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邀
腎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常見病的統稱,常包括不同類型的腎炎,急性腎衰竭,腎結石等。腎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泄器官,腎臟疾病會造成機體排泄障礙,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八個信號說明腎臟病了
信號1.水腫
飲水太多,或者是睡眠時間過長、過于肥胖等,眼瞼、臉部、小腿等部位可以出現輕微的水腫,或者一過性的水腫,如果不是這樣,就要懷疑是不是腎臟有了問題。
腎臟是人體代謝水的器官,腎不好,水就會蓄積。有的人早上起來發現眼皮浮腫,或者雙腳、雙腿浮腫,都要考慮腎臟的問題。
(圖片來源:Pixabay)
信號2.貧血
貧血的癥狀包括面色發黃、全身虛弱、頭發干枯等。造成貧血的部分原因是由于血尿和失血導致的,但更多的是由于腎臟受到損害,從而影響了促紅細胞生成素的分泌導致貧血。
信號3.便有泡沫
如果尿液表面總是浮著一層細小的泡沫,久久都不能消失,提示腎臟可能出問題了,千萬不要忽視,這些泡沫很可能是蛋白質。
信號4.尿量發生變化
正常喝水的情況下成年人尿量平均每天1500~2000毫升毫升,每次約300毫升。如果在一段時間里尿量變多或變少,都有可能是腎臟出了問題,疾病上身了。
(圖片來源:Pixabay)
信號5:體虛無力
當腎臟出現了問題時,相當多的腎病患者會有四肢無力、頭暈和腰酸時的情況發生,所以當有這些癥狀時,也要考慮是否是腎臟出現了問題。
信號6:食欲不振
不想吃飯、厭食,甚至惡心、嘔吐,也是腎臟病的常見癥狀。早期尿毒癥患者經常出現食欲減退、惡心、皮膚瘙癢等表現。因此,有這些癥狀,特別是合并高血壓、貧血的患者一定要查腎臟功能。
信號7:腰痛
腎臟若出現了問題上,會有腰痛的情況出現,在腎區出現疼痛、或出現持續隱痛,腎結石可造成絞痛。
(圖片來源:Pixabay)
信號8:合并其他疾病
許多疾病容易出現腎臟損害,如高血壓、糖尿病、痛風、多囊腎,已經有這些疾病患者應定期做尿液檢查。
更多相關建議:
1、少尿或者無尿2、夜尿3、尿潴留4、腎絞痛5、水腫5、腰痛6、高血壓腎病患者的注意事項:
飲食清淡,避免酒精和辛辣食物,少吃油膩和動物蛋白,多吃肉(如脂肪、蝦、蟹等)。避免食用豆類及其制品(如豆腐、豆芽、豆粉等)。水腫、高血壓、心力衰竭患者應少吃鹽或無鹽飲食。腎功能不全及尿毒癥患者應特別注意。禁食豆類及其制品,少吃堅果(如核桃、栗子、杏仁等)和腌制食品(如泡菜)。
想了解更多健康資訊,請點擊文章上方的「關注」按鈕關注我們!
康愛多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健康的知識,讓你了解更多的健康資訊,走出用藥誤區!
如果喜歡,歡迎點贊、評論或轉發!
更多相關建議:
自我檢查是否患有腎病可參尋以下方式:\r 一、尿量異常\r 1、少尿與無尿:少尿指24小時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時少于17ml。無尿指24小時尿量少于0-100ml。少尿和無尿多數與腎功能衰竭有關。\r 2、多尿:指24小時尿量大于3000ml或每分鐘大于2ml。多尿的原因有水攝入過多、腎小管及腎間質病變、腎臟排水增加和體內某些物質(如葡萄糖等)從尿中排泄過多等。\r 3、夜尿:指夜間(晚上6點-次日早晨6點)尿量超過全天尿量的一半。大多與腎功能不全有關,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有些也會夜尿增多,某些精神因素也會引起。但僅排尿次數多而尿量不增加者,不屬夜尿增多范疇。