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胡慎之《曾經2次,我從嚴重的抑郁癥中爬起來》,我在這篇文章中,寫了兩次抑郁癥對我的影響,希望能夠幫助一些朋友。首先,它是無情的。其次,令人無法承受的如黑云壓城般的深深的自責感和愧疚感籠罩著我。我覺得自己對不起所有人,而且這種愧疚感會泛化,泛化到好像自己做的所有事情都可能對別人有害。到最后,我發現,對于過去,我是無能為力的。對于將來,我同樣是無能為力的。于是,無力感又被我深深地體驗到了。同時,有一個人能陪著我,讓我感到自己不是在一個完全沒有回應的世界里。
——the end——
更多相關建議:
才無忌:內科副主任醫師,從事臨床工作三十多年,全科醫師,執業藥師。在《今日頭條》做一名健康知識傳播者。記得點右上角關注喲。說明:本人在《今日頭條》寫了一篇文章《抑郁癥——人類健康的殺手》,本回答參考本人文章觀點,也補充增加了一些內容。一,什么是抑郁癥。抑郁癥是指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的臨床表現癥候群。二,中醫認為抑郁癥就是:郁證。情志不舒、氣機郁滯所引起的一類病證。主要表現為心情抑郁,情緒不寧,脅肋脹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有異物梗阻,失眠等各種復雜癥狀。三,抑郁癥的主要表現有五個方面:1,心境低落: 2,思維能力下降:3,意識活動減退: 4,認知功能下降 :5,軀體癥狀 表現為:四,什么人易患抑郁癥 五,如何擺脫抑郁癥。12,放下“我執”,自渡。對于一個抑郁癥患者,他的思想就像被“黃牛之革”拴在一棵歪脖子樹上。最重要的在于:自己要想方設法從這種不需要的糾結中掙脫出來。只有你奮力掙扎,別人才好施救。才無忌說:“苦非苦,渡非渡,苦中渡出來,才是天體之真機。” 六,最后說說抑郁癥的發病率及嚴重性。
依據WHO近期數據:
1,全球約有3億多抑郁癥患者。
2,約15%的抑郁癥患者最終選擇自殺身亡。
3,每年約有80多萬人因抑郁自殺。平均約30秒就有一人死于抑郁癥。
4,抑郁癥即將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二大疾病。
更多相關建議:
我認識的一位抑郁癥患者,表現如下
一、多疑。他始終覺得有人要加害他,說什么每天都有人監控跟蹤他,他的家里辦公室都有監控,他的手機也被別人控制了等,他還給公安機關報案說有人要殺他,后經調查沒有此事。
二、內疚。他說他做了許多錯事,做了許多犯罪的事,公安機關,紀委馬上就要抓他了,自己還主動到單位保衛部門或紀檢組交代問題,交代的全部事情就是拿了單位的幾張復印紙,拿了單位幾只簽字筆等雞毛蒜皮的小事,反復要求單位領導一定不要讓家人知道,怕影響子女的前途等。
三、胡思亂想,精神恍惚。有一天半夜,他醒了,突然發現身邊有個女人睡著,他立馬報案,說他不認識這個人,這個女人要圖財害命。其實這個女人是他老婆。
去年病情進一步惡化,最后自己一個人走了,走得很慘。郁抑癥患者有時看起來正常,與常人無區別,但有時他們的言行讓我們沒法理解接受,甚至駭人聽聞。所以我們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多關心疏導,多花時間陪護,盡量減輕他們的思想壓力,否則,結果悲催。
更多相關建議:
其實抑郁癥作為一種明確的醫學疾病就擺在那里,但人們總是喜歡給抑郁癥賦予迥然各異的不同屬性,將其描述成自己想象的樣子。很遺憾,這樣的行為只能讓真正的抑郁癥患者離正確的治療又遠了一步,讓吃瓜群眾對于抑郁癥的偏見又增加了一分。但其實抑郁癥真不是什么單純的心理問題。
醫生眼中的抑郁癥
為什么說抑郁癥就像心靈上的一次感冒呢?我們把自己的心靈擬人化,把抑郁看做感冒著涼,把躁狂看做煩躁發熱,這個叫做心靈的小人感冒好后還可能會再次感冒,也可能再也不感冒不著涼,那感冒是什么?感冒就是在常見不過的病啊,不是心靈發脾氣,不是小心眼,不是耍性子,而是有這生物和理化因素的生病。不管我們如何推測感冒的原因,感冒就是感冒,可能由很多原因引起,但最終還是感冒。
抑郁癥在醫生看來也是這樣,是有著明顯的生物學特征的醫學疾病。這一點是經過多少代精神科醫生總結和歸納出的最權威的答案,全世界醫學界認可的唯一答案,為什么我們還要去質疑呢?
