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中藥化學的人都知道,以藥理活性來指導有效成分的提純,結果提出出來的單體成分,越純效果越差。
現在新藥研究,要求對物質基礎說清楚,于是以天然產物開發新藥的思路,表面上看來是創新,能講清藥用機理,但是大多化合物相對于中藥來看,其藥用價值是在下降的。
人體是一個高智能的有機體,我們想盡了辦法去純化化學成分,實際上人體能夠輕松將其分開,所以,我也不贊成過分的去將中藥提純。
更多相關建議:
但凡具有中醫思維的人都知道,中藥是不能提純的。這樣每年會浪費掉大量的優質藥材。中藥治病是利用藥物的四氣五味歸經來糾偏的,糾的是陰陽虛實表里寒熱的偏性。
一門心思陷入尋找中藥里那治病最神奇、最直接成分的人,滿腦子還都停留在西方研究微觀物質的世界里。
一個經典藥方就像一首經典的音樂曲子,由無數音符組成,你卻偏偏提出那個你認為最好聽的音符反復聽,大腦愿意嗎?時間長了不抵抗嗎?
精微成分能夠提取,溫熱寒涼的氣、酸苦甘辛咸的味能夠提取嗎?本來是形而上層次的高級理論,被形而下的低軌思維研究,這叫退化。
格局、站位到不了中醫的層次,永遠無法理解中醫的奇妙之處。
更多相關建議:
中藥提純絕不能因噎廢食,出現問題就完全否定“科學”的積極意義?這腦回路也太清奇了!以保守固執的心態“保護”中醫,最終必將會把中醫徹底推下歷史的舞臺。[靈光一閃][淚奔][我想靜靜]
更多相關建議:
不光中醫大師不主張提純,作為一位普通中醫者目前也不太主張提純后的中藥治療疾病。
一、目前的科技發展還不夠,只局限于一種或多種藥物提純,但一個方劑的藥物提純技術還達不到。比起使用中藥方劑治療疾病,還有相當長的距離。
二、談一下中醫使用方劑是怎么治病的。作為中醫者都深深地知道,通過四診合參,整體觀念,精確的辨證后,方可立法選方。方劑中中藥眾多,有的單味藥物可以對疾病主癥有效,有的對疾病兼證有效,有的作為佐使藥,起到對主要有輔助作用,或者減輕其主藥毒性作用的中藥,分為君臣佐使,各自發揮自己的作用,可謂團體作戰,因此不存在西藥所謂的抗藥性。講到這,大家也同時會想到:
1、提純的中藥只能是單一作戰,不可能與其他藥物一起作用于疾病。所以力量會偏弱,有可能產生耐藥性,而且還不容易變通。
2、方劑的中藥是通過煎煮產生物理及化學反應,除了物理各自的功效主治外,產生化學形成另一種物質,對疾病會產生治療作用。這是中藥提純所做不到的,換句話說,提成后的中藥不可能再產生新的化學物質,對疾病的治療,會大大縮小作用。這也是提純后的藥物治療單一性,作用減弱性,不可變通性,甚至抗藥性。
3、現代醫學研究張仲景《傷寒論》方劑,就發現方劑中有些單一藥物對疾病有效,有些方劑中的藥物對疾病無效,但用其中一種藥物治療疾病,作用比整個方子弱。當整個方劑一起煎煮時,其他沒有對主病起作用的藥物,可通過煎煮后,能增強整個方劑的療效,通過煎煮,這些本來沒什么作用的中藥也發揮了作用。同時又做了個實驗,把對主病不起作用的藥物去掉,整個方子的療效則下降,這些藥就是方劑中的佐使藥。一個經典方劑,方中的藥物都是有用的。我們試想而知,那些提純后的中藥對疾病的作用大小了。
4、提純的中藥也有它的優點,那就是治療單一疾病相對精準,無論口服還是輸液,相對比較方便,對疾病的中醫辨證也減少了難度,就是普通醫務工作者,也知道這種提純中藥能治什么病,就可以使用。不像中藥方,需要精準的辨證施治,方可有效。
三、以上足以見得目前中醫大師以及中醫者,不太主張提純中藥的使用原因。不是提純的中藥不管用,而是現代科技水平目前還沒達到提純整個方劑的能力!期待科技發展的同時,更期待中醫藥能夠更好的繼承發展下去,需要一代一代中醫工作者不斷努力,需要國民支持與擁護,繼承好挖掘好中醫寶庫,為國民造福,安康長壽,成為抗擊疫情的生力大軍!
