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都知道著名的影星梅艷芳死于宮頸癌,那么就梅艷芳來看她既不缺少經濟條件也不缺少醫療條件,但是還是被病魔無情的奪去了生命。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腫瘤,發病的高峰年齡在35~39歲和60~64歲間,通過早期的治療可以明顯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所以早期的篩查和預防對患者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對待宮頸癌的預防還得從它的發病原因說起,具體的發病原因目前未完全明了,但是研究發現宮頸癌與性生活紊亂、過早的發生性生活(小于16歲)、過早的分娩、多次分娩、過密分娩、經濟狀況低下、種族和地理因素等有關系,尤其是下生殖道受到頻繁刺激也是容易產生癌癥的高危因素,近年發現通過性渠道交叉感染的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人乳頭瘤病毒、人巨細胞病毒等導致發病率增高,現在知道最多的就是HPV感染,與宮頸癌的發生有極其密切的關系。
目前宮頸癌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和放化療治療,最近全國在推出宮頸癌疫苗接種,這也是預防宮頸癌的一個方法,不是每一種癌癥都有疫苗接種的。提倡晚婚、少生,開展性教育是減少宮頸癌發生的基本措施之一。已婚婦女在發病高峰年齡段尤其是月經異常和性接觸出血的患者應該警惕,定期的宮頸刮片檢查能發現早期的癌癥。對宮頸糜爛、宮頸上皮瘤變的患者積極手術處理防止發展為癌。定期的體檢對很多疾病的發現有重要的意義,可以依據自身情況做針對性檢查,一定要去正規的醫療機構檢查。
更多相關建議:
宮頸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見疾病之一,但是很多女同志對宮頸癌的認識僅僅停留在打HPV疫苗上,其他的常識一無所知。第一,什么是宮頸癌?宮頸癌,顧名思義是發生在子宮頸部的癌癥,它可以是鱗癌、腺癌,也可是是腺鱗癌!第二,宮頸癌的病因有哪些?第三,怎么發現宮頸癌?第四,宮頸癌有什么癥狀?第五,宮頸癌怎么治?
明確診斷宮頸癌后,早期患者可行手術治療,而中晚期患者可以行放化療,具體方案要視病情而定。
更多相關建議: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謝邀。
大部分宮頸癌,都和HPV的感染有關。HPV的感染是八成,甚至更高比例的宮頸癌的致病原因。
現在宮頸癌已經是可防可治的疾病了,大家不必恐慌。
1.疫苗
現在已經有九價HPV疫苗問世了,也就是幾千塊錢的樣子,可以預防80%到90%的宮頸癌,攻略嘛,你可以去香港來個自由行,旅游加購物,加打疫苗,也就是一個iPhone XS Max的錢。甚至還能代購,來cover掉一些費用。
2.晚期怎么辦
晚期的宮頸癌,也有60%以上的五年生存率。
重點是:積極治療!擺好心態!配合醫生!心情要好!
遇到癌癥不要怕,現在癌癥的治療進步是醫療屆最快的了。堅持堅持,說不定就能痊愈了。
3.梅艷芳
梅艷芳是很多人心中的女神,當年她和哥哥的動人關系,最后兩個巨星都隕落,這一點也是讓人嘆息。
梅艷芳在宮頸癌確診后,治療很不積極。。。這是她走那么快的根本原因。
如果覺得有用,您就給點個贊、粉個好友唄。
大約花費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畢竟,我辣么萌~
更多相關建議:
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梁亞芳副主任醫師指出,平常俗稱的“宮頸癌前病變”的醫學專業名稱是“高級別子宮頸鱗狀上皮內病變”。25-35歲女性,具有癌變的潛能,可發展成浸潤癌。高發年齡為45~55歲,值得關注的是早期宮頸癌的發生、特別是年輕化趨勢非常明顯。早發現、早治療,達到降低發病率及死亡率。1. 病毒感染:2. 性行為及分娩次數:3. 其他因素:1.接觸性出血2.陰道流血3.白帶異常8—10年的演變過程。90%以上的宮頸癌可扼殺在 “癌前病變”階段,收到良好的治愈效果。第一步:宮頸細胞學檢查。90%以上。感染高峰在18-28歲和40-44歲兩個年齡段。第二步:陰道鏡檢查。第三步:宮頸活檢予以確診。何時開始篩查?何時終止篩查?