抑郁癥的生活狀態
負面、消極、悲觀、絕望的情緒充斥著抑郁癥患者的生活,我們稱它們為負面情緒。雖然負面情緒是一種精神或心理狀態,但它們的來源就像感冒一樣,不只是心理問題,起碼我們知道的5-羥色胺,多巴胺,去甲腎等等神經遞質的濃度發生減少的時候是可以因為減少的愉悅感和滿足感而出現這些負面情緒的。
這樣的發現早在上世紀中葉就被科學家們運用到了抑郁癥的治療當中,由此帶來的抑郁癥患者的治療現狀變化無異于一次革命性突破,短短半個多世紀,因為很多我們無法避免的壓力和原因,抑郁癥的患者出現了爆發性的增長,但起碼我們應對的措施不再是半個世紀前治療抑郁癥的傳統電休克治療。真的已經好很多了。
為什么要抑郁?
沒有人想要抑郁,即使只是尋常的抑郁情緒,任何人都可能出現的情緒,也不是一種能夠用好或者不錯來形容的主觀體驗。有些人說抑郁癥是因為外界的壓力,但處于同樣壓力下的人同樣存在發病和不發病兩種可能。有人說抑郁癥就是遺傳,但一個媽生的雙胞胎也可能是一個發病,一個不發病。有人說抑郁癥是承受不了刺激,但同樣刺激下依然有人樂觀年對一切。
人為什么要抑郁?可能目前的科學水平還無法弄懂最終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抑郁的原因一定不是唯一的,是生物因素、遺傳因素、社會心理因素等多種因素聯合作用的結果。
醫學是在不斷進步的,總有一天我們會最終戰勝抑郁癥,但在那之前,抑郁癥也不是不可戰勝的,只要你堅持科學的治療方法,保持一顆時刻與抑郁癥斗爭的心,就一定能夠戰勝抑郁癥。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有什么需要,可以來問我。
更多相關建議:
抑郁癥患者都是一枚??底有淚(累)的人,他們(她們)想去做好做到卻有時候被現實打滴有淚無語,無處發泄還要做好自己,然后就抑郁了,愿這個世界相互理解,專打這個星球自私自利無良心滴一點(自私滴人不會得抑郁癥??)?
更多相關建議:
1,抑郁,其實就是多愁善感的過度狀態。
2,抑郁癥的人,大多是有責任,有道德,有分析,鑒別能力,能深度思維,一生追求完美公平,性格又相對溫和,內斂的人,這樣的人,一般都有著比較好的教育經歷,或者有比較豐富的閱歷和見地的人群,思維簡單,性格暴躁的人,白癡,一般不會抑郁。
3,他們的生活狀態大多是郁郁寡歡,一籌不展,憂國憂民,對現狀充滿擔憂,憂心忡忡卻又無奈,所以經常表現為離群索居。
4,他們為什么要憂郁?有天賦性格的因素,有后天善思陷入無解后的無奈,有對現實不公的批評,有對自己的不滿和完美的追求,有極強的匹夫責任意識,多種因素,不知不覺讓他們深陷憂郁而不能自拔。
請尊重憂郁的人,因為他們大多是有憂國憂民憂己情結的人。
更多相關建議:
一、何謂抑郁癥?
