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百病多由痰作祟”,痰若是停滯體內,其病變的發展,可以傷陽化寒,可以郁而化火,可以夾風、夾熱,可以化燥上陰......所以說痰不該停留在內體,有痰就要排出來。但是在排痰之前我們需要先搞清楚是什么痰?是這么導致的,該怎么排呢?畢竟一些比較濕滑,咳嗽就能輕易排除,而有的比較粘稠,
所謂“百病多由痰作祟”,痰若是停滯體內,其病變的發展,可以傷陽化寒,可以郁而化火,可以夾風、夾熱,可以化燥上陰......所以說痰不該停留在內體,有痰就要排出來。但是在排痰之前我們需要先搞清楚是什么痰?是這么導致的,該怎么排呢?畢竟一些比較濕滑,咳嗽就能輕易排除,而有的比較粘稠,感覺到有痰,但是咳嗽不能排出,一般來說白痰是不用清肺的。具體如何處理呢?
痰
從中醫上理解,痰是人體水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一般以較稠濁的稱為痰,較清稀的稱為飲,所以合稱為痰飲。痰飲的形成多由外感六淫,或七情內傷,或飲食不節,導致臟腑功能失調,氣化不利,水液代謝障礙,水飲停滯而成。肺、脾、腎及三焦對水液帶血起重要作用,所以當其功能失常的時候就容易生成痰飲。
白痰是要宣肺還是清肺?
只有肺氣失宣的時候才需要宣肺,那么肺氣失宣會有哪些表現呢?肺氣失宣則緣于外邪犯肺,表現為咳嗽、氣喘,吐痰。但是白痰則多因寒邪犯肺所致,緣于外感寒邪,肺氣不宣,寒飲內阻,失于清肅,所以也會出現咳嗽、氣喘,痰白清稀,還是相對容易咳出來的。
所以說白痰應該是需要宣肺,可以選用通宣理肺丸、急支糖漿、復方甘草合劑等。
當然也可以通過飲食進行調理,白蘿卜一個切片、甜杏仁10g(去片尖)搗碎,冰糖30g,共用蒸熟熱服,連用七天。
一般白痰若是稀很容易咳出,也不覺得難受,主要還是風寒襲肺導致的咳嗽、鼻塞、流涕讓人不舒服。若是白痰多且粘稠該怎么呢?
痰白稠厚
痰多色白稠厚而粘咳嗽反復發作,有可能是痰濕蘊肺所致,雖然也相對容易咳出,但是想要清除痰也并不容易,我們可用蛇膽陳皮末或蛇膽川貝液。
同樣可以通過飲食進行調理,白蘿卜一個切片、甜杏仁10g(去片尖)搗碎,冰糖30g,共用蒸熟熱服,連用七天。
若痰黃黏稠質厚怎么辦呢?
需要看是風寒犯肺還是痰熱壅肺,風熱犯肺主要表現咳嗽氣粗,痰黃而稠,咳痰不爽,口渴常伴發熱惡風、頭痛汗出等,急支糖漿、止咳枇杷露、鮮竹瀝液等,或者用川貝和梨煮水等都是不錯的改善方法。
若是因為痰熱壅肺所致的痰黃黏稠,會伴有咳嗽氣促,甚至胸脅滿痛,痰黃黏稠質厚,口干總想要喝水,建議您多吃一些梨、琵琶、荸薺等清熱止咳的食物,可能會有幫助,或者選擇橘紅丸或蛇膽川貝液等幫助改善。
總結
所以說出現白痰不要急于清肺或者宣肺,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辯證處理。當然總的來說白痰的話還是相對比較好的,至少容易咳出來,但是其伴隨的其它癥狀就比較磨人,比如可能伴隨有咳嗽、氣喘、發熱、頭痛等癥狀,也需要對癥處理。經常咳白痰的人應該注意保暖、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感謝您的閱讀,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一些幫助,如果覺得還不錯的話,請給我點個贊再分享出去,要是還能給我個關注的話,我認為一定是對我最大的支持了,謝謝!
