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的宮頸癌常無癥狀,病情發展后可有以下癥狀:(1)陰道流血:早期多為接觸性出血,發生在性生活后或婦科檢查后,后期則為不規則陰道流血;(2)陰道流液:陰道流液可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樣或淘米水狀,有腥臭;(3)晚期癥狀:鄰近組織器官及神經受累時,可出現尿急、便秘、下肢腫脹、疼痛等
早期的宮頸癌常無癥狀,病情發展后可有以下癥狀:
(1)陰道流血:早期多為接觸性出血,發生在性生活后或婦科檢查后,后期則為不規則陰道流血;
(2)陰道流液:陰道流液可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樣或淘米水狀,有腥臭;
(3)晚期癥狀:鄰近組織器官及神經受累時,可出現尿急、便秘、下肢腫脹、疼痛等;腫瘤壓迫或累及輸尿管時可引起輸尿管梗阻、腎積水、尿毒癥等;晚期患者可有貧血、惡液質等全身衰竭癥狀。
更多相關建議:
宮頸癌早期有什么征兆?其實和大多數癌癥一樣,宮頸癌在早期可能沒有任何的征兆,這也正是為什么千萬不能根據有沒有什么癥狀來判斷是不是得了癌癥,這很不可靠!另外,即便是出現一些癥狀,多數這些癥狀或者說所謂的征兆并不是特異性的,也就是說,這些癥狀并不是專屬于宮頸癌,很多良性疾病或其他癌癥這很不可靠!另外,即便是出現一些癥狀,多數這些癥狀或者說所謂的征兆并不是特異性的,也就是說,這些癥狀并不是專屬于宮頸癌,很多良性疾病或其他癌癥也可能有類似的表現,這也再次提示我們千萬不能僅根據癥狀來判斷是不是得了癌癥或者得了哪種癌癥,這是不可靠的。、從癌癥防治的角度,癌癥越早發現,治愈的概率越高,為了能早期發病宮頸癥,最重要的也是最能起得成效的是篩查。宮頸癌屬于較表淺部位的癌癥,相對較容易早期發現,篩查非常重要,而且方法也并不復雜,也就是做宮頸刮片和HPV檢測,后續視情況進一步檢查。但如果沒有篩查,或者即便篩查了,也不是百分百不漏檢,那么接下來第二道防線就必須要守住,那就是要重視出現的異常癥狀表現,也就是所謂的征兆。盡管前面說了,這些所謂的征兆多數并沒有特異性,但還是可以一定程度上提示宮頸癌的可能,至少我們要重視,不能再掉以輕心,盡早去醫院進一步檢查。宮頸癌有哪些可能的征兆或者說癥狀表現呢?最常見的也是最典型的就是不規則的陰道出血,主要表現就是非月經期的陰道異常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或者表現為經絕后又來“月經”(這個不是真的來月經,而是異常出血)或者表現為接觸性出血(性交過程中出血,或者在醫生進行婦科檢查時觸碰出血)。其次就是陰道排液,也就是陰道排出異常的分泌物,也就是大家說的“白帶”異常,開始可以很少量,沒有什么異味,后來逐漸增多,伴有異味甚至惡臭味,可以是膿血樣,或米湯樣。其他還有下腹疼痛,小便急頻,或者小便帶血,排便困難等,但這通常并不是早期,是宮頸癌侵犯膀胱尿道直腸的表現。最關鍵的是要心理上重視,也就是:不管出現什么異常,如果你自己不能確定是什么情況,就應該去醫院找醫生看,而不是抱有僥幸心理,一再拖延。
更多相關建議:
我想,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可能希望了解宮頸癌的早期癥狀,然后加以防范預防宮頸癌的發生。但是宮頸癌早期可能完全沒有癥狀,即便是有癥狀,也不是特異性的癥狀,因此當有癥狀的時候,也不會首先想到是宮頸癌。宮頸癌早期可能無癥狀。中晚期的癥狀如下:接觸性出血當性交或醫生檢查時可能會出血。其實醫生
