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膝關節疼,大多由關節炎所致,治療關節炎一般能吃藥就不進行手術,但當積極正規的藥物治療也無法控制病情時,就有必要考慮手術。有些關節病變的晚期,患者出現關節畸形,關節的生理功能大打折扣,甚至失去活動能力,其他治療方法都無法解決問題時,就要考慮人工關節置換術。
老年人膝關節痛,先看診治是否規范
01 / 治療要規范
膝關節疼痛只是一個癥狀,背后的病因卻有多種可能。像中老年人常發的骨關節炎、痛風、類風濕關節炎都可導致膝關節疼痛,關節痛要去正規醫院查明病因,才能能對癥治療。
現實社會中,有不少老年人一說關節痛,覺得就是風濕病,然后就自己買治風濕病的藥物吃,要知道風濕病有很多種,不同的風濕病治療方法也不同。另有一些患者,關節痛了就吃止痛藥,吃到疼痛緩解了,認為病也就沒事了,這正確嗎?拿痛風來講,如果體內尿酸沒控制住,疼痛過不了多久又會卷土重來,所以治療規范中,也要避免指標不治本!
02 / 止痛很重要
有些關節炎患者,認為止痛藥有副作用,關節痛了不吃,還是痛怎么辦呢,就兩個字:靜養。關節炎患者因為疼痛,關節無法正常活動,而關節長時間缺乏活動危害是巨大的,一是關節的活動范圍會縮小,二是關節周圍的肌肉也會發生萎縮,這都會加重關節炎的癥狀。所以不管哪一種關節炎導致的膝關節疼痛,盡快消除疼痛癥狀都十分重要。
像老年人最為常見的膝骨關節炎,早期疼痛癥狀并不明顯,這時候可以通過熱敷、冷敷等物理治療來緩解疼痛。在進行藥物治療時,也有多種選擇,可以先嘗試局部外用藥(非甾體抗炎藥外用藥、辣椒堿),治療效果不好再口服鎮痛藥(對乙酰氨基酚、非甾體抗炎藥、弱阿片類藥物),口服藥物效果也不好時,還可以通過關節腔注射治療(激素、玻璃酸鈉)或針刀鏡微創治療,來改善患病關節內環境、緩解疼痛癥狀。
老年人關節痛,如何判斷是否做人工關節置換術?
對于老年人來講,如果關節炎進展到晚期,膝關節畸形出現,患者活動受限甚至完全失去活動能力,而內科治療無法緩解病情的情況下,如果醫生判斷符合手術指征,且無禁忌癥,則要考慮置換人工關節。
老年人如果因為膝關節病變失去活動能力,危害是非常巨大的:
- 首先,因為無法行走甚至臥床不起,會導致胃腸道的功能障礙,惡心、嘔吐、腹脹、便秘等消化系統癥狀會接踵出現。
- 另外,長期不運動會對循環系統造成巨大傷害,導致一些心血管疾病發生,比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心肌梗死等。
- 此外,長期臥床還會壓迫骶髂關節形成局部和臀部后面的褥瘡,而缺乏運動導致肌肉的進一步萎縮、攣縮也會讓病情陷入惡性循環。
所以,有些老年關節炎患者,反而要積極考慮人工關節置換術,及早解決關節的問題,避免引起全身的其他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來看哪些關節炎患者適應人工關節置換術,以及人工關節置換術有哪些禁忌癥。
01 / 人工關節置換術適應癥
- 晚期膝骨關節炎患者,關節畸形出現,關節炎癥狀已明顯影響關節活動功能,保守治療無法改善病情。
- 類風濕關節炎或強直性脊柱炎病情發展至晚期,膝關節完全破壞,甚至關節強直、融合,關節功能嚴重受限的情況。
- 此外,大面積的膝關節軟骨壞死或其他病變不能通過常規手術修復者,其他非感染性關節炎晚期引起膝關節功能障礙者,感染性關節炎后遺的關節破壞,膝關節腫瘤切除后無法獲得良好功能重建者,都可采用人工關節置換術來解決問題。
02 / 人工關節置換術的禁忌癥
- 人工關節置換術的絕對禁忌癥包括:近期和當前膝關節周圍或全身存在活動性感染病灶;伸膝裝置不連續或嚴重的功能障礙;關節主要運動肌肉癱瘓或神經性關節病變,包括肌性膝反張;無痛的膝關節融合術后;類風濕關節炎明顯活動期等。
- 此外還有相對禁忌癥,即任何可能對患者術后效果產生