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腺癌是屬于比較難以早期發現的癌癥。主要是胰腺部位隱匿,早期沒有明顯癥狀。從上圖可以看到,胰腺屬于腹膜后臟器,位于胃的后方,被十二指腸包繞胰頭,下方與橫結腸系膜相連,胰腺尾部是脾臟,四周都被其他臟器環繞和覆蓋。因此,胰腺病變尤其是癌癥,很難早期發現,并且經常被誤認為是上腹部其它臟
胰腺癌是屬于比較難以早期發現的癌癥。主要是胰腺部位隱匿,早期沒有明顯癥狀。
從上圖可以看到,胰腺屬于腹膜后臟器,位于胃的后方,被十二指腸包繞胰頭,下方與橫結腸系膜相連,胰腺尾部是脾臟,四周都被其他臟器環繞和覆蓋。
因此,胰腺病變尤其是癌癥,很難早期發現,并且經常被誤認為是上腹部其它臟器病變,比如胃或肝膽疾病。胰腺炎比較容易發現,主要是疼痛明顯,醫院就診后通過CT和血液淀粉酶診斷。
胰腺癌難發現的另一個因素就是,經濟簡便的超聲檢查更難發現胰腺問題。主要是胰腺被隱藏在胃腸后方,而胃腸內含有大量氣體,超聲不容易透過觀察。
胰腺癌,好發部位是胰頭,就是被十二指腸包繞的部分。此處含有膽總管下端和胰管的共同開口。腫瘤容易導致膽總管梗阻,引起患者黃疸表現。另外,胰腺癌的疼痛也是比較特殊,后背持續性疼痛,比一般胃痛明顯,服用治療潰瘍藥物不緩解,蜷身時可能減輕。
發現胰腺癌相對有效的檢查工具就是腹部增強CT或者核磁共振。發現胰腺占位,并且增強掃描后腫塊有強化。可以通過CT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明確病理診斷。
胰腺癌的治療,如果是中早期,爭取根治手術,一般手術的創傷相對較大;如果腫瘤偏晚期,一般不考慮手術治療,需要化療或放療局部控制,同時針對不同的癥狀對癥治療,減輕痛苦。
【張成海醫生】所有文章均為原創,追求真實、客觀,普及健康知識,歡迎關注和轉發,持續提供有用的醫療健康(腫瘤防治)科普和腫瘤科工作內容。
更多相關建議:
上腹部疼痛以為是普通胃病,最后卻確診斷胰腺癌。這其實也并不奇怪,癥狀多數是沒有特異性的,也就是說,并不是某個癥狀就對應一個病。多種疾病可能有相同或類似的癥狀,同一疾病會有很多癥狀,想靠癥狀來判斷疾病,是靠不住的,只能作為一種可能的線索,需要進一步檢來確認。比如,上腹痛,很多疾病都
上腹部疼痛以為是普通胃病,最后卻確診斷胰腺癌。這其實也并不奇怪,癥狀多數是沒有特異性的,也就是說,并不是某個癥狀就對應一個病。多種疾病可能有相同或類似的癥狀,同一疾病會有很多癥狀,想靠癥狀來判斷疾病,是靠不住的,只能作為一種可能的線索,需要進一步檢來確認。比如,上腹痛,很多疾病都可能會有,盡管以胃病引起的居多,但并不是只有胃病才有上腹痛,除了胃病,肝病,膽病,胰腺疾病,甚至心臟病都可能會有上腹痛。而胃病可不只是胃炎,可能胃潰瘍,也可能胃癌,你也不能想當然認為就是胃炎。
所以,如果出現上腹痛,要進一步檢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當然可以從最常見的胃病著手,比如做胃鏡檢查,如果排除了胃病,或者查出所謂的胃炎胃潰瘍之類,但按照這種病治療,沒有效,就要想到可能是其他病,要進一步檢查。
就胰腺癌來說,也可能會有上腹痛,單就癥狀來說,無法判斷是不是胰腺癌引起的,不過,非要從癥狀上來找個傾向,胰腺疾病(不只是指胰腺癌,也包括胰腺炎等)除了腹痛,可能會有腰痛酸痛,但不是一定有。最終還是要通過影像檢查等來進一步檢查,發現占位病變要活檢或手術確診。
更多相關建議:
上腹部根據腹部體表位置九分法分為左中右三個區域,發生疼痛癥狀與區域內臟器發生病變有關,有時候腹部外臟器發生病變也會引起腹痛癥狀。由于上腹部的為、十二指腸、肝膽、胰腺等臟器位置比較鄰居,并且都有一定的關聯,所以在通常情況下,上腹部發生疼痛癥狀首先考慮胃、十二指腸、胰腺、肝膽等臟器的胰腺癌最常見的癥狀表現是上腹部疼痛、飽脹不適,黃疸,食欲降低和消瘦等。1.上腹疼痛、不適:2.黃疸:3.消化道癥狀:4.消瘦和乏力:5.其他癥狀表現:胰頭癌會導致膽道梗阻,一般情況下不伴有膽道感染,如果合并膽道感染,可能與膽石癥的存在有關。有些病人會有輕度糖尿病表現,以及抑郁、焦慮、個性狂躁等精神神經障礙表現,其中以抑郁最為常見。以上這兩種癥狀表現也是慢性胃部疾病及肝膽疾病與胰腺癌鑒別的一點線索。
關注天天醫學,了解更多健康知識。不足之處,請大家指正補充。
謝謝閱讀!
