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邀! 講講高血壓的故事,嫌啰嗦的請繞行血壓值達到多高會對身體產生危害?血壓與健康風險之間的關系已經經過了很好地研究,認識到血壓與健康風險之間存在著一個連續的相關關系,沒有一個有沒有健康危害的血壓臨界值。所謂正常血壓、所謂高血壓的標準不過是人為劃定的數值而已。目前的證據顯示,心血 講講高血壓的故事,嫌啰嗦的請繞行血壓高于115/75 mm Hg,就開始產生健康危害。115/75 mm Hg也被認為是健康人血壓的理想狀態。血壓降低的健康好處甚至一直延續到105/65mm Hg。保險公司是高血壓認識的先行者美國精算師協會發布了一系列報告,描述了以人口為基礎的血壓分布,和年齡有關的血壓升高與死亡率之間的關系。對高血壓的認識產生重要影響的認識。死亡率隨血壓升高之間的明確關系。收縮壓140?159 mm Hg,舒張壓90?94 mm Hg。當時的高血壓標準是≥160/95 mm Hg),男性死亡率提高20%至30%。女性超重的影響小于男性。3)邊緣性高血壓者無論治療情況如何,男性冠心病和腦出血死亡率比正常血壓高出50%。4)確定性高血壓(收縮期≥160mm Hg和/或舒張壓≥95mm Hg)的人,無論治療如何,與正常血壓男性相比,冠心病和腦出血死亡率均高出1倍以上;高血壓心臟病風險升高 4倍以上;終末期腎病風險升高一倍以上。5)如果受保期間血壓下降到正常范圍,受保男女冠心病和中風的死亡率幾乎正常。醫學界在高血壓認識上的尷尬,直接害死羅斯福總統打破美國立國以來總統任期不能超過2屆的慣例連任4屆的美國總統,卻死在他所領導的二戰即將全面勝利的前夜:就職第四任總統僅73天后的1945年4月12日,溘然離世,僅有63歲。將其頭痛癥狀歸因于鼻竇問題導致,因而在1933年雇傭一名耳鼻喉科專家McIntyre作為其私人醫生。血壓并未高于正常。Bruenn這才給出“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衰”的診斷。當時血壓甚至高達300/190mmHg。心血管病研究的Framingham時代,及后Framingham時代1957年Framingham研究發布了首個研究成果,即定義血壓≥160/95mmHg為高血壓,并發現高血壓人群冠心病發生率升高近3倍。幾年后,研究人員又發現,腦中風也是高血壓的主要后果之一。正常血壓的允許值上限為100+年齡(在答主剛進入臨床時,這種認識甚至還是我國臨床醫生的主流。直到今天,很多老醫生仍持此論)。甚至認為對于年齡≥70歲人群而言,可接受的收縮壓上限為210mmHg,舒張壓上限為120mmHg。干預開始后五年內,許多積極變化已經觀察到。因此,政府當機立斷,決定將干預措施擴展到全國。幾十年后的今天,芬蘭人口年度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比1977年的水平降低了85%以上。每次血壓標準的下臺階,總伴隨著爭吵和爭議答主想說的是即便出廠核準載重是50萬噸,如果日常只拉30萬噸,總比日常超載拉100萬噸使用壽命會更長久一些吧。
道理就這么簡單。
更多相關建議:
經常會有朋友問到這樣的問題,血壓高到多少,才會對身體產生危害?高血壓多長時間,會對身體產生危害?其實對于這樣的問題,光考慮血壓的高低,或者患高血壓的時間長短,意義都不是特別大,高血壓的控制,是一個系統的各方面綜合調理的過程,應對血壓問題,從生活調理,到合理用藥,控制好血壓問題,減千萬不要因為沒有感覺,就不去控制高血壓問題,高血壓的控制越早越好,盡早的控制好血壓,就能夠盡量的減少高血壓對身體帶來的健康危害。
相比于血壓超過140/90以后,再去強調加強血壓控制,李藥師更愿意強調我們的血壓在出現上升趨勢時,比如血壓水平超過130/85這樣的水平時,就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就應該積極的予以重視了!雖然不一定要吃藥控制,但可以從生活上進行針對性的改善和調理,比如飲食上注意控鹽,比如把體重控制好,比如戒煙限酒,比如加強運動鍛煉,比如試著讓自己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這些方面,都是調理血壓的重要方面,對于正常血壓高壓和高血壓初期的血壓調理,有著非常良好的調理效果。
如果能夠做到對血壓升高的趨勢就積極重視,從還未確診高血壓時就積極的控制和調理血壓,而如果真的確診高血壓后,也能夠在積極生活干預和合理用藥的配合下,把血壓控制的平穩達標,血壓出現飆升的幾率并不大,高血壓對身體產生的危害也會大大減少。
