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行業有一個大原則,那就是職稱高的醫生可以替代職稱低的醫生,但職稱低的醫生不能替代職稱高的醫生。舉個簡單的例子,手術分級,主任醫師可以開展的手術等級涵蓋了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可以開展的手術等級。也就是說,主治醫師可以開展的手術,主任醫師也同樣可以開展;但主任醫師可以開展的很多手術,主治醫師卻沒有資格開展……
何謂普通門診、專家門診
目前,我國對于普通門診和專家門診的界定主要是依據出診醫生的職稱。專家門診要求出診的醫生必須具備高級職稱,也就是正高級的主任醫師和副高級的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屬于中級職稱,是沒有資格上專家門診的,而對于普通門診出診醫生的職稱要求則是中級以上職稱。請注意,是中級以上職稱,并不是只限中級職稱。換言之,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也是可以上普通門診的,不僅僅只有主治醫師才可以上普通門診。所以,副主任醫師、甚至主任醫師出現在普通門診完全合法、合規,并沒有什么可奇怪的。
門診醫生的組成
目前,我國各家醫院的門診醫生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門診固定崗,另一類是類似“兼職”的一種存在。門診固定崗很好理解,部分沒有設置病房的科室,門診都是固定崗,因為他們的“陣地”就是門診。除此之外,部分設置了病房的科室也會存在一些門診固定崗,這些崗位的醫生一般只在門診工作,不涉及病房的工作。但這類門診一般都是專科、專項門診,比如我們醫院開設的宮頸門診,他們主要負責宮頸疾病的門診診治,不負責后續住院治療等。門診固定崗一般不分普通門診或專家門診,當然,也有部分醫院會進行區分,這個看各醫院的具體情況而定。
所謂非固定崗的門診醫生,也就是我們經常在門診見到的普通門診和專家門診的醫生。這類醫生從某種意義上講,上門診更像是“兼職”。因為除了門診之外,他們還有病房的工作要做。部分大學附院、教學醫院還有科研、教學任務等等。這也是為什么很多醫生每個星期只上一兩天、甚至一兩個半天門診的原因所在,因為他們的工作遠不止門診這這一項。一些人認為,門診醫生在門診結束后就回家“睡大覺”了,其實是一種很深的誤解。
就以外科科室帶組的主任醫師為例,他們不僅要負責所帶病房診療組的工作,查房、做手術等等,還要負責對組里實習、規培、進修醫生的教學工作,有時候還要開展一些科研項目。部分掛著教授、副教授、講師職稱的醫生還要定期去給醫學院的學生上課,掛著博導、碩導頭銜的醫生還要帶研究生……總之,只要想做事,會有做不完的事!門診只是他們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理解為“兼職”其實也不是沒有道理。當然,這只是一種說法,門診是醫生的分內工作,并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兼職。
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為何要上普通門診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也是很多患者經常詬病的問題,為什么昨天我看專家門診是某位醫生,今天在普通門診又看到了他,難道他是冒牌的專家?其實不是這樣的。
目前,我國大部分醫院的普通門診、專家門診的醫生都被“攤派”到了病房的各個診療組。簡單說就是,病房的醫生在完成病房工作的同時,必須給騰出一部分人手去上門診。在人手充足的情況下是沒有問題的,給普通門診派主治醫師,給專家門診派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可是,人手不足怎么辦呢?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某科室的病房因為教學、科研、進修、學術交流、輪休、手術等其他原因限制,在安排門診工作時,某個時間段只剩兩位主治醫師有時間上門診、可普通門診卻需要四位醫生,那也只能是用兩位有時間的副主任醫師、甚至主任醫師頂上了去。
還是那句話,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可以替代主治醫師,主治醫師卻沒有資格去頂替他們的專家門診。如果專家門診人員不夠,那恐怕也只能是減少開診診室的數量了,主治醫師無法頂替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這樣的情況在部分人員本就不足的基層醫院就顯得更加突出了,一些基層醫院甚至經常都是主治醫生和副主任醫師、甚至主任醫師“混編”上普通門診的。
再就是一些高級職稱人員比較充足的大中型三甲醫院,專家門診需要的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不僅夠用,而且還富余……讓這些高級職稱的醫生閑置著,顯然是對人力資源最大的浪費,不是嗎?一些醫院為了讓門診患者能夠獲得更多地優質醫療服務,也會讓一些有時間、愿意上門診的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去上普通門診。除此之外,部分醫院還在節假日開展了業余門診,由一些愿意在節假日繼續工作的醫生去上門診。部分醫院的業余門診是不分普通門診、專家門診的,自然便出現了專家上普通門診的情況。
不管怎么說吧,從來都只有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上普通門診的,沒有主治醫師上專家門診的。那么,還有什么好說道的呢?人家那些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是“自降身價”,您掛了普通門診的號,卻享受了專家門診的待遇,不是應該偷著樂嗎?這就好比是洋河夢之藍賣了您海之藍的價,不是您虧了、而是您賺大發了!實在是想不明白,一些質疑這個問題的人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更多相關建議:
你可以這樣想:專家門診是正常的(能看專家門診說明級別到了),專家跑去看普通門診病人得到實惠了,但是我們不能總想著占便宜對吧
更多相關建議:
就你運氣好不好了,我們主任出門診也是有兩天是專家門診,有一天是普通門診!
更多相關建議:
有規定的,主任醫生,副主任醫生,都要有普通門診的排班。一般副主任醫生看普通門診每周至少排到一天。主任教授原則上也要有普通門診排班。憑運氣吧。特需專家那種,不太會碰到。除了特需門診,大多在教學和學術研究,手術室手術等。
更多相關建議:
專家門診由相應科室年資高,經驗豐富的副主任醫師以上的醫生擔任。由此可知專家門診的醫生都是挺牛的,一般一位專家一周只有半天或一天坐診,且限號20一30不等。那么這些專家為什么有時也上普通門診呢?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1,科室內年輕醫生有事,科室會派有空的專家去暫代門診。2,科室內大多醫生已達專家水平,但普通門診也得開,所以專家也得排普通門診。3,醫院為提高服務水平,有時會動員鼓勵專家上普通門診。這是什么意思呢?不知大家注意沒有,一般醫院的門診是不能派年資低的醫生去單獨看診的。因為門診是第一道關,非常關鍵,也是誤診率高的地方,新來的醫生可在病房管床,因為病房醫生名,有保障。所以科室安排坐門診的醫生既使不是專家也要是高年資主治。那么如果今天看專家門診,明天他去普通門診了,是不是花冤枉錢了呢?非也,其一,專家水平畢競在那,你沒吃虧。其二,專家看普通門診一天診量要高出專家門診好幾倍,你愿意在哪邊看心里有數吧。
更多相關建議:
怎么了,沒覺得是問題,專家門診病人有耐心等,醫生也可以多些時間解答病人問話。
更多相關建議:
這就是超市賣同一種水,一個標價2元 一個標價5元,問老板有什么不同。老板說 沒什么不一樣,就是有的人喜歡給2元,有的人喜歡給5元
更多相關建議:
說明大夫進步快
更多相關建議:
為了照顧廣大人民群眾,廉價勞動
更多相關建議:
作為一個曾經的醫院人員回答一下,許多公立醫院普遍規定正常工作時間普通號必須要有醫生值班。可醫院普遍缺少醫生,于是經常出現某天排班沒有普通醫生只有高級別的醫生。那沒辦法,就算你級別再高,那也得坐普通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