更多相關建議:
門診上有一位這樣的患者,因為工作原因經常在外應酬,最近一段時間總是感覺上腹部疼痛不適,以為只是一般胃炎,所以就吃了點治療胃病,可吃了幾天藥以后,癥狀沒有明顯變化,并且有加重的趨勢,于是趕緊就去了醫院做檢查,消化科大夫給他做了胃鏡檢查沒有發現異常,就讓患者做了全腹增強CT,結果提示
門診上有一位這樣的患者,因為工作原因經常在外應酬,最近一段時間總是感覺上腹部疼痛不適,以為只是一般胃炎,所以就吃了點治療胃病,可吃了幾天藥以后,癥狀沒有明顯變化,并且有加重的趨勢,于是趕緊就去了醫院做檢查,消化科大夫給他做了胃鏡檢查沒有發現異常,就讓患者做了全腹增強CT,結果提示:胰腺體尾腫塊,同時在肝臟上也出現轉移灶,抽血化驗腫瘤標記物后證實胰腺癌晚期。
在消化科門診上上腹部疼痛癥狀患者非常常見,大多數人以為是胃病發作而已,人們所認為的胃痛不確切,他們也不能非常準確指出胃在哪里。其實上腹部除了胃,還有其他器官的存在,連接胃的十二指腸,肝膽胰脾等臟器。因為內臟器官神經在腹腔里相互交叉,除了胃內本身疾病,還有可能是由于其他臟器所致,尤其當心胰腺疾病。
在生理解剖的位置看,胃在上腹部中間,在胃的后下方藏著猶如長條狀的胰腺,正是因為兩者位置體表投影相同,故常常兩者出現疾病時都有上腹部疼痛不適的癥狀,出現一系列上消化道癥狀,諸如上腹疼痛、噯氣、腹脹等,也會有消瘦等全身癥狀。由于胰腺位置隱匿,在腹腔里手腸道氣體的影響,腹部彩超檢查胰腺疾病敏感度不夠,如需明確診斷,應盡快進行腹部增強CT,如果有條件可行核磁共振。
由此可知,上腹部疼痛不僅僅是胃的疾病,在常規用藥效差和無效時,應及時行進一步明確診斷,尤其重視胰腺疾病。
本期答主:任翔宇,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首先上腹部疼痛是很多疾病的一種癥狀,腹腔臟器極大部分都會導致疼痛,但這一癥狀也是很容易導致誤診及漏診的,所上腹部疼痛并不一定是單純的胃病。下邊小克為大家一一分析上腹部疼痛的疾病,上腹部是指兩側第十二肋骨弓的連線以上,膈肌以下,主要臟器有胃、十二指腸、胰腺、肝及膽囊等。所以這些臟器
首先上腹部疼痛是很多疾病的一種癥狀,腹腔臟器極大部分都會導致疼痛,但這一癥狀也是很容易導致誤診及漏診的,所上腹部疼痛并不一定是單純的胃病。
下邊小克為大家一一分析上腹部疼痛的疾病,上腹部是指兩側第十二肋骨弓的連線以上,膈肌以下,主要臟器有胃、十二指腸、胰腺、肝及膽囊等。所以這些臟器的病變都會導致上腹部的疼痛。
1、胃部疾病,主要有急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癌、胃穿孔等疾病,這些疾病的疼痛多在左上腹部及中腹部,主要是鈍痛、隱痛,而且還伴有胃部一些癥狀。有惡心嘔吐、打嗝噯氣、反酸、食欲不振等,主要是行胃鏡檢查。
2、胰腺炎、胰腺癌,這類疾病是主要是胰腺的病變。胰腺炎主要是中上腹部的疼痛,疼痛呈持續性絞痛,主要是腰背部呈束帶狀的放射痛,還伴有血壓下降、面色蒼白、休克,腹瀉、主要是飲酒或暴飲暴食所引起的,彎腰及傾斜坐位是有所緩解。而胰腺癌是一種惡性腫瘤,主要疼痛為主,主要是根據癌的位置,疼痛在左上腹及右上腹、中腹部、還有可能出現在右下腹及臍周圍疼痛,甚至有全腹部疼痛,還伴有陶土樣大便、惡心嘔吐、消化不良、進行性的黃疸。檢查主要以CT 為主。
3、膽囊炎、膽囊結石、肝炎及肝癌。這些都是肝膽部位病變,主要是右上腹部及右下腹部疼痛,疼痛呈隱痛或是絞痛,但是伴有惡心、黃疸、還有右側肩背部的放射痛。
因此引起上腹部疼痛的疾病有很多,但是要根據具體的發病因素及伴隨癥狀、輔助檢查去確診。而胰腺癌小克上邊也分析了,主要是以疼痛為主,而且伴隨癥狀也是很明顯。
關注小克,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識,謝謝!