\r 二、排尿異常\r 1、尿頻、尿急、尿痛:尿頻指排尿次數增加(正常人白天平均排尿4-6次,夜間0-2次)。尿急指一有尿意即要排尿或剛排完尿又急著要排,常常急而不能自控。尿痛指排尿時尿道產生痛疼或燒灼感。這三個癥狀并存是泌尿系統炎癥的特征性表現。\r 2、尿潴留:指排尿障礙導致尿液停留于膀胱內而無法排出。多與尿道的部分和完全性梗阻有關,某些藥物和神經系統疾病也會引起。\r 3、尿失禁:指尿液不自主地從尿道溢出。可見于下尿路解剖或功能異常、神經性膀胱等。\r 三、腰痛\r 1、腎絞痛:疼痛突然發作,常向下腹、外陰及大腿內側等部位放射,呈間歇性劇烈絞痛。常由輸尿管內結石、血塊或壞死組織阻塞所致。\r 2、腎區鈍痛及脹痛:泌尿系統疾病所致的腎區疼痛包括:1)腎臟腫大牽撐腎被膜起,如急性腎炎、急性腎盂腎炎、腎盂積水、多囊腎、腎癌、腎下垂等。2)腎周疾病所致腰痛:如腎周圍膿腫、腎梗塞并發腎周圍炎、腎囊腫破裂及腎周血腫等。但是,許多腰痛是由脊柱及脊柱旁軟組織疾病引起,胰、膽、胃部疼痛也常放射到腰部。\r 有些病人初次到腎內科就診,就被確診為“晚期腎臟病”。這是為什么呢?因為腎臟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而且多沒有什么特異性。病人得病初期,可以無任何不適,即使有些不適,也不容易引起注意。許多病人常常到腎內科以外的科室就診或自行服藥治療;有些病人不認為自己患病,也從未看過病,第一次知道自己患了腎臟病,就已經到了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期了。那么,腎臟病早期有哪些征兆呢?\r 水腫\r 腎臟病水腫的特點是晨起眼瞼或顏面水腫,午后多消退,勞累后加重,休息后減輕。嚴重水腫可出現在身體低垂部位,如雙腳踝內側、雙下肢、腰骶部等。\r 高血壓\r 腎臟病引起的高血壓與其它高血壓一樣,也會出現頭痛、頭昏、眼花、耳鳴等癥狀,但有些病人由于長期血壓較高,對高血壓癥狀已經耐受,故可以沒有任何不適。所以,單憑有無癥狀來判斷血壓是否升高是不可取的,經常測量血壓十分必要。\r 腰痛\r 腎區酸痛不適、隱隱作痛或持續性鈍痛。\r 尿量過多或過少\r 正常人的尿量為1000~2000毫升/日,平均為1500毫升/日左右。無論尿量增多還是減少,都可能是腎臟病的表現,特別是夜間多尿往往是腎臟病的信號。\r 尿化驗異常\r 如果尿常規檢查發現有蛋白、隱血、紅細胞、白細胞、管型、酮體、尿糖等,都應做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診斷。
更多相關建議:
我是2011年初確診尿毒癥的,之前應該就已經患上慢性腎炎了,只是當時自己沒有注意。現在回憶我剛患腎病那幾年(2011年前),尿頻尿急,蛋白尿都是當時的癥狀。所謂蛋白尿就是尿液上有很多泡泡,久久不散。那時每次尿量也不算多,但就是次數多,而且還總覺得尿不干凈,晚上睡覺也經常會醒來要去尿尿。還有就是容易疲憊,早上起來的時候覺得身體很重,很疲乏。那時身體也發胖,臉上也胖得很明顯(后來才知道那是水腫的表現)。久坐之后下肢很容易按出一個小坑,后來也才知道那是水腫的表現。體力下降,慢跑一下、上個樓梯就氣喘吁吁的。臉色也不是很好,微黃微黃的(貧血狀)。血壓也變得越來越難控制,特別是低壓高,剛開始吃一粒降壓藥就好了。后來一粒不行,兩粒也不行,睡眠也越來越不好。
更多相關建議:
腎臟疾病包括腎小球疾病、腎小管-間質疾病、尿路感染、急性腎功能衰竭、慢性腎功能衰竭、腎結石、腎腫瘤、腎結核等。
腎臟是人體的重要排泄器官,經腎小球濾過功能、腎小管重吸收與分泌功能排泄體內代謝產物,調節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穩定人體內環境;另外,腎臟還有內分泌功能。
當出現下列癥狀時,需去醫院檢查自己有沒有得腎病:
1.水腫.
2.高血壓.
3.腎區鈍痛或腎絞痛。
4.貧血.
5.尿路刺激征.
6.排尿異常.
