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氧氟沙星由于抗菌譜廣、生物利用度高、不需要皮試,是臨床較為常用的一種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加之其對導致呼吸系統感染的肺炎鏈球菌、肺炎支原體抗菌活性強,并且在肺組織分布濃度比較高,所以也稱之為呼吸喹諾酮類抗菌藥物。
左氧氟沙星臨床常用于治療呼吸系統感染泌尿系統感染和腸道感染。(1)醫院獲得性肺炎、社區獲得性肺炎、急性細菌性鼻竇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細菌性發作。(2)非復雜性皮膚及皮膚結構感染(包括膿腫、蜂窩織炎、癤、膿皰病、膿皮病、傷口感染)、復雜性皮膚及皮膚結構感染。(3)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復雜性尿路感染、非復雜性尿路感染、急性腎盂腎炎。(4)吸入性炭疽(暴露后)。(5)腸道感染、旅行腹瀉。
左氧氟沙星的代謝量極低,主要以原形藥物隨尿液排泄??诜o藥后,約87%的藥物在48小時內以原形藥物隨尿液排泄,少于4%的藥物在72小時內隨糞便排泄。少于5%的藥物以去甲基代謝產物及N-氧化代謝產物的形式隨尿液排泄。正是由于左氧氟沙星主要經尿路排泄,所以服用左氧氟沙星之后,應該盡量多飲水,避免尿中藥物濃度過高形成結晶。
更多相關建議:
鹽酸左氧氟沙星是臨床上常用的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是氧氟沙星的左旋體,主要通過抑制拓樸異構酶Ⅳ和DNA旋轉酶的活性,阻礙細菌 DNA的復制、轉錄和修復,從而發揮抗菌作用,具有抗菌活性強,抗菌譜廣,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快速殺菌,作用時間長,組織滲透性好,不良反應少等優點,由于左氧氟沙星對呼吸道常見病原菌抗菌活性強,在呼吸道濃度高,因此又被稱“呼吸喹諾酮”,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扁桃體炎、鼻竇炎、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肺炎、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等呼吸系統感染、腎盂腎炎、膀胱炎、急性前列腺炎、盆腔炎、附件炎等泌尿生殖系統感染、感染性腸炎、痢疾、傷寒及副傷寒等腸道感染以及蜂窩組織炎、淋巴管炎、皮下膿腫等皮膚軟組織感染。
鹽酸左氧氟沙星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惡心、腹瀉、便秘、失眠、頭痛、頭暈等,導致停藥的最常見不良反應是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胃腸道反應,而肌腱炎、肌腱斷裂、重癥肌無力惡化、超敏反應、周圍神經病、肝毒性、難辨梭菌相關性腹瀉、血糖紊亂、光敏感性或光毒性 、QT間期延長、驚厥、中毒性精神病等嚴重不良反應非常罕見,一旦發生,可致殘或致命,如果在使用鹽酸左氧氟沙星期間出現上述嚴重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及時就醫。
鹽酸左氧氟沙星在體內幾乎全部以原型通過腎臟從尿液中排泄,在尿液中的溶解度降低可析出結晶,從而引起結晶尿、血尿、管型尿,嚴重者可能會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尤其是大劑量服用或尿液pH值在7以上時,可顯著增加結晶尿的風險,因此,為避免發生結晶尿,在服用鹽酸左氧氟沙星期間宜多飲水,保證每天應飲水量至少為1.5-2L,保持24小時排尿量在1200ml以上,此外,還應避免同時服用碳酸氫鈉、碳酸鈣、枸櫞酸鹽、鋁碳酸鎂、氫氧化鋁等能夠堿化尿液的藥物。
總之,鹽酸左氧氟沙星是目前臨床上使用廣泛的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常見惡心、腹瀉、失眠、頭痛等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是導致停藥的主要原因,由于鹽酸左氧氟沙星在體內主要以原形由尿中排出,容易引起結晶尿,因此,在服用期間,需要多喝水,保持24小時排尿量在1200ml以上,還應避免同時服用堿化尿液的藥物。
參考文獻:
鹽酸左氧氟沙星片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