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從中醫或西醫治療疼痛的角度出發,觸電感是針穿刺位置準確到位的表現,這也是醫師追求的。
1.整個神經細胞分為由神經元細胞和軸突(神經干),就像樹根和樹干一樣,如果針或刀等工具刺激到神經的任何一個部位,都會出現觸電的感覺;過去西醫的麻醉科醫師在進行臂叢麻醉時,必須要找到這樣的感覺麻醉效果才佳,否則會出現麻醉效果不全面,手術時或有痛感,需要追加麻醉方式或鎮痛藥物。有的時候當穿刺針刺激到神經周圍的結締組織時也會出現酸麻脹痛和異常的感覺,這樣的感覺與扎到非神經周圍組織是不一樣的。而且,穿刺針的直徑相對于針灸針粗大的多。而從多年來國內、外的文獻中并未找到因為穿刺針穿刺神經而使神經受傷的報道。原因可能是西醫的穿刺針是斜面的,而且前面有銳利纖細的尖端,即使穿刺到神經干也是把神經干外膜或神經干劈開,不是像刀刃一樣把神經切斷。所以,有觸電感是穿刺到位的表現。
2.中醫在針灸時,認為是穿刺到穴位或經絡才有這樣的感覺,通常用“得氣”來形容,往往還有提、插、捻等動作,在中醫認為是好的,對治療來說是有益的,多數時候還要去尋找這樣的感覺。針灸針尖端是圓、尖的,即使穿刺到神經干也是把神經干外膜或神經干劈開,不是像刀刃一樣把神經切斷。
3.現在已知神經是個富血的結構,神經的炎癥、滲出、水腫能夠導致神經內部壓力增高,當內部壓力超過代償范圍,就會出現自身微循環障礙,缺血并瘀血,最終導致無氧酵解,酸性代謝產物和致痛物質分泌增加并淤積,酸性代謝產物和致痛物質誘發神經自發性疼痛或加重原有組織損傷的疼痛。這可能也是組織損傷后疼痛漸漸加重的原因之一,即神經自發性疼痛參與到組織損傷的疼痛之中。
4.當出現急、慢性疼痛時,就意味著神經自身的血液供應受阻或瘀血,出現缺血性損傷而水腫滲出等炎性病變。此時,用針灸針松解腫脹的神經,可恢復其血運功能,從而達到改善微循環,使神經結構和功能逐漸恢復;同時,帶走酸性代謝產物和其他致痛物質,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所以,無論從中醫或西醫治療疼痛的角度出發,觸電感是穿刺針或針灸針穿刺位置準確到位的表現,這也是醫師追求的。
5.本人使用針灸針進行神經松解技術治療疼痛,已經數年。要求針灸針穿刺到神經干或其周圍,出現觸電感為佳。在臨床中,經常穿刺的神經有:三叉神經,臂叢神經,股神經,股外側皮神經,肩胛上神經,副神經,閉孔神經等,有觸電感時鎮痛療效佳,并未觀察到神經損傷表現。
下圖是腕關節疼痛的針灸針神經松解治療。(肩胛上神經,副神經,肩胛背神經)
更多相關建議:
這對治療是有好處的!我老伴2017年得了頸椎病!一發病也不知道是頸椎病!就是右邊的胳膊很突然的抬不起來了!他自己以為是干活累的(干建筑活)也沒放在心上,就在家里休息了幾天,休息了幾天還是抬不起來,就到縣醫院去做了檢查!拍的片子,結果出來醫生說是頸椎病!醫生勸老伴做個微創手術!我們也不懂,我就給我哥哥打了電話問一下!我哥哥說千萬別做!捏個地方好多神經線,不能做手術!哥哥說讓我們保守治療!我們就聽了哥哥的話沒有做微創手術!讓醫生開的藥回家了!
回家以后吃了那么多的西藥沒有管用,我們又再兒媳上班的藥店包了很多草藥,草藥吃完了還是不行!這一拖就一個多月了!我娘家村的中醫院針灸很有名!當時就沒有想到!后來就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去做了針灸!沒有想到第一針就有了感覺!
老伴說下第一針就嗖的一下像電流直通胳膊(第一針扎在了脖子后面)共扎了五針,半小時以后起針就覺得輕松多了!老伴說你怎么不早點帶我來!(我也不知道針灸這么管用啊)!以后每隔一天就去扎一次!這樣堅持扎了一個多月就治好了!真沒有想到針灸有這么大的威力!
所以說針灸有觸電的感覺對治療是好!不是壞!
更多相關建議: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針灸作為一種老祖宗留下來的醫學瑰寶,能夠延續到現在,肯定有他的特別之處!