年齡>65歲,在10年內已有3次以上之滿意的細胞學檢查正常者,可停止篩查。
但若沒有篩查史或篩查有不正常者、有宮頸癌歷史、雌激素暴露、免防功能障礙(HIV+),則建議繼續長期篩查。
(網絡圖,僅供參考)
湖南醫聊特約問答作者: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 婦科 副主任醫師 梁亞芳
更多相關建議:
宮頸癌概述
宮頸癌是婦科第二大腫瘤,常見原因是性行為和分娩次數,HPV病毒感染或其他因素導致,臨床表現是陰道出血包括接觸性出血、不規則出血,晚期壓迫臨近組織出現尿路感染癥狀等,宮頸組織活檢是金標準,治療根據不同的分期或者手術或者放療化療,預后和腫瘤期別和病理類型相關
宮頸癌篩查
醫學不能控制機體不生腫瘤,但我們可以篩查高危人群,做好二級預防,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宮頸癌篩查,包括細胞學、病毒學檢查,陰道鏡加活檢,必要時錐切,就是取一塊組織活檢,一般建議成年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都可以檢查一次
關于HPV疫苗
前面說了HPV感染是導致宮頸癌的原因之一,但HPV分為很多型,不是所有的HPV感染都會導致宮頸癌,只有高危型 HPV(HPV 16 和 18)的持續感染才有可能導致宮頸癌。接種疫苗可以預防70%的感染可能,雖不能下疫苗可以預防宮頸癌的結論,但肯定是有益處的。
FDA 批準的年齡是 9~26 歲。此次上市的疫苗,適用年齡為 9~25 歲。其實年齡沒有限制,關鍵是看有沒有性生活,沒有性生活的效果最好。
我是愛跑步的小醫生,我也熱愛生活
更多相關建議:
客觀講,很多女性對宮頸癌這個疾病既熟悉又陌生!說對它熟悉,是因為這個病比較常見、發病率高、新聞上經常出現;說對它陌生,是因為絕大多數的女性其實并不知道什么是宮頸癌,更不知道如何預防、如何治療。
今天就談談宮頸癌!
一、你真的了解宮頸癌嗎?
首先,宮頸癌是發生于宮頸,也就是子宮下部的一種惡性腫瘤。
宮頸位于子宮的下部,宮頸突入陰道。宮頸癌是女性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它的發病率很高,多發生在年齡為35-55歲女性,在20-30也并不偶然。
1、宮頸癌通常由通過性傳播的HPV感染所導致。
2、宮頸癌可導致不規則的陰道流血,但癥狀可能出現于癌腫擴大或出現播散后。
3、TCT檢查以及之后的活檢常可以發現異常。
4、治療以切除癌灶及周邊組織為主,輔助放化療。
5、常規的TCT檢查以及HPV疫苗接種可以預防宮頸癌的發生。
提到宮頸癌,我們不得不說一下宮頸癌與HPV病毒的關系。宮頸癌與HPV病毒感染有著密切的關系,這種病毒也可導致生殖系統的尖銳濕疣發生。
需要注意的是,性生活年齡越早,性生活伴侶越多越容易患宮頸癌。如果其性伴侶的既往性伴侶患宮頸癌,這樣的女性發生宮頸癌的幾率會明顯上升。
二、宮頸癌如何治療?
宮頸癌的治療,取決于腫瘤的分期。
1、早期宮頸癌
如果只是宮頸淺表的病變可進行宮頸LEEP刀手術或者激光或者冷刀切除部分宮頸。這樣的方式保留了患者的生育能力。
如果早期患者的病變范圍超過了宮頸的淺表范圍,通常需要進行子宮切除及放化療。
2、局限于盆腔的早期轉移
子宮及周圍組織、韌帶、淋巴結等都需要切除。雙側卵巢可移位。這時候放療可能最后成為主要的治療。但是無論是擴大的手術還是放療,化療是需要的。
3、進一步浸潤
超出盆腔范圍,放療及化療較為有效。
4、遠處轉移及復發
預后效果一般。
三、宮頸癌如何預防?
