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我是中醫懶爸爸。關注我,每天了解更多的中醫育兒知識。
糖尿病七種食物千萬不能碰
1.酸菜
酸菜是東北人非常喜歡吃的一種食物,酸菜是腌制食物中的一種,其中含有非常多的鹽。其實這種做法就是為了讓酸菜能夠保存的時間長一些,不容易出現腐爛的情況。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酸菜就最好不要吃了,對于身體是沒有好處的。
2.菱角
菱角是一種人們不怎么常見的食物,不少的人都是把菱角當做是零食來吃的,但糖尿病人來說,菱角是絕對不能吃的。因為它當中含有非常多的葡萄糖和淀粉,吃了之后,就會出現血糖升高的問題。
3.香椿
香椿是在春季時候常吃的一種野菜,相信人們也是喜歡吃的,畢竟它確實是很美味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吃了香椿之后,就可能會加重病情。
4.雪里紅
雪里紅這種蔬菜,可能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糖尿病患者也是不能吃的。雪里紅屬于是溫熱性的食物,吃多了之后,就容易積溫成熱,這對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是很不利的。
5.韭菜
不少的人可能都認為韭菜是壯陽的,但實際上,韭菜只是具有溫陽的效果。其實韭菜除了能夠溫陽之外,還有傷陰的問題,吃韭菜的話,就會不利于病情的控制,甚至會加重病情。
6.芋頭
相信芋頭這種蔬菜,就不用多說了,畢竟它是可以替代主食的一種食物。其中含有的淀粉確實是比較高的,食用之后,就會讓血糖變高,這是會加重病情的。
7.甜菜
相信這種甜菜,很多人也是非常喜歡吃的,畢竟其中含有的糖分是比較高的,自然吃起來也就是比較甜的。據了解,甜菜在煮熟之后,其中的很多成分都會轉化為糖分,如果糖尿病患者吃了,那自然就會讓血糖變的更高。
糖尿病確實是一種讓很難受的疾病,平時需要控制的地方,確實是太多了。如果患上了糖尿病,在平時就一定要控制自己的飲食了,盡量把熬夜、酗酒、抽煙這樣的不好的習慣給戒掉,這樣才能夠變得更健康。
更多相關建議:
糖尿病人沒有絕對需要忌口的食物,只是需要注意食物攝入量,但在血糖不穩定的情況下,一定要注意忌口,盡量避免高糖高鹽高脂等容易升高血糖、影響血壓的食物。
在病情不穩的情況下,糖尿病人不能吃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幾種:
1、糖類及高糖食物
比如蜂蜜、甜點、果汁、果醬、糖制糕點、蜜餞、糖果以及含糖量高的水果,如紅棗、桂圓、甘蔗等等,食用后可能會引起血糖快速升高,極不利于血糖控制。
另外,因為精白大米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所以也要限制食用量,盡量粗細糧搭配,搭配小米、玉米、蕎麥、糙米、紅豆等等雜糧雜豆做成干米飯,中和主食的整體升糖指數。
對于含糖量超過10%的蔬菜,比如說山藥、馬鈴薯、紅薯、魚頭、藕、荸薺等,要當做主食來對待,吃的時候要減少部分主食量,同時控制好食用量。
2、高脂食物或含膽固醇很高的食物
比如豬肝、豬腸、豬腳、豬肚、肥肉、豬牛羊油等等,以及油炸、油煎食物、豬頭肉、排骨,干果類等這些含油脂比較高的食物。
這類食物食用過多,易使血脂升高,導致肥胖,也是不利于病情控制的,還會增加糖尿病人患高血壓以及其他并發癥的風險。
3、糊化程度較高、煮的很爛的食物
特別是淀粉類的食物,比如大米粥、小米粥、玉米糊、燕麥片、八寶粥等等,吃下去后非常容易被消化吸收,引起血糖升高。
4、重口味的食物
比如辛辣刺激食物,過咸的食物,比如辣椒醬、麻辣火鍋、咸菜等等,糖尿病人都要盡量少吃。
5、酒類及含糖飲料
各種酒類也要盡量避免,特別是高濃度的酒類,大量飲酒特別是空腹飲酒很可能會導致低血糖的發生,這是非常危險的,酒的性質及其代謝產物對糖尿病的控制及其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也有影響,所以糖尿病人還是最好不要喝酒。
總的一句話,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原則應該是低鹽低脂和低糖飲食,在控制總熱量的基礎上,葷素搭配、粗細搭配、少食多餐、均衡營養。
更多相關建議:
在當前,說到糖尿病,很多人非常害怕,看似不嚴重,一旦到了后期,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那種痛苦折磨更是常人難以體會的,這就要求大家在平時做好保健,其中飲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一些飲食禁忌,一定要了解,這些食物打死都不要碰?
