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為什么有的人僅通過飲食和運動就能把血糖控制好?2.為什么打胰島素的人會有很多并發癥?一種比較常見的情況是,2型患者的胰島功能幾乎損壞,服用降糖藥無效的時候,不得不使用胰島素治療。這類患者本身就是長期血糖沒有控制好,導致了并發癥,并不是使用了胰島素才得了并發癥。
所以大家別冤枉胰島素了,謹遵醫囑使用胰島素,對于控制血糖是很有益的。到底是該用降糖藥還是胰島素,根據個人病情而定,醫生說了算。不要擅自決定,也不要人云亦云,胰島素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賣假藥招搖撞騙的人。
希望本回答能夠幫到大家,記得點贊哦,祝大家血糖控制達標!
更多相關建議:
這里原因一是糖尿病患者通過運動
和飲食療法血糖控制理想,也沒有并發癥,故患者像正常人一樣,活的好好的。二是糖尿病患者通過運動和飲食控制,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用口服降糖藥血糖控制的也不好,才選用胰島素治療,病情比較嚴重,故身體也受到影響。三是大多數患者有了并發癥,才選用胰島素,故患者的身體肯定不好,活的也不好。四是胰島素是目前控制血糖最好的藥物之一,療效肯定確切。五是糖尿病患者都是用其他方法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并且多伴有合并癥,才選胰島素治療,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單憑胰島素也不能控制合并癥的發展。所以到后期選用胰島素,病人也不一定活的好好的。
更多相關建議:
我家有兩位糖尿病病人,我奶奶86歲了,糖尿病幾十年,僅僅口服降糖藥物,配合控制飲食,幾十年了不注射胰島素,身體還算硬朗,沒有出現明顯的并發癥。
另外一位糖尿病病人是我媽媽,她糖尿病十幾年了,每天口服降糖藥物,還要配合注射胰島素。盡管如此,她還是出現了一些周圍神經病變的并發癥,住了一段時間的院。
為啥我奶奶糖尿病幾十年,不打胰島素照樣好好的,而我媽媽明明還吃藥還有注射胰島素,卻出現了并發癥呢?難道胰島素是騙局嗎?
當然不是!首先,我奶奶的糖尿病發現的早,血糖也只是輕度升高。我奶奶平時啥也不干,生活安逸,天天就是溜達溜達,鍛煉鍛煉,所以可以控制的很好。
而我媽媽,發現糖尿病的時候,已經消瘦有一段時間,一直沒有時間去檢查,因為工作太累,總以為是累的了。當時去查,血糖已經到了20,服用一段時間降糖藥物,效果不佳,于是采用注射胰島素配合藥物的方法。
我媽媽在婦產科三十年,每天上班非常緊張,晚上做手術不睡覺是經常事兒,神經總是高度緊張,因為婦產科不出事兒,只要出事肯定是大事兒。長期的休息不好,神經緊繃,她的血糖控制,經常不夠理想。如果不是注射胰島素,可能更嚴重的并發癥早出現了!
所以,同樣的糖尿病,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發病情況也不一樣,自然治療的效果也可能不一樣。不能因為片面之詞,而否定科學道理,這種不是思考,是抬杠。
更多相關建議: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1.我們來了解一下糖尿病:2.了解一下常見的降糖的藥物:3.平常使用胰島素是什么?4.糖尿病常見并發癥有什么?5.那么怎么就用了胰島素反而出現更多的并發癥呢?1.如果一個人可以通過飲食和運動控制好血糖,那么他的血糖值一定不是非常高:日常生活也比較有節制,最起碼是個自律的人,基本上也不需要什么藥物干預。這樣的人血糖控制良好,并發癥的出現可以很慢或者到老了也可能才有一點,并不危及生命。2.用胰島素的病人,血糖水平高:經過飲食和運動血糖控制不理想,仍忽高忽低或者居高不下,甚至有些人還需要配合藥物一起才能把血糖降下來,并且這一類人的生活方式應該是:測血糖—打胰島素—吃飯。一般是按照血糖水平打胰島素,按照血糖水平分配吃飯的量,基本很少有人會這么做,她們都會有一個心理狀態:反正我用的有胰島素,吃多了胰島素也會降下來;她們有一種依賴心理,因為打了胰島素就不在嚴格控制自己的飲食,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并不是因為用了胰島素就不用控制飲食和運動,而是運動和控制飲食過后血糖扔不能降下來,這前后邏輯總是被渾渾噩噩的理解。3.用胰島素的病人,只要能把血糖控制在安全水平,和那些通過飲食運動就能控制血糖的人在并發癥的出現時間上沒有差別:并發癥的出現全部都是血糖水平在作怪,并不是胰島素的問題,只能說用了胰島素的人,他們對飲食和運動的重視程度降低了,導致用了胰島素還不如那些沒用胰島素的人血糖控制的好。 那這些用胰島素的人不用胰島素不就好了嗎? 我們想一下,配合著降血糖的胰島素都沒把血糖降低,這一類人如果不用胰島素血糖水平得高成什么樣子?并發癥只能更快的找到他們而已。4.用了胰島素就會上癮,再也去不掉! 這句話是錯誤的:對于剛發現糖尿病的病人,我們一般建議先注射胰島素,是因為我們外源的加入胰島素,就可以讓自身的胰島細胞休息休息,等穩定以后再讓他們工作,配合飲食跟運動,自身的胰島細胞分泌的胰島素就夠自身使用,并不是用了就上癮,用了就撤不掉的人,血糖控制確實不好;還有就是,用胰島素控制好的話,當然選胰島素了,副作用少,比起藥物會引起一些肝臟、腎臟的損害,胰島素可以算是最佳選擇。最后小結:希望從專業角度能讓大家明白,胰島素并不可怕,它真的是一種非常好的降糖藥物,它的問世拯救了千千萬萬的生命,得了糖尿病一定要堅持檢測血糖,找專業醫生調整藥物,不要隨便到藥店買降糖藥,如果不適合自己很有可能帶來其他的麻煩。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贊、點個關注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更多相關建議:
這個問題太有意思了!
