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肺多發小結節,建議定期復查是怎么回事?

          小于或等于8 mm 的肺結節稱為小結節

          “小結節”只是對肺內病灶的描述,并不能說明它們的性質。通常所說的癌是惡性病變,判斷“肺小結節”是否為惡性病變,也就是癌,還需要進一步檢查。

          統計學數據顯示:很多肺部良性或惡性病變均可表現為“小結”,如炎癥、鈣化、肺內淋巴結等,早期肺癌或轉移性肺癌等惡性腫瘤只占一小部分。

          關于肺結節的處理,2013年美國胸科醫師學會(ACCP)推薦意見如下:

          (1) 對于直徑≤5 mm的純磨玻璃肺結節,通常不需要隨訪。

          (2) 對于直徑5~10 mm的純磨玻璃肺結節,每年復查1次CT,共3年。

          (3) 對于直徑>10 mm的純磨玻璃肺結節,首次CT檢查后3個月復查,若病灶持續存在,除非患者不能耐受手術,否則建議行非手術活檢或外科手術治療。

          (4) 對于直徑≤8 mm的部分實性肺結節,應于首次檢查后3、12、24個月行CT掃描嚴格定期隨訪,此后3年每年復查1次CT。在隨訪過程中一旦發現實性部分增大,應立即行非手術活檢或外科手術治療。

          (5) 對于直徑>8 mm的部分實性肺結節,需在首次檢查后3個月復查CT,若病灶持續存在則應行PET掃描、非手術活檢、外科手術治療等積極處理。

          (6) 對于直徑>15 mm的亞實性肺結節,無需復查CT,直接積極處理。

          特定大小的肺結節,隨訪也就是復查是有必要的,應謹遵醫囑。

          更多相關建議:

          很多患者在體檢或者其他原因需要做肺部CT或者胸片時,發現自己的肺部有很多的小結節,拿給醫生看時,醫生只是建議觀察,定期進行復查即可,不用進行治療。那么,肺結節到底是什么呢?

          肺結節的發生機制至今并不是十分明確,目前認為與遺傳和環境有關系,遺傳易感者受到環境中的抗原的刺激,引發免疫反應,導致細胞聚集、增生及肉芽腫形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肺部結節,部分患者的肺部結節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肺功能異常,伴隨著其他的癥狀,比如體重減輕、乏力等感覺;部分患者肺部結節直徑比較小,既沒有臨床癥狀也沒有肺功能的異常。

          對于不同的情況我們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對于沒有癥狀,肺部結節比較小,也沒有肺功能損傷或者輕度的肺功能損傷的患者不必采取治療,但需要定期復查,觀察肺部結節有沒有進展趨勢;對于有嚴重的肺功能異常或者累及肺外器官的患者,需要使用激素治療,激素使用時要注意患者的不良反應,也可以考慮配合其他免疫抑制劑,比如甲氨蝶呤等。

          總之,像題主這種建議定期復查即可的肺部多發的小結節,不必過度緊張,如果沒有明顯的肺功能異常的癥狀,或者其他全身癥狀的出現,只需要3-6個月做一次胸片或者肺CT檢查就可以。但如果有肺功能異常或者其他癥狀的出現,需要及時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本期答主:陳泳淼,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肺結節有良性和惡性,做了CT發現雙肺多發結節,在影像上沒有辦法定是良性還是惡性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定期復查。如果結節變大了,那么就要積極切除處理。如果結節穩定不變,還要堅持一段時間繼續復查。如果結節變小,有可能是炎性結節。

          雙肺小結節,在1cm以下的都很難定是良性還是惡性的。≤3cm的病灶叫肺結節,>3cm的病灶叫腫塊。結節和腫塊就是大小不同而已,并沒有性質上的差異,結節和腫塊有良性和惡性的。不要誤解為腫塊就一定是惡性的。

