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薯類食物應該科學控量食用②淀粉類瓜果控量食用③火大油多烹飪方式的蔬菜不宜多吃④腌制過的蔬菜不宜多吃
腌制過的蔬菜最好不要多吃,因為鹽含量較高,過多鹽的攝入是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對于糖友來說也是增加并發癥的重要因素,例如泡菜、咸菜、重口味的菜肴最好少吃一些為宜。
更多相關建議:
1.雪里蕻,性溫,多吃容易加重糖尿病人陰虛火旺的體質。而且雪里蕻經常被制成腌菜,會添加大量食鹽,也不利于糖友們控制血壓。2.甜菜,甜菜中的甜菜糖會在人體內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引起血糖明顯升高。甜菜的熱量也很高,不利于糖尿病人控制總熱量。3.香椿,香椿助陽,易加重糖尿病人的肝火,而且香椿也經常被腌制食用,含鹽量大。香椿吃多了還會損傷視力,對糖尿病并發視網膜病變的患者也不利。1.淀粉類蔬菜,如土豆、南瓜、山藥、芋頭、蓮藕、胡蘿卜等,這些蔬菜的淀粉含量較高,應該當做主食來吃,如果當菜來吃沒有計算熱量的話,就容易使得血糖上升、熱量超標。2.豆類蔬菜,如豌豆、毛豆、黑豆、黃豆等,其淀粉含量也比較高,應該歸類于主食,不應該當做蔬菜食用。豆類食物吃多了也很容易脹肚子,消化不良。
覺得小糖的回答有幫助就點個贊吧,轉發給更多的糖友知道吧!
更多相關建議:
一、含熱量比較高的蔬菜,約每200g產生90kcal的熱量,要適當少吃點。
(1)豆類:蕓豆、豆角、扁豆、四季豆、荷蘭豆等。
(2)山藥、荸薺、藕等。
(3)洋蔥、蒜苗、胡蘿卜等。
二、含熱量很高的蔬菜,約每70-100g產生90kcal的熱量,不宜吃或者當成主食吃,就是說吃這些蔬菜時需要等量交換減少主食攝入量。
(1)土豆、芋頭、地瓜等。
(2)鮮豌豆、毛豆等。
吃蔬菜的技巧
1、種類:多吃熱量低的蔬菜,如帶葉的白菜、芹菜、韭菜等。
2、最好每天吃一頓涼拌菜,可以避免油脂太高。
3、每種蔬菜有不同的營養價值,每天的蔬菜種類盡量換著吃。
想了解更多糖尿病知識及控糖技能,可關注在線指導控糖先行者——微糖 weitangr
更多相關建議:
碳水化合物偏高。那咱們就以數據說話,看看哪些蔬菜的碳水含量是遠遠高于平均水平的。山藥、芋頭、土豆、蓮藕這4樣估計老糖友都已經會背了,除此以外還有這些的碳水含量都在10%以上(指新鮮的、非干品哈,干品含量更高):蠶豆(58.9%)、百合(38.8%)、葛根(36.1%)、黃花菜(34.9%)、甜菜根(23.5%)、豌豆帶莢(21.2%)、慈菇(19.9%)、洋槐花(17%)、蒜苔(15.4%)、馬蹄(14.2%)、涼薯也叫“沙葛”(13.4%)、毛豆(10.5%)。“應該怎么吃?”而不是“能不能吃?”,因為只要是食物都能吃,糖友也沒有絕對的禁忌,只是量多量少的問題。因此,咱們就從“量”出發,vivi習慣逆向思維,這里分享倒推法:先保證250克的“綠葉蔬菜”吃夠 ,綠葉菜的碳水很低(半斤菜差不多含8克碳水)
剩余17克碳水,換算出來可吃的量為:蠶豆28克,百合43克,葛根47克......
當然,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沒法像做實驗一樣去精確到克,那沒關系,只要別超過太多就可以(比如適宜吃50克,你吃70、甚至100克,就有點過啦)
我是想活120歲的營養師vivi,如果您覺得有收獲,歡迎點贊轉發關注,祝健康。
更多相關建議:
新鮮的蔬菜,幾乎都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因為蔬菜的最主要特點就是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容易升高血糖的淀粉和糖含量都很少,因此,蔬菜營養價值高,對餐后血糖的影響也不大,糖尿病患者應該多吃蔬菜。
研究也發現,多吃蔬菜,不僅能直接降低糖尿病風險,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還對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冠心病,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在蔬菜中,糖尿病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淀粉含量較高的蔬菜,其實這類蔬菜多數歸為薯類,但很多人容易混淆。含淀粉較高的蔬菜主要包括土豆、山藥、芋頭和藕等,這些確實也有蔬菜的特性,但因為富含淀粉,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吃了這些薯類“蔬菜”,應該相應的減少主食量,以避免過多的碳水化合物攝入,導致餐后血糖過高。
更多相關建議:
糖尿病患者是什么菜都能吃的,只是在菜的加工中,應該盡量少放油,少放鹽!避免油炸,或者是大油炒,飲食要清淡。
每天的油的攝入量要控制在25克,(不超過3羹匙)鹽的攝入量要小于6克(一啤酒瓶蓋),如果不用過多的油和鹽做的蔬菜,糖尿病患者一天吃1到2斤,都是沒有問題的。
對于一些根莖類的蔬菜,比如土豆,地瓜,山藥,藕……這類的蔬菜由于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比較多,應該算作主食。
更多相關建議:
感謝邀請,