更多相關建議:
白痰表示有寒和飲需要溫肺和宣肺,不能用清肺的辦法來治療。中醫望診是非常注重痰的辨別,不同類型的痰代表了不同的臨床意義,選用的治療方法、藥物也不相同。以下分別來說明。中藥材法半夏1.白而清稀的痰伴有怕冷等癥狀,一般是寒痰,治療需要溫化?!督饏T要略》有云:“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白痰表示有寒和飲需要溫肺和宣肺,不能用清肺的辦法來治療。
中醫望診是非常注重痰的辨別,不同類型的痰代表了不同的臨床意義,選用的治療方法、藥物也不相同。以下分別來說明。
中藥材法半夏
1.白而清稀的痰伴有怕冷等癥狀,一般是寒痰,治療需要溫化。《金匱要略》有云:“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可以選用干姜、半夏、細辛等辛溫的藥物。
2.咳嗽、咳痰伴有明顯惡寒、怕風,說明還有表證,這種情況還需要選用麻黃、蘇葉等辛溫散寒解表的藥物來宣肺。
3.痰多而白,因痰而咳,有一種總也吐不完的感覺,多半屬于濕痰。中醫講“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雖然痰是從呼吸道而出,但它的根源還是在于脾的功能障礙。這時常需要健脾利濕,再加一些化痰止咳的藥物,如杏仁、桔梗、紫菀、款冬花等來治療。
4.痰黃而粘稠,不好咳出,伴有口干,口渴,怕熱,多汗等癥狀,這種痰屬于熱痰。這時需要清熱化痰,常用浙貝、黃芩、瓜蔞、南沙參等藥物。
中醫治療痰可是大有學問的哦。
原創不易,喜歡就請點贊、關注加轉發吧。
(中醫沈祥立,2020年12月31日)
更多相關建議:
外感風寒侵于肺,肺失宣降,水濕內停,積聚生白痰。大家好,我是致力于心血管科普的一名藥師,心肺互通,研究心血管疾病,往往也需要對肺的知識有所了解。題主提及自己白痰多年,有肺病。白痰屬于寒癥,病情應為長期慢性咳嗽吐痰,損傷肺陽,痰會寒化,形成痰濕、白痰。肺陽長時間受損,便會累及脾陽,
外感風寒侵于肺,肺失宣降,水濕內停,積聚生白痰。
大家好,我是致力于心血管科普的一名藥師,心肺互通,研究心血管疾病,往往也需要對肺的知識有所了解。
題主提及自己白痰多年,有肺病。白痰屬于寒癥,病情應為長期慢性咳嗽吐痰,損傷肺陽,痰會寒化,形成痰濕、白痰。肺陽長時間受損,便會累及脾陽,脾運化水濕的功能下降,會加重痰濕的形成。肺為貯痰之器,肺部痰濕會增多。
宣肺可恢復肺宣發肅降的功能,助力痰的排出。
所以白痰需要宣肺,宣肺的同時應溫補脾陽和肺陽,有助于脾對痰濕的運化和肺對痰濕的蒸騰氣化,有助于化痰。
以上所講屬于中醫的看法,符合樓主的提問,但王藥師覺得大部分人應該聽不懂,所以我換了種自己的話說給大家一聽。
白痰的病因主要是與咽喉部和支氣管的炎癥有關。白痰多是由于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等病毒感染了咽喉、支氣管,使得組織局部就出現充血、水腫,分泌出的炎性物質和黏膜上皮細胞一同形成痰液,多見于風寒感冒。
宣肺是宣氣通肺的意思,就是促進排出肺內濁氣,健康機體。
我是王藥師,堅持用簡單易懂的文字傳播心腦血管疾病知識,為健康中國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留下一個贊吧!另外,如果您還有白痰宣肺的相關問題,歡迎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更多相關建議:
當我們咳嗽痰多去藥店買藥時,我們往往發現有許多止咳的藥物,比如宣肺止咳合劑、小兒宣肺止咳顆粒、羚羊清肺顆粒、清肺化痰丸等,看到藥名帶有宣肺的,也帶有清肺的,許多人會發出疑問,宣肺和清肺到底有什么不一樣呢?當出現白痰是是應該宣肺呢?還是應該清肺呢?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聊一聊這個問題
當我們咳嗽痰多去藥店買藥時,我們往往發現有許多止咳的藥物,比如宣肺止咳合劑、小兒宣肺止咳顆粒、羚羊清肺顆粒、清肺化痰丸等,看到藥名帶有宣肺的,也帶有清肺的,許多人會發出疑問,宣肺和清肺到底有什么不一樣呢?當出現白痰是是應該宣肺呢?還是應該清肺呢?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聊一聊這個問題,希望能夠幫到大家理解清楚它們之間的一些區別。