在這里說一下,可能有的人一提到針灸,就認為是扎針,其實應該分為針刺和艾灸,屬于二者的結合體。今天主要說一下針灸調理當中的針刺,可以說針灸的針感非常關鍵,也就意味著針灸的效果好不好?
一般針灸穴位的時候,大多會出現輕微的刺疼,但是不明顯,如果痛感強烈,說明穴位的選擇肯定有錯誤!
正確的針感應該是酸脹,微微帶痛,不過有時候,會出現竄麻感,會順著經絡傳導,這是可遇不可求的!針灸到位的話,應該帶氣,可以起到通經絡,調氣血,調陰陽,活血化瘀等功效。
但是這種順著經絡傳導的現象,只是暫時的,可以說是一瞬間的事,轉瞬即逝。
另外還有一種可能,如果是進針的時候,出現一種類似于觸電的感覺,也有可能是針具觸碰到神經引起的神經反射,一般針灸使用的銀針比較細,而且沒有刀刃,很少會傷害到神經,引起不可逆的變化。
但是還是會導致局部或者神經支配區域,出現酸麻脹痛,但是恢復時間不確定。
所以說,臨床上還有專門的神經觸激術,對于壓迫神經引起的疾病效果不錯。如果只是單純的觸碰到神經,在一定程度上對疾病的恢復還是有一定的好處的!
更多相關建議:
在針刺過程中出現局部“酸”“麻”“脹”“痛”等不適感,都屬于正常的針感。說明。局部經絡氣血通暢。不必過于擔心,出現針感可以起到治療作用。
更多相關建議:
首先要明白,針灸講究的是經絡辯證,取穴除了啊痛扎哪,即所謂的阿是穴以外,大部分是循經取穴,經絡和神經是兩碼事,從理論上講不管針灸有沒有扎到神經,只要是選穴正確,深淺度合適的話,都會起到相同的治療效果。
中醫針灸經過了數千年的發展,人體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每個人血管和神經的走向都會存在變異,這就導致了有的時候針灸會扎到神經和血管。
根據本人的經驗,針灸扎到神經的概率很低,大部分針灸進針都很表淺,都已經避開了重要的神經和血管,如果扎到了神經,建議取針后稍做調整,這一般不會影響針灸的效果!再者,針灸有沒有效果是以得氣為判斷標準的,即針灸部位會自覺酸脹!
所以治療是好是壞是以循經取穴是否正確來判斷的,扎到了神經可以稍做調整,不會影響治療效果,當然了,也不會對患者造成什么負面的作用!
更多相關建議:
震顫進針好了,今天就講這么多,覺得有道理的朋友可以轉發給身邊的朋友,我是中醫王醫生,關注我,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
更多相關建議:
針灸針刺不僅僅有放電的感覺,還有麻,漲,熱,酸等感覺,用西醫是無法解釋的,只有中醫的經絡理論才能解釋
更多相關建議:
是好事,我體驗過,一根針針灸,一種觸電的感覺,治病效果好。有的醫生滿身扎針,扎的淺,效果差。
更多相關建議:
這個是你理解上錯誤造成的一個現象,首先針灸時,針插到穴位里必需要有得氣感,得氣感就是有酸,麻,脹。觸電感這些感覺是必需要有的,只有插進去得氣了有這些感覺了才算是插準穴位了,第二就是并不是你以為的插到神經,有這個觸電感不是因為插到神經。而是穴位經絡,這個是真實存在但肉眼不可見的。
所以一些人不懂得針灸會以為是扎在神經上,所以產生這個觸電感,想當然的就以為像是電線上插上一個接頭一樣,其實不是這樣的。人體內有血管,淋巴淋,有神經纖維,有筋。就像電器里的電路一樣,這些是實體的,但還有一些是虛的是以功能狀態存在,就是沒有形質但是存在就像LED上的圖片一樣他沒有形質,而是按排例好的LED燈來顯示,
經絡就是這樣的,它在人體的基礎上以功能表現自己的形態。不是神經不是血管不是淋巴管,而是一種功能性的存在,就像電子表上的數字一樣,是功能維系出來的圖片和數字,你專門去看他不存在,就是一些點陣,只有他正常顯形時你能看出來。人體是物質構成的但形成功能時,就不局限于物質的實體了,氣以并不是插神經里產生的觸電感,就算插進去也不要緊,就像米錐插米袋一樣,可以把米倒出來卻不會傷到袋子,原因就是針很細組織很疏松。單個神經纖維間會有彈性,插進去也不會有什么損傷的。
更多相關建議:
這個感覺中醫叫得氣,是取穴準確的一種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