1、TCT檢查
TCT是新柏氏液基細胞學技術的英文縮寫,是目前國際上較先進的一種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技術。相比傳統的宮頸巴氏涂片檢查,TCT明顯提高了宮頸異常細胞的檢出率,目前該方法已普遍應用于臨床。
與傳統的宮頸刮片巴氏涂片檢查相比明顯提高了標本的滿意度及宮頸異常細胞檢出率。TCT宮頸防癌細胞學檢查對宮頸癌細胞的檢出率為100%,同時還能發現部分癌前病變,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蟲、病毒、衣原體等。所以TCT檢查技術是應用于婦女宮頸癌的篩查的最先進的技術。
2、HPV疫苗接種
目前四價、九價疫苗已經國內上市,可以有效的預防大部分宮頸癌情況。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予以接種。
我是首都醫科大學復興醫院外科主任駱成玉,歡迎關注我!
歡迎與我一起共同關注健康科普!
更多相關建議:
宮頸癌是可治可防的疾病。先談談預防性的問題。HPV病毒的感染是非常明確的病因。感染途徑包括性交、結觸污染物等。目前,新型的9價HPV病毒疫苗已經問世,可預防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宮頸癌的發生。對已經感染了HPV病毒者也不必擔心,定期的去醫院檢查隨時可以發現早期病變,對宮頸癌早期治愈率百分之九十以上。即使局部晚期也有一半的5年生存率。香港影星梅艷芳一直拒絕正規治療,最終導致死亡的悲劇十分令人遺憾。
更多相關建議:
題主問的可能是梅艷芳。大師梅蘭芳是男性,得宮頸癌的可能真的不太大。
宮頸癌是婦科常見的腫瘤之一,原位癌高發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為45~55歲,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但是20歲就有癌前病變,這也并不常見。
性行為過早、性伴侶過多、性生活無保護的人群是宮頸癌的高危人群,但很多性生活正常的女性也有可能發生宮頸癌。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宮頸癌——
【宮頸癌是怎么回事?】
\n
【宮頸癌都有哪些癥狀?】
\n
【確診宮頸癌應該做哪些檢查?】
\n
【宮頸癌如何治療?】
\n
主講人:曹澤毅——曾任衛生部副部長、中華醫學會常務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婦科腫瘤學分會 主任委員、華西醫科大學校長。
希望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評論區回復,我會盡力解答的,祝健康。
更多相關建議:
其實我并不是那么的了解。但是會很害怕!
其實生活中會經常或者偶爾出現小疼痛的。經常每個月有段十幾斤就感覺右側腹部下發有隱痛的感覺。后來去醫院檢查了一下,說是有些盆腔積液。然后就是各種警告,說如果不理會,會發展成什么盆腔炎,附件炎,宮頸癌什么的???當時嚇壞了,就依著大夫的建議做了一大堆治療。因為是在婦科醫院看的,人家專治婦科病。所謂治療就是什么紅外線熱敷,輸液,她還建議我用儀器清洗身體里面。本來還想考慮呢,結果一進治療室,看見那些女的躺在床上,下面插了管子,旁邊有個機器。嚇死我了。直接拒絕。這樣一天的治療費就是一千多。??
因為心疼錢,還有那里應該是個專業的大醫院,怎么大夫光是推薦各種儀器治療,很反感,都沒開什么藥。后來回來自己查了下資料,女性都多多少少有些積液的,很正常。根本不用治療。而且過度清洗會擾亂自身免疫力和菌群的。我再沒去治療,也沒什么事,還心疼我花的冤枉錢???
其實一般的醫療常識要了解,但是也不用太過。得病除了自己不愛惜身體,還有遺傳等因素。而且就算是醫生,也無法解釋為什么會生病,健身養生的不也會得病嘛!所以,無事不要亂比對。小病交給免疫力。大病交給命運吧。反正不到疼痛和昏倒,我不會去醫院亂檢查了。醫院現在治小病什么的都變了性質了。大病醫不好,小病反而天價費用,苦了沒醫保的勞苦大眾了。???
更多相關建議:
提問太不負責了。怎么能這樣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