其實,不論是宣肺也好,清肺也好,這都是中醫對于肺部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在中醫里,對于肺病的治療,可以分為宣肺、肅肺、清肺、瀉肺、溫肺、潤肺、補肺、斂肺八法。這是根據不同的病癥引起的肺部疾病從而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一、什么是宣肺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中醫認為,我們人體中的肺是主宣散,通過肺氣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功能,也就是吸人自然界的清氣,呼出體內的濁氣,并將脾所轉輸的津液和水谷精微也輸至全身,從而使衛氣外達于皮毛,調節腠理之開闔,并將代謝后的津液化為汗液,再由汗孔排出體外。
但是如果因為某些原因造成我們的肺氣失于宣散,也就是肺的宣散發生了障礙,那么就會造成既不能很好的宣發衛氣,容易感受外邪侵襲,從而出現腠理閉塞,最終造成外邪不能通過汗孔排出體外;另外,也會造成我們體內因為布散津液功能的減弱,從而可造成體內的津液停滯于肺從而成痰。
而造成肺的宣散發生障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感受了風寒,當這些風寒邪氣人體時,最容易的就是侵犯我們的肺部,它會束縛我們肺部的宣發功能,造成這些風寒之氣一直在我們的體內,造成咳嗽、氣喘、痰多、胸悶等癥狀,而且患者往往還會伴隨無汗、鼻塞、畏寒怕冷、舌苔薄白等癥狀。
所以,對于這種肺氣失于宣散造成的肺部疾病,那么就需要采用宣肺的方法來治療,也就是將那些留存于體內的風寒邪氣發散出去,就必須要采用辛散的藥物將閉塞的腠理打開,使肺部的宣散功能恢復正常。因此,在宣肺時,應該采用麻黃、北杏仁、桔梗、紫菀、紫蘇之類的辛散中藥,從而達到宣通肺氣、化痰止咳的作用。
二、什么是清肺?
中醫里的清肺,主要是指清泄肺熱,也就是熱邪侵犯肺部從而引起的肺部疾病,也就是說肺中有火、肺中有熱時,就需要將這些熱邪用一些清熱降火的藥物清掉,從而起到治療的作用。如果不及時將這些熱邪清掉的話,那么這些熱邪就會造成肺熱,會使我們肺部的津液虧損,從而出現咳嗽氣急、咽痛、黃痰、口干、口渴、身熱不惡寒、舌紅苔黃等癥狀。
而我們比較常見的莫過于風熱感冒,就是熱邪襲肺,這個事情就需要進行清肺,用清熱降火的藥物清掉熱邪,那么癥狀才會得到有效的改善。因此,在清肺時,應該采用桑葉、石膏、茅根、竹茹、魚腥草、野黃芩等藥物,從而達到清泄肺熱、止咳化痰的作用。
因寒邪侵犯肺臟,造成的肺臟津液凝滯,就會形成白色痰塊。白痰是辨別寒邪侵犯肺臟的一個指標,包括感受自然界的風寒邪氣和自身臟腑陽氣不足,陽虛內寒形成的問題。
三、那么,出現白痰時,應該用宣肺治療還是清肺治療呢?
從中醫里來說,白痰的形成往往是由于風寒感冒引起的,這是由于風寒入體,造成我們體內布散津液功能的減弱,從而使體內的津液停滯于肺,從而成了白痰。
因此,如果是風寒感冒引起的白痰,在治療方法上一般采用宣肺的方法來治療,使用一些辛散的藥物,就可以打開我們閉塞的毛孔,那么入侵體內的寒氣就會被驅散出去。當這些寒邪被驅散之后,那么我們的肺氣就會恢復正常的功能,發揮宣發肅降的作用,體內的津液也得以運行正常,那么自然就不會再形成白痰了。
當然了,白痰只是疾病的一個癥狀,中醫治病還需要通過望聞切問來辯證,如果只是出現了白痰也并不是一定就是風寒感冒引起的,它還可以是其他的一些疾病引起的,特別是本文的患者已經是白痰好幾年了,這個引起白痰的疾病其實更多是應該考慮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間質性肺炎、慢阻肺、慢性咽喉炎等慢性肺部疾病引起的。
總的來說,清肺與宣肺是屬于中醫治療肺部疾病的兩種不同手段,宣肺一般是用發散的中藥,而清肺一般是用瀉火的中藥。如果單單是從痰液的顏色來分析的話,白痰往往是風寒引起的,可以采用宣肺的治療方法,而黃痰往往是肺熱引起的,可以采用清肺的治療方法。
作者寄語:很高興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關知識,我是左撇子說醫,每天用簡單的語言為你科普專業的醫學知識,碼字不易,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就幫我點個贊!如仍有疑問,可以評論區留言,歡迎大家關注、轉發,謝謝大家支持!
