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糖達標是一個綜合管理過程,包括用藥、飲食控制、運動等。運動是糖尿病治療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糖尿病患者每天該運動多長時間呢?
我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指出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要進行15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即每天運動30分鐘,每周至少運動5天。
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運動多長時間,與運動項目、運動強度、運動經歷等有關。糖尿病患者一般適合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果是過去沒有運動經歷的,則需要從小運動量開始,每天運動5~10分鐘,再逐漸增加到每天30分鐘左右。有運動經歷的人,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是進行快步走、慢跑、騎自行車、跳舞等中度運動,可以每天運動2~3次,每次10~20分鐘,即每天鍛煉30~40分鐘。如果是進行散步、太極拳、步行等輕度運動,則可每天鍛煉2~3次,每次30分鐘,即每天鍛煉60~90分鐘。
在運動的最初10分鐘里,消耗的主要是肝臟和肌肉里貯存的能量。運動10分鐘之后到30分鐘才開始消耗血液中的糖。如果運動量不足,運動不到10分鐘就停止了,那么消耗血糖少,就達不到運動降血糖的目的,所以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
很多糖尿病患者往往體重超重或肥胖,通過運動不僅要降血糖,還要控制體重。糖尿病患者如果要達到增強體質、降血糖的目的,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如果還要控制體重,則每天要運動60分鐘,一般一天運動不超過90分鐘。
更多相關建議:
您好,運動時骨骼肌會消耗肌肉中儲存的肌糖原,運動結束后,肌肉中消耗的肌糖原需要盡快重新儲備,這些恢復用的糖就來自血糖,運動后肌肉會如饑似渴地攝取血糖,重新補充肌糖原庫,所以通常在運動后2-3個小時后,血糖就會開始下降,這一過程持續的時間長短與運動的強度和運動持續時間有關,運動強度越大,持續時間越長,運動后降糖效果持續時間越長,從幾個小時到一兩天不等,所以運動降糖,是可以做到當餐見效的。
但我們并不建議糖友們追求運動降血糖的即時效果,因為這類當餐效果強的運動,往往屬于無氧糖酵解供能為主的運動,不僅存在低血糖風險,而且還有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如果沒有考慮自身的身體機能水平,盲目的選擇不適合自身的運動方式,很容易發生危險,輕則肌肉韌帶拉傷,重則發生低血糖或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發作,危及生命安全。因此,要采用無氧運動來鍛煉之前,需要做好體檢和運動風險評估,評估運動負荷承受能力,并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和運動方式,合理控制運動時間,達到既有效降糖,又能規避運動風險的目的。
更多相關建議:
運動療法是降低血糖,防治糖尿病的關鍵療法之一。可是,運動時間短了或許沒有效果,運動時間長了還會導致低血糖,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所以說,對于糖友來說,掌握正確的運動方法至關重要。
運動多長時間,血糖才能達標?
運動對于糖尿病患者的好處在于,一是會幫助肥胖患者減輕體重,增強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胰島素抵抗,二是可以促進肝臟、肌肉等對血液中葡萄糖的利用,進而發揮降血糖的功效,三是可以改善患者的體質,幫助更好地抵御并發癥。總之,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多運動肯定有好處,這也是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明確推薦的一種療法。
首先,運動療法并不能保證一定會使血糖達標。
在講怎么運動之前,先要告知糖尿病患者,運動不能代替藥物治療,它只是作為糖尿病治療的“五駕馬車”之一,不可或缺,也不可單獨存在。所以說,想要單純靠運動來使得血糖達標,可能不太現實,尤其是有常年病史的患者,藥物、飲食和運動缺一不可。對于那些還處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來說,尤其是肥胖患者,或許能通過運動和飲食干預來把血糖降下來,避免進展為糖尿病,但這也是要求和飲食一起,也并非只靠運動。
再者說了,運動療法也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并不是大家想象的每天動一下就能把血糖降下來,能不能發揮運動應有的降糖效果,具體到每個患者身上,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告誡各位患者,千萬別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運動身上。
其次,運動療法需要多長時間。
從整體的運動時間來說,運動療法多久能夠見效,因人而異。這得看患者是否接受了正規的運動療法,是否制定了切實可行的運動方案,是否能按照方案來執行,是否能做到持之以恒,是否同時配合飲食療法、藥物治療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具體的運動效果。無論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堅持正確的運動方案,這是使血糖達標的第一步。
而從單次運動的時間來看,運動時間太短,運動量不足,相當于白運動,但是如果運動時間太長,運動量太大,容易導致低血糖,增加血糖的波動性,對病情也不利。所以說,掌握好每次的運動時間,也是很關鍵的一步。