          對于一個病灶,要確定是什么東西,金標準是做病理檢查,可以做穿刺活檢,就是穿一針進去取點組織出來化驗,看看是良性還是惡性的。一次穿刺活檢是良性的,卻不能說明這個病灶就一定是良性的,因為有可能這一針沒有穿到癌細胞,所以嚴重懷疑肺癌的,有時候要多次穿刺活檢。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直接切除病灶做病理活檢,這個是最徹底也是最準確的。

          對于雙肺多發小結節,良性結節征象包括邊緣光整、形態規則等,惡性的征象一般包括肺結節大小、形態不規則、邊緣有毛刺分葉、不均勻強化等等。如果病灶長得像惡性的,那么影像科醫生會直接考慮肺癌,或者建議穿刺活檢。

          比如這個肺癌,有分葉,毛刺,胸膜凹陷征。典型的肺癌征象。

          如果沒有辦法定性的,雙肺多發結節,結節小,如果做穿刺有可能穿不到真正的病灶,所以堅持復查是最有效的方式。不同大小,不同形態的結節,復查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一般是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兩年的周期復查。如果復查結節增大了,那么就要積極處理。如果一直處理穩定或者縮小的狀態,那么良性的可能性比較大。

          我是小影大夫,想了解更多醫學知識,請關注我。

          更多相關建議:

          肺部結節有可能是良性,也有可能是惡性,在結節較小難以確定性質的時候,一般醫生就會建議定期復查,密切監測結節的變化。

          我們都知道,明確肺部結節的性質,需要的是病理診斷,病理是最終診斷的金標準。

          但在結節較小的時候,肺穿活檢有時難以取到結節的組織,或者穿刺風險偏高;而無創檢查PET-CT在結節較小的時候,敏感性也不強,換句話說,這種情況下的PET-CT準確率也并不高,加之PET-CT價格昂貴,所以醫生一般也不會常規推薦查PET-CT。

          這種情況下怎么辦?定期復查就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了。

          因為惡性腫瘤會有一個緩慢增長的過程,隨著時間的延長,瘤體會逐漸增大;而良性結節的增長就更加緩慢,甚至停滯或隨時間的推移鈣化或消失,常常幾個月甚至幾年都不會有明顯的變化。

          具體復查方法,醫生都會根據結節大小及影像特點,建議以1-3個月再次復查胸部CT對比,如果是惡性腫瘤,結節會有一個較為明顯的增大,而良性結節,基本上不會有變化,甚至是縮小。

          這就是發現肺部小結節時,醫生建議定期復查的基本原理。

          目前規范的復查,一般參照NCCN指南2017最新版,根據結節大小及患肺癌的風險因素來決定,具體指導意見如下:

          胸部 CT 檢查若發現為實性結節 (依據患者發生腫瘤的風險程度進行分類)。

          低風險 :

          1、<4mm→無需做進一步檢查;

          2、4-≤6mm→12 月后再行胸部 CT→若結節大小穩定,無需進一步檢查;

          3、6-≤8mm→6-12 月后再行胸部 CT→若結節大小穩定→18-24 個月后再行胸部 CT檢查;

          4、≥8mm→方法 1:分別于第 3、9、24 月時行胸部 CT ;方法 2:考慮 PET/CT 或活檢。

          高風險

          1、<4mm→12 月后再行胸部 CT→若結節大小穩定,無需進一步檢查;

          2、4-≤6mm→6-12 月后再行胸部 CT→若結節大小穩定→18-24 個月后再行胸部 CT;

          3、6-≤8mm→3-6 月后再行胸部 CT→若結節大小穩定→9-12 個月、24 個月時再行胸部 CT檢查;

          4、≥8mm→方法 1:分別于第 3、9、24 月時行胸部 CT 方法 2:考慮 PET/CT 或活檢。

          注:

          低風險:無吸煙史及其他肺癌易患因素;

          高風險:有長期的吸煙史及直系親屬肺癌發病史等。

          以上可以看出,定期復查是對肺部結節難以確定性質時的一種定期監測,目的就是根據結節的動態變化來最終確定結節性質。

          更多相關建議:

          人的身體不管哪里長了結節都會讓人們很不舒服,尤其是聯想到癌癥,所以一旦檢查發現有結節,那么趕緊就會去看醫生。而肺結節是這其中的代表,因為肺結節這個病啊比較棘手,醫生建議復查吧,病人自己有很擔心,而要想手術時,又覺得沒準是良性的,手術了會對身體產生較大的影響。而現在生活中,對于雙肺的多發結節來說,一般都是采取定期復查的決策。

          關于肺部結節定期復查我們該了解哪些事情

          • 首先說雙肺部的結節,雙肺的小結節很少是惡性的,大多是與工作環境等有關,比如說年輕時是長期從事礦石開采、石棉加工或者是環境污染較重等有關,此外一種例外就是雙肺的轉移性惡性腫瘤,也就是身體其他部位的癌癥轉移到雙肺的情況。
          • 對于這種較小的結節,直徑小于6-8毫米時,是可以進行定期復查的,除非是臨床醫師和影像科醫師都非常認定結節是惡性的可能性大的時候,就該考慮是否應該進行早期的切除了,畢竟早期的手術效果肯定是比進展后要好,但是由于是雙肺是小結節,手術基本上是不能完全切除的,除非是這些結節局限在一個肺葉內。
          • 但是小的肺結節大多數仍有還是建議進行定期復查,畢竟絕大多數的肺小結節都是良性的病變,即便是磨玻璃結節,很多時候也并不是惡性的,退一步說,即便發生的癌變,定期觀察幾個月基本上是不會出現腫瘤進展明顯的情況,也是不影響進一步的治療的。
          • 肺結節的復查來說,一般建議過3個月進行復查一次,但是呢,因人而異吧,有些人心里比較擔心有時候過1-2個月就想復查一次,小崔醫生在這里告訴大家:復查可以,但不要過于頻繁, 畢竟肺CT檢查也是有輻射傷害的啊,只是在第一年里建議密集的進行復查一段時間,等以后就可以拉長復查的時間了。
          • 最后,雙肺的小結節,比單發的結節惡變機會還要低,所以說定期復查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選擇,但是如果醫生考慮可能是其他部位的癌癥轉移過來的話,那么最好查一查其他部位的檢查,比如說肝臟,乳腺或者是甲狀腺等等,如果是轉移的話,治療效果基本也不會好到哪去。

          更多相關建議:

          大家好,我是一名從業多年的內科醫生。隨著CT的普及,以前看似高大上的設備現在在基層的私立醫院、大點的衛生院都已經普及,大大彌補了DR的局限性。那么肺部作為一個最常見的CT檢查部位,相信很多人都做過,而且有的地方已經把肺部薄層CT納入了基本的體檢項目之中,就在拿檢查報告單上有的人會寫上“雙肺多發結節,建議半年/一年/定期復查”,這是怎么個意思呢?好端端的,也沒有癥狀,怎么肺部就有結節呢?又該如何應對呢?下面我就來談談我的看法。

          醫療事故警示

          ●為什么我對肺部結節印象很深刻,這與我曾經呆過的一個科室有關。這件事是發生在我的上級醫師身上,至今我也是印象非常深刻。就是有個患者是因為其它疾病而住院治療,醫生常規給他開了肺部CT檢查,檢查出來也是提示有結節,但是還比較小,報告單上也是建議復查。所以第二天醫師在查房的時候口頭上跟患者說過了,但是在出院小結上只把這個檢查結果寫了進去,沒有從文書上體現,告知其要多久多久復查。

          ●這個醫生那時候還是住院醫,加上平時工作比較忙,想著口頭上也和患者交代過,所以也沒太在意。豈知過了一年還是兩年左右這個病人在別的醫院檢查出來考慮是肺癌,而且還做了手術。他就抓住出院小結上這點說沒讓他定期復查,導致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醫生也沒有和他交待過死咬不放,還要打官司,鬧到衛生主管部門去。醫院也是息事寧人,賠錢了事。細細想來臨床工作真是如履薄冰,所以對于肺部結節我是印象非常之深刻,這個案例帶來的警示也會伴隨著我接下來的工作生涯。

          肺部結節怎么來的?

