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冬節氣養生常識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起居養生:立冬以后人們要順應氣候變化,早上須天亮以后再起床,晚上最好在十點之前就上床睡覺。有些經常晚睡的人,長時間熬夜傷陰,會導致心火旺而腎水不足。立冬穿衣要適當保暖,其中足部和背部的保暖最為重要。
- 飲食養生:冬天的飲食原則是省咸增苦,因為苦能堅,能固腎以防外泄,又能泄心火。冬季增食苦味食物,如苦瓜、陳皮等。此外,冬季蔬菜較少,可適當吃些薯類,如甘薯、馬鈴薯等,它們均富含維生素,有一定的清內熱、護腎的作用。
- 情志養生:入冬以后起居調養都應該以“養藏”為主,所以情緒上要恬淡安靜、寡欲少求,這樣可以使得神氣內收,利于養藏。冬季萬物凋零,常會使人觸景生情、郁郁寡歡,改變這種不良情緒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參加娛樂活動陶冶情操,如健身跳舞、繪畫、練書法、欣賞音樂等,這樣可以消除冬季低落情緒,振奮精神。
- 運動養生:冬天天寒地凍,陽氣內藏。為了順應冬氣,我們不要擾動陽氣,“閉藏”二字,乃冬天的養生的根本原則。大家要采取勻平和緩的運動方式,不易大汗淋漓的劇烈運動,尤其是入夜之后不宜運動。
- 立冬防寒:立冬后天氣寒冷,為了防止感冒和呼吸道疾病,可以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另外,頸部是人體的“要塞”,不但充滿血管,還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可以多穿衣領和毛衣來保護它。腰部為“帶脈”所行之所,特別是脊椎兩旁的后腰是腎臟所在位置,可以經常按摩以溫煦腎陽、暢達氣血。此外,還要注意防肺寒和腳寒。
立冬節氣如何做好起居養生?
立冬節氣做好起居養生,可以參照以下步驟:
- 早睡晚起:立冬后氣候變冷,寒冷刺激會影響人的交感神經,使人興奮,消耗人體多余熱量,不利于養生。因此,立冬后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 調節飲食:立冬時節,飲食要以“滋補”為主。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牛肉、羊肉等,同時也可以多吃一些溫補類食物,如紅棗、枸杞、生姜等,以養陰補陽。
- 注意保暖:立冬后氣候寒冷,要注意保暖,特別是頭部、腹部和足部。出門時可以戴上帽子、圍巾和手套,避免受寒邪侵襲。
- 適度運動:立冬后氣候寒冷,運動不宜過于劇烈,可以選擇慢跑、散步、太極拳等運動方式。運動時要注意保暖,避免出汗過多,導致陽氣外泄。
- 保持良好的心態:立冬后氣候寒冷,人們容易產生抑郁情緒。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可以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與朋友交流,聽音樂、看書等來緩解情緒。
總之,立冬節氣做好起居養生需要注意保暖、調節飲食、適度運動和保持良好的心態等方面。同時也要根據個人情況適當調整作息時間,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適當的運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