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醫生是瞎說。不掏出來肯定對聽力有影響。
我小的時候,右耳朵里就長了一個,我們那里叫耳朵塞子。一躺下或一起來,耳朵塞子就在耳朵里滾動,耳朵里像打雷一樣,“咕嚕咕嚕”直響,很是煩人。
家里的大人想把它摳出來,但是,一摳我就疼得很厲害,不讓摳了,也摳不出來。找村里的赤腳醫生(我的堂姑)摳,她也摳不出來。一家人束手無策,也就不管了。
有一年夏天,我在河里下河,泡了大半天,耳朵里灌進水了。
傍晚,回到家里,感到右耳朵悶悶的,一點也聽不見。我就拿了一根火柴掏,一下子掏出了一塊很大的耳屎,我知道耳朵塞子被泡開了。我就繼續掏,掏出來幾塊很大的耳屎,耳朵里很通常了,以后再也沒有長過。
耳朵里長耳朵塞子,多是油性比較大的人。油性大的人,耳屎濕黏,容易粘到一塊兒,長時間不摳出來,就越粘越多,干了,就很難摳出來了。
有了耳朵塞子,農村一般做法是,向耳朵里滴香油,用香油把耳朵塞子泡開,再用挖耳勺一塊一塊摳出來。
摳出來后,以后注意耳朵衛生,經常掏掏耳屎,就把會再結成耳朵塞子了。
說摳出來以后再長,純粹是胡說八道。
更多相關建議:
我家小孩因為特別不喜歡別人踫到頭部,所以我在發現他耳朵里長有很多硬耵聹后,他也不讓掏。兩年前帶到醫院處理了一邊,因他覺得劇痛,硬不肯再讓醫生碰另一邊。上個月自己覺得耳朵堵,不舒服勉強讓我試了下,太硬了,掏不動(稍用力就嚷嚷痛),后來有次半夜說耳朵堵著痛,第二天去了醫院,醫生十秒鐘解決。他說,沒想到醫生不一樣,這次一點都不痛,掏了后覺得好舒服,聽得好清楚??
更多相關建議:
我家小孩兩歲多的時候也有個,很大,很硬,取不出來,曾帶去醫院,醫生建議自己取,這很痛苦的,可以躺著滴入植物油,讓耳屎軟化,這要好多天,我用的魚肝油,等耳屎軟化后,慢慢就可以拿出來了,從那以后在沒有過
更多相關建議:
您好!耳朵里經常耳屎長得很大很硬去醫院取過幾次,有醫生說不要掏還會再長。要不要掏,會不會對聽力有影響?
正常人的耵聹附在外耳道的壁上,吃東西或說話時,耳道內的片狀耵聹便會慢慢松動而不知不覺被排出耳外。如果感覺耳道內的耵聹較多可以適當的掏一下,經常掏挖耳朵會使局部受刺激,導致耵聹分泌過多,形成更多耳屎。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更多相關建議:
掏耳朵用力不當,最易造成外耳道損傷感染而成癤腫,引起耳部疼痛,嚴重者可致聽力減退。常掏耳朵還可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有利于細菌生長,導致耳道奇癢、流黃水。所以不建議自己經常掏耳朵,最好是找醫生定期處理會比較好,防止自己掏耳朵造成耳部損傷。
更多相關建議:
你好,您說的這種情況可能是耵聹栓塞所引起的,如果沒有任何癥狀,可以不用做處理。但如果已經有臨床癥狀的話,可以先使用碳酸氫鈉溶液軟化以后到耳鼻喉科取出。
更多相關建議:
耳屎很硬、量多的時候,自己掏不動,就不要硬掏了。
之前就有位患者因為耳朵里耳屎多,聽力受影響,自己還掏不動,來到門診找我掏,在耳內窺鏡下一看,耳屎堵得滿滿的。在內窺鏡下,為這位患者掏耳屎,每次都是一大塊,掏出來,患者瞬間就覺得耳朵舒服很多,聽力也改善了。
這位患者因為耳屎多,外耳道已經有輕微的濕疹感染。
所以耳屎多、掏不動,找專業的醫生掏,安全還能避免感染。
更多相關建議:
對于耳朵里耳屎長得很大很硬的,一定要定期進行清理,否則等堵滿了,影響到聽聲音了再去掏,得更受罪。因為我身邊的一個客戶的耳屎,就屬于很大很硬的,有次沒有及時去醫院處理,結果滿了,聽人說話受影響了才去掏,掏的兩眼淚汪汪。
更多相關建議:
您好,只要不是太多,影響交流的話 就沒有什么擔心的,還有 ,耳朵里面不能總掏 總掏的話 會掏傷耳道誘發炎癥,里面有一點沒有關系 ,注意的是, 掏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一些 如果耳朵里面實在比較多 ,不好掏的話 ,還是去醫院找醫生 比較安全。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更多相關建議:
耳道里面耵聹栓塞就是這種結塊的耳屎,如果已經很大了建議讓醫生幫助軟化之后取出,不要自行處理,醫生的意思可能是不要自己掏,因為結塊的耳屎會附著在耳道壁上,自己掏的話不容易取出并且容易損傷耳道或者鼓膜,醫生軟化之后沖洗就可以取出來的,耵聹栓塞嚴重的話是會對聽力造成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