1、碳酸飲料:糖分含量非常的高,熱量也是非常的高,在平時中如果喝了太多的碳酸飲料,會使體內的糖分和熱量大大的增加,會使那些體內血糖本來就很高的人血糖再次急速飆升,不利于自己的身體健康。
2、花生:花生中富含豐富的油脂、糖分,對于正常人而言,每日對于花生的攝入量最好維持在7-8克之間,所以對于糖尿病人而言,花生最好不要吃,這樣不僅會加重血糖的上升,還會在身體中產生多余膽固醇,對肝臟也造成了一定的負擔。
3、腌制類食物:里面各種調味料攝入過多同樣有糖尿病加重的風險,不利于血糖控制。如果可以在飲食過程中減少腌制食物的攝入,對血糖保持穩定有幫助。因為在糖尿病發展過程中血糖的升高容易引發并發癥,而這些并發癥影響。
4、紅肉:因為紅肉的脂肪含量比較高,熱量也比較高,容易超出人體的所需,而多出來的這部分脂質最終會轉化成糖,也會造成血糖的波動。而白肉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對血糖沒有影響,所以建議多吃白肉,少吃紅肉。
更多相關建議:
說起糖尿病無論男女老少都不陌生,人們一直認為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專利”,其實不然,數據顯示,近些年糖尿病患者逐年的趨于年輕化。
而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不健康的飲食”占了主要的部分,所以我們稱糖尿病為“富貴病”。
糖尿病的人,哪些食物打死都不要碰?
1、干果
干果作為十大健康食品之一,我們平時可用來補充營養,作為小零食,干果是高纖維的食物,可是適當的吃一些,有助于促進消化,增加脂肪,糖的代謝等。
但是由于一般干果脫水之后,其中的糖類物質會濃縮,所以不建議大量的食用,尤其是已經患有糖尿病的人們,對病情極為不利。
2、咸菜
咸菜中含有較多的鹽,而食鹽攝入過量,不僅對血壓有影響,也會加速糖尿病并發癥的出現。
人們常說“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發癥”,而其中最危險的并發癥就是糖尿病腎病。
而鹽吃的太多,就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同時引起并發癥的出現。
3、可樂
可樂是我們平時常喝的飲品,很多人會忽視其實這些飲料也屬于“高糖”。
經常拿飲料當水喝的人,會使糖分攝入增多,引起身體的肥胖,而肥胖是誘發糖尿病主要的原因之一。
肥胖會影響身體的代謝,同時會使胰島素抵抗,因此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4、土豆
土豆,雖然沒有甜味,也不是高糖的食物,但是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因為土豆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進入人體后,容易被腸道吸收,轉化為葡萄糖,進而導致餐后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人,還是少吃為好。
身體發出3個信號,暗示糖尿病來了
1、視力減退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會覺得視力突然減退,眼睛變得模糊,部分人都不在意,覺得只是眼睛上火、眼睛近視等眼類疾病。其實出現這種情況也很有可能是糖尿病的前兆,因為患上糖尿病之后,身體中的糖分會增加,容易造成眼球歪斜,影響視力,如果長期視力模糊,就需要引起重視了。
2、體重下降
患上糖尿病時,會發現自己的體重持續下降,雖然能吃能喝,但是體重卻在直線下降,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重視,這是因為人體的代謝功能受到影響,致使人體無法吸收食物營養,就算吃得再多,身體也不會吸收,體重也會越來越輕。
3、四肢發麻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無緣無故的感覺自己四肢存在發麻的情況,這很可能也是體內血糖偏高的重要暗號。
一旦血糖偏高的話,肢體麻木就會非常的明顯,而且還可能會伴隨著陣痛,同時在夜間小腿抽筋的情況也會比較明顯,一定要及時的進行調理。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調理呢?