更多相關建議:
非常可惜,胰腺癌晚期的治療效果是非常差的,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大部分患者在診斷后半年內死亡,5年生存率只有5%至10%。為什么胰腺癌預后這么差,除了胰腺癌本身惡性程度高,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胰腺癌發現的時候,已經是癌癥晚期。因為早期胰腺癌并沒有任何的不舒服,即使出
非常可惜,胰腺癌晚期的治療效果是非常差的,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大部分患者在診斷后半年內死亡,5年生存率只有5%至10%。為什么胰腺癌預后這么差,除了胰腺癌本身惡性程度高,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胰腺癌發現的時候,已經是癌癥晚期。因為早期胰腺癌并沒有任何的不舒服,即使出現癥狀,也很難與其他疾病區分。
胰腺位于我們腹腔的深面,位于腹膜后,前面有胃,腸管,厚厚的肚皮,所以,即使出現了不舒服,也很難被發現,常常被當成胃痛,消化不良等疾病,導致延誤診斷。
所以,我們強調胰腺癌應該以篩查為主,以下人群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長期飲酒,長期吸煙,肥胖、糖尿病患者,既往有慢性胰腺炎,家族中有胰腺癌患者,反復發作的膽源性胰腺炎等等,對于上述人群,需要從40歲期,開始接受篩查,由于胰腺的位置太深,前面有腸管阻擋,用彩超看得不是很清楚,如果想要檢查胰腺癌,建議選擇腹部CT或者MRI檢查,看得更清楚,更容易發現早期的病變。
總而言之,不要等到出現不舒服才去就醫,這時候往往是胰腺癌的中晚期,治療效果要大打折扣。
更多相關建議:
疾病在西醫上最終判斷還是依靠病理。病理活檢為金標準。上腹部疼痛有很多疾病如胃炎,胃潰瘍,胃癌,胰腺癌,膽囊炎,心肌梗死,早期闌尾炎,膽囊切除術后癥,肝膿腫等等。一般胰腺癌病人癥狀可有上腹部不適,體重減輕,黃疸,脂肪瀉等癥狀,但有時可能都沒有癥狀。一般臨床上對于懷疑胰腺癌的患者,首
疾病在西醫上最終判斷還是依靠病理。病理活檢為金標準。
上腹部疼痛有很多疾病如胃炎,胃潰瘍,胃癌,胰腺癌,膽囊炎,心肌梗死,早期闌尾炎,膽囊切除術后癥,肝膿腫等等。
一般胰腺癌病人癥狀可有上腹部不適,體重減輕,黃疸,脂肪瀉等癥狀,但有時可能都沒有癥狀。一般臨床上對于懷疑胰腺癌的患者,首選無創檢查手段如血清學腫瘤標記物(如CA199),如腹部彩超也很重要,當然胰腺CT及MRI對于胰腺癌診斷有更高的判斷性。如需進一步明確,可在CT引導下經皮穿刺活檢;ERCP胰液細胞刷取;超聲內鏡下引導引導細針穿刺活檢確診腫塊的病理類型。
更多相關建議:
感謝提問。上腹部疼痛是臨床常見癥狀,兼有以下特點需要考慮胰腺癌:1.體重下降:進行性消瘦是重要表現,胰腺癌病人會有明顯的體重下降,特別是胰尾部的腫瘤,消瘦甚至早于其他任何癥狀。2.中上腹痛牽涉背部,前傾體位稍緩解:胰腺位于腹腔深部,是腹膜外位器官,臨床癥狀隱蔽,腹痛具有其特點。3
感謝提問。
上腹部疼痛是臨床常見癥狀,兼有以下特點需要考慮胰腺癌:
1.體重下降:進行性消瘦是重要表現,胰腺癌病人會有明顯的體重下降,特別是胰尾部的腫瘤,消瘦甚至早于其他任何癥狀。
2.中上腹痛牽涉背部,前傾體位稍緩解:胰腺位于腹腔深部,是腹膜外位器官,臨床癥狀隱蔽,腹痛具有其特點。
3.黃疸:胰腺癌的好發部位在胰頭部,而膽總管大多走行在胰頭部,一旦腫瘤壓迫膽總管,就會出現進行性加重的黃疸。
4.腹水:特別是男性,上腹痛伴有腹水的情況需要注意排除胰腺癌。
當懷疑胰腺癌的診斷時,需要完善全腹部CT增強和MRCP,必要時PET-CT掃描,若需要化療,則需要超聲內鏡下穿刺以獲取腫瘤組織,此外,一部分胰腺癌病人血清CA199會顯著升高,B超診斷胰腺癌不敏感,容易漏診。
希望我的回答能讓您滿意。
更多相關建議:
胰腺癌發病隱匿,早期缺乏典型癥狀,腹脹、腹痛等不適與胃炎、胃潰瘍這些胃病癥狀極為相似,依照常理,沒有人會懷疑胰腺癌,延誤就診。胰腺位于左上腹、腹膜后器官,它的前面就是胃,若胰腺腫瘤增大致包膜緊張會有隱隱約約的鈍痛,由于與胃的位置重疊,不好區分是胃疼還是胰腺疼。胰腺分泌消化液對蛋白
胰腺癌發病隱匿,早期缺乏典型癥狀,腹脹、腹痛等不適與胃炎、胃潰瘍這些胃病癥狀極為相似,依照常理,沒有人會懷疑胰腺癌,延誤就診。
胰腺位于左上腹、腹膜后器官,它的前面就是胃,若胰腺腫瘤增大致包膜緊張會有隱隱約約的鈍痛,由于與胃的位置重疊,不好區分是胃疼還是胰腺疼。
胰腺分泌消化液對蛋白質、脂肪、糖有作用,若發生腫瘤其功能受損,病人消化功能不好,腹脹,腫瘤較大壓迫消化道也會發生惡心、食欲減退、腹脹等等不適,同胃病也不好區分。
胰腺癌沒有明確的篩查意見,一般50-60歲的中老年人,若出現頑固性厭食、消化不良、消瘦、上腹痛、背痛等等情況,最簡單的就是做個B超,胰腺有沒有腫塊?膽道有沒有擴張?如果懷疑胰腺有問題,進一步檢查胰腺CT、MRI大多都可以發現。
胰腺癌大約有60%-70%發生在胰頭,腫瘤會壓迫膽總管胰腺內的部分,膽汁排泄不暢,“無痛性黃疸”是其比較典型癥狀,卻往往是晚期。
腫瘤標志物CA19-9是胰腺癌相對敏感指標,大約80%左右的病人異常升高,臨床多聯合CA50、CA242以提高敏感性,但是特異性不高,輔助診斷意義。
胰腺癌病理標本獲取不易,通過內鏡在十二指腸穿刺活檢是胰頭癌診斷最常用的方法,但是成功率不高,也不方便,臨床上常常以影像學檢查和腫瘤標志物而診斷胰腺癌。
我是@劉永毅醫生 ,感謝您的閱讀!
更多相關建議:
這是臨床比較常見的現象,尤其是老年患者,尤其要當心,經常把胰腺病當胃病。胃在腹部中偏左,胰腺在左上腹,胃的后面腹膜后,位置很深,所以二者容易重疊,癥狀比較相似。早中期胰腺癌多無癥狀,晚期癥狀才明顯,這也是胰腺癌容易誤診的原因。我們一般對于老胃病患者,治療半月無效,或者經常性反復上
這是臨床比較常見的現象,尤其是老年患者,尤其要當心,經常把胰腺病當胃病。
胃在腹部中偏左,胰腺在左上腹,胃的后面腹膜后,位置很深,所以二者容易重疊,癥狀比較相似。早中期胰腺癌多無癥狀,晚期癥狀才明顯,這也是胰腺癌容易誤診的原因。
我們一般對于老胃病患者,治療半月無效,或者經常性反復上腹痛或者伴有左腰痛,有消瘦,輔助檢查CA199偏高的,就要當心胰腺疾病的可能,確診很簡單,只要查個上腹部增強CT檢查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