用這種說法來說明胰島素是騙局,其實就相當于說我們國家五六十年代窮一些,沒人欺負我們,現在國家富強了,誰都想來欺負一下,富強就不好一樣道理。
不同的治療方案是基于不同的血糖水平,如果為初發糖尿病,血糖不是很高,在10mmol/L左右,這種情況按照指南的要求采用飲食運動治療,血糖確實是可以下降的,并且這樣的血糖,患者的自己癥狀也不明顯,沒有相關的并發癥出現,當然可以活得好好的。但是表面上好好的,并不能說明病情沒有什么變化,如果血糖控制的不好,各種并發癥也會悄悄地出現。
對于應用胰島素的那部分患者,一般來說血糖都是比較高,病史比較長,合并多種并發癥的患者,這樣的患者在使用長時間的口服降糖藥物治療以后,血糖長期不能達標,不得不采用胰島素治療。因此這部分患者病情一般比較重,胰島功能比較差。
這部分患者需要應用胰島素,才能穩定病情。事實上,這部分病人就是使用了胰島素,才能將病情基本保持穩定,減少多種口服降糖藥物對胃、肝、腎的刺激,血糖盡可能的平穩,防止并發癥的加重出現致殘致死的可能。
有些人危言聳聽,說出了看似正確的錯誤言論誤導許多人,這也是醫生對那些百度看病或者人說不能......等深惡痛絕的原因。
醫患互信才能攜手共同對待我們的敵人,維護我們的健康。
更多相關建議:
看到這問題,真TM的光火。
問這問題的人,并不是真的無知,而是有目的散布反醫學科學言論,就是要讓不明真相的人放棄正規醫學治療,而去服用他們的保健品或接受他們的療法,只是不敢明說而已。
中國有糖尿病患者七千多萬人,只要1000個人中有一個人信了,受害人群也是龐大的。所以對這種反醫學科學,危害他人健康的言論,必須無情的揭露批判。
有點頭腦的人,都知道因果關系,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先有因后有果。題目把糖尿病的并發癥歸咎于胰島素治療,就是故意搞混因果關系。
糖尿病是糖代謝紊亂的疾病,其本身就可引起全身組織器官多發性病變,眼、腦、心、腎、外周神經,四肢血管都可受損害。在這里,糖尿病是因,糖尿病的并發癥是果,糖尿病出現并發癥是必然的。
不接受正規治療,血糖越高,這種損害的進展會更快,損害的程度越嚴重。而接受正規的治療,把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的水平,可以大大的減輕糖尿病的并發癥程度,延緩并發癥出現的時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把糖尿病并發癥的出現,歸咎于胰島素,就是故意否定和抹黑胰島素在糖尿病治療中的積極作用,目的是險惡的。
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藥物但不是唯一的藥物,不是所有人都必須要用胰島素治療,問題的人連這個基本常識都不懂,得出的自然是可笑的反科學結論。
什么人需要接受胰島素治療?
(1)16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不論何種類型糖尿病,都需要接受胰島素治療。因為他們的身體還在發育,在在長個子的階段,而身體發育長身高離不開胰島素的重要作用。
(2)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身體內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所致,必須注射胰島素給身體補充,不使用胰島素治療,必然發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最后死亡。
(3)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藥治療效果不好,糖化血紅蛋白高于7%。此種情況下,口服降糖藥聯合胰島素注射治療,以達到更好的降血糖結果。
(4)嚴重感染創傷和手術。使用胰島素治療,預防出現應激性高血糖和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促進疾病痊愈,傷口愈合。
(5)出現糖尿病嚴重并發癥。
以上這些患者,不用胰島素治療治療,后果是嚴重的。對這些人,反科學的人若主張放棄胰島素治療,就是害命!