1、每天測血糖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希望你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養成每天監測血糖的好習慣,這樣能夠幫助了解身體中的血糖波動情況,及時的進行調理,對身體的健康非常有益。
2、一杯紫陽毛尖
紫陽毛尖產自陜西紫陽富硒生態谷,含硒成分是一般毛尖的6倍之多,每100g中含有15μg硒元素,是有富硒地理標志認證的。
研究證實,給糖尿病患者補硒,有利于病情本身的控制,可防止病情加深、加重。
3、控制體重,適當運動
肥胖是誘發糖尿病的禍根,所以如果想要降低身體中的血糖值,一定要先控制好自己的體重,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每天堅持適當的運動,將體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大大降低患上糖尿病的風險。
4、充足的睡眠
當前,很多人都存在生活作息不規律的問題,這種作息會對血糖的影響很大。生活作息的規律性和睡眠質量的還壞關系到人體血糖的部分激素,影響人體食欲和精神狀態,如果睡眠不足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體的免疫力,正常情況下,每天睡眠時間維持在7-8個小時是最好的,因此患有糖尿病者一定要注意保證有充足的睡眠。
更多相關建議:
“我以前是一名美食編輯,我什么都愛吃,也什么都敢吃,沒有忌口的,尤其獨愛燒烤和火鍋。自從兩個月前被確診為糖尿病后,什么都不敢吃了。”
糖友李女士表示,最近一聽到別人談論糖尿病,自己就害怕,不敢吃,不敢喝,瘦了好幾斤,確實,人很瘦,但是沒什么精神。
其實,我們一直強調,糖尿病人原則上,沒有絕對需要忌口的東西,很多飲食習慣都是帶了幾十年的,我們雖然要降糖、控糖,但也沒必要這么痛苦。
只是這個攝入的量以及時間需要注意,注意盡量少吃以下5種食物:
01少吃高糖水果
小孩喜歡吃稀奇古怪的零食,而大人總是會說“多吃水果”,因為水果中確實富含各種人體所需的營養。
但是糖友需要對水果進行選擇,有些水果升糖指數低,適合糖友加餐時少量食用,比如柚子、蘋果;而有的水果則相反,升糖指數高,糖友需克制,比如西瓜、桂圓、荔枝等。
02少喝酒精飲品
每次生病的時候,都會聽到一句“少抽煙、少喝酒”,甚至吃了一些藥后完全不能喝酒,真的是因為它們除了能給身體帶來一些能量外,毫無益處。
對于糖友來說,長期飲酒會加重肝腎代謝負擔,建議多喝白開水(每天2000毫升左右)。
03少吃甜品
甜品包括蛋糕、酥皮蛋糕、奶茶、蜜餞、蜂蜜等,其中包含動物奶油、淀粉、白糖,不適合糖友食用。
04少吃高鹽食物
糖友每天攝入食用鹽最好不超過6g,長期高鈉飲食容易誘發高血壓,加重糖尿病并發癥,所以平時需要注意,像酸菜、臘魚臘肉等要少吃,醬油、蠔油等調料中也是含鹽的。
05少吃高脂食物
糖尿病人需要控制體重,像豬腳、肥肉、油炸食物等都屬于高油脂的食物,食用過多會使血脂升高。
總而言之,以上5類食物,糖友需要盡量少吃,蔬菜可以多吃,水果、瘦肉、雞蛋、雜糧等可以適量食用。
最后,祝身體健康!
有任何健康管理或是糖尿病方面的疑問,可以直接私信或在評論區交流~
——END——
責任編輯|金笑笑
更多相關建議: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問出這樣問題的人,在飲食中一定會很受限制,既失去了品嘗美食的機會,從飲食控制的角度來說,在血糖控制方面也不會有很好的獲益,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糖尿病的飲食控制不是吃什么或不吃什么,而是合理飲食,如何理解呢?
