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物,它所富含的膳食纖維,能夠潤腸通便,防治便秘、腸炎、腸癌等,還能調節血糖和血脂水平,預防和改善心臟病、膽結石癥、肥胖癥的發生。玉米中所富含的硒和鎂,還有防癌和抗癌的作用。玉米富含的玉米黃質,可以預防老年黃斑性病變,玉米所富含的亞油酸,還能降低膽固醇含量,降低動脈硬化的風險,對于高血壓和心臟病有預防作用。
除此以外,玉米須還是一味良好的中藥。用玉米須煎水喝,有調節血壓,利尿消腫的功效。玉米須中的皂苷類物質,能夠促進胰島素釋放,有降低血糖的功效。玉米中的類黃酮物質,還能夠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玉米須還有抗過敏作用,可用于治療蕁麻疹和哮喘。用玉米須或玉米芯煮水和,還能夠改善由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特別是水瀉。
玉米須性質平和,絕大多數人都可以使用。但要明白一點,用玉米須泡水喝或者煎水喝,其中可溶出的營養成分是微量的,因此它能起到的調節血糖、血壓等的作用也只是輔助的。糖尿病人可以常喝點玉米須泡水,但不要指望玉米須能有效降低血糖哦!
看完點個贊好嗎?有問題歡迎提出來,小糖隨時為您解答!
更多相關建議:
還在對玉米種植持猶豫觀望態度的農民朋友們,你們知道玉米除了食用、做動物飼料,還在工業上有大量應用,汽油添加的乙醇就是例證,其它更廣泛用途就不一一列舉。今天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我們平時所不知道的用途——藥用價值。
先從中醫角度說,玉米的根、葉煎藥可以治療小便淋瀝。玉米穗軸,就是農村遍地可見的常用來燒火的玉米瓤子能健脾利濕,可以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腹瀉。玉米花絲可治療糖尿病、膽囊炎、肝炎、高血壓、鼻炎、兒童慢性腎炎等病癥。
再從西醫角度看,玉米淀粉可生產青霉素、鏈霉素、金霉素、紅霉素、氯霉素等。還能制造葡萄糖、降壓劑、麻醉劑、消毒劑、利尿劑等。玉米種皮可提取纖維素,用于心血管病、糖尿病、腸癌等的防治,還能降膽固醇。玉米花粉中含有大量氨基酸、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維生素A、B、C、D、E以及鋅、鐵、鈣等多種微量元素。具有滋補強身、抗疲勞、抗衰老、延緩衰老的保健作用。還能調節神經、促進新陳代謝呢。
怎們樣,農民朋友們,對種植玉米有信心了嗎?玉米的種植可是關系民生的大事,糧食安全不能全部依賴進口的,國家會有足夠的重視。我來給大家鼓鼓勁,2018年放心種吧!
更多相關建議:
玉米全身都是寶,你了解玉米的藥用價值嗎?第一,玉米水具有消炎殺菌利尿作用。我們平時很多人只知道把玉米可以煮熟了來吃,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煮玉米的水更有一定價值。如果你肝火比較旺或者說有其他的炎癥,就可以喝一點煮玉米的水,因為它有消炎去火的作用,同時玉米水具有利尿消炎、預防尿路感染等功效,特別是夏天的時候。正是泌尿系感染的高發季節,所以建議大家在夏季多吃一點玉米消炎殺菌降暑利尿!第二,玉米須有降血糖降血壓作用。用玉米須燒水喝可以降低血糖和血壓,可以把玉米須單獨來燒水喝,也可以煮玉米的時候把玉米須不用弄下來,直接放在鍋里一塊煮,最后吃玉米,再喝湯就行了。第三,我們都愛吃煮玉米,喝玉米稀飯,這這無形當中就起到了保護血管和腸胃的作用,因為玉米是粗纖維食物,玉米中的纖維可以降低我們人體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從而起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效果!
玉米全身都是寶,不光有食用價值,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食材得來方便便宜。建議大家多吃玉米,增加體質減少疾病。
更多相關建議:
1、玉米具有多種身體保健作用:
名目:玉米中的葉黃素和玉米黃素(胡蘿卜素的一種)能夠對眼睛發揮重要的保護作用,不過這兩種物質只存在于黃色玉米中。
抗衰老:玉米中的維生素E有延緩衰老、降低膽固醇的作用,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
調節血糖:玉米中膳食纖維含量豐富,具有延緩胃排空,減少消化液與食物的充分接觸,從而降低餐后血糖。
2、玉米須為一種中藥材:
玉米須中的化學物質非常豐富如糖類、皂苷、黃酮類、無機鹽、氨基酸、生物堿、揮發性化學成分及有機酸等,均對人體健康有利,可用于輔助治療小便不利、糖尿病、高血壓、膽結石、高血脂等多種疾病。大家在平時吃玉米時要注意不要丟掉玉米須,可以通玉米一起吃掉。
3、玉米筍
玉米筍為剛吐絲未授粉的玉米脆嫩穗軸,營養豐富,具有健脾利濕,治小便不利、水腫腹瀉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