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慮癥真的能好嗎?為啥好多醫生只給開藥不給心理上的疏導?
焦慮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事情的擔心,是大腦想出來的,焦慮過度就成了癥。
焦慮癥就是怕,怕發生對自己不利的事情,而別人不怕,說明怕的不合理,也反應了敏感多疑沒有安全感的性格,只要通過改變不合理認知,建立新的思維模式,優化個性,就能徹底康復。
現在很多焦慮癥患者不能正常康復,也包括強迫癥,疑病癥,恐怖癥,抑郁癥等都不能及時康復,就是沒有解決患者大腦的錯誤思維。
幾乎所有的藥物,都是鎮靜作用,吃完了情緒平靜,癥狀就輕,而焦慮癥是條件反射,到了某個環境,時間,看到某些人就控制不住的發作,所以吃藥治標不治本。
幾乎所有的心理疾病,包括焦慮癥,強迫癥,疑病癥,恐怖癥,抑郁癥,都是受驚嚇形成的條件反射,只有改變條件反射,就是改變思維方式,才能真正的康復。
更多相關建議:
我曾經是個嚴重的焦慮癥患者。那年,母親病逝,老公和我最好的閨蜜劈腿被我發現,三重打擊之下。我夜夜睡不著,是那種一夜到天亮眼皮都不合一下的失眠!那種半夜輾轉反側無法入睡,或起床出去像沒魂的人一樣溜達,或蒙住腦袋在被窩里哭泣的感覺。至今回想起來,仍然心有余悸,如萬箭穿心!
后來實在熬不住,去看了精神科醫生,她先是讓我做卷子,得出的結論是廣泛性焦慮癥!然后配了三種藥:好像是阿普唑侖、奧氮平片、還有一種我記不起來了。這些藥都要按照時間以及每天逐漸加量的吃。
藥拿回家以后,因為我之前實在是太久沒有睡過覺了,我就沒有按照醫生說的第一天吃四分之一的規定來。直接就是按最大量一整顆吃下去了,接下去就是那種喝醉酒(但是沒有要吐的感覺)頭昏眼花,眼皮根本無法撐開,能聽見周圍人的說話,但是自己說不出來!像是在做夢,又像是清醒的!還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不一會兒,就完全沒有知覺了。
等我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傍晚。還是女兒放學回來把我叫醒的。起來后,頭痛欲裂,腦子是清醒了。但是眼皮還是很累,睜不開。只能躺著休息。
有了這次經歷之后,我再也不敢擅自用藥了。老老實實的按醫囑去服用。你別說,西藥真的有效果(之前我也喝過中藥根本沒有用)只要睡前按時按量吃,無論心里有多煩,都能睡著!
我就這樣按著醫生的吩咐連續吃了一年,在這一年里。我也想了很多,最常告誡自己的一件事就是:孩子還小,我不能倒下!我要完成一個做母親的任務。于是,每天早上哪怕我眼皮再重,身體再軟。我都強撐著起來出去運動,跑不動,就走,走不動,就原地踏步!就是堅決不讓自己賴在床上!
白天,趁女兒去上學。我就瘋狂做家務,幾乎把每個縫隙都搞得干干凈凈,然后為女兒準備放學回家的豐盛晚餐。一年后,我恢復了正常的上班(那之前我根本不能上班,多次在上班時暈厥過去,所以公司讓我回家修養)想想這一年來噩夢般的日子,覺得自己真的太傻了。為什么要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把自己搞得如此狼狽不堪?我還這么年輕,孩子還這么小又如此優秀,老公在這一年里都是戰戰兢兢、誠心誠意道歉的,也用實際行動彌補他的錯誤的。如果我離了或者倒下了,那最幸災樂禍的是誰?還不是那個假“閨蜜”嗎?