法語中抑郁為mélancolie,按照詞源學的解釋,這個詞是“黑色膽汁”的意思,人們在不同時期都有可能會患上持久性或者短暫性的抑郁的心理,會在精神上感到有難以克制的憂傷,很痛苦,有時候會自我輕視和有犯罪感以及持久性的憂慮。在生理上的障礙通常則表現為:會頭疼、頭暈、頭腦遲鈍,強烈的疲乏感渾身無力,不愿意說話、失眠以及消化不良等等。
抑郁癥是一種極為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平均每100位男性中就會有9位在某一階段患上抑郁癥,而女性發生抑郁的數字又是男性的2倍。鑒于抑郁這么常見,且大部分抑郁發作后沒有經過治療也能在3~6個月期間自行結束。所以,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曼將抑郁稱為精神病學中的“感冒”,即容易患病,也可以自愈。
二、抑郁的常見特征:
1.個體抑郁的程度不同。抑郁的程度最輕的是心境不佳,然后逐步加重慢慢到憂傷、悲觀、絕望。大多數人倍感心情沉重,生活卻沒有意思,沒有激情,沒有動力,也高興不起來,郁郁寡歡,每天度日如年的,在痛苦煎熬不能自拔。還有些抑郁癥患者還出現焦慮、不安、容易激動、緊張不安等等的心理。
2.對任何事物喪失興趣。對任何事物喪失興趣也是抑郁者最常見癥狀之一。通常抑郁癥患者會喪失對以往的生活、工作的熱情和激情,對任何事都表現的沒有興趣。體驗不出任何快樂,甚至對以前的興趣與愛好都不屑一顧,喜歡閉門不出,疏遠親朋好友,回避正常的社交活動。這類人常說 “感情好像被麻木了,沒有任何激情了”、“沒有歸屬感”、 “怎么也高興不起來了”。
3. 精神萎靡,疲乏無力。往往有些抑郁者患者在生活中對一些小事比如洗漱、穿衣等之類的小事都困難費勁,常常覺得力不從心。這類抑郁癥患者他們常用“精神快崩潰了”、“泄了氣的皮球”來描述自己的狀態。
4. 消極悲觀,自我評價過低。抑郁癥患者患者常常感嘆:自己的內心十分的痛苦,處世悲觀、絕望,感到生活是一種沉重的負擔,自己無力承擔,不值得也不想去留戀,往往產生強烈的自卑,無用感。這類人都消極過分地貶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和否定的態度看待自己的現在、過去和將來的生活,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好,前途一片黯然,沒有任何起色。長期的強烈的自責、內疚、自卑無用感、無助感、無價值感,嚴重時常會出現疑病、妄想,甚至是自殺的念頭和行為,故想以死來求心靈解脫。抑郁者若長期呈顯著、持續的抑郁狀態,也會造成人的心煩易怒、注意力渙散、記憶力減退、行動遲鈍或者精神失常,但有些抑郁者卻表現為心情的焦慮、煩躁不安、緊張。
5.生物學的癥狀:抑郁病人常常會伴有和習慣性的無病理頭疼、頭暈、食欲減退、睡眠障礙、體重減輕和心情晝夜變化無常等等癥狀,這些都是很常見,但是,并不是每一個抑郁癥的患者都會出現這些癥狀。
三、抑郁癥的心理危害
隨著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日益頻繁和生活節奏的日益不斷加快,社會各階層越來越多的人群已明顯的感覺或體會到了抑郁帶來的痛苦,可以說,抑郁迄今為止已經成為了現代社會生活中的一大“隱形的瘟疫”,對人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如果再不加以重視,它的危害和遺患將十分嚴重。
往往人在情緒低落或者處于一種焦慮、抑郁狀態的時候,人的思維方式就會缺乏邏輯性,而出現消極的情緒或行為上的異常。現實生活中大致有8種現象會造成這種心理上的認知性的錯誤:
1.認知上的偏激。這種現象的具體表現為偏激、走極端,不是黑的就是白的,不是這個就是那個,沒有第三種選擇。這種人一旦遇挫折便有徹底被擊敗的感覺,會覺得自已沒有很沒用,更沒有任何存在的價值,失去自信心。
