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型糖尿病的誘發因素雖然也有遺傳因素在,但是其實主要的因素就是因為肥胖引起的,這與平時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有著很重要的關系,所以其實對于2型糖尿病來說,如果能夠在飲食上合理的控制,再搭配上運動,合理的降低體重,是可以很好的控制住糖尿病的,尤其是可以預防長期糖尿病會帶來的各種并發癥,如
2型糖尿病的誘發因素雖然也有遺傳因素在,但是其實主要的因素就是因為肥胖引起的,這與平時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有著很重要的關系,所以其實對于2型糖尿病來說,如果能夠在飲食上合理的控制,再搭配上運動,合理的降低體重,是可以很好的控制住糖尿病的,尤其是可以預防長期糖尿病會帶來的各種并發癥,如眼病,心梗,糖尿病足,腎病等等。
2型糖尿病患者控糖,除了根據醫生的建議用藥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平時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如下:
1.控制總能量的攝入,逐漸控制一個合理的體重。
2.除了不吃升糖指數高的食物或合理搭配食用以外,還要注意少吃高油高脂肪的食物,尤其是油炸類的食物,煙熏腌制的食物,動物肥肉等等,以更好的控制體重。
3.主食粗細搭配,常吃雜糧飯,少喝粥。
4.每餐都要有蔬菜,每天攝入50g,種類越豐富越好。
5.水果適量吃,每天半斤即可,但是對于升糖指數高的水果,應該注意具體的量按照下表吃,但是方式應在兩餐之間,切拇指第一指節大小的塊,小口慢吃。
6.足量飲水1500-1700ml,但是飲水最好是白開水。
7.每餐搭配,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都要有,可以吃精瘦肉,每天40-75g,海產品40-75g。這樣一餐可以延緩胃的排空,控制餐后血糖。
8.戒煙限酒,尤其是在控制血糖沒有平穩期間,一定要戒酒。
9.每天適量的運動,最好不少于1個小時。
10.避免久坐,久坐最容易出現腹型肥胖,增加糖尿病風險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
11.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更多相關建議:
當糖尿病找上門的時候,很多人會驚慌失措,一時之間不知道應該怎么去做。其實對于糖尿病人來說,在服用藥物的基礎上要調整好自己的飲食結構,控制好血糖更為重要。雖然糖尿病不會直接要人命,但是糖尿病引起的并發癥卻不容忽視。有些人在患上糖尿病的前幾年除了糖尿病人“三多一少”的癥狀之外,身體沒
當糖尿病找上門的時候,很多人會驚慌失措,一時之間不知道應該怎么去做。其實對于糖尿病人來說,在服用藥物的基礎上要調整好自己的飲食結構,控制好血糖更為重要。雖然糖尿病不會直接要人命,但是糖尿病引起的并發癥卻不容忽視。
有些人在患上糖尿病的前幾年除了糖尿病人“三多一少”的癥狀之外,身體沒有其他不適癥狀。這個時候有些人往往會抱著僥幸心理,在飲食上毫無顧忌,結果就導致并發癥早早的找上門來。糖尿病的并發癥比較多,比如皮膚瘙癢、眼底病變、腎臟病變等等。
糖尿病人在飲食上要更為注意,這個時候雖然說不是很限制食物,卻要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對于肥胖的糖尿病人來說,首先要做的就是減肥。肥胖不僅會誘發糖尿病,也是高血壓、高血脂、痛風等疾病的誘發因素。而這些疾病之間,往往也存在一些相互關系,比如糖尿病也會加重高血壓,高血脂也會加重糖尿病等等。
糖尿病人在飲食上應該多吃新鮮蔬菜,這些新鮮蔬菜中含有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較多。這些營養素都是糖尿病人身體所必需的營養物質,比如膳食纖維就能夠有利于控制血糖。而在主食的選擇上,糖尿病人不宜吃過于精細的主食,而是選擇粗雜糧做成的主食。粗雜糧的加工度較低,不僅能夠保留較多的膳食纖維也能夠保留較多的B族維生素。食用粗雜糧做成的主食,能夠減少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俗話說生命在于運動,糖尿病人更要注意鍛煉身體。對于2型糖尿病,運動和飲食是一切治療的基礎和保障,運動在糖尿病治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堅持鍛煉身體,能夠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對于輕型糖尿病人,還可以改善末梢組織對糖的利用從而使血糖下降,對防止血管和神經并發癥都有一定的作用。糖尿病人在鍛煉的時候忌空腹鍛煉,避免引起低血糖。
如果您對這個問題有好的建議,歡迎您在下方留言評論
我是王桂真,今日頭條悟空問答簽約作者,歡迎您關注【王桂真營養師】頭條號,一起聊聊健康,讓我們吃的健康,吃的放心
更多相關建議:
血糖高是一件比較危險的事,對于異常的高血糖我們需要關注并想辦法降低血糖,以確保身體的健康。如果得了糖尿病,不加控制,那就會引發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并發癥。不少糖友都會為自己的血糖控制不好而煩惱,明明每天按時吃藥,為什么血糖還是忽高忽低呢?事實上,除了藥物治更多健康資訊,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北京護生堂大藥房”。
更多相關建議:
自我管理中的生活飲食竅門美味早餐、豐富午餐、清淡晚餐多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粗糧、蔬菜、豆類等每天8杯水少吃/不吃精制糖盡量不吃快餐品運動:聽著喜歡的音樂跳舞。不適合步行時,可躺在床上緩慢抬高雙腿,持續十幾秒或幾分鐘。運動空間有限時,可坐在座位上做上肢的伸展、擴胸運動。足部護自我管理中的生活飲食竅門運動:足部護理:皮膚護理:口腔護理
早晚刷牙,飯后漱口,刷牙時間不少于3分鐘。
選擇毛質柔軟的牙刷,每隔3個月更換一次。
勤漱口,防止細菌生長,避免使用刺激性漱口水。
3-6個月定期做一次口腔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