各種致病因素在身體內作用了很長的時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而支架的植入,并不能根除導致冠心病發生和發展的各項復雜的致病因素,只能緩解血流的狀態。因此,如果支架植入術后,冠心病的各項致病因素未得到改善,則仍有冠脈繼狹窄和心臟功能惡化的風險,因此,仍然需要定期檢查。
此外,支架植入的本身,還有可能引起一些相關的并發癥,需要進行監測。比如,最常見的就是支架內再狹窄和支架內血栓。支架在植入的過程中會擴張狹窄的動脈,這可能會造成動脈內皮和內膜的損傷,而機體在修復這些損傷的過程中,可能會在支架內形成再狹窄;而被機械損傷的動脈內膜是很容易形成血栓的。因此,支架上會有藥物涂層來預防再狹窄,支架植入術后也需要更加嚴格的抗血小板藥物治療,防止血栓。這些,也都是需要進行不斷地檢查和觀察評估的。
一般如何安排術后復查,以及應該復查哪些項目
一般情況下,如果患者術后病情比較平穩,沒有突發的嚴重胸痛、胸悶等癥狀,則每三個月左右復診一次即可。在一年左右的時候,應該進行一次比較全面的評估,而后,可以根據病情適當的延長每次的復診周期,一般為3-6個月不等。
復診的時候,以下這些問題是很關鍵的:
- 胸痛、胸悶等癥狀的變化,身體活動耐力的變化;
- 有沒有身體出血的表現,比如,大便顏色有沒有發黑、刷牙的時候容不容易出血、皮膚有沒有出血點等;
- 平時在家自測血壓的水平和心率的情況;
- 生活方式的調節有沒有做好,比如,戒煙限酒的情況,飲食的情況等;
- 目前服藥是否規律,有沒有出現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等。
復診可能涉及的檢查項目有:
- 驗血的項目包括:血脂檢查、血常規、血糖檢查、肝腎功能電解質等。可以看看血脂、血糖等危險因素的控制情況,客觀反映藥物的治療效果;了解藥物等是否對血液和肝腎功能電解質等指標造成影響。
- 心電圖檢查主要可以看看心肌缺血在心電圖上的變化情況,是否出現了心律失常等,必要的時候可以進行24小時動態心電監測。
- 心臟彩超檢查,主要看看心臟功能和心臟各腔室的結構變化。必要的時候可以考慮做心臟磁共振,能夠更準確的評估心臟功能和心肌病變程度。
- 術后一年,除了要進行上述這些評估以外,很關鍵的一件事情是對冠脈進行影像學評估,最長使用的手段是冠脈CTA或冠脈造影,對于之前病情嚴重或手術復雜的患者,肯定是建議直接做造影的。冠脈的影像學評估,一方面要看支架對于病變的改善程度,另一方面要看未裝支架的其他部位的血管病變情況,看看冠心病是否還在進展,藥物是不是還需要更加強化。所以,使用冠脈造影檢查,與之前的造影進行直接的對比分析,是最準確的手段。當然,對于一些病情穩定,各項指標都很正常的患者來說,冠脈CTA也是可以選擇的方法。
好的,關注“家有好醫趙博士”,把有價值的醫學小知識分享給更多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