2.經驗化。認為一個事情只要發生過一次,那么就會不斷重復發生。同樣也認為生活的困難與不幸,也是會不斷地重復出現。
3.有色眼鏡。有很多的人遇事總是戴著一副有色眼鏡去看待問題,總是想著消極的一面,濾掉了所有的閃光點,以使自己的世界看起來全部都是暗淡無光的。
4.敏感多疑。有些人成天擔心自己將大病臨頭或大難臨頭,遇事不自信往往喜歡主觀推測,猜疑,杞人憂天。
5.缺乏銳氣。這是一種人為的情緒失調,常指人由于缺乏自信而把別人的真心贊美當作是阿諛奉承,卻對正常的人際關系胡猜亂想,毫無根據地自怨自艾或憤世嫉俗,導致本來松弛的人際關系變得緊張起來。
6.主觀推斷。有些人一遇到過失、挫折和困難就把這些一般性過失、挫折和困難看得過于嚴重,似乎做了不可原諒的錯事。這些人在生活中總是過分放大自己的不足和過低估計自身的優點。
7.否定自己。有的人常會把自己的某些不良的感覺當成事實的證據,如:“我怎么會有負罪感,我肯定是干了什么壞事了”,“我覺得力不從心,那么我一定是‘弱智兒’”。尤其在情緒低落的時候,這種否定自己的現象就更為活躍。
8.自卑的心理。有些人總是很主動地就承擔起別人的責任,并且認為這一切壞的結果都是因為自己的過失和無能表現所致。這種情況下的自卑是一種異常的自卑和內疚心理,來源于人格的異常和過分的責任感和義務感。
以上的8種現象所造成的認知性的錯誤,導致許多人陷入抑郁的困境之中而不能自拔。在西方社會抑郁癥被稱為“精神上的流行性感冒”, 從“流感”二字就可以看得出來:其傳播的范圍之廣和受其影響之易。
抑郁產生主要還是由情緒所決定的,而由抑郁所導致的如心煩易怒、注意力渙散、記憶力減退、行動遲鈍或者精神失常,神情恍惚、內分泌系統的混亂與失調 以及焦虛、偏頭痛、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等一系列疾病,目前在全球都已呈現出逐年大幅上升的趨勢。所以要加以重視,否則它的危害和影響將十分嚴重。
四、如何逃脫抑郁癥的樊籠
抑郁情緒的消除要靠抑郁癥患者自己努力去克服,首先要做的是應該立刻停止對自身及周圍世界的各種埋怨,意識到自己在認知上的錯誤:單單靠來源于感覺的依據來思考和分析問題。要知道:感覺不等于事實真相。
所以,在當你發現自己有焦慮、不安和抑郁情緒的趨勢時,請試著按照以下的步驟,嘗試努力一下:
1、建立信心,保持快樂的心態 。生活中偶爾遇到抑郁經驗,不必過分憂慮,相信自己的身體自然會調節適應。偶爾抑郁之后,到困倦時自然就會睡眠。而快樂的心態能使人體神經系統的興奮水平處于最佳狀態,促進體內分泌出一些有益的激素、酶類和酰膽堿,把血液的流量、神經細胞的興奮調節到最佳狀態,提高機體的控病能力。
2、安排規律生活。避免抑郁的最有效方法,是使生活起居規律化,養成定時入睡與定時起床的習慣,從而建立起自己的生理時鐘。有時卻有事有必要要晚睡,早晨時也要仍然按時起床;遇有周末假期,避免多睡懶覺;睡眠不能存儲,睡多了也無用。
3、快樂記事簿。抑郁者大都是競爭意識太強,過于擔心自己職業前途,而且對自己的期望值較高,存在來自生活、工作、經濟、交友等多方面的高壓力,也就容易遭受到挫折,一旦遇到挫折無法釋懷,產生躁狂、神經衰弱、焦慮、抑郁情緒,容易導致長期失眠。所以,即使你沒有每天寫日記的習慣也不要緊,只要準備個好看的小本,記下每天的快樂心情和使你快樂的人和事,不開心的時候就拿出來看看,留住生活中美好的時光,千萬不要將不愉快的情緒留到明天。
4、矯正不合邏輯的思維方式,改變認知方式。改變不合邏輯的思維方式,改變正確的認知方式,能準確地找出是怎樣曲解事實的。一定要擊中要害。一旦你對周圍事物能做客觀的分析后,對現實生活就有了正確的領悟。那么,你將置身于一個充滿積極向上情感的世界中,心情也就會豁然開朗起來。
5、用更為客觀的想法取代扭曲的認知,徹底駁斥那些讓你自己瞧不起自己、自我尋找煩惱的謬論。一旦開始這些步驟,你就會感到精神振奮,自尊心增強,無價值感就會煙消云散。