首先,糖尿病的發生與營養不足密切相關。所謂營養不足是指各種營養物質搭配不合理,特別是主食吃得過多,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主要來源,不但是高血糖發生的原因,同時也加重了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負擔,長此以往胰島細胞超負荷工作受到損傷甚至死亡,胰島素分泌量越來越少,高血糖的情況即會越來越重。加之如今很多加食品以及飲料中都加入了糖,進一步加大了血糖的來源,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早早就發生了高血糖及糖尿病。
其次,對糖尿病的飲食控制講究的是限制總熱量,就像是蓋一座大樓需要有不同的工種來相互配合,有專門搞設計的、有做現場施工的、還要有采購的、做監理的等等,即便是招來了再多的施工工人,如果沒有圖紙、沒有原材料、沒有質量把關的,這座樓是不可能蓋起來的。因此,糖尿病的飲食控制是要協調各種營養成分的配比,以最少的攝入量滿足機體的需要而又不過剩,想想看這是哪一種食物能夠實現的嗎?
由此可見,對有糖尿病的人來說除了直接吃糖喝糖水,其它沒有什么食物是不能吃的,只不過是吃多少、怎么吃的問題。
關于吃多少,要知道能為人體提供熱量的營養素只有三種,一是碳水化合物、二是脂肪、三是蛋白質,其中碳水化合物最直接占比也最大,是控制的重點,但只要根據自己的體重高低每天控制在4-6兩就可以,各種主食都可以吃。脂肪主要是指肥肉和食用油,肥肉就別吃了,食用油注意把控在每天半兩為好;蛋白質則需要有足夠的攝入,比如每天二兩瘦肉、二兩豆制品、半斤牛奶和一顆雞蛋等。
關于怎么吃?比如主食上粗細糧搭配,先吃菜后吃肉最后吃主食,吃飯慢一點用半小時左右吃完、每天各種綠色菠菜不少于一斤等等。
總之,有糖尿病的人更應當吃好吃飽才有助于控制血糖。經常聽到有人說吃了什么血糖就高了,吃了什么血糖就不會高,那為什么不把兩次吃的食物相互搭配在一起呢?因此,食物對血糖的影響不在于食物本身,關鍵是沒有學會合理的搭配,道理很簡單:想吃什么就要想辦法合理地吃,而不是把它們打入黑名單, 自己不給自己品嘗美味的機會,誰又能幫得了你呢?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并留言,一起學習了解更多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看到這個題目,我認真的想了想,什么食物是糖尿病人打死也不能吃的呢?
吃東西就是生活習慣問題,沒有絕對的事情,糖尿病人都可以輸注葡萄糖,還有什么是打死也不能吃的食物呢?
但是一定要注意吃進食物的量,適合糖尿病人吃的多吃,不太適合吃的少吃,嘗幾口即可。
例如蛋糕、甜品、紅燒肉等,吃點過過癮,是完全沒問題的,它們的營養成分也無非是脂肪和糖分,這也是需要攝入的三大營養素之一。
要記住,如果你吃了一塊紅燒肉,那么你這一餐中的脂肪量就夠了,其他食物就不要再添加油脂了。
同理,吃進蛋糕、甜品,補充的碳水化合物量,相應的你主食的量就要減少。仍然建議吃進一些蔬菜類食物再吃這些食物,防止吸收過快,餐后血糖升高明顯。
當然餐后測血糖是非常必要的,要了解自己的血糖情況,空腹血糖超過10mmol/L還是不建議吃這些食物。餐后血糖和餐前血糖的差值在4mmol/L還是合適的,如果超過6.0mmol/L,還是減少吃進的量或者干脆不吃。
更多相關建議:
看到這個問題,自己深有感觸。
我的姑姑是一個糖尿病患者。
我特別的好奇她是怎么得到這個疾病,畢竟我們家族里都沒有患過糖尿病,又不是60-70歲左右的老人,只是一個35+的中年婦女
后面詢問她的時候,了解她的她飲食方面也比較正常,她自己猜測可能是喝飲料和為治婦科病亂吃藥,這兩種行為綜合導致自己患上了糖尿病
自從患上這個疾病之后,她不能吃雞鴨魚肉,連特別開胃的白粥都不能喝,高營養的湯水也同樣不能喝,平常只能吃一些粗糧。
我問她這樣的生活難受嗎?是挺難受的,但自己誰叫當初自己沒有好好愛惜身體,沒有聽別人說少喝點飲料。
雖然粗糧有點難吃,但是起碼現在的自己身體慢慢往著好的方向發展。
生活就是這樣,上帝給了我這個機會繼續生活,能夠陪著孩子成長,我就挺滿足了。
總好過那些突然查出來的腫瘤晚期的人。對比之下,自己是一個挺幸運的人。
更多相關建議:
說到糖尿病人,哪些食物打死都不能碰?相信回答最多的肯定是那些含“糖”多的或者能夠使體內血糖快速變多的食物,這是最為直接的思考和回答。
這樣回答,對,也不對。
建議你思考下以下幾個問題——
吃糖多是不是會得糖尿病?