更多相關建議:
正常人的血壓應該是100-120/60-80mmHg,前面這個100-120指的是收縮壓(高壓),后面這個60-80指的是舒張壓(低壓),也就是說如果你測量一個血壓,顯示收縮壓在100-120之間,而舒張壓在60-80mmHg之間,說明這個血壓是正常范圍的。如果超出這個范圍,說明
正常人的血壓應該是100-120/60-80mmHg,前面這個100-120指的是收縮壓(高壓),后面這個60-80指的是舒張壓(低壓),也就是說如果你測量一個血壓,顯示收縮壓在100-120之間,而舒張壓在60-80mmHg之間,說明這個血壓是正常范圍的。如果超出這個范圍,說明血壓是異常的。
我們先來說說收縮壓,收縮壓如果超出120mmHg,比如超出140mmHg,我們就說這個病人是高血壓(診斷高血壓需要反復幾次測量,而不是單純一次血壓值),如果收縮壓在120-140mmHg之間,我們說這個是臨界高血壓。
收縮壓在140-160mmHg是高血壓1級,收縮壓在160-180mmHg是高血壓2級,收縮壓在180mmHg以上則是高血壓3級。血壓越高肯定對人體的損害越大。理論上來講,收縮壓超過140mmHg就診斷為高血壓了,說明這個高血壓就會對人體有損害了,舒張壓超過90mmHg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所以舒張壓超過90mmHg就會對人體有傷害。
但是這個高血壓帶來的危害是慢性的,比如你高血壓幾年,那么這么高的血壓可能會對我們的心臟、腎臟、視網膜、大腦等等器官都造成影響。慢性的影響是緩慢發展的,比如高血壓腎病,起初可能是有點微量蛋白尿,后期可能有血肌酐升高,然后表現為拉不出尿,尿少,最終是腎衰竭,需要長期血液透析,否則身體里面的廢物排不出來,會損害身體健康。還有,高血壓對大腦動脈的影響,會導致大腦動脈硬化,導致大腦缺血缺氧,但是這種缺血缺氧一般不會很嚴重,因為是緩慢發展的,病人可能會有頭暈、頭痛等不舒服。高血壓對心臟的慢性影響是會導致左心室肥厚,最后會導致心功能不全,然后出現心力衰竭。需要多高的高血壓才會有這樣的影響呢?一般認為收縮壓超過140mmHg就會有影響,血壓越高影響越大,所以我們對高血壓患者的降壓目標就是把收縮壓降低到140mmHg以下,部分病人(比如糖尿病病人)我們要求更高,要糖尿病病人的收縮壓降低到130mmHg以下,因為研究表明更低的血壓會帶來更好的結局。
以上是慢性高血壓對病人的各個器官的慢性影響。
急性的高血壓升高,急劇的升高,比如升高到200/100mmHg,這么高的血壓,是可能對病人造成急性影響的,比如最嚴重的是會導致腦出血,或者導致急性左心衰。你會發現,很多腦出血的病人,在發生腦出血的時候,血壓都是很高的,看電視你都會見到,一個老人家因為氣急攻心,一下子就昏迷了,這時候老人家就可能是高血壓導致腦出血了。前兩天我們才收了一個腦出血的病人,也是因為生氣之下血壓彪高到210/120mmHg,當時一下子就倒地了,昏迷了,送來醫院一查,就是一個腦出血。
此外,血壓急劇升高也會導致急性左心衰,比如一個高血壓10年的病人,本身已經有心功能不全了,這次因為血壓升高到200/110mmHg,因為這么高的血壓,心臟是很難將血液泵出去的,所以心臟就發生衰竭了,表現為呼吸困難明顯,大汗淋漓,這是急性左心衰,同時也有可能發生了急性心肌梗死,這些都是高血壓帶來的損害,或者說并發癥。
所以,高血壓患者,只要診斷為高血壓,就可能對人體造成損害,我們要通過藥物、飲食、運動等方法把血壓控制下來,才能最大程度避免腦出血、心肌梗死、腎衰竭等并發癥的發生。一定要堅持服藥,而不要斷斷續續,斷斷續續用降壓藥,是很多患者發生腦出血的前奏。
更多相關建議:
人的身體是世界上最精密的儀器,這臺儀器的理論壽命是130-150年。也就是說人在理想條件下,可以生存130-150年。這個理想狀態中,就包括了,血壓水平在120/70mmHg。注意,這里的的血壓水平指的是平均值,理想的血壓波動水平,應該在110-130/65-75mmHg之間。當高于理想范圍的血壓,不一定會有什么癥狀,有些患者收縮壓到180mmHg,也沒癥狀。有癥狀和有沒有危害是兩回事兒,一定要分清楚。
歡迎關注,這里有不一樣的醫學觀點。
更多相關建議:
血壓多高會對身體產生危害?這個問題很生活化,但是回答起來并不容易。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嚴格說來,關于血壓多高會對身體產生危害,要看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下面張大夫就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么這么說。對于一些先天血壓偏低的人,比如說顯示生活中有很多人,先天血壓偏低,有些人