更多相關建議:
原創??人裕劝滋狄话闶呛粑到y發生了感染,而且是病毒性感染更為常見,中醫認為是風寒束肺引起的,風寒束肺,肺津不布,聚成痰飲,隨肺氣上逆,咳嗽、咳白痰。筆者治療新冠肺炎輕癥就以此癥狀最常見,血常規往往C反應蛋白會有升高的情況。白細胞會有輕度的降低或者正常,有時還會出現輕度的嗜酸性
原創??人裕劝滋狄话闶呛粑到y發生了感染,而且是病毒性感染更為常見,中醫認為是風寒束肺引起的,風寒束肺,肺津不布,聚成痰飲,隨肺氣上逆,咳嗽、咳白痰。筆者治療新冠肺炎輕癥就以此癥狀最常見,血常規往往C反應蛋白會有升高的情況。白細胞會有輕度的降低或者正常,有時還會出現輕度的嗜酸性粒細胞的升高。中醫辯證辨來辨去,兜兜轉轉還是小青龍加三子養親用得最為順手。話說回來,以痰稀稠區分寒熱比以痰色區分更為靠譜,因為痰稀薇黃同樣屬寒癥。這種情況患者往往回答你:痰黃。
更多相關建議:
白痰是宣肺還是清肺?白痰的病理表現,以寒痰或痰濁為主。治療原則,適宜:宣肺行氣,健脾化痰。白痰生成的病因(原因),有三方面。1,外感風寒之邪,入侵于肺,肺失宣降,氣機不暢、水濕內停,積聚生痰。2,飲食不節,損傷脾胃,脾失健運,水濕內停,積濕生痰,上歸于肺。3,或平素痰濕偏盛體質,
白痰是宣肺還是清肺?
白痰的病理表現,以寒痰或痰濁為主。治療原則,適宜:宣肺行氣,健脾化痰。
白痰生成的病因(原因),有三方面。
1,外感風寒之邪,入侵于肺,肺失宣降,氣機不暢、水濕內停,積聚生痰。
2,飲食不節,損傷脾胃,脾失健運,水濕內停,積濕生痰,上歸于肺。
3,或平素痰濕偏盛體質,痰涎不斷,日漸積聚,由中焦上壅于肺。
肺為貯痰之器,白痰壅阻,肺氣不暢。只有宣發肺氣,才能使氣機通利,蕭降自如。
苦有其他問題,可“關注”我的,我會為你們詳細解答。
更多相關建議: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白痰是宣肺還是清肺?宣與清之間有何不同呢?這就要從兩個方面來解釋,一是診斷方面,長期咳白痰考慮多種慢性呼吸道疾病,例如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間質性肺炎,慢阻肺(COPD)等。不同的呼吸道疾病所伴隨的癥狀表現也不一致,具體需要經呼吸科醫生給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白痰是宣肺還是清肺?宣與清之間有何不同呢?這就要從兩個方面來解釋,一是診斷方面,長期咳白痰考慮多種慢性呼吸道疾病,例如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間質性肺炎,慢阻肺(COPD)等。不同的呼吸道疾病所伴隨的癥狀表現也不一致,具體需要經呼吸科醫生給予肺CT,血細胞分析,血氧檢測等手段來明確。第二方面是宣肺與清肺的區別,這部分是中醫學理論,所謂宣肺是指宣發肺氣,宣發肺氣的目的是驅散人體感受的風寒邪氣,針對的是風寒犯肺引起的咳嗽咳痰,由于寒性收引凝滯肺臟津液,可出現痰多色白的癥狀。而且癥狀上,多伴有風寒證或者陽虛內寒引起的周身不適,無汗,鼻塞,怕冷便溏,舌苔薄白等全身癥狀。所謂清肺是指清泄肺熱,針對的是熱邪侵犯肺部,煎熬肺臟津液的肺熱證,肺熱焦灼肺的津液,津液凝固被熬煉,往往就會形成黃色粘痰,且伴有口干便秘,舌紅脈數等全身熱性癥狀。
綜述一下,黃痰采取清肺的方法,白痰多采取宣肺的方法,但是也要分析病人的整體表現,我經常會遇到一些慢性呼吸道炎癥性疾病,就是長期咳喘白痰,此時,要辨別引起慢性咳喘的病因病機,例如肺脾兩虛,,腎氣不足導致水液津液不能運化,停滯在肺部就形成了白色痰塊,調治時當以補益脾肺,或溫陽補腎為主,宣肺只是輔助的方法,并非主要的調治方向,《證治匯補》中說“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說明辨別白痰形成是哪個臟腑失調才是關鍵,不可認為有痰只是肺臟失調的問題。接下來,朱大夫就將常用的宣肺和清肺的方法總結給您看一下。