以下簡介幾種腎病:
一.腎小球疾病:系指各種病因引起的,和免疫介導有關的,其病理、病程和預后不盡相同的,一組以蛋白尿、血尿、水腫與高血壓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腎疾病,是我國慢性腎衰的主要原因。
腎小球疾病根據病因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和遺傳性三大類,大部分屬原發性,病因未明,繼發性腎小球疾病多由系統性紅斑狼瘡、過敏性紫癜及糖尿病引起,遺傳性腎小球疾病較少見。
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分為:原發性急進性腎小球腎炎、原發性急性腎小球腎炎、原發性慢性腎小球腎炎、無癥狀性血尿和(或)蛋白尿、原發性腎病綜合征。
二.腎小管-間質疾病(間質性腎炎):是一大類腎疾病的總稱,其共同腎損害的特點是:腎小管的各種功能不全、腎內分泌功能異常,等。
間質性腎炎的癥狀有:多尿、煩渴、惡心、夜尿、血尿、軟癱、關節痛等。間質性腎炎的病因有:感染、系統性疾病、藥物、重金屬鹽、化學毒物或生物毒素、代謝性疾病。
三.尿路感染:是指由細菌直接侵襲尿路引起的非特異性感染,包括腎盂腎炎、膀胱炎和尿道炎。臨床癥狀有尿頻、尿急、尿痛;腎盂腎炎除上述癥狀外,還有腰痛和腎區叩擊痛。
更多相關建議:
腎病的其他預警信號:
1、 尿液顏色變深或者出現異常
2、 腫脹,特別是眼睛浮腫
3、 睡眠不佳
4、 面色晦暗,精神差,體重無故減輕
5、 食欲不振胃口下降
6、 尿量過少或過多
7、 四肢乏力
8、 疲勞或呼吸短促
9、 出現肌肉痛性痙攣?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有時候會感覺有一種特殊的味道在嘴里,或澀、或甜、或苦、或咸,但回想自己也沒有吃些味道很重的食物,便認為是口腔牙周炎等問題。殊不知,這也可能是腎病在向我們發出預警信號!
口腔發咸,雖然多見于口腔潰瘍、慢性咽炎的患者身上,可有時候也會發生在慢性腎炎的患者身上。這是由于患者腎功能衰竭,體內如尿素氮等毒素不能正常排出,便蓄積于體內。而腸道中細菌的尿素酶將尿素分解為氨,刺激胃腸道粘膜,因而從口腔中散發出一種異臭味,俗稱“尿味”或“氨味”。很多慢性腎炎的患者也會發現,當病情好轉時口腔中的尿味小,病情加重時口中尿味大。
如果口中出現異味,不要覺得難為情不敢靠近人群,在排除胃腸道疾病和口腔疾病后,異味如果還沒有消失,就要考慮也許是腎功能的惡化,體內的毒素排不出去了!
小便后,你觀察過自己的尿液嗎?如果你的尿液中出現泡沫,那一定要引起你的高度重視!當尿液的成分發生變化,如蛋白質粘液量和有機物質增多時,就會使表面的張力增高,于是出現泡沫尿。所以,當尿液中泡沫增多的時候必須要做尿液檢查,了解有無蛋白尿,以確定是否為腎病。
偶爾出現泡沫尿,多半是生理性的,大多能找到引起泡沫尿的誘因,如排尿過急、尿液濃縮等。如果去除上述誘因后泡沫尿消失,就暫時不用擔心了!如果長時間出現泡沫尿,且患者還伴隨其他異常癥狀或疾病,那這時候一定要盡早去醫院就診。
年過50的王阿姨,今年春天的時候身上起了很多小疹子并伴隨有結晶的物質,紅腫瘙癢密密麻麻的。王阿姨每次都要使勁撓癢,甚至要撓破皮膚,她才覺得舒服一些。尤其是在夜里,瘙癢的感覺讓她翻來覆去都睡不著,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半年。其間,王阿姨以為是天氣干燥引發的皮膚病,就去藥店開了很多治療皮膚病的藥,但是瘙癢的癥狀始終沒有緩解,反而愈加嚴重。直到王阿姨把身上抓的沒有一塊完整皮膚的時候,才去醫院做了一次全面的檢查,結果被確診為是尿毒癥!
研究顯示
未接受透析的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皮膚瘙癢發生率約為25%-59.3%,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發生率約為60%-90%, 而其中37%的患者表現為嚴重瘙癢。
這是由于終末期的腎病患者,體內的尿素不能經過尿液排出,只能通過皮膚排泄出去,由此刺激皮膚而引發瘙癢;除此之外,身體內積累的毒素會導致周圍神經病變,也會引起皮膚瘙癢。最讓王阿姨懊惱的是,持續半年的瘙癢并不是自認為的皮膚病,而是身體發出的腎病危險信號!
更多相關建議:
什么是腎病?
腎臟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常見病的統稱,主要包括不同類型的腎炎、急性腎衰竭、腎結石、腎囊腫等等。腎臟疾病病因復雜,由于大多數\"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腎小球疾病的治療以經驗性治療為多,缺乏病因性治療的手段。
怎么判斷自己有沒有得腎病?