血壓多高會對身體產生危害?這個問題很生活化,但是回答起來并不容易。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嚴格說來,關于血壓多高會對身體產生危害,要看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下面張大夫就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么這么說。
對于一些先天血壓偏低的人,比如說顯示生活中有很多人,先天血壓偏低,有些人甚至平時血壓就是90/60mmHg左右。對于這些人來說,血壓即使升高到130/80mmHg,也會覺得不舒服,也會對健康產生危害。而社會上還有一些人,平時血壓就是130/80mmHg左右,這些人和血壓偏低的那些人,絕對不能說完全一樣,也不能給出一樣的數值,告訴他們血壓到了這個數值就對身體有危險,因為他們的體質不一樣。
其實,現在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一直都是140/90mmHg,超過了這個數值就可以診斷高血壓。但是,在臨床上每個人的具體體質不一樣,的確不能搞一刀切。如果按照教科書來,那血壓超過140/90mmHg就會對身體有危害。可是,對于一些平時血壓偏低的人來說,還要看具體自身情況,如果血壓上升明顯(超過20%),即使是低于140/90mmHg,也要給予重視。
以上是張大夫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沒有告訴大家一個具體的數值,想要告訴大家的是關注血壓,還要注意每個人的個體差異性。
更多相關建議: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血壓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對血管產生的壓力,有句話說:“血管的年齡就是你的壽命”,所以血壓的高低對血管的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就像但凡長壽的老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一輩子心態平和有快樂的心情一樣,平和的血壓是維護血管健康的保證。國內外研究表明:最有利于【希望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并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客觀來講,這個問題不能一句話給您一個明確的界值,有一點是肯定的,血壓高了對身體有害。我們用客觀數據來說明吧:l?我們知道高血壓與腦中風、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有關,因此應該重視。國內外部分調查數據顯示:1)?血壓水平120-139/80-89 mmHg的人群,10年后心血管風險比血
客觀來講,這個問題不能一句話給您一個明確的界值,有一點是肯定的,血壓高了對身體有害。我們用客觀數據來說明吧:
l?我們知道高血壓與腦中風、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有關,因此應該重視。國內外部分調查數據顯示:
1)?血壓水平120-139/80-89 mmHg的人群,10年后心血管風險比血壓水平110/75 mmHg的人群增加1倍以上。
2)?血壓120-129/80-84 mmHg和130-139/85-89 mmHg 的中年人群,10年后分別有45%和64%成為高血壓患者。
3)?血壓從115/75mmHg到185/115mmHg,SBP(收縮壓)每升高 20 mmHg 或 DBP(舒張壓)每升高 10mmHg,心、腦血管病發生的風險倍增。
因此根據血壓水平與心腦血管時間之間的關系,劃定了一個界限,非同日 3 次測量診室血壓,SBP≥140 mmHg 和(或)DBP≥ 90 mmHg,就達到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了。
l?血壓高了到底會對身體有哪些危害呢?