一想到這些,我就準備開始從表面上原諒老公。先是和他好好說話,沒想到,聊著聊著后來我們漸漸找回戀愛時的感覺。變得無話不說,到后來,真的從心底里原諒他了!自從從心底里接受他,我再也不用每晚吃藥睡覺了。
所以,在我看來。心病還需心藥醫。在哪里摔倒的,就要從哪里爬起來!我現在最慶幸的是原諒了老公,挽回了我們自己的家!當然,和閨蜜,那是老死不相往來了。現在女兒也已成人,我經常教育她的一句話就是:“如果你的親人在外面犯了錯,只要不是違法的。那在別人面前,你就應該去為他撐腰,而不是去主持公道!但是,他回家后,你以再狠的方式對付他,都沒有問題。”
愿天底下沒有煩惱,愿焦慮癥遠離你們!
更多相關建議:
1、焦慮癥一般會伴隨抑郁癥,俗稱雙向情感障礙,通過服藥或者心理咨詢可以緩解甚至消失。
2、如果你去精神科問診,那醫生只會給你開藥。你想想,心理咨詢師1個小時只能咨詢一個來訪者,而醫生一小時可以看六七個患者,效率要高的多。如果醫生給你做心理咨詢,那其他病人怎么看病?所以任何醫院的精神科都不會給你做心理咨詢的。如果你想要心理咨詢,可以找專業的心理咨詢師。
3、對于焦慮癥或者抑郁癥來說,最新的研究顯示心理咨詢和吃藥的效果是沒有顯著差別的。其中的差異在于,吃藥可以迅速緩解你的焦慮癥狀,但你一停藥就可能復發,而且一旦吃藥,你的感覺神經就會受阻,你雖然感受不到痛苦,但也感受不到快樂。心理咨詢起效的時間比較久,快的話也要六到八次的咨詢之后。好的方面是一旦起效就比較持久,人的感覺系統還是正常的。換句話說心理咨詢可以讓你像人一樣活著,而藥物只能讓你像行尸走肉。
更多相關建議:
焦慮癥可以好,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癥,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焦慮,找到根源就可以,沒有人天生就有焦慮的。所有的問題都是累積的。當然需要當事人的配合也很重要。
你去醫院看精神科,精神科醫生是以藥物為主,是物理效應。他們是根據美國的DSM-5或者是國內的CCMD去斷定你的問題,而他們也是以買藥為主的,他們學習的知識不一樣,只是學習軀體的問題,也不懂得心理療法,如果你是軀體病變,去醫院看,用藥是正常的。
心理疏導,也稱心理輔導,心理治療,是心理學,是精神層次,心理治療也有很多派系,適合治療不同的心理問題。若果你是因心理問題引起的,心病還需心藥醫,需要找的心理輔導或者心理治療,并不是去醫院找精神科醫生。
現在的醫院的精神科醫生,也會修讀國家二級咨詢師,但他們也是以開藥為主的。要么你就找臨床心理學家,沒有藥物,但價錢很貴的。要么就去外面機構的心理輔導,這些都是天然的,沒有任何的藥物。
更多相關建議:
焦慮癥真的能好,不在乎醫生能否給你心理鋪導,而在乎你自己是否下決心不再焦慮,隨時能保持一個快樂的心態,自己定義自己是快樂的人,而不是自己定義自己是焦慮癥,你的病就會不治而愈!關鍵要學會快樂,學會愛自己,學會放下,不要遇事猶豫,想太多!而要勇敢面對挑戰,做最優秀的自己,提升自己的生命能量!
更多相關建議:
焦慮癥能好,但需要改變的是患者對于焦慮和自身情緒的認知,為什么醫生只給開藥不給心理上的疏導?因為你掛的不是心理門診,心理醫生負責心理治療,而且這個過程一定是非常漫長的持續過程,不可能在診室短時間內達到目的。所以我們可以理解服藥治療急性焦慮是治標,長時間心理治療是治本,藥物治療聯合心理治療是標本兼治。
焦慮癥真的能好嗎?