★“宣肺”就好似打開冷庫的窗戶,放出涼氣
- 中醫認為肺開竅于鼻,與自然界相通,肺的宣發和肅降就是不斷的吸納清氣,呼排濁氣,在這個生理過程中,肺最容易受到外界風寒暑濕燥火等邪氣的影響,《黃帝內經》將肺稱之為“嬌臟”,是因為其質地嬌嫩,不能耐受寒熱等濁氣的刺激,不容任何雜質侵犯,稍有影響就會引起肺的宣發肅降不利,引起肺氣上逆,出現咳嗽,肺氣郁閉后肺的津液停滯就會出現咳痰現象。
- 痰的顏色可辨別感受邪氣的性質,作為一個參考條件,因寒邪侵犯肺臟,造成的肺臟津液凝滯,就會形成白色痰塊。白痰是辨別寒邪侵犯肺臟的一個指標,包括感受自然界的風寒邪氣和自身臟腑陽氣不足,陽虛內寒形成的問題。
- 寒邪凝滯津液,形成寒濕阻滯于肺部,此時的肺臟就如同一個冷庫,冰冷潮濕,寒痰源源不斷的產生,導致人體出現咳嗽,咳痰的癥狀,需要用宣發肺氣藥物去驅散寒邪,由于肺主皮毛,宣發肺氣就等同于打開毛孔,給寒邪排出打開通道。
- 氣味辛香,具有香竄的特點,辛味藥同時具有向外發散的特點,好似吃了一口辣椒,頓時覺得周身出汗,透徹毛孔的感覺。這種辛香走竄,藥性溫升就是宣肺主要的選擇性藥物。
- 宣發肺氣,打開毛孔,就像是將冷庫的窗戶打開,驅散內部的寒邪,寒邪去后,肺氣得以恢復正常的宣發肅降,津液得以運行,白痰的問題自然就得以解除。
- 相比之下,痰色黃多是肺部感染性疾病居多,例如肺部感染,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等。黃色的痰質多質地粘稠,說明肺部津液被熱邪煎熬,所以,痰熱蘊肺多是黃色粘痰,需要采取清肺的方法。
★“清肺”就像滅火器一樣,清涼的撲滅肺部的熱邪
- 黃色的痰液是肺熱的辨證指標之一,但并非絕對,有些病人,特別是幼兒,剛開始感冒咳嗽,痰色白,過兩天之后痰色又轉黃,此時的黃痰可能是外感風寒犯肺后,肺氣郁閉化熱引起的,解表宣肺散出表寒仍是主要治療方法。
- 肺熱郁閉在肺,導致津液被煎熬,形成了黃痰,選擇苦寒清泄肺火的藥物,直撲肺氣郁熱,熱邪得以清除,黃痰多可獲得消除。
- 清肺猶如滅火器一樣,適用于急性火熱邪氣的問題,多用于病程短,起病急,發病快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全身癥狀多伴有熱邪熏蒸的表現,如口干舌燥,發熱明顯,便秘尿黃,舌紅脈數等津液不足的問題。
總結
單純從痰色分析,清肺的治療方法多用于肺熱痰黃證,宣肺的治療方法多用于肺經風寒證。實際的診療思路又要結合病人的整體表現,加以辨證分析,不能以痰之顏色而武斷的采取宣,清肺等治療手段,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臟腑之間互相滋生制約,一臟失調可能會牽涉其他臟腑,《內經》說“五臟六腑皆令人咳”,意思是注意辨別病證的本質。我在臨床上發現,支氣管擴張的病人大多痰色黃,但整體卻不具備肺熱表現,更多的病人是怕冷,便溏,乏力氣短,一派脾腎虛寒性的問題,往往這個時候就要謹慎的使用苦寒清泄的清肺藥,注意病情的主要矛盾,分清主次,采取補泄兼顧,必要時宣肺清肺相結合。
慢性咳痰現象應注意疾病的診斷,必要時請專業醫生給予判斷,以免延誤病情。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備注:大家好,我是中醫朱旭陽,文中參考了中醫理論著作,結合個人經驗,圖片來源于網絡!