碳水化合物也是糖,那糖尿病人是不是不能吃碳水化合物?
糖以及碳水對于糖尿病或血糖水平的關系?
糖尿病的病因難道都該糖去背鍋?
糖尿病和你體內到底出了什么事,導致你糖尿病?
這又需要澄清三個問題——什么是糖尿病?吃糖多與糖尿病的關系程度如何?所有糖都會導致糖尿病嗎?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胰島素拮抗,或兩者兼有引起。
那新的問題來了。
如果胰島素分泌沒有出現缺陷/胰島素作用沒有受損/沒有出現胰島素拮抗——是不是就不會導致血糖升高,探究不會誘發糖尿病呢?
看來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沒有正常才導致的血糖高,從而糖尿病。
那胰島素在體內是如何起作用的,通常又會發生什么問題?
血糖是細胞的能量物質,血糖能不能進入細胞,是由胰島素控制的。
胰島素是控制血糖能不能進入細胞作為能量使用的鑰匙。
胰島素還是體內唯一能降低體內血糖的激素。
胰島素的生命周期只有5-15分鐘,它唯一的使命就是去找到細胞為糖打開大門,讓糖進入細胞,為細胞供給能量,這樣糖有了出路,血液中的糖含量就會降低了。
如果胰島素發生了問題,譬如不敏感,產生了拮抗作用,總是不開血糖進入細胞的那把鎖,那血液里的血糖就會高,一直高。
那誰又在控制胰島素的水平或使用或產生呢?
胰島素是胰腺分泌的,誰告訴胰腺要分泌胰島素呢?是一個叫做胰高血糖素樣肽-1的家伙,它是回腸內分泌細胞分泌的一種腦腸肽,在小腸分解淀粉的同時產生,它作為一個信使,是在血糖要升高的第一時間告訴胰腺分泌胰島素,從而最為一把鑰匙打開細胞的那把鎖,讓血糖進入細胞,從而降低血液中的血糖。
我們還知道糖尿病分為兩種類型,一型和二型。
如果這個人天生就存在免疫系統缺陷、胰島素分泌不足,那就是一型糖尿病。
但現在認為二型糖尿病的遺傳因素更大,這是因為在小腸分解淀粉的時候,忘了告訴那個促使胰腺分泌胰島素的信使胰高血糖素樣肽-1,胰腺沒有分泌胰島素,這樣血液里的血糖就不會降低。這就是二型糖尿病。
現在的問題是不管是胰腺、胰島素或胰高血糖素樣肽-1那個或同時出了問題,那就更為兇險,血糖高是胰高血糖素樣肽-1不告訴胰腺分泌胰島素,沒有胰島素血糖一直高,就是糖尿病;還不容易來了,還很多,那就集中精力干活吧,快速使血糖降低,導致了另一個問題——低血糖,低血糖的危害有時候比血糖高還要危險,這個時候就產生了另外一種糖尿病,有專業人士稱之為——脆性糖尿病,什么意思呢,就是他的身體對于血糖的水平波動特別敏感,稍有血糖升高,不是一直高高在上,就是特別容易發生低血糖。
這就是要求這類人要嚴格控制飲食中能夠導致升糖升高的因素。
我們就不得不說糖或碳水化合物和體內血糖濃度的關系?
糖與碳水化合物,誰對糖尿病的影響大?
