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為什么我們生活在農村的80后,小時候肚子里或多或少都生過蛔蟲。
生活在農村的80后,相信很少沒有不生蛔蟲的,也很少有沒吃過寶塔糖(打蟲藥)的。這與我們當時的生活環境、飲食觀念和衛生意識有關。像我們小時候,物質條件遠沒有現在這么好,一個月能吃一次肉已經是很幸福的事兒了,那時候各家的小孩子也不講究,什么吃的都往嘴巴里塞。
記得我家當時有兩口大水缸,每到天氣炎熱的時候,我們都是直接用碗舀水缸里的生水喝,很多次見到水缸里都生小黑蟲了,也不在乎。而吃的水果、黃瓜、西紅柿等等更是洗都懶得洗,直接用手摸一把就塞嘴里吃了。像上廁所,每次大便完,身邊有報紙直接用報紙擦屁股,更多時候是撅著屁股就近往樹上一蹭或者隨手撿起一塊土塊擦擦完事兒。
在這樣毫不在乎個人飲食,以及個人衛生的情況下,我們這代人幾乎都或多或少生過蛔蟲,寶塔糖也是我們小時候最常吃的打蟲藥。不過現在幾乎見不到寶塔糖了,畢竟寶塔糖的蛔蒿在我國很難生長。
(2)蛔蟲主要生活環境在腸道,為什么會有極少數人從呼吸道咳出蛔蟲?
隨著國家的發展,農村的變化越來越好,現在的小孩基本上生蛔蟲的越來越少。而寶塔糖這種帶有時代印記的打蟲藥也早就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按道理來說,蛔蟲在人體內,主要寄生在人體小腸中下段,也就是主要生活在人體的腸道內,幾乎不會進入血液循環,也就不可能進入呼吸道,更不可能因為咳嗽而吐出蛔蟲來,即便有人因為某些原因,通過咳嗽吐出蛔蟲,也是極少極少的。
在我印象中,小時候鄰居家祖奶奶有一次確實身體特別不舒服,經常嚴重便秘,還連續不斷的咳嗽,后來身體直接虛脫了。在開著拖拉機去縣醫院的路上,顛簸的厲害,更加重了祖奶奶的咳嗽,令人驚訝的是在半路上,祖奶奶咳嗽出了一條十幾厘米長的白色蛔蟲,可把在場的人嚇傻了。
因為我們都知道蛔蟲一般不會進入呼吸道,怎么可能咳嗽出來呢。到了醫院,醫生檢查的結果是腸梗阻,是典型的蛔蟲腸梗阻,考慮到祖奶奶年紀有點大,選擇了手術取出蛔蟲(聽大人們說當時取出來了一碗蛔蟲,把幼小的我惡心到了),并給祖奶奶開了一陣子的打蟲藥,后來祖奶奶的身體也漸漸恢復過來。
不過每當我們好奇問起祖奶奶為什么腸子里有那么多蛔蟲的時候,祖奶奶也不生氣,還勸我們說以后要少吃生的蔬菜,一定要弄熟了,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等等的話。
至于祖奶奶為什么會從嘴巴咳出蛔蟲,當時的醫生倒是提起過,說是祖奶奶年紀大了,腸子里又滿是蛔蟲,把小腸堵住了,這才造成蛔蟲鉆孔進入消化系統,在偶然的咳嗽中從嘴巴里吐出來了。
當時聽這些話的時候,對我小小的心靈造成的陰影還是非常大的,以至于后來再也不敢亂吃東西,擦屁股也開始使用手紙。
不過只要平時做好個人衛生以及飲食衛生,生蛔蟲的概率還是不大的,而且主要寄生在腸道里的蛔蟲,進入消化系統的可能也微乎其微,所以咳嗽出來屬于極少數情況。
(文/阿冰)
更多相關建議:
以前農村小孩肚子里有蛔蟲,為什么有時候咳嗽時口里能吐出來蛔蟲?阿軍讀小學的時候每年的六一兒童節那天都會給我們學生每人發一個打蟲藥,雖然我沒遇到過咳嗽都能把蛔蟲咳出來的場景,但吃完打蟲藥從嘴里嘔吐出來還是體驗過一次,現在回想起來還有點惡心,不知各位是否也有這樣的經歷?以上是阿軍對本問題的個人觀點,也是個人的真實故事,如果你小時候也有同阿軍一樣的經歷歡迎你來評論區告訴我,如果本問題有其他看法的也同樣可以分享你的觀點哦!謝謝
更多相關建議:
題主提的這個問題,頓時把我帶回了童年的時候,小時候一直都沒有辦法理解,為什么在肚子里面會有那么多的蛔蟲,每年都要吃打蟲藥,每次吃完藥之后,肚子里面都能拉出好多的蛔蟲,現在想想都覺得特別的惡心。相信在農村生活過的小孩子都有這種經歷,有時候蛔蟲拉到一半的時候沒有全部拉出來,還要用手去把它摳出來。記得以前小時候每年老媽就會買一些寶塔糖給我們吃,味道還不錯,甜甜的那種,然后吃完之后,就會拉出很多的蛔蟲。在農村一些小孩子如果食欲特別好,但是總是不長肉的話,那么很有可能就是肚子里面很多蛔蟲,吃的飯營養全部被這些蛔蟲給吸收了,所以就很難長肉。因此在農村以前一些小孩子非常的瘦小,父母就會給他們買打蟲藥吃。