更多相關建議:
中醫辨證,治療疾病有很多的方法。比如人們常說的咳嗽、咳痰,中醫會根據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來考慮治療方案,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白痰,一般是選擇宣肺還是清肺?白痰是宣肺還是清肺?(1)什么是宣肺?中醫認為肺開竅于鼻,與自然界相通,肺的宣發和肅降就是不斷的吸納清氣,呼排濁氣,簡單一點就是我
中醫辨證,治療疾病有很多的方法。比如人們常說的咳嗽、咳痰,中醫會根據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來考慮治療方案,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白痰,一般是選擇宣肺還是清肺?
白痰是宣肺還是清肺?
(1)什么是宣肺?
中醫認為肺開竅于鼻,與自然界相通,肺的宣發和肅降就是不斷的吸納清氣,呼排濁氣,簡單一點就是我們日常的呼吸。而我們的肺由于受到外界風寒暑濕燥火等邪氣的影響,導致肺氣上逆,肺氣郁閉后肺的津液停滯就會出現咳嗽、痰多色白的癥狀。而且癥狀上,多伴有風寒證或者陽虛內寒引起的周身不適,鼻塞,怕冷、舌苔薄白等全身癥狀。中醫所說的宣肺是指宣發肺氣,驅散人體感受的風寒邪氣,由于肺主皮毛,宣發肺氣就等同于打開毛孔,給寒邪排出打開通道,針對的是風寒犯肺引起的咳嗽咳痰。
(2)什么是清肺?
而所謂清肺是指清泄肺熱,針對的是風熱犯肺、熱邪壅肺、燥邪犯肺,煎熬肺臟津液的肺熱證,往往會有黃色粘痰,且伴有口干舌燥,發熱明顯,便秘尿黃,舌紅脈數等等全身熱邪熏蒸的表現。而“清肺”就像滅火器一樣,清涼的撲滅肺部的熱邪。往往用于病程短,起病急,發病快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比如這次新冠疫情,清肺排毒湯在治療輕型、普通型、重型新冠肺炎患者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成為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
(3)白痰到底是宣肺還是清肺呢?
往往慢性呼吸道炎癥疾病的患者會長期咳喘白痰,而痰的顏色只是辨別感受邪氣的性質的一個參考條件。白痰是辨別寒邪侵犯肺臟的一個指標,一般是需要用宣發肺氣的藥物去驅散寒邪。所以白痰多采取宣肺的方法,但是不能僅僅只看一個癥狀來進行治療,還要根據患者的總體情況,分析引起咳喘的病因病機。比如脾肺兩虛,腎氣不足的患者,就當以補益脾肺,或溫陽補腎為主,宣肺為輔。不要以為有白痰就一定是肺氣上逆、津液停滯的問題。
結語
當然,如果出現慢性咳嗽咳痰,應該到專業的醫生那里進行診斷治療,不要自己判斷用藥,以免耽誤病情。曾經有慢性咳嗽,反復未能治愈,自行藥店服用止咳藥,最終發展成咳血,到醫院診斷肺癌晚期的病例,這就為長期慢性咳嗽的人敲響了警鐘:反復咳嗽需要正規醫院??凭驮\。
更多相關建議:
中醫把痰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由寒濕而形成的白痰是由于脾失運化,水谷精微不能得其所,積聚起來而成的痰涎。痰液稀薄呈灰白色黏液狀痰時,可選擇以下藥物:一、氯化銨糖漿:為酸性鹽,因適度惡心而反射性的增加呼吸道的水樣分泌,且部分吸收后由呼吸道分泌時帶出水分,兩者疊加,使痰液變薄而易于咳出
中醫把痰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由寒濕而形成的白痰是由于脾失運化,水谷精微不能得其所,積聚起來而成的痰涎。