          對于肺部結節形成的原因,我們考慮還是多因素所致。比如慢性的炎癥、肺結核、血管畸形、良性病變,幾乎所有與肺部相關的疾病都可能導致肺部小結節的出現。此外,像長期吸煙、長時間在空氣污染嚴重的環境中工作,在烹飪中產生的油煙(具體如醛、酮、醇、烴、脂肪酸等)長期吸入也會導致肺損傷,另外長期吸入粉塵導致塵肺、肺部炎癥、肺部金屬粉塵沉積癥和腫瘤,他們大多在影像學上表現為肺結節。

          肺結節到底有沒有危害?

          ●我們大致可以將它劃分為兩種性質,即良性或者惡性。就有相關的流行病學數據顯示,約80%的良性結節為肺部感染所致,最為常見的就是真菌感染、結核分歧桿菌感染,細菌感染等。也有的是錯構瘤、血管性病變等,這些良性病變我們大可放心,它往往幾年后再復查還是那個樣子,它也不會引起什么不適癥狀,所以良性那對我們是沒什么危害的。但是惡性就不一樣了,就像我開篇說到的那個案例一樣,它很有可能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發展,如果你沒有及時隨訪,恐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所以最為關鍵的還是你體檢發現了肺結節,那么判斷這個結節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才是關鍵。雖說臨床上結節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但保險起見,還是不要冒那個風險。下面我就來和大家講講怎么鑒別。首先從外觀來評估,結節大小隨著其體積增大,其惡性概率也會隨之增加。從結節形態評估,大多數惡性肺結節的形態為圓形或類圓形,與惡性實性結節相比,惡性亞實性結節出現不規則形態的比例較高。

          ●從結節邊緣看,惡性肺結節多呈分葉狀或有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常提示惡性可能;而良性肺結節多數無分葉,邊緣可有尖角或纖維條索等,故而周圍出現纖維條索、胸膜增厚等征象則常提示結節為良性;從結節-肺界面看,惡性肺結節邊緣多清楚但不光整,結節-肺界面毛糙甚至有毛刺;炎性肺結節邊緣多模糊,而良性非炎性肺結節邊緣多清楚整齊甚至光整。盡管“分葉、毛刺、胸膜凹陷征”等是惡性病變的特點,但由于小結節中的早期肺癌很少見到這些特點,所以,同時需要內部特征協助鑒別診斷。

          ●在內部特征上,如果密度均勻,尤其是直徑<5mm常提示不典型腺瘤樣增生;如果密度不均勻,實性成分超過50%常提示惡性可能性大;如果是持續存在的磨玻璃結節(GGN)大多數為惡性,或有向惡性發展傾向;像磨玻璃結節的平均CT值對鑒別診斷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密度高則惡性概率大,密度低則惡性概率低,當然了,這也需要結合結節大小及其形態變化綜合判斷。從結構來看,支氣管被包埋且伴局部管壁增厚,或包埋的支氣管管腔不規則,則惡性可能性大。

          雙肺多發小結節,建議定期復查!怎么辦?

