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名與腎病做斗爭幾十年的尿毒癥患者,小時候腎病綜合征,到尿毒癥,到做腎移植,移植腎用了十年又失去功能。尿毒癥所有的治療方法我都經歷過。下面我就與我的個人患病感受和理解回答下這個問題。十年前腎源大多來自死刑犯和親屬之間。公民捐獻的很少。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就取消用死刑犯的腎源。目前我國的腎源大部分來自遺體捐獻和一些意外死亡,親屬腎用的很少。腎源也不是很難等,隨著我國公民遺體捐獻意識越來越高,腎源也越來越多。還有我們國家對于尿毒癥基本上都是免費血透,加上各種各樣的保險制度,做血透一年下來花不了多少錢,很多人都不愿意去換腎,情愿做血透。
更多相關建議:
為什么有那么多的尿毒癥患者在醫學上尿毒癥被稱為腎功能衰竭綜合征或者是腎衰。 我們國家也有了人體器官免費捐獻平臺。我是美小護。歡迎關注,分享轉載。更多健康知識分享給大家。
更多相關建議:
從自願捐獻遺體臟器的機構中來,大都是車禍意外死亡的捐獻者,也有少量親屬活體捐獻者。需腎源者向有關單位申請排隊。依目前形勢得到腎源的機率很小,還是安心規律透析吧!
更多相關建議:
應邀回答問題:許多患尿毒癥的人,希望能夠得到匹配的腎臟。他她們在三甲醫院早已登記了,回家后邊透析邊等待。等待!有老人有年齡小的年輕人,最小的十幾歲和二三十歲的。偶爾有人就像中了大獎一般去醫院?配型。綜合指標達標加上腎源匹配就可以安裝了。
但是灬萬一…沒有人考慮更多。
更多相關建議:
大部分還是來源于腦死亡或者剛死亡的人捐獻。小部分由家屬捐獻。以前還有一部分來源于死刑犯,現在已經不允許了。愿意捐出自己器官挽救別人的人都是偉大的,值得欽佩。目前我國遺體或者器官捐獻的數量還是很少,能做器官移植的病人還是少數,希望以后能有更多人愿意捐獻。如果有一天我已無法搶救,器官還有用的話,我也愿意捐獻器官,畢竟燒了也是一把灰,能救一個是一個吧。。
更多相關建議:
換腎是通俗的說法,醫學上書面一點的說法是腎移植或腎臟移植。這是一項需要開刀的大型手術,是用一個外界的健康的腎臟去替換體內一個報廢了已經無法發揮原有功能的腎臟的有風險有難度的手術。通常應用在腎衰竭晚期、尿毒癥的治療上。
換腎的費用高,一般在40萬—50萬,沒有較強的經濟實力無法承擔這樣的費用。換腎后的存活率不高,需要長期服用高昂藥物;換腎手術后新腎與新環境的排斥反應會持續一段時間,這需要長時間的“磨合”。
換腎的另一個難點是腎源,即要找一個健康的腎需要從哪里找。一般能配上型的是近親,最好是直系親屬。但要開刀取出一個腎來恐怕沒有很大的愛心的人不會接受。換腎手術風險大、費用高,手術之后狀況也不一定樂觀。隨著一些新的治療方法(如干細胞移植、微化中藥滲透療法)的涌現,換腎手術已不再是腎衰竭末期和尿毒癥的唯一選擇。
更多相關建議:
這個我來答做為一名腎移植術后患者來說,首先我是在醫院排隊等了兩年很幸運的配型成功順利做了手術。來說一下現在醫院腎源供體主要來源是器官捐贈中心,第二個就是親屬腎。親屬腎就是自己的家人提供的腎源。現在好多醫院大部分都是在做親屬之間的配型,等外腎太不容易啦。
更多相關建議:
尿毒癥患者腎移植的腎源一部分來自自己直系親屬的捐贈,如父母或者兒女;一部分是與陌生人配型成功,而供體是志愿者在生前簽了自愿捐贈器官志愿書的,在死后器官捐贈出去,至于捐給誰這個是不知道的,腎移植的供體和受體在原則上是互不相識的。
但是,目前在中國愿意在死后將遺體捐贈或者器官捐贈的人非常少,就算愿意也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失敗,而患上尿毒癥需要腎源的患者非常多,他們只能依靠透析來過日子,如果有幸得到腎源就可以進行腎移植。
更多相關建議:
在中國,遺體捐獻還是很少一部分,所以非常緊缺,另一方面就是配型,必中五百萬還要難上加難呢!
更多相關建議:
很榮幸能來回答這個問題!
作為一名尿毒癥患者,我覺得那些能夠接受腎移植的腎友都是幸運的,畢竟那些幸運兒只占尿毒癥患者總人數的十六分之一不到。
腎源的稀缺成了移植最根本的問題,當然患者的經濟狀況和身體條件也缺一不可。那些幸運兒的移植腎又從何而來?目前貌似就以下幾個渠道:
(1)親屬腎。患者的直系親屬為其自愿捐獻腎臟。比如:爸爸,媽媽,兄妹等
(2)外源腎。就是從其他地方得來的腎源,關于“自愿不自愿?”這個問題就不得而知了!這里就包括很多,比如:自愿者捐獻,死刑犯、遺體等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