我想,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可能希望了解宮頸癌的早期癥狀,然后加以防范預防宮頸癌的發生。
但是宮頸癌早期可能完全沒有癥狀,即便是有癥狀,也不是特異性的癥狀,因此當有癥狀的時候,也不會首先想到是宮頸癌。
宮頸癌早期可能無癥狀。
中晚期的癥狀如下:
接觸性出血
當性交或醫生檢查時可能會出血。其實醫生檢查后出血非常常見,尤其是我們用毛刷或者刮板在宮頸上取樣時,常常有少量出血。因為宮頸的柱狀上皮還是很脆弱的,正常宮頸性交出血不常發生。
但性交出血不一定是宮頸癌,急性宮頸炎、宮頸息肉、粘膜下肌瘤也會出現性交后出血。還有一些是宮腔內出血與性交時間耦合,也會認為是性交后出血。
陰道出血
當宮頸癌病灶破潰后,會出現自發性的出血,表現為非月經期的出血。這種出血與月經失調出血不經婦科檢查不能判斷。
腹痛
當腫瘤增大時,可能有下腹痛的癥狀,通常出現的很晚,與盆腔炎、慢性盆腔痛疼痛癥狀相似。
尿路癥狀。
當腫瘤侵犯膀胱后可能會有尿頻、血尿等尿路癥狀。這與泌尿系統疾病癥狀相似,而且一旦出現這些癥狀說明已經轉移。
血便、消瘦、腹水、腸梗阻等等很多癥狀都可能出現在宮頸癌患者身上,這些癥狀出現都意味著宮頸癌已經進入晚期,治療困難,而同時這些癥狀都是非特異性的,很難根據一個或者兩個癥狀的出現立刻想到是宮頸癌。
宮頸癌早期雖然沒有癥狀或者沒有特異性的癥狀,但宮頸癌是非常容易早期診斷的疾病。
因為
1. 宮頸位置的特殊性。位于身體比較表淺的位置,利用簡單的器具就能觀察。檢查方法可以無創、無痛。
2. 醫學家已經總結了非常成熟的早期檢查和診斷的方法。目前建議三階梯的方法進行宮頸疾病的篩查,不僅可以查出早期宮頸癌,更重要的是查出癌前病變,及時治療癌前病變預防宮頸癌的發生。
宮頸疾病的篩查
宮頸疾病的篩查,要求21歲以上的女性沒3-5年進行一次宮頸的TCT檢查(一種細胞學檢查),26歲以上每3-5年做TCT和HPV(人乳頭瘤病毒)檢查。如果這些檢查有異常,根據醫囑需要進一步的檢查診斷,比如陰道鏡、活檢、錐切、病理檢查,或者增加TCT和HPV檢查的頻率。
做好宮頸疾病的篩查,比了解宮頸癌早期征兆更能有效的預防宮頸癌。
HPV疫苗
比宮頸疾病的篩查更早一步的預防方法是接種HPV疫苗,性行為開始前接種九價HPV疫苗,可以預防90%的宮頸癌。
作者介紹
王玉玲醫生:副主任醫師,黃浦區婦幼保健院婦產科主任。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25年,有著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擅長:子宮內膜異位癥、慢性下腹痛、痛經、不孕癥、子宮肌瘤、卵巢囊腫、月經不正常、更年期癥狀、宮頸疾病、婦科炎癥以及懷孕相關疾病的診治。
著名的科普作者,新浪微博、今日頭條簽約自媒體作者。三年來在報刊、雜志、自媒體發表科普文章300余篇。新浪微博粉絲94萬,為近萬人提供健康咨詢。著有科普暢銷書《做個智慧的準媽媽》《子宮的秘密》。
更多相關建議: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常見的婦女“健康殺手”除了乳腺癌,還有宮頸癌,宮頸癌的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而且,讓人感到害怕的是:發病年齡從以前的50多歲提前到了30多歲。如何及早預防宮頸癌,已經迫在眉睫了。專家表示,想要盡早發現宮頸癌,有兩個較為常用的方法:第一,就是定期做宮頸檢查;第1、年青女人通常以性交出血為首發表現,也有病人有便后出血的表現,年歲較大的女性常會有陰道出血的表現。