痰液稀薄呈灰白色黏液狀痰時,可選擇以下藥物:
一、氯化銨糖漿:為酸性鹽,因適度惡心而反射性的增加呼吸道的水樣分泌,且部分吸收后由呼吸道分泌時帶出水分,兩者疊加,使痰液變薄而易于咳出。適用于感染初期,痰少黏稠不易咳出者。
二、復方甘草口服液:主要成分為復方樟腦酊(含嗎啡),甘草流浸膏等多種成分,嗎啡可直接抑制咳嗽中樞,干草覆蓋于發炎的咽喉部粘膜上,減少咳嗽反射。
三、中藥合劑:中藥是由多味藥按君臣佐使配制而成,他們既有止咳又有祛痰的作用,且副作用小,如急支糖漿、傷風止咳糖漿、鮮竹瀝、枇杷糖漿、雪梨膏和橘紅祛痰液等。
更多相關建議:
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對于“咳嗽”的治療,不論外感、內傷,沒有不涉及到“痰”的。因此,辨痰在對于咳嗽的辨證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而辨痰的顏色更是辨痰過程中一個關鍵要素。歷代醫家對痰的辨證都有非常豐富的闡述,通常情況下都認為“白痰主寒,黃痰主熱”。但是,在臨床中很多時候“白痰”也主熱
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對于“咳嗽”的治療,不論外感、內傷,沒有不涉及到“痰”的。因此,辨痰在對于咳嗽的辨證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而辨痰的顏色更是辨痰過程中一個關鍵要素。
歷代醫家對痰的辨證都有非常豐富的闡述,通常情況下都認為“白痰主寒,黃痰主熱”。但是,在臨床中很多時候“白痰”也主熱。
痰是怎么產生的呢?
痰的產生與外感之邪及五臟均相關,特別與肺、脾、腎三臟關系至為密切。如肺主治節,外邪襲肺,肺失宣肅,肺津凝聚成痰。脾虛不能運化無權,水濕內停,可停聚為痰。腎陽虛主水不利,水濕上犯,可聚而為痰,腎陰虧耗,虛火內炙,可灼津為痰。
痰的顏色則取決于外邪的寒熱性質及機體體質情況而定:風寒之邪侵襲,傷肺衛之陽,津液不布,則聚為白痰;風熱外感或機體素熱,而外感寒邪,郁而化熱,皆可煉津為痰,熱邪逼蒸,而顯黃痰。
但是在臨床中外感邪氣時,常有咳嗽白痰,用辛溫化痰之藥不效,而用辛涼化痰則效,若參以舌脈,亦??杀孀C為風熱之邪。
清朝名醫溫病四大家中王孟英對此深有體會,他在《溫熱經緯》中說道:“以外感言之,傷風咳嗽,痰隨嗽出,頻數而多,色皆稀白,誤作寒治,多致困頓。蓋火盛壅逼,頻咳頻出,停留不久,故未至于黃稠而。待火衰氣平,咳嗽漸息,痰之出者,半日一口,反而黃稠,緣火不上壅,痰得久留,受其煎煉使然耳。故黃稠之痰,火氣尚微而緩:稀白之痰,火氣反急而盛也。此皆當用辛涼解散,而不易于溫熱者,內傷亦然。”
王孟英所說的這一段話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外感風熱咳嗽時之所以出現白痰,是因為火氣太盛,上逼太過,而至痰沒有足夠的時間久留化黃化稠。
元代金元四大家之朱丹溪在《丹溪心法·痰病》中亦說道:“痰清白者為寒,黃而濁者為熱,不知始則多清白,久則黃濁。清白飲漬與上,黃濁稠粘凝于下,咳而易出,則清而白,咳而不能出則黃濁結滯。若咳唾收,濕熱所郁,上下凝結,皆無清白者。”
因此在臨床實踐中,咳嗽不論內傷、外感皆可出現白痰,切不可以“白痰主寒,黃痰主熱”為定論,必須結合其它癥狀體征,如咳嗽時間及節律、痰質、脈象等綜合考慮,才能做到正確的辨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