1、 少尿或者無尿
少尿指24小時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時少于17ml。無尿指24小時尿量少于0-100ml。少尿和無尿多數與腎功能衰竭有關。
2、 夜尿
指夜間(晚上6點-次日早晨6點)尿量超過全天尿量的一半。大多與腎功能不全有關,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有些也會夜尿增多,某些精神因素也會引起。但僅排尿次數多而尿量不增加者,不屬夜尿增多范疇。
3、 尿潴留
指排尿障礙導致尿液停留于膀胱內而無法排出。多與尿道的部分和完全性梗阻有關,某些藥物和神經系統疾病也會引起。
4、 腎絞痛
疼痛突然發作,常向下腹、外陰及大腿內側等部位放射,呈間歇性劇烈絞痛。常由輸尿管內結石、血塊或壞死組織阻塞所致。
5、水腫
腎臟病水腫的特點是晨起眼瞼或顏面水腫,午后多消退,勞累后加重,休息后減輕。嚴重水腫可出現在身體低垂部位,如雙腳踝內側、雙下肢、腰骶部等。
5、 腰痛
腎區酸痛不適、隱隱作痛或持續性鈍痛。
6、 高血壓
腎臟病引起的高血壓與其它高血壓一樣,也會出現頭痛、頭昏、眼花、耳鳴等癥狀,但有些病人由于長期血壓較高,對高血壓癥狀已經耐受,故可以沒有任何不適。
更多相關建議:
判斷自己有沒有腎病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判斷:一、有沒有水腫,比如早晨起床后看眼瞼是否有水腫,另外看下肢和腳踝部有沒有水腫。二、檢查,最直接的是做尿常規檢查,看尿常規里邊有沒有蛋白質、潛血,絕大部分的腎臟疾病患者尿液中都會出現異常,常見的就是尿蛋白和潛血。還可以做血液的檢查,查腎功能看血肌酐和尿素氮有沒有升高。通過以上兩個方面的檢查,一個是癥狀,另一個是常規檢查,可以初步判斷自己有沒有腎病。
更多相關建議:
感謝邀請
人體臟腑之間,內環境與外環境之間均保持著動態平衡,內外界多種致病因素如果破壞了人體的平衡,導致臟腑氣血功能失調,病及于腎,則引起腎臟疾病的產生。那么,腎臟病如何才能更早的被發現呢?首先要了解腎臟病的常見癥狀,及早抓住身體的細小變化,才能在早期發現病情,防患于未然。
1.尿中泡沫增多
當尿中蛋白、尿糖增多時,泡沫尿就會出現。
如果尿液表面漂浮著一層細小泡沫,短時間不會消失,這就要當心是蛋白尿了。
如果泡沫較大,消失得非常快,應警惕是否尿糖升高。
2.身體的水腫
腎病會讓水電解質調節功能受損,導致體內水鈉變多。而水分常積聚在最疏松的組織或身體最低部位,如眼瞼,下肢及足踝等。應在每日晨起排空大小便之后,空腹測體重,觀察逐日變化。
3.尿少,無尿及夜尿
正常人進入睡眠后代謝變慢,夜尿明顯少于白天尿量,所以晚上應該不排尿,或只排1次。如果經常超過2次,夜尿多于白天尿量,可能暗示腎功能不全。24小時成年人尿量少于400ml屬于少尿,少于100ml是無尿。
4.尿蛋白
尿蛋白是腎臟病的的最常見表現,實際上對正常人來說尿中能偶見蛋白排出,但尿蛋白總量一般24小時少于150mg,青少年可能略高一點。如在尿檢中發現尿蛋白的存在,應進一步檢查尿24小時蛋白定量或微量白蛋白測定,以明確是否存在腎臟疾病。
5.合并其他疾病
很多疾病都可能并發腎臟損害,比如糖尿病、高血壓、痛風、多囊腎。如果已經有這些疾病,最好定期做尿液檢查。
除了上述幾種情況外,如果出現其他任何合不適一定要到醫院詳細檢查腎功能情況,明確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做血,尿的有關檢查,以明確診斷。
更多相關建議:
腎臟就像一個城市的排水系統,腎臟可以排除人體的毒素、藥物以及各種代謝廢物,腎臟不僅僅只有排泄功能,還能夠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腎素等。
什么是腎病?
大范圍的講就是各種原因導致的腎臟受損,引起腎臟不能發揮正常的功能,甚至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引起腎臟排毒功能和內分泌功能障礙,導致肌酐尿素氮等毒素集聚在人體內和腎臟內分泌功能紊亂,而引起一系列中毒癥狀和打破正常的水電解質酸堿平衡。
導致腎臟病變的原因有腎臟本身病變、高血壓、糖尿病、心衰、痛風、系統紅斑狼瘡、休克、藥物、毒物、毒素、尿路結石、膀胱腫瘤等腎臟以外的病變引起。
怎么判斷自己有沒有腎病?主要是從以下這些表現初步判斷:
1、有沒有眼瞼、顏面部以及下肢浮腫,這是最常見和最為直觀而且很容易被發現和察覺的表現。
2、夜間起床小便的次數增多,即多尿和夜尿增多。
3、尿頻尿急尿痛尿不盡等尿路刺激表現。
4、腎臟區域出現鈍痛或者絞痛。
5、小便帶血或者小便泡沫增多。
6、出現血壓升高和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