更多相關建議:
碳酸氫氨,把分子析出,是碳酸氫氨馮?欣相當部分中醫藥內行的留言評語,點贊了。
我無需復言,也沒有更高深的見解,只能從另方面隨便說幾句。
請問:H2O提純了還是水嗎?
NHOHCO3提純了還是氮酸氫氨嗎?
稻米提純了還像稻米(有稻米的功效)嗎?
本來,比如經方麻黃湯,桂枝湯,隨心加減一味,已經就改變了藥方功能,要是再來一個提純,還有一點作用嗎?
結論:中藥提純,完全是荒謬絕倫!
更多相關建議:
不主張中藥提純,是中醫秉持以形補形的機理、原則、宗旨,故中醫始終不去深究哪種成份起作用,那種成份不起作用,哪種成份起負作用。只要利大于弊,就可以取其偏性而攻伐,剩下的就靠濟量而調濟。或許會說,中藥里有許多廢物,但有些所謂的廢物,或許對去病沒有直接作用,但所有廢物都屬天然合成,符合天然的人體,不盡適合人體吸收,有些東西還可以產生物理作用,機械性激發,以適物感或異物感,間接喚醒人體機能。全藥食用,以命換命,符合自然共濟性,故不必提純,不宜提純,不應當提純,也沒辦法提純。不要拿科學來綁架,科學并非代表真理,更非代表現代,其所謂的先進性,也有退化的成份,有待歷史檢驗。
更多相關建議:
中藥提純就不是中藥了。
中國傳統的中藥用的是藥性,即溫,涼,寒,熱,升,降,散,收,走某條經絡等等。如果提純了,就沒有原有的功能了。
更多相關建議:
中藥提純不可行。大米,含有多種人體必須的營養成分,蛋白質、微量元素、部分氨基酸等等等等,我們單吃大米做成的食物,只要不暴飲暴食,很難因為吃大米出現各種各樣的身體傷害。如果分別提純,補充其中一樣或者幾樣,只要稍有點醫藥常識都知道,傷肝傷腎,并有幾率引發其他身體傷害。西藥為什么相對于中藥副作用那么大,在治療量的情況下就產生副作用,就是由于純度太高,雖然治療效果比較明顯,但是沒有了各種物質的說不明道不清的協同作用,對身體的部分或者全部甚至后代產生傷害!聾啞人中很大部分是母親懷孕期間服用西藥導致的藥物致聾——千手觀音絕大部分是由于藥物致殘導致聾啞的!
更多相關建議:
今天認識中藥,首先不是化驗什么成份,中藥的四氣五味寒涼溫熱它的根本性質究竟是什么?就象中醫里的經絡系統,臟腑系統,精氣神,氣血關系與內函,陽陽平衡關系,五行的生克制化的實質關系,衛氣榮血的意義等用今天的所謂科技,解剖,細胞分子分析,各種化驗檢測數據真的能說明生命內函嗎?搞懂沒有,就憑想象去改變改造它是正確的嗎?今天一病人左腹股溝痛疼,西醫各種檢測化驗均不明究里,就迶便定性為神經性痛疼,這本身就是一句屁話,難道要把報造消息的神經麻痺,阻斷,破壞掉才對嗎?是科學的態度嗎?實質就是肝郁氣結造成的經絡阻滯而產生的痛疼,消除這個癥狀,只需三陰交,公孫穴揉按數下,經氣一通其痛立解,一分鐘的事,這就是今天發生的事實。
更多相關建議:
中醫藥是一門經驗科學,古人用天地宇宙間天地曰月運行之道將人體的生理病理以陰陽五行來歸納,將各種天然藥材以升降浮沉、溫熱涼寒來歸類,將脈象的各種形式、各種各樣的癥狀也以同樣的方式進行分類,這其實就是中醫藥的公開秘密。中藥提純是西方醫學,也就是實證醫學的研究和應用,這和我們傳統中醫藥是不同的研究方法。因此許多真正的中藥大師對中藥提純是不會贊同的。當提純中藥時已經離開了中醫藥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