大部分蔬菜糖尿病的朋友都是可以吃的,蔬菜中含水量多,含糖量普遍較低,部分蔬菜注意不要過多食用,例如含糖量較高的胡蘿卜、南瓜燈,淀粉量較高的薯類食物,如土豆、紅薯、山藥等(這些可以當做主食,代替部分大米和面粉類食物),不過由于蔬菜中都富含膳食纖維,只要適當食用的話,對血糖的營養也不會過大。不過要注意的是,水果的性質就不同了,水果中的大部分果糖成分雖然和葡萄糖代謝過程并不相同,但其中也含有葡萄糖,如果吃多了照樣會影響血糖,讓血糖飆升。
糖尿病朋友可以私下查詢一下常見蔬菜水果的GI(升糖指數)和GL(糖負荷)值,一般GI高于5.5,GL高于10的話,不利于糖尿病和高血糖患者食用。
當然,理論上來說其實沒有糖尿病朋友一定不能吃的食物,但凡是要有個量,最好不要過量食用。
更多相關建議:
糖尿病患者多吃蔬菜是非常有好處的,有研究顯示:蔬菜攝入量≥200g/d的糖尿病患者HbA1c、血清甘油三酯以及腰圍均顯著低于攝入量低于100g/d的患者。
但是,有一些蔬菜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還是要減少食用量的:
1、淀粉(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蔬菜:如土豆、南瓜、山藥等。這類食物,如果吃多了,餐后血糖肯定爆表,所以大家在吃這類食物的時候,要適當減少主食。
那具體減少多少呢?參考如下交換分:
60克紅薯(生重)=120克山藥(生重)=100克土豆(生重)=60克米飯(熟重)=35克饅頭(熟重)
2、炒菜的時候不要放糖烹調:糖對血糖影響很大,食用過多,會造成餐后血糖波動比較大。
中國最新版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添加糖的攝入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其實,這個量很容易就超過了:比如一聽可樂可就超過了25克這個標準了或者炒菜中喜歡放糖又或者喜歡吃甜點,這些都在無形中增加了添加糖的攝入量。
而且,甜味劑最好也少放,因為甜味劑食用過多會加重胰島素抵抗,不利于血糖的長期控制。
3、高溫油炸的蔬菜,或者炒菜時放油比較多:如果吃得過于油膩,會影響下一餐餐前血糖或者空腹血糖偏高,從而導致血糖難控。
而且,油脂攝入過多,也會影響血脂代謝,進而會增加并發癥的發生風險。
4、腌制的蔬菜:眾所周知,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普通人高2-4倍,而且超過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最終死于心血管疾病。
食鹽攝入過多,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所以少吃腌制品還有含鈉不明的食物,每天食鹽攝入量控制在6克以內。
在這里需要強調一點:炒菜盡量少放雞精或者味精,這些都是隱形鈉含量很高的調味品。
如上四大類的蔬菜,糖友們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減少攝入量哦。
更多相關建議:
,但還是有一些蔬菜,對糖尿病有害無利,不適合糖友們食用。不適合糖友吃的蔬菜1. 淀粉含量高的蔬菜:比如土豆、芋頭、山藥等塊莖類蔬菜。這類蔬菜煮的時候會產生更多的糖,所以熱量和糖分一般都偏高,不利于血糖的穩定。2. 助陽傷陰的蔬菜:比如雪里蕻、香椿、韭菜等。這類食物一般適合陽虛的人吃。陰虛的人吃了容易加重肝火,尤其是像糖尿病這類陰虛火旺的人群,吃了對病情的恢復沒有好處。3. 對糖尿病無利的蔬菜:比如酸菜。酸菜在腌制的過程中,會破壞掉維C、B族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而維生素C具有促進胰島素分泌、保護血管壁的功效。此外,酸菜含有一種有機酸乳酸,可轉化成丙酮酸,容易使糖尿病患者出現酮癥、酮癥酸中毒。建議,糖尿病患者應該多吃這四類蔬菜。1. 大豆和豆制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可以幫助糖友強身健骨。2. 莖干粗的蔬菜:膳食纖維含量豐富,對于控制血糖、促進減肥都很有幫助。3. 深色的蔬菜:深色蔬菜中含有的天然化學物質,對保護心血管健康、控制血糖、改善胰島素抵抗有一定的效果。糖友們可以適量增加這些深色蔬菜在食物中的比例,比如深紫色的紫甘藍、橙黃色的胡蘿卜等。4. 葉子大的蔬菜:膳食纖維含量豐富,有利于控糖。以上就是我對您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想了解更多小知識,歡迎關注我!
更多相關建議:
糖尿病患者每天應保持400~500G的蔬菜攝入量。
糖友可選擇的蔬菜以綠葉蔬菜為佳
比如青菜、菠菜、芹菜、西藍花等
根莖類蔬菜需要慎重,特別是淀粉類蔬菜
如土豆、紅薯、蓮藕、山藥、南瓜、芋頭、甜菜、菱角、百合等,以及淀粉類豆類,如大紅豆、綠豆等。因為它們含較高淀粉,一不小心就會導致糖分攝入過高,影響餐后血糖穩定。
如果某餐中攝入了一定分量的淀粉類蔬菜,那么就把當餐的主食減少,甚至不吃米面主食,以減少糖分攝入。
如果血糖控制不穩定,糖友每日的主食分量最好控制在100~200克。
某些“生發”類蔬菜糖友需慎用
用中醫理論說,糖尿病屬于陰虛內熱型證候,因避免“生發”、容易助火的食物,比如香椿、韭菜,屬于溫性生發類蔬菜糖友應避免食用。
腌制類、過咸、過油的蔬菜少吃
比如咸菜,鹽分很高,對腎臟和血壓不利。還有地三鮮,烹飪過程中油分很高,不利于血脂控制。糖友不光要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壓也同樣需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