          由于也未看到題主的肺部影像,也未看到報告單。從描述來看,既然影像診斷醫生建議定期復查那說明就有復查的必要性。而且如果結節在1cm以下,是很難定是良性還是惡性的。對此,我給出的建議是在胸外科隨診,三到六個月復查肺部CT,最好是在同一個醫院復查,這樣就可以把兩次的肺部片子一起對比,看看結節有無增大,如果復查幾次下來還是差不多,那就可以延長復查時間,如一年或者兩年,即使是良性,但是咱心里要記得有這么一回事

          作者寄語:本回答不構成醫學治療建議,也不具備醫療指導意見,僅為健康科普所用。綜合數小時時間總結而成,不加入專欄,無償、免費的讓大家閱讀。愿對那些受到謠言誤導、沒有醫學知識、健康保健觀念群體有所幫助。頭條是一個開放的平臺,每個人都可以互相學習,互相探討,如有不同觀點可評論區談談自己的看法。如果覺得學到了有幫助,不要吝嗇,獻個愛心,點個贊,轉發一下幫助更多人,感謝支持。

          更多相關建議:

          雙肺多發小結節這樣的術語多是基于CT檢查或者胸片檢查發現的,這個檢查延伸了我們的視覺,把臟器里的結構看的清楚了,當然CT比胸片看的更仔細,就是CT也因掃描厚度不同觀察的清晰度不同。

          肺分左肺和右肺,多發就是多個,不是單個的,三個及三個以上叫多發。肺結節呢,是肺這個器官里異于正常結構的病理結構,也就是不是正常的。所謂結節就像是繩子打個結或者竹子的節一樣突出來的那個樣子,往往表現在肺上就是圓形或者類圓形,它和腫塊的區別在于大小不一樣,小于3cm的叫結節,大于3cm的叫腫塊。3mm以下的叫微小結節。

          建議定期復查是為了更好的動態觀察結節有沒有變化,比如大小有沒變化,外形有沒有變化,結節內部密度有沒有變化,多發的結節個數有沒增多或者減少,通過這些動態變化來判斷結節的性質。我們觀察股票走勢也是動態的,這個也是。

          結節的變化就和人一樣,小的時候不知道他的品行怎么樣,只能通過在這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發現他有沒有變化,比如個子長了沒?體重增加了沒?發育的怎么樣?是不是正常?比如男孩長胡子了沒?聲音有沒有變音?女孩的話第二性征是不是有所反應?

          當然這些都是外在的,就像結節的外形一樣;還有就是這孩子學習怎么樣,品行怎么樣?是好是壞?這些都通過平時的表現以及學習成績來判斷德智體美勞是不是全面發展?有沒有違紀亂法,侵犯他人利益,這是內在的,就像結節的內在比如密度變化一樣。數量的變化就像孩子不同時期交的朋友,是哪一類的。所以等結節的性質不好判斷的時候,需要去做動態觀察,也就是定期觀察,和前一時期的片子比較來判斷。就像孩子的學習情況怎么樣,通過期中期末考試來判斷孩子最近學業的變化是一個道理,是有進步?還是倒退?抑或是沒明顯變化。

          所以復查的時候,影像學診斷結果:多會與前片對比,然后寫出對比的結果,比如無明顯變化,比如結節數量增多,比如結節變小,比如結節增大,比如結節數量減少。這樣我們就明白病情的變化情況。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健康科普魯大夫,可以點贊,給我鼓勵,如果覺得有用并想讓周邊的親朋好友也受益,歡迎轉發和分享。

          更多相關建議:

          實際上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如果在做肺CT檢查的時候,發現了肺內多發的小結節,需要警惕惡性結節的可能性。一般來講,如果是惡性結節的話,增長速度可能較快,如果良性結節的話增長速度較慢,一般都需要在3~6個月復查。

          更多相關建議:

          雙肺多發小結節,需要定期復查。一般我們要關注多發結節中較大的,和有特殊征象的結節。如果各個結節都小于5mm,可以6—12個月CT復查,復查時要薄掃CT掃描,層距最好小于2mm那種。如果其中較大的結節大于6mm,要3—6個月CT復查。

          對于有其他部位腫瘤性疾病的病人,更要提高警惕。肺部多發性轉移瘤還是比較多見的,有經驗的醫生結合病史,應該能更早的確診。

          由于環境污染的存在,所以我們國家肺部多發結節的發生相對要多一些。

          另外,很多肺部感染的病人也可以出現多發結節,但多合并有感染的伴發癥狀,對于這種病人要及時醫療干預,避免疾病加重。

          更多相關建議:

          雙肺多發小結節,建議定期復查是怎么回事?

