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療時為什么要經外周靜脈穿刺置中心靜脈導管PICC、或胸前埋輸液港呢?花錢、又得定期沖管護理,說不定還有導管放不到位置、血栓、感染等并發癥,有意義嗎?化療進行的方式有血管內給藥,比如靜脈輸液、經動脈用藥,最常用的還是通過靜脈化療。血管外給藥有口服、鞘內、胸腔腹腔灌注等。血管內用藥化療藥物大多“腐蝕”性很大,輸液時靜脈起始部的藥物濃度很大,刺激血管有炎癥發生,血管硬化,疼痛,許多病人化療結束可見上肢皮膚沿血管走形有明顯的色素沉積就是化療藥物刺激所致。若化療藥物外滲就更糟糕了,輸液部位周圍皮膚潰爛、壞死,有些嚴重的可能致殘!
為了避免化療帶來的皮膚、血管、肢體的損害,就出現了PICC導管、輸液港。
PICC導管出現要早一點,以肘窩靜脈穿刺置管,經肱靜脈、腋靜脈、鎖骨下靜脈到上腔靜脈,上腔靜脈直徑2cm多,藥物在此有血液緩沖,循環也快,刺激也就小多了。
但是PICC導管有一部分在皮膚外暴露,生活上很不方便、也容易感染,就出現了輸液港。輸液港在胸前進入鎖骨下靜脈至上腔靜脈,輸液端埋在皮膚下,生活就方便多了,幾乎可以排除感染。
導管置入靜脈,畢竟是異物,會有一些并發癥,比如導管堵塞、刺激血管壁、血栓,需要定期予以維護、檢查位置。發生嚴重并發癥、或者化療結束、長時間沒有治療時考慮拔出導管。我是@劉永毅醫生 ,感謝您的閱讀!
更多相關建議:
其實不僅僅是乳腺癌化療,眾多癌癥在進行化療輔助治療的過程中,醫生都會根據患者情況建議患者置入輸液管路,比如PICC和輸液港。那么問題來了,醫生為什么會建議置入這種特殊的輸液管路呢?不聽醫生的行嗎?首先,醫生為什么會建議置管。其實原因很簡單,腫瘤分期、類別的不同決定了化療周期的長短
其實不僅僅是乳腺癌化療,眾多癌癥在進行化療輔助治療的過程中,醫生都會根據患者情況建議患者置入輸液管路,比如PICC和輸液港。
那么問題來了,醫生為什么會建議置入這種特殊的輸液管路呢?不聽醫生的行嗎?
首先,醫生為什么會建議置管。
其實原因很簡單,腫瘤分期、類別的不同決定了化療周期的長短,短的需要4個周期,長的需要12個周期,時間能從3個月到7個月不等。所以置入管路,免去每次扎針的痛苦,對于很多患者來講是非常有意義的。
除此之外,大家都知道化療藥物是強細胞毒性要,對于血管的損傷可以說是非常非常嚴重的,如果不置管,而是選擇每次從外周靜脈給藥,哪怕是平素身體健壯如牛的人,也不可能經受住反復多次傷害(很多沒有因種種原因沒有置管的患者,在化療結束后都有不同程度的靜脈炎,重癥患者甚至需要轉介到血管外科進行治療)!
第三個原因,外周靜脈給藥途中如化療藥物不慎外滲,如沒有及時正確處理,則會在短時間內發生周圍皮膚永久性壞死。
我們再說說另一個問題,可以不聽醫生的話嗎?
答案不言而喻,置管并非一勞永逸,也并非所有人都適合置管,所以選擇權在病人本人。無論是輸液港還是PICC,各有利弊(PICC可以在病房由持證護士進行穿刺,大約能維持一年時間,期間需每周到醫院進行一次管路維護預防發生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費用3000-5000元;輸液港需要到手術室由醫生置入,每月沖管一次,每次注藥需要經皮“扎港”,如管路通常可以永久留在體內,費用大約7000-9000元)。
其實,我個人覺得如果身體條件和經濟條件允許,置管還是比較可行的。一方面,保證化療正常進行,另一方面,如果在化療過程中遇到緊急突發病情變化,置管無疑是一條“生命通道”,能為治療贏得一線生機!