6、制定切實易行的日常活動表,每天結束后填寫回顧、分析日記,既能使你擺脫不愿活動和不想做事的處境,又能給你帶來活動后的滿足,逐步消除懶怠與內疚。
7、學會自我稱贊,自我欣賞。不管生活中是否還存在著這樣、那樣不盡人意的事,都要學著自我稱贊,自我欣賞,適度轉移和釋放壓力,壓力太重時,就做些輕松愉快、放松心情的事,等心態調整平和后,再繼續去工作。要坦然地對待不良的刺激,以保持情緒的穩定,心境良好。
8、保持適度運動。
每天適當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運動,比如快走、慢跑、散步、踢毽、體操等,堅持1-2個小時,可以排解陰霾的心情。如果有條件的話,建議你嘗試一下沖浪運動,從沖浪板摔下來的經歷,可能遠超過四平八穩地站在沖浪板順著海浪滑向陸地的經驗。不過不管成功或失敗,只要抱著沖浪板走進海水,所有的煩惱都拋之腦后,而且這種快樂之情往往持續好幾天,感覺猶如站在世界的頂峰,會充滿征服高山大海的興奮和驕傲。
更多相關建議:
我曾經是一名重度抑郁癥患者 我不知道別人怎么樣 我不單純是抑郁 重度焦慮 社交恐懼癥 異性恐懼癥 重度強迫癥 我自殺過兩次 第一次是在我確證重度抑郁癥之初 我每天渾渾噩噩 沒有樂趣 過一天算一天 有一天抑郁發作 趁著我所有的家人不在家 鎖了門就找個沒人的地方把我吃的藥都吃了 那個時候有病亂投醫 什么藏藥蒙藥還有一種藥 氯氮平 我不是單純心理問題 精神也有問題 氯氮平屬于鎮靜藥 吃上就困 可是那天我去尋死 好幾個小時沒反應 我就從我尋死的那個小山里回家了 到家了 我家里人找我都找翻天了 我記得好像是晚上七點多 我就覺得想吐 藥被我吐出來一部分 我現在想來可能當時我吃的劑量不是很大 我估計頂多20多片可是平時4片就能睡10小時以上 我是幸運的 第二次尋死還是氯氮平 吃了能有三十多片但是最終還是想吐就吐出來一部分 然后就昏睡了能睡了有十四個小時吧醒了出了一身汗 我的重度抑郁癥我沒有吃過太多抗抑郁藥 因為我別的病癥也很重 我的主治醫就告訴我媽給她找事情做 剛開始我給我家親戚管理小賣部賬目 進貨 擺貨 后來有孩子了就帶孩子 外后來慢慢恢復興趣了喜歡什么做什么 現在我的抑郁癥完全康復 我很開心 抑郁我不是專業醫生 只是根據自己的了解就是做什么都沒興趣 甚至吃喝都不喜歡 好吃的對我都沒有誘惑力 一發作就覺得傷春悲秋 想死 現在我是完全走出了抑郁癥
更多相關建議:
一、心境低落是抑郁癥的基本癥狀,幾乎每位抑郁癥患者都有這種癥狀。所謂低落的情緒就是抑郁癥,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心情不好。抑郁程度因人而異。輕度抑郁癥只會感到沮喪,不開心或不高興,有些人只會抱怨“心煩意亂”,或者感到快樂或不快樂;重者感到抑郁、憂悒或憂傷;嚴重者感到極度憂郁和悲觀絕望。
二、心理癥狀
1、感受樂趣的能力降低,嚴重者感到自己“沒有情感反應”,不會笑,也不出來;看見心愛的兒子也如同見到路人一樣。
2、興趣減退,嚴重者完全喪失興趣。失去對生活和工作的興趣,甚至是以前所喜愛的迷人事物或活動。有些患者形容自己:即使有100萬現金叫我去撿,我也沒有興趣。
3、只看到事物的黑暗面,這是因為抑郁影響了自己的判斷。我覺得我不如別人好,我看不到希望。重者只看見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回憶過去充滿失敗、一無是處,感到后悔,自責,甚至有罪;看將來,充滿悲觀,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前途。
4、減少心理活動的能力,包括難以專心,記憶力減退和思維遲鈍,很多人覺得大腦不清楚,有幾個人抱怨周圍的世界似乎不真實,恍如隔世。
5、出現消極的想法,如感到生活或生命沒有意義,想到死,想自殺,嚴重者有實施自殺的計劃并準備自殺,甚至采取自殺行動。
三、生理癥狀:抑郁癥不僅具有情緒低落和心理低落引起的相關心理癥狀,也可以出現很多生理癥狀,也就是軀體癥狀。常見的有:
1、食欲不振,很多患者沒有胃口,體重減輕。少數患者也可以增加食欲和體重。有的在“暴食”是會感到情緒好轉。
2、有些患者感到腦力和身體運動的遲鈍,難以行動,也有些患者感到難以安靜。
3、各種內臟癥狀,如消化不良,心慌,胸悶,大便稀塘或干結、性欲降低等。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有疑問請咨詢我們醫師,將免費為您解答】
更多相關建議:
抑郁癥從臨床生理學上定義為因為神經遞質攝取不平衡導致的心境障礙,我們知道抑郁是一個被描述心境狀態的術語,這種心境狀態的主要特征包括長期感覺到悲傷或者空虛,以及對先前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這導致處于憂郁狀態下的人非常悲痛,因為他們失去了全面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之中的動力。處于憂郁狀態下的人在與其他人交往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困難, 他們可能會與朋友和家人失去聯系,而這將使他們失去必要的社會支持。抑郁癥經常伴隨的癥狀有睡眠障礙、喪失自信、對前途悲觀失望、無助感、精力減退或性欲減退、食欲紊亂、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沒意義等到了重度抑郁癥階段,自殺的念頭會如影隨形。在《了凡心療愈》意識療法對于這種現象的解釋是:當人沒有辦法擺脫一系列負向情緒帶來的痛苦,自己沒有能力去對抗這種痛苦的時候, 有的人會轉向外界尋求幫助,有的借助酒精毒品或者性,這種不斷借助的過程就是上癮,所以性欲降低與否并不意味判別抑郁癥的絕對標準。1、有神經衰弱癥狀2、莫名的身體不適3、快感缺失4、性趣減退雖然他一直在努力控制自己,但全身不由自主都在顫抖。這種東西真的很難用言語表達,用他的話說:如果可以,你用刀子在我身上一刀一刀地割我也不愿意承受那種感覺,就像死亡就在你身邊,你已經能感覺到了,我那時候真的無數次想過一走了之,不想再承受那種折磨。他們會持續處在負向情緒區間,導致抑郁癥的負向情緒一般都是基于過去而生存的,譬如恐懼憎恨厭惡自卑緊張后悔內疚自責懊惱沮喪羞愧憤怒嫉妒孤獨寂寞哀傷,所以抑郁癥在中醫理論也被稱之為情志病。所有的問題都是別人的錯,必須要有人為自己的痛苦負起責任,所以他們找到所能找到的人:你能幫我分析一下究竟是誰的錯?你能幫我分析一下他為什么要傷害我?你能幫我分析一下我該怎么辦?!你的頭腦像是蒙上一層豬油,你被所有這些負向情緒操縱著, 你不知道你為什么要憤怒,但你就是憤怒,你不知道為什么要自責但你就是要自責.......你漸漸感覺失去自我,既然自我這么不重要,那么只能殺了它,才能結束所有負向情緒帶來的痛苦,因為你的身體是這些負向情緒的載體,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所以到了重度抑郁癥階段,你會張開雙臂迎接死亡!做出無意識的舉動,或者退縮并心懷怨恨,那種綿長的痛苦如同跗骨之蛆涌上心頭,久久不能消退,這種情志不通還會表現在軀體的癥狀上,在經驗中,我發現很多愛生悶氣的女性容易乳腺增生,或者喉嚨有異物感的梅核氣等都是情志不暢導致的軀體病癥。,長時間的意識下,負向情緒營造的無意識就會少一點再少一點,最后它們不再固化,而像是陽光下下的冰雪開始消融化作潺潺的溪流最終流向意識的大海,療愈也跟著發生了。享受當下,楊絳先生說:“時間在跑,地球在轉,即使同樣的地點,也沒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樹上的葉子,葉葉不同。花開花落,草木榮枯,日日不同。何不停下追逐的腳步享受當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