焦慮癥真的能好嗎?真能好,但不見得會“去根”,為什么?因為焦慮本身存在很多個性因素在里面,可能身患焦慮癥的人平時遇到事情就容易緊張和擔心,患病后才會過度的緊張擔心到影響正常生活的程度。所以,藥物治療沒發改變一個人的既有性格,也沒發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只能通過調節神經遞質來改善緊張焦慮的情緒,這就是我們說的治標了。
當然,在改善軀體焦慮和精神焦慮的基礎上,再去通過心理治療,幫助焦慮癥患者改變對于焦慮的認知,改變既定的容易焦慮的思維方式,改變焦慮導致的思維和行為的變化,就可以達到改變焦慮的最終目的。我們雖然仍然改變不了一個人的性格,但卻可以改變這個人的思維方式,改變焦慮體驗,緩解焦慮。
不治標可不可以治本?也可以,只是有效的心理治療一般也要2~3個星期看到效果,這個時期焦慮的患者如何?挺著不吃藥嗎?顯然不適合,這樣也很容易因為看不到療效而影響患者對于治療本身的信心,進而影響整體心理治療的療效。快速藥物控制焦慮癥狀,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體驗,再去開展心理治療,也更容易得到患者的認可與信任。
焦慮癥確實可以治好,但過程一般會相對漫長,不要對治療喪失信心,別人都能好,你差什么?
更多相關建議:
如果一個人真正的想要輕松自在,不再焦慮,就會能夠發生一個改變,所以,焦慮癥是否能好,取決于自己。每個醫生的不一樣,就會有不一樣的療愈方式。所以有的喜歡藥物輔助治療,有的醫生就會心理療愈為主。
更多相關建議:
焦慮癥是可以好的,屬于心理方面的狀況,往往是由于過度恐懼而造成的,吃藥應該只是緩解了精神緊張,并不能解決問題。國內的很多醫生并不是心理學方面的專家,所以只能開藥而無法進行心理的疏導。心理的疏導建議去找專業的心理醫生。
目前國內許多人對于心理方面的問題并不是非常懂,往往去找醫生,但是目前的醫生應該主要是精神科的,而精神病與心理疾病的區別是精神病會出現幻覺,而心理疾病不會出現幻覺。所以如果是焦慮癥不建議吃藥,而建議去找專門的心理醫生去疏導。
另外也可以自己去看一些這方面的書籍。去學習一些自我疏導的技巧。焦慮癥往往與過度思慮有關,前段時間看到一本書,對于過度思慮的建議就是每當你感覺到自己思慮過多的時候,就深深地呼氣三秒,憋氣三秒,吐氣三秒。多次練習,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焦慮。另外建議可以多參加體育鍛煉,讓自己的身體動起來,減少思考的時間,自然可以緩解一定的焦慮。最后最重要的還是去找專業的心理醫生去看下。專業的心理醫生可能一次收費應該在三五百左右。
我感覺自己也有一定的焦慮癥,也在慢慢地去閱讀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并同時每周進行一定的體育鍛煉,每當感覺到焦慮的時候就去練習一下呼吸。感覺還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更多相關建議:
焦慮癥主要由心里疾病困擾引起,比如緊張情緒,還有性格急躁,遇到人生中比較重要的事,大的事情等。這種病其實很難在短期內治愈,我們醫生開的藥物也只是鎮靜作用為主,其實主要的治療方法還是心理疏導,溝通,讓病人心情舒暢愉悅,放松心態,才能得到真正的緩解。#哆咖醫生#健康科普挑戰賽#@生命召集令 @今日頭條
更多相關建議:
焦慮癥一般分為急性焦慮(就是恐懼癥)和慢性焦慮,也叫廣泛性焦慮,恐懼癥多數是受驚嚇所致,慢性焦慮屬于性格問題,一般退縮型自卑的性格和缺乏安全感的性格容易焦慮,這兩類性格的人,在遇到困難、挫折或者一些“有危險”的事情時,往往就陷入到恐懼害怕的情緒中,行為上退縮或者一籌莫展,從而使事情不能得到解決,個體長時間處于這種狀態中,久而久之就成為焦慮癥,時間再久還會發展為抑郁癥!
所以,一般的焦慮癥要想徹底治愈,需要通過心理疏導和心理成長,轉化釋放情緒自己轉變性格,重建自我價值感和安全感!
醫生對于心理問題,基本都是從神經生理角度解釋的,所以只會開藥,不會心理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