1)?影響心臟,心臟會增大;損傷血管,出現動脈粥樣斑塊;損傷腎臟,出現微量白蛋白尿。
2)?隨著疾病進展,引起腦中風(腦出血、腦梗死),心肌梗死、心絞痛、心臟亂跳(心房顫動)、腎功能繼續下降,損害眼睛,出現視網膜病變。
l?高血壓到什么程度了開始治療呢?
1)?一般來說,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血壓仍超過140/90mmHg和(或)目標水平的患者應開始藥物治療。
2)?如果您血壓持續≥140/90mmHg,建議您到醫院就診,醫生會根據您的血壓水平,您是否合并心血管危險因素或其他疾病,決定您是先進行生活方式干預還是藥物治療。
感謝您的關注和轉發,歡迎您留言!
更多相關建議:
這個問題可能也算是一道醫學領域內的“哥德巴赫猜想”吧。血管的作用是將心臟泵出的血液輸送到全身各個器官供應細胞生命的養料和氧氣,必定要承受一定的壓力這就是血壓。所謂血壓的正常值是根據絕大部份人測出有一定差異的范圍值,如左心室收縮泵出血流對動脈壁沖擊的壓力稱收縮壓,絕大部份的人在10
這個問題可能也算是一道醫學領域內的“哥德巴赫猜想”吧。
血管的作用是將心臟泵出的血液輸送到全身各個器官供應細胞生命的養料和氧氣,必定要承受一定的壓力這就是血壓。所謂血壓的正常值是根據絕大部份人測出有一定差異的范圍值,如左心室收縮泵出血流對動脈壁沖擊的壓力稱收縮壓,絕大部份的人在100-140mmHg,而當左心室舒張時血流的壓力小了,被擴張的動脈回縮時對繼續流動血流產生的壓力叫舒張壓:絕大部份人在60-90mmHg之間。
只要壓力存在就會對動脈內膜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故人在出生后動脈硬化已經開始了,只是那時血流壓力甚小,可以忽略不計,隨著身體生長、發育人體各器官對血液供應的要求漸增大,通過心臟長大射血力量也在加大,同時體重增加也形成體表面積增長當然血容量也明顯增加了,回到心臟血容量增加會使血壓升高,這是因生理需要而產生的現象。
那么血壓的正常值為什么會有那么大的差距?我想這就是我們對高血壓病的認知還是相當膚淺。70歲和16歲、男人和女人、體重200斤和80斤、身高2米和1.6米不同的人對血壓的生理需求當然不一樣,但仍只有一個標準:小于140/90mmHg這本身就有很大的漏洞,現在只是對心、腦、腎、大動脈這些靶器官有損害的人群血壓要求更低點120/75-80mmHg
血壓過高會加快動脈自身硬化彈性變差并引起動脈內粥樣斑塊形成,會發生動脈血供減少甚至血栓事件。反之血壓過低肯定會延緩動脈自身的硬化和斑塊形成,但同時會直接影響到器官的血供減少,同樣會因缺血、缺氧而導致靶器官的損害。所以才提出理想的血壓120/75-80mmHg,那么達不到的人是否非用降壓藥來達到理想的血壓呢?到目前為止沒有人敢那么提,因為人們還不能回答降壓和藥物帶來的利和弊。
怎么辦呢?敝開血脂、血糖每個人從青少年時期就要做到三件事:
1.嚴格控制飲食防止攝入熱量超過你每天生命活動、生活、工作、運動所消耗的熱量,血壓和肥胖密切有關尤其是有高血壓家族病史的人。因為肥胖=血容量增加=血壓升高。肥胖使被外面皮膚繃緊的多余脂肪只能壓迫四肢和內臟的動脈使血壓升高尤其是舒張壓。
2.堅持每天適合自己的運動量,無論什么方式,既能將多余的脂肪轉化為糖元來提供人體消耗所需要的能量,使血壓下降,但記住運動后只能喝水,否則白運動了。同時能使人心情輕松、馳張一天緊張的學習、工作帶來的壓力。
3.從小培養孩子懂得愛別人、學會寬容、嚴以律己、培養自信、獨立、提高社會化能力學會溶入環境、培養良好的心理抗挫折能力,這對預防發生高血壓病遠勝于發病后再用藥。可惜壓力一情緒一交感神經興奮一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一高血壓至今沒受到任何歐美高血壓指南的認識。
做到了上述三條至少可以明顯減少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生,如能實現理想的血壓對減少對血管或靶器官的損害是最理想的。最后說一句:血壓越高對身體的損害越大但血壓過低也會給身體帶來損害。
2018.11.30
更多相關建議:
血壓多高會對人體產生傷害,主要取決于血壓具體水平、年齡、具體靶器官損害情況等綜合因素。首先,血壓是指人們血管內的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是保證各個臟器能正常灌注的一種生理現象,只有保證一定的血壓數值,各個臟器才不會發生缺血缺氧。但這個血壓數值必須保持在一定范圍內才行,超過一定的數值就
血壓多高會對人體產生傷害,主要取決于血壓具體水平、年齡、具體靶器官損害情況等綜合因素。
首先,血壓是指人們血管內的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是保證各個臟器能正常灌注的一種生理現象,只有保證一定的血壓數值,各個臟器才不會發生缺血缺氧。但這個血壓數值必須保持在一定范圍內才行,超過一定的數值就就可能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成人理想的血壓是收縮壓<120 mmHg、舒張壓<80mmHg,正常血壓是90mmHg<收縮壓<140mmHg、60mmHg<舒張壓<90mmHg。循證醫學表明,如果血壓長期超過140/90mmHg,就可能對人體產生危害,所以科學家們就人為的把140/90mmHg定為高血壓病的診斷標準(美國AHA定為130/80mmHg)。
但即使超過140/90mmHg,比如維持在150/95mmHg左右的血壓,對血管、靶器官的損害是緩慢進展的,一般不會短期內造成很大的影響,比如高血壓腎病的患者一般是在高血壓病10年左右發病。所以沒有靶器官損害的初發1級高血壓病(血壓<160/100mmHg)患者,也可以暫時不用藥,通過3~6個月的生活方式改善觀察血壓是否會降到正常。再如高血壓病患者在調整降壓方案過程中,血壓如果2~4周內不達標(但 <160/100mmHg),不必急于加大藥物。所以一般160/100mmHg以下的血壓,雖然長期對人體有危害,短期內一般問題不大。如果血壓超過了160/100mmHg,是需要相對積極處理的,比如初發的高血壓病患者,也應立即啟動藥物降壓方案。如果血壓數值超過180/120mmHg,是一個高血壓急癥或亞急癥的情況,有可能短時間內造成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如腦出血、急性左心衰、急性腎功能衰竭等,是必須要緊急處理的血壓。
其次,血壓數值對人體的危害,還要結合年齡。通常情況下,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人們的血壓會隨著自身年齡的增長有所增加,對于老年人特別是高齡老年人的血壓也不應過于苛求,應充分考慮老年人的耐受程度。近期發表在頂級國際心血管期刊《Circulation》的一篇文章的作者認為,2017年AHA/ACC指南不考慮年齡,建議將所有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降低至<130/80 mmHg是荒謬的。作者建議了一個簡單的根據年齡的最佳血壓公式:最佳成人血壓水平應該是(100+年齡/2)。
最后,血壓具體數值對人體的危害還取決于靶器官已經受損的情況,如果是高血壓合并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的患者,一般血壓數值多要求相對嚴格些;而對于沒有靶器官損害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數值可適當放寬。所以高血壓的控制目標,在不同人群是不一樣的。
更多相關建議:
一、血壓多高算高血壓?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各國也是有差異的!美國指南把高血壓診斷標準下調到130/80mmhg,就曾經引起軒然大波,幾乎一半左右的美國人都將被高血壓的診斷所困擾!因為我國還沒有明確的證據證實130/80以上的血壓可以診斷高血壓的證據,所以在國內依然對此有很大爭議,一、血壓多高算高血壓? 二、血壓多高才會對身體造成損害?三、許多血壓不高的時候也要降壓?親,看懂了嗎?個體化,差異化用藥,或許是高血壓用藥的最大獲益!沒有最好,不容試錯,或許是高血壓治療的前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