除以上之外的2型糖尿病病人,在運動和飲食控制不佳的情況下,可以口服1種或2種降糖藥物。
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藥即可達到很好的控制血糖作用,根本不需要一上來就使用胰島素。所以,反對胰島素治療的人,哪里有理由來反對,純粹信口雌黃。
運動和飲食控制,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可以減少藥物的使用量,增強藥物包括胰島素的作用。少數2型糖尿病患者,只靠運動和飲食控制,就可達到很好的控制血糖目的,但注意,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多數人還是需要藥物治療。
糖尿病是慢性病,不正規治療,短期是可以活得好好的,并發癥一來,40~50歲就中風癱瘓、眼瞎、足部潰瘍壞死截肢,還能不能活得好,自己清楚。
更多相關建議: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糖尿病的至病原因及如何治療,都各抒己見,感謝各位真情分享??????本人觀點:至病原因,細胞病變。治療理念:能食療,不吃藥;能吃藥,不打針。盡可能多渠道采取非藥物控糖措施控糖,以達康復。這也是本店調治慢性病的依據所在,十多年來,大量的臨床康復病例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切忌過早用藥,凡早、中期患者非藥物調治達康復者本店成功多例,且到目前無例外,珍惜生命,從我做起!!!
更多相關建議:
胰島素不是騙局,讓你誤解“胰島素”、服用保健品的才是騙局。也就是說自己分泌的胰島素不夠自己降糖用了,需要幫助胰島素降血糖。控制飲食、體育鍛煉、減輕體重。
》》關注趙一帆醫生,獲得更多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這個問題屬于典型的邏輯錯誤,邏輯關系沒有搞清楚,這是兩件事,根本就沒有因果關系,推導不出這樣的結論。就好比如說,有的人天天宅在家里,不愛運動,但是身材一樣很好,有的人卻天天去運動,但還是很胖,所以得出結論,運動沒有用,根本不可以減肥。大家可能一眼就看出來了,不能這樣猜測。
首先,運動和飲食控制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礎,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必須這樣做。如果單純依靠飲食和運動可以控制血糖, 說明他的糖尿病不嚴重,屬于非常早期的,這樣治療是可以的。但是,很多患者,光靠飲食和運動,是無法控制的,長此以往,可能導致嚴重的并發癥,例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等等,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
其次,胰島素不是騙局。胰島素是胰腺分泌的正常激素,不論你是否注射胰島素,你的體內每天自己也在不斷的產生胰島素。對于一型糖尿病的患者,胰島素是目前為止,唯一的治療辦法。對于二型糖尿病,部分患者可以通過運動飲食加上藥物控制,還有一部分患者需要使用胰島素治療。
胰島素的副作用非常小,大家不要諱疾忌醫,更有部分患者拒絕胰島素,他們的理由是,一旦打上胰島素,就不能停藥,需要終生注射。這是很正常的,你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不足,就是需要終生用藥,一點也不奇怪。
更多相關建議:
治療糖尿病的目的是為了預防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控制血糖達標則是實現這一目的最重要的措施。在降血糖措施的選擇上,胰島 β 細胞的功能不同,治療方案也不一樣:部分患者可通過非藥物治療控制血糖,部分患者則需要胰島素控制血糖。同樣是降血糖的治療方案,為什么使用胰島素的患者卻發生了不少并發癥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糖尿病的治療是一個升階梯過程,能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控制血糖,盡量不要使用口服降糖藥;能通過口服藥控制血糖,盡量不要啟動胰島素治療。究竟使用何種治療方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胰β細胞的功能狀態。胰島β細胞的主要作用是分泌胰島素,增加肌肉、脂肪等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與儲存;當胰島 β 細胞功能較好時,可分泌適量胰島素控制血糖,此時可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如運動、控制飲食、減輕體重等措施控制血糖,治療無效者可增加口服藥控制血糖;當胰島 β 細胞功能低下時,胰島素分泌不足以致口服藥降糖效果較差,需要啟動胰島素才能使血糖達標。因此,糖尿病治療方案的選擇由病情的嚴重程度所決定,必要時只有啟動胰島素才能控制血糖。
選擇了合適的治療方案,是不是就不會出現并發癥了呢?當然不是。糖尿病的靶器官損害可發生在糖尿病診斷之前,也可發生在診斷后。多數并發癥在早期病變較輕,臨床癥狀不顯著,以致患者誤認為還未出現并發癥。降血糖治療的目的是為了延緩并發癥的發生,不一定能阻止并發癥的進展。治療方案的選擇,也可反映出病情的嚴重程度:如果需要通過胰島素控制血糖,說明病程通常較長,靶器官損害的程度可能也較嚴重,后期出現并發癥的幾率相對較高;如果可僅僅通過非藥物治療方式控制血糖達標,說明病情相對較輕,靶器官損害可能也較輕,若血糖長期控制達標,后期出現并發癥的幾率相對較低。因此,使用胰島素的患者出現了并發癥,并非由胰島素所致,而是病情的進展所致。所以,作為降血糖的最后防線,胰島素并非騙局。
綜上,糖尿病患者使用非藥物治療還是胰島素控制血糖,由胰島 β 細胞功能與病情共同決定;使用胰島素降血糖的患者,通常病情較長、靶器官損害較嚴重,出現并發癥的幾率也較高,胰島素并非是治療糖尿病的騙局。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系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