事實上,作為代謝病之一,糖尿病通常都不會單獨存在,也就是說,糖尿病不是其他代謝病(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的并發癥就是合并癥。
因為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而其他代謝病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肥胖,也會導致體內胰島素受累,從而誘發胰島素功能異常,導致糖尿病。
所以有的專家說,幾個代謝病可以互為因果,互相促進或趨好。
好,回答這個問題的題意。
糖和碳水化合物對糖尿病的影響,先要搞清楚二者之間的關系,然后在分析下二者分別對于血糖水平波動的影響。
我們知道,我在以前的問答中回答過,在幾大營養素中作為人的主要能量來源有三種,其體內利用的先后順序是,先為為糖類,再為脂類,最后為蛋白質。當糖類供能不足時,便會燃燒脂肪;當糖類與脂類都耗竭時,才會由蛋白質供能。因此可以想象,如果我們對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不作限制,則幾乎總是先分解糖類,這樣在短期內將會有大量的葡萄糖入血,引起血糖升高。過高的血糖與心血管意外、慢性腎臟疾病、微血管及神經病變等一系列疾病密切相關。
這是我們要限制碳水化合物或糖攝入的主要原因。
簡單說,糖和碳水化合物是一種包含和被包含的關系,就像魚和金魚,碳水化合物是魚,糖是金魚。
知道為什么掰扯糖和碳水化合物這個概念,有時候人們還混著用。
那是因為,最開始的時候,我們是把碳水化合物翻譯做糖的,這樣做一是很直觀好記,很貼切。
但現在,當我們以分子結構來看待碳水化合物和糖的時候,就會發現并不是所有的碳水化合物可以理解為糖,但所有的糖都屬于碳水化合物。
總之我們可以把糖在內的都統稱為碳水化合物更好,又可分為——單糖、低聚糖及多糖三大類。眾所周知的葡萄糖、果糖都屬于單糖。麥芽糖、蔗糖屬低聚糖而淀粉、糊精、纖維素等屬多糖。
但是,你還要知道我們人類僅能吸收單糖,其他如低聚糖及多糖必須分解為單糖后才能被吸收。
那現在我們已經明了,分為單糖、低聚糖和多糖的碳水化合物,對于血糖的影響都要通過最終分解為的單糖來評判,也就是它們對于血糖升高的濃度和速度。這就要引進兩個概念,升糖指數和升糖載荷。
升糖指數評判的是某種食物對于血糖濃度升高的效率,舉個例子,白面包和燕麥面片的對于血糖升高哪個更離開,是白面包,因為白面包的升糖指數是71,燕麥片的升糖指數是62,升糖指數越高,攝入同樣的量,其對血糖濃度的影響就更大。
再來說升糖載荷。如果說升糖指數指的是量,那升糖載荷可以當做質來看待,可以看做升糖影響的密度。簡單說,升糖載荷除了和升糖指數有關以外,還和該種食物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有關。
譬如重量相等的蘋果和番茄,一個升糖指數是38,含有13克碳水化合物;一個升糖指數是85,含有14克碳水化合物,那升糖載荷就是5和12的差別,相差兩倍多。
到這里,你可能已經看出了,從目前人們過度追求升糖指數食物的深入為主流,倒不如以升糖載荷的研判更為科學。
什么意思呢,舉個例子,就是同樣是同重量的西紅柿和西瓜,因為升糖指數接近(西紅柿是85,西瓜是80),但西紅柿的碳水化合物是14,而西瓜僅僅是6,從這個意思是說你吃兩倍半的西瓜對于血糖的影響才和一個西紅柿相當。
解讀到這里,回到這個問答的答案——糖和碳水化合物都是碳水化合物,他們對于血糖的影響,與它的升糖指數相關,準確的說與升糖載荷有關。
升糖載荷越小的食物,不管是糖還是碳水化合物,對血糖的影響越小(此處僅從作為能量物質的角度分析,不包括該種食物其他成分對血糖或糖尿病及身體其他的影響)。
哪些食物糖尿病人打死都不要碰?
具體的食物名單,看更多營養師的分析。
從能量和均衡飲食的理論分析,糖尿病人任何食物都可以吃,并不存在不能碰的食物。
但如果從脆性糖尿病人的角度分析,找注冊營養師列出一個升糖載荷食物表,從事升糖載荷數值大小來選,越小的越有利于血糖的穩定和控制。
再次感謝題主邀請回答。
更多相關建議: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