具體來說,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幾點運動事項。
1、運動強調個體化:雖說運動療法對每個患者的基礎要求是一定的,但是具體到個人來說,還得因人而異。要求結合患者個人的血糖控制情況、病程長短、年齡大小、身體素質、是否有并發癥或合并癥等等,最好是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制定適合自己的身體條件、病情的運動方案,合理的運動方案一定是科學、可行,能夠真正發揮降糖療效的。
2、運動時間要達標:從整體時間來說,運動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不應該設定具體的運動時間,要做好長期運動的打算。從單次運動時間來看,10min以內的運動消耗的是存儲能量,10min后才開始消耗血液中的糖分,所以一般要求每次至少運動半小時才有效,肥胖者建議每天運動一小時,不要超過90min,記住運動一定要循序漸進,可以分兩次進行。對于體質差的患者,每次可以從10min開始,逐漸增加運動量。
3、運動方式要適當:根據相關指南建議,糖尿病患者要求每周至少進行150min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天半小時,每周5次為宜。除了運動時間的要求外,還對運動強度提出了要求,那就是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這類運動包括簡單有效的走路、慢跑、騎自行車等,還有游泳、爬山、廣場舞、太極拳、瑜伽等等,患者可以根據個人興趣來選擇。適宜的運動強度要求運動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220-年齡)的60-75%左右,一定要避免劇烈運動。運動時以微微出汗,面色微紅為宜,運動前要熱身,運動后要注意休息。
4、運動的禁忌人群:近期血糖波動大,血糖水平極高(>16.7mmol/L)的患者;伴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力下降的患者;近期血壓控制不佳,高于180/110mmHg的患者;伴有心臟疾病且近期有心絞痛、心律失常等,或者有嚴重心衰的患者;伴有糖尿病腎病,且較為嚴重的患者,以上患者不建議進行運動,運動前一定要遵醫囑,慎重開始。
我是心血管黃醫生,致力于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解釋復雜難懂的疾病知識,幫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您的點贊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血糖控制相關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們吧!
更多相關建議:
運動能降糖,這是個共識。
至于運動多長時間血糖才能達標,我認為沒有準確答案,因為這跟很多因素有關,比如采取什么樣的運動方式,運動強度的大小,糖尿病病程的長短及個人體質等等,都有很大的關系。
以我自己為例,我的空腹血糖基本上都在6mmoI/L以內,餐后血糖在10mmoI/L以內,糖化血紅蛋白沒有超過6%。
患糖尿病七年了,血糖在這個水平,應該可以說勉強達標。
如果要問我運動了多長時間,我毫無保留地告訴你,我是從確診糖尿病的第二天就開始運動,到現在己經有七年多時間。
起初沒有經驗,也沒有規劃,所以前兩年基本上隨意性很大,雖然運動了,或許運動量還很大,但降糖效果并不好,主要體現在血糖波動大。
因為那兩年的空腹血糖都超過了6.1mmoI/L,餐后血糖更是波動特別大,所以那兩年就出現了輕微并發癥,如眼睛看東西模糊,檢查結果說是到了糖網二期。
為了使血糖達標,延緩并發癥發展,我在嚴格控制飲食,按規定吃藥之外,特別針對運動做了調整。
首先是運動時間的調整,做到定時定量。
定時包括兩方面,一是規定早上5:25準時運動,晚上晚餐一小時后運動;二是時間最少不低于30分鐘。
定量是規定運動量,早上跑步4公里,晚上快走4公里。
其次是運動方式的調整。主要體現在由原來單一的有氧運動,調整為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相結合。
有氧運動對即時性血糖影響很大,也就是說如果某一餐的餐后血糖高,那么可以通過有氧運動,如跑步,騎單車或跳舞等,能快速把血糖降下來,我多次測試,跑4公里,能降4個點血糖。
而從長遠來說,抗阻運動對血糖的影響更有利,因為抗阻運動能增肌,當血液中葡萄糖過剩時,豐富的肌肉就能充分地把血液中多余的葡萄糖貯藏起來;而當血液中葡萄糖缺乏時,它又可釋放葡萄糖到血液中,起到維持血液中葡萄糖相對穩定的效果。所以抗阻運動能使血糖維持在一個相對平穩的水平。
大概就是因為我長期堅持運動,并且采取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相結合的方式,所以我現在的血糖才保持相對達標的水平。
我的觀點:要想維持血糖長期達標,就必須長期堅持運動,最好是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交叉進行。
更多相關建議:
所以通常會在運動后的2-3個小時之后,自身的血糖就會開始下降,這一過程持續的時間長短與運動的強度和運動持續時間有一定的關系。
運動強度如果越大,持續的時間越長,運動之后降糖的效果持續時間則越長,從幾個小時到一兩天不等,所以運動來降糖,這也是可以做到當餐見效的。
那么運動多長時間之后,血糖才可以達標哪?
運動對于糖尿病患者的好處主要是在于,一個是會幫助肥胖患者減輕自身的體重,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降低胰島素的抵抗。
第二則是可以促進身體肝臟、肌肉等對身體血液之中葡萄糖的利用,進而發揮出降血糖的這一功效。
第三是可以改善患者自身的體質,可以幫助更好地抵御并發癥。總而言之,對于糖尿病的患者們來說,多運動肯定是有好處的,
更多相關建議:
因人而異,聽運動營養專家們怎說。
更多相關建議:
因人而異,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