更多相關建議:
化療是針對惡性腫瘤進行全身化學治療,乳腺癌的化療目前最強效和常用的表柔比星,也就是傳說中的紅藥水,對血管傷害極大,不能直接輸入靜脈,需要植入靜脈輸液港,或者靜脈輸液管。比起靜脈輸液管(目前常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是國際上目前最先進的靜脈給藥裝置,為患者提供長期的靜脈血管通道。具有以
化療是針對惡性腫瘤進行全身化學治療,乳腺癌的化療目前最強效和常用的表柔比星,也就是傳說中的紅藥水,對血管傷害極大,不能直接輸入靜脈,需要植入靜脈輸液港,或者靜脈輸液管。比起靜脈輸液管(目前常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是國際上目前最先進的靜脈給藥裝置,為患者提供長期的靜脈血管通道。具有以下幾個明顯優點:1. 降低感染風險;2. 方便患者:埋植于皮下不易被別人注意。同時多進行鎖骨下植入不影響活動,不輸液不埋針期間可正常洗澡和參加游泳等活動;3. 減少穿刺血管的次數,保護血管,減少藥物外滲的機會。4. 維護簡單,治療間歇期4周維護一次即可。圖示為植入靜脈輸液港10天傷口恢復及創口面積。
更多相關建議:
輸液港,臨床上也稱為PORT,是為了減輕藥物對患者血管刺激而置入體內的專業輸液裝置。它分為三部分:無損傷針(蝶翼針)、置入鎖骨下靜脈的導管、埋藏在皮下與輸液針連接的注射座(港體)。注射座連接插入鎖骨下靜脈的導管形成長期血管通路,發揮類似港口的作用,故稱作“輸液港”。人人都可以用輸
輸液港,臨床上也稱為PORT,是為了減輕藥物對患者血管刺激而置入體內的專業輸液裝置。
它分為三部分:無損傷針(蝶翼針)、置入鎖骨下靜脈的導管、埋藏在皮下與輸液針連接的注射座(港體)。注射座連接插入鎖骨下靜脈的導管形成長期血管通路,發揮類似港口的作用,故稱作“輸液港”。
人人都可以用輸液港?
輸液港可用于下面四類患者:
①需要長期、重復輸液給藥的患者;
②進行抽血、輸血、輸注營養藥的患者;
③推注造影劑的患者;
④長時間使用化療藥物的患者。
輸液港好在哪?
神器之所以被稱為神器,一定有它的道理,講起輸液港的好處,互助君來給大家歸納一下。
①外表沒有管子外露,避免他人疑惑詢問騷擾
比起PICC置管和深靜脈置管,輸液港沒有外露的導管,即使需要化療,也不會惹人向你詢問或者異樣的目光。
②不影響洗澡和日常生活。
輸液港置入皮下,可以洗澡,也更方便于日常生活。
③感染發生的幾率較小
由于輸液港完全埋藏在體內,不易受到感染,不用擔心像PICC置管一樣發生皮膚瘙癢、紅腫等問題。
④避免藥物滲漏
普通置管可能會因為姿勢不當、動作過大而“跑針”造成化療藥物滲漏,刺激血管,甚至發生不可逆的傷害。在這方面,輸液港有很大的優勢,基本上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⑤可長期、反復使用
根據輸液港的使用說明,19G的無損傷穿刺針穿刺1000次,蝶翼針連續使用7天來計算,輸液港可使用19年,但由于每個人保養方式不同,根據臨床使用經驗來看,一個輸液港也可以反復使用達10余年。
⑥操作、維護簡單,價格可接受
放置輸液港,只需要在手術室進行一個15—20分鐘的小操作,幾乎不會感到疼痛,置入后的維護也比較簡單,花費約6000~8000元。
輸液港如何日常維護?
①輸液時不要過度活動,導致針頭脫出;
②術后常規傷口要2-3天換藥一次,保持輔料干燥,可用鏡子觀察周圍皮膚情況;
③一般置入后10-14天拆線,建議等局部的傷口愈合后再洗澡;平時注意不要重力撞擊植入輸液港的部位;
④如果需要帶針頭出院,要保持敷料完整,若松脫、潮濕就需要立即更換;針頭只能保持7天,到期要到醫院拔出針頭;
⑤每四周到正規醫院進行沖管、封管的輸液港護理;
⑥置入輸液港的患者可以正常做家務、散步;但避免做重體力的活動,比如像舉啞鈴、拳擊等。
怎么樣?“化療神器”是不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覓友們也想擁有這個神器?,不過,能不能用還是要咨詢主治醫生哦!
更多相關建議:
乳腺癌患者為什么要植入輸液港呢?應該是怕病人在化療的時候那個藥水滴到皮膚上會使皮膚不好的,我媽媽當時化療的時候也植入的。
乳腺癌患者為什么要植入輸液港呢?應該是怕病人在化療的時候那個藥水滴到皮膚上會使皮膚不好的,我媽媽當時化療的時候也植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