而且還聽說,一般如果肚子里面有蛔蟲的小孩子在臉上會出現一些白斑,所以如果出現這些癥狀的話,家長一般都會讓小孩吃打蟲藥。感覺現在的小孩子從來都不用吃這些打蟲藥,肚子里面好像都不會長蛔蟲,這可能是和現在的飲食有關系,當然也和生長環境有一定的關系。以前我們小時候在農村吃的東西基本上都是自己種的,都不怎么打農藥,所以在肚子里面很容易長蛔蟲。現在小孩子吃的食物,很多都是打激素,打農藥,吃下去之后,蛔蟲根本就沒有辦法在肚子里面生存,所以現在的小孩子很少有見會在肚子里面長蛔蟲的情況。雖然說以前在農村小時候肚子里面會長蛔蟲咳嗽,但是并沒有題主所說的那么可怕,蛔蟲直接從嘴巴里面出來,這種情況我是從來沒有聽說過。回重一蛔蟲一都生長在我們的腸道當中,所以不可能從口腔當中吐出來,只有可能從肛門的地方排泄出來。所以我覺得題主的問題應該有點言過其實,并不符合事實。如果能夠從口腔當中咳嗽出蛔蟲的話,那么我感覺這個人可能整個肚子里面都是蛔蟲了,這種情況相信這個人已經病入膏肓了。現在人們依然會吃一些打蟲的藥,就是怕肚子里面有蛔蟲,但是現在的藥并不像以前那種打蟲藥吃完之后蛔蟲直接從肛門隨著糞便拉出來,而且還是活著的。現在的打蟲藥吃下去之后,如果真的肚子里面有蛔蟲的話,直接就在腸道中消化掉了,所以我們現在很少有見到,從肚子里面排出蛔蟲的現象。不知道你們現在還有沒有吃打蟲藥呢?你們真的有像題主說的那樣從口腔里面咳嗽出來蛔蟲的經歷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更多相關建議:
看到這個題目我感到一陣惡心,但還是勾起了我童年的回憶,記得以前的農村孩子們都特別的瘦小,原因有二,一是由于以前農村生活條件不好,缺吃少穿的,孩子們正在長身體的時候卻經常餓肚子,所以身材又瘦又小。二是因為小孩子的肚里有蛔蟲,蛔蟲把孩子的營養都吸走了,孩子營養不良,所以很瘦小。
以前的農村人種地都很忙,大人們也沒有功夫照顧孩子,所以那時候的孩子吃的,穿的都很臟,生瓜梨棗不洗就直接吃了,吃飯的時候也沒有洗手的習慣,大人小孩都喝生水,很少有人喝開水,由于那時候的衛生條件很差,所以以前農村的孩子肚子里都長蛔蟲。
我小的時候,母親每年都會買一些寶塔糖給我們姊妹幾個吃,這種打蛔蟲的藥一點也不苦,吃著很甜而且隱約有些涼涼的味道,所以小孩們都愛吃,一包寶塔糖一會功夫就被我們幾個吃光了。吃完這種糖就能拉出很多蛔蟲,想想這么多蛔蟲曾經在自己的肚子里亂動,就會感到害怕。
像題主說的這種情況,咳嗽就咳出了蛔蟲,我還真見過,我鄰居家的一個小女孩,比我小三歲,她有一次咳嗽就咳出了蛔蟲。
如今農村的生活條件好了,農村的孩子也嬌貴了,個個吃的衛生,穿的也干凈,如今的農村人也不再喝生水了,吃進肚子里的細菌病毒少了,所以現在的農村孩子肚子里都沒有蛔蟲了。
更多相關建議:
主要還是生活的緊張,母親一個人得做一家人的飯,有時候可能飯菜上面會有些馬虎,菜沒洗凈或肉類有些不熟之類的,才致使會出現肚子里會出現蛔蟲,還有就是如果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身體不長肉,也可能是肚子里是有蛔蟲了。這個時候母親就會買一些寶塔糖給我吃,現在回想起來,味道還是不賴的,甜甜的味道。尤其是在農村有些小孩子如果胃口不錯,卻不部長肉的話,估計肚子里就有蛔蟲,飯菜的營養都讓蛔蟲給吸收了。所以以前的農村有些小孩兒瘦小的話,父母就會給他們買打蟲藥吃。還有的說,有些小孩子肚子里有蛔蟲的話在臉上可能會出現白斑,倘若發生此類狀況, 必吃寶塔糖。一般來說蛔蟲都寄生在我們的腸道,一般情況不會從出現此類事件,一般只能從肛門出來。以我個人感覺,這事太過于離譜了。要是能從從嘴里咳嗽出蛔蟲的話,那肚子里該有多少蛔蟲了,真的不敢想象。如果真會變成真這樣,那真的是無可救藥了。但是我的童年在農村吃的東西大部分都是自己種的,基本都不打農藥,肚子里很容易出現蛔蟲。現在的小朋友吃的食物,大部分都是打過農藥、寄宿制類的,吃到肚子里后,蛔蟲在肚子里也生存不了,蛔蟲一般也不會出現在小朋友的肚子里。 朋友們有什么不同的見解,請對我進行關注、評論。 我是山農小嶺,一個地道的新新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