2、約80%的宮頸癌病人有白帶增多的表現。主要為白色、粉色或血性,淡薄如水樣或米湯樣。晚期因癌組織破損,組織壞死,繼發傳染等,有很多膿性或米湯樣惡臭、腥臊白帶排出。3、絕經后陰道流血或例假淋漓不凈。年青病人表現為經期延伸、周期縮短、經量增多、經期“拖尾”時間過長等,晚年病人則有絕經后不規則陰道流血出現。4、晚期癌的表現:因為癌腫的滋潤、轉移,可有相應部位甚至全身的表現。如尿頻、尿急,肛門墜脹、秘結,下肢脹痛、坐骨神經痛,腎盂積水,腎功能衰竭、尿毒癥等,到了疾病晚期,病人會出現消瘦、貧血、發熱及全身衰竭。宮頸癌的分期第零期:指癌細胞仍局限在子宮頸上皮區內。
第一期:癌細胞只局限在子宮頸部位。而從第一期開始,癌癥已經開始有了侵犯的現象。
第二期:癌細胞已經侵犯到陰道的上三分之二或是子宮旁的結締組織。
第三期:癌細胞已經侵犯到陰道的下三分之一,或是已經侵犯到了骨盆腔。
第四期:癌細胞已經突破生殖器官部份,或是已經超過了骨盆腔的范圍而直接侵犯了直腸或膀胱,甚至發生了遠程的轉移。
女性朋友出現以上癥狀時,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做宮頸癌篩查,看是否為宮頸癌。出現宮頸疾病時也要及時治療,避免延誤病情,造成宮頸癌的發生。
更多相關建議:
宮頸癌是婦科發病率最高的癌癥。怎樣才能遠離它,不讓它來打擾健康的生活呢?記者走訪了方斜路上的婦產科醫院,專家意見表明:每年一次婦科檢查,尤其是做一次防癌涂片,就能給女性這一年的健康上“保險”。 最近,婦產科醫院的醫生按照一些公司的要求,上門給職員進行婦科檢查。照說體檢是好事,排
宮頸癌是婦科發病率最高的癌癥。怎樣才能遠離它,不讓它來打擾健康的生活呢?記者走訪了方斜路上的婦產科醫院,專家意見表明:每年一次婦科檢查,尤其是做一次防癌涂片,就能給女性這一年的健康上“保險”。
最近,婦產科醫院的醫生按照一些公司的要求,上門給職員進行婦科檢查。
照說體檢是好事,排隊的人也不多,可米米猶豫了半天,表格都已經拿了,最后還是悄悄溜走了。跟同事一起體檢別的還好說,但婦科檢查讓她很難為情。公司租的是辦公樓,因為場地所限,檢查只能放在活動室,雖然32歲的她已經結婚了3年,屬于需要婦科檢查的群體,但是想到其他同事就在屏風外面,讓不認識的女醫生做那些讓人尷尬的檢查,本來就比較內向害羞的她想想就不舒服,以前她檢查身體的時候,最害怕的就是直腸指檢,再說,她覺得自己身體又一向健康。所以,她考慮再三還是把婦科這一項放棄了。但實際上,這是放棄了保證女性身體健康很重要的一環。
婦科體檢的很大一部分目的是為了防止婦科癌癥。因為宮頸的癌變不完全是肉眼所能觀察到的,根據美國研究顯示,每位18歲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都需要做一次宮頸涂片細胞學檢查,這是健康女性早期發現宮頸癌的最理想辦法。40歲以后是子宮和卵巢惡性腫瘤的高發期,因此女性每年應該做一次完整的婦科體檢,才能保證及早發現癌癥的跡象。年輕女孩也不能認為自己就可以高枕無憂,專家們發現卵巢和子宮的惡性腫瘤發病年齡正在不斷地年輕化,所以婦科體檢對各年齡階段的女性都是必不可少的健康護身符。
現在不少女性對自己的保健觀念還停留在“初級階段”,認為能吃能喝就沒病。事實上不少的婦科疾病,包括婦科癌癥在早期是沒有什么不良反應的,如果病人自己覺得不舒服或身體有反應的時候,很多病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時機。所以女性一定要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識,定期進行婦科體檢。