          我去影像科培訓過三個月,期間出了很多報告,肺結節占了很大比例,今天就聊一聊這個話題。

          CT或者X線片是通過人體的各個部位不同的密度來形成影像的,密度越大、越結實的地方,圖像就越白,所以我平時看片子,經常看得到,骨頭最亮最白的;有些結實的肌肉,也能看到大概輪廓。

          影像科的看片醫生對正常人的肺組織可以說是了如指掌,什么位置應該是什么組織,密度大概多少,該是什么圖像,心里都有個數。

          如果肺臟里面某一小塊區域細胞比較活躍,聚集長出一小塊肉芽組織;或者因為肺部的慢性炎癥,局部肺組織長期在破壞與修復中循環,就很容易刺激局部異常增生;或者炎癥反應,生痰,痰堵在肺內,水分流失后,形成一個痰塊,留在肺內,密度也是會比較高一點。

          這些情況都有可能導致病變部位的細胞更加緊密,從CT上表現出比正常肺組織更白、更透亮。

          如果這個異常密度的影直徑小于3公分,就叫肺部結節。

          如果這個異常密度的影直徑大于3公分,就叫肺部腫瘤了。

          肺部結節和肺部腫瘤是一個東西,只是大小不一樣罷了。

          長結節了,為什么不切掉,而是建議定期復查呢?

          肺癌、肺部結節、肺部腫瘤是不一樣的。

          肺癌是是惡性的結節、惡性的腫瘤,讓人對它深惡痛絕。

          肺部結節是沒有定性的,需要進一步檢查,如果是良性的是關系不大的。

          肺部腫瘤是大的結節,大于三厘米,這已經很大了,即使不是惡性的,也會壓迫到周圍的肺組織,影響呼吸,是需要切除的。

          對于那些直徑小于1公分的,基本就是定期復查,因為這挺小的,惡變概率會小很多,手術切除,對周圍肺組織損傷還是挺大的。定期復查,如果沒再長大,就可以不用理它;如果它消掉了就更加好了。

          對于那些直徑大于1公分的,通過復查,病灶一直存在,那就需要進行刮取少量的病變肺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或者直接手術切除,再進行病理檢查。

          所以雙肺多發小結節,建議定期復查的原因是結節比較小,惡變體征不明顯,可以動態觀察,進行前后對比。

          現代醫學對這個沒有特別的治療,就是看大小,長大了,就切掉它,還小就復查。

          中醫對肺部結節是怎么認識的?

          肺部結節從中醫角度來看,這個地方異常長出一個結節,說明肺臟的氣血運行是出問題的。

          如果肺中氣血運行通暢,有多余的氣血會運送到其他臟腑,產生的垃圾也會被運走,就不會在這個地方長結節。

          中醫認為結節有三種情況,分別為氣滯、血瘀、痰結。

          這三種情況不一定是單獨存在的,經常是兩種或者三種結合在一起的,而且一種容易導致另外兩種。

          比如肝氣不舒,氣機運行不暢,氣不行,則血不行,出現血瘀;氣不行,水飲無法正常輸布,就容易水飲停聚,后面化而為痰。

          這是我對“雙肺多發小結節,建議定期復查是怎么回事?”的一些理解,拋磚引玉,科普文章,不易傳播,期待大家點贊、打賞、轉發、關注,如有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精品国产男人的天堂久久|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麻豆系列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午夜人屠h精品全集|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 久久只有这精品99|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热re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观看免费观看|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一区|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中文字幕|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视频二三区|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下载|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免费 | 日韩免费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卡2卡3卡四卡精品一信息|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二区|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精品|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韩制服国产精品一区| 日韩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蜜桃|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第一福利永久视频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国产精品污WWW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精品在线视频| 手机看片在线精品观看| 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