據了解,在國外,女性很重視作婦科檢查,不論有沒有覺得不舒服,都會很自覺地定時去查體。其實婦科檢查很簡單,首先醫生看外陰有無腫瘤、炎癥、尖銳濕疣之類。其次是陰道檢查,看看有無陰道畸形、陰道炎癥、白帶異常。宮頸檢查要看一看有沒有宮頸炎癥、宮頸糜爛等。為了防止腫瘤,還要作個防癌涂片檢查,如果有問題,通過這種方法幾乎90%都能查出來。過程一點也不疼,沒有任何感覺,往往做完了都不會察覺。如果發現病變,及早采用手術及放療等手段,不僅可以防止癌癥的擴散,同時保住卵巢,減少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預后的效果是很不錯的。
此外,婦科檢查還包括觸摸檢查子宮的大小、形態以及子宮的位置是否正常。有的女性是子宮后位,來月經時常常會有腰骶部疼痛的感覺,發生子宮脫垂的幾率也很大,像這種情況在婦檢時醫生就會幫助給予糾正。別的像卵巢腫瘤、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粘連等疾病通過婦科檢查都能查得出來。對女性來說很危險的卵巢癌則可以用B超的方法發現,每年一次。
不忽略婦科體檢是女性遠離婦科癌癥的法寶之一。健康實際上是一種儲蓄,只有年輕的時候多積累,保持有規律的生活,年紀大了以后才能從中受益。如果感覺到單位安排的婦科還不夠,或者時間上不合適(例如正逢經期),婦產科醫院還提供預約在周六周日的特需體檢,檢查人員全部是副高職稱以上的醫師,檢查區域也是獨立的,和門診病人的檢查不在一起,檢查結果出來,有任何疑問,醫生馬上能給出專業意見。在銀行工作的小葉就把這種婦科體檢卡當作中秋禮物送給了退休在家的媽媽,與其去買營養品,不如讓她作個檢查,給了親人一年的放心。
高危人群
有以下情況的女性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較大,需定期接受檢查。若發現有異,便要特別注意,盡速找醫師診治。
很早就有性經歷,性經歷開始時間越早,危險性越高。
性伴侶多,或經常有不潔的性交、雜交。有多次生產或流產。
年齡在30歲以上,尤其是40歲以上的女性。
有不正常的陰道出血,如非經期或更年期后的出血。
性行為后有出血現象。
陰道有異常的分泌物。
子宮頸有慢性炎癥者。
血親中有癌癥患者。
性伴侶的包皮過長,也有可能造成女性罹患子宮頸癌的危險。
子宮頸癌癥狀
隨著病情加重,可能會有下列癥狀出現:白帶增加,顏色發生變化,可能帶有血絲及發生異味。
不正常的陰道出血、月經異常、性行為后出血、停經后出血等,均表示可能有異,應找婦產科醫師檢查。
平時常會腹痛、有重壓迫感,或有殘尿、血尿癥狀出現。
至于體重減輕、食欲不佳、大小便異常,均是癌癥的現象,更應多加小心。
預防
宮頸涂片細胞學檢查是目前推行最廣、最有成效的防癌方法。輕輕地在女性的陰道及子宮頸口采取一些分泌物,抹在玻璃片上,經過染色后,放置在顯微鏡下診察,以篩檢是否有子宮頸癌的可能。這種檢查非常簡單、無痛且準確性高,檢查的過程只要3分鐘左右,若有可疑的癌細胞,則進一步檢查。30歲以上的婦女,建議每年定期做這項檢查。
注意
女性在做宮頸涂片細胞學檢查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月經期間,因血液會干擾涂片的判讀,不適合做檢查。
檢查前,避免盆浴清洗陰道,以防止陰道內的不正常細胞被沖失,造成抹片檢體不足,影響診斷。
檢查前,避免使用陰道塞劑或性交,以免藥劑、精蟲干擾涂片在顯微鏡下的判讀。
躺在檢查臺上,盡量放輕松,聽從醫護人員指示,不會感覺疼痛,約3分鐘就可完成。
更多相關建議:
子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在女性惡性腫瘤中居第二位,僅次于乳腺癌。我國每年約有3萬名 婦女死于子宮頸癌。有研究發現人乳頭瘤病毒(HPV)是誘發子宮頸癌的元兇,99.7%的子宮頸癌都可檢測到高危HPV DNA,而HPV陰性者幾乎不會發生子宮頸癌,HPV感染是子宮頸癌發1.接觸性出血。2.陰道不規律出血。3.陰道分泌物增多。4.宮頸糜爛。一切正在發生,思想陶熔鼓鑄。
更多相關建議:
2003年,年僅40歲的著名女星梅艷芳因宮頸癌去世,讓不少歌迷感到惋惜,同時也讓更多人關注宮頸癌,想要了解到了宮頸癌的危害。宮頸癌的發病年齡越來越趨于年輕化,我國最小宮頸癌患者15歲。在女性的常見腫瘤中,乳腺癌位居第一,宮頸癌第二。宮頸癌的危險程度可以形容為,在全球范圍內,平均每
2003年,年僅40歲的著名女星梅艷芳因宮頸癌去世,讓不少歌迷感到惋惜,同時也讓更多人關注宮頸癌,想要了解到了宮頸癌的危害。宮頸癌的發病年齡越來越趨于年輕化,我國最小宮頸癌患者15歲。在女性的常見腫瘤中,乳腺癌位居第一,宮頸癌第二。宮頸癌的危險程度可以形容為,在全球范圍內,平均每分鐘即檢查出一例新發病例,每兩分鐘就有一名女性死于宮頸癌。宮頸癌的早期表現有什么呢?要怎么注意呢?
宮頸癌的發生與性生活過早,早育,多產及性生活紊亂,HPV感染有關。早期宮頸癌多無癥狀,宮頸光滑或輕度糜爛如一般宮頸炎表現。有些宮頸癌早期可表現為接觸性出血,常發生在性生活、婦科檢查及便后。但每個人的出血量表現是不同的,病灶大小、侵及間質內血管情況不同,出血量也會不同。部分年輕患者也有可能會表現為經期延長、經量增多。一般外生型宮頸癌較早出現陰道出血癥狀,內生型接觸性出血出現較晚。 多數患者會出現陰道排液,液體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樣或米泔狀,或有腥臭。
宮頸癌雖然常見,易發生。但宮頸癌是一早發現早治療,預后較好的腫瘤。從早期的炎癥發展到惡性的癌變需要6到8年的時間,在這期間能夠及時發現,早期宮頸癌的治愈率可以達到80%~90%,因此女性應每年常規進行婦科體檢。宮頸癌的發生與性生活過早、營養不良、長期口服避孕藥、家族遺傳、婦科檢查器械造成的傷害有關。因此,為了預防提倡晚婚和少生、優生,推遲性生活的開始年齡,注意性衛生和經期衛生,適當節制性生活,月經期和產褥期不宜性交,注意雙方生殖器官的清潔衛生,減少并杜絕多個性伴侶。
更多相關建議:
據人民網消息:中國每年有宮頸癌新發病例13.2萬,占世界總發病人數28%。而且近年來發病有年輕化,低齡化的趨勢。由于大眾對醫學知識的普遍不對等,或是過度焦慮,擔心,或是偏聽偏信,步入一些誤區,錯過早期診斷的黃金時機,延誤病情。宮頸癌作為婦科第一惡性腫瘤,有相當一部分患者早期無任何回到正題:有一部分人不同程度地出現以下癥狀。此種情況的出現,有三種可能性。為什么要強調這一點呢?目前,有關宮頸癌的研究已取得三項重大突破:對此問題你有什么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
更多相關建議: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瘤科吳小華主任醫師回答:宮頸癌是一種惡性腫瘤,需要及時治療。原位癌高發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為45~55歲,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宮頸癌主要癥狀是陰道流血,大部分患者早期可有同房后陰道出血,部分可出現陰道不規則流血。白帶異常也是宮頸癌的重要臨床表現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瘤科吳小華主任醫師回答:
宮頸癌是一種惡性腫瘤,需要及時治療。原位癌高發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為45~55歲,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宮頸癌主要癥狀是陰道流血,大部分患者早期可有同房后陰道出血,部分可出現陰道不規則流血。
白帶異常也是宮頸癌的重要臨床表現,可能有帶血性的白帶,或稀薄水樣米泔樣白帶,或帶腥臭味膿性白帶。晚期因癌組織破潰,組織壞死,繼發感染等,有大量膿性或米湯樣惡臭白帶排出。如有上述癥狀建議盡早到醫院請有經驗的婦科醫師進行檢測。
晚期患者可能出現大小便異常的相關癥狀,如尿頻、尿急、便秘、或大便出血、下肢腫痛等壓迫癥狀,嚴重者會貧血、消瘦等全身衰竭癥狀。早期可無任何癥狀,故建議已婚婦女定期篩查。
更多相關建議:
首先,從醫學的角度上來講,說“宮頸癌早期具備什么征兆”這一條說法并不十分合理,我們只能說宮頸癌是具備一些癌前期病變和早期臨床表現。宮頸癌即宮頸浸潤癌,它的發病原因并不十分明確。國際流行病學研究專家認為,宮頸癌的發生主要與以下幾個原因相關: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性生活年齡開始
首先,從醫學的角度上來講,說“宮頸癌早期具備什么征兆”這一條說法并不十分合理,我們只能說宮頸癌是具備一些癌前期病變和早期臨床表現。
宮頸癌即宮頸浸潤癌,它的發病原因并不十分明確。國際流行病學研究專家認為,宮頸癌的發生主要與以下幾個原因相關: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性生活年齡開始過早、早年分娩以及多產或密產、配偶具有性病史或陰莖癌等。35-39歲以及69-64歲的女性是發病的兩個高峰期。
宮頸癌的發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由漸變到突變的過程。通常,宮頸癌是由宮頸癌前病變發展而來的。宮頸癌前病變分為三級(CINⅠ、Ⅱ、Ⅲ級),級別越高者,轉化為宮頸癌的風險就越高,級別越低者,自然消退的機會也就越大。因此,宮頸癌前病變的早期發現與診療對于防止宮頸癌發生具有重要的意義。一般情況下,宮頸癌前病變可通過電子陰道鏡檢查、液基細胞學聯合高危HPV檢測等手段發現。
宮頸癌發生時,早期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并不十分明顯。很多常年不體檢或者對宮頸癌了解不多的女性,即使出現早期表現,也未必會意識到該病的存在。宮頸癌早期主要臨床表現有接觸性出血,年輕的患者也可能表現為經期延長或月經量多,絕經后的女性通常會出現絕經后經血復來的表現。早期通常體征不明顯,主要體現為宮頸光滑或輕度糜爛。
當患者明顯意識到身體的異常反應再去就醫時,通常宮頸癌已進行到中晚期,甚至已經通過轉移影響到身體其他器官或組織。此時,宮頸癌對人體的影響已經是很難控制了。
因此,重視對頸癌的篩查是十分必要的。具備宮頸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尤其要嚴格注意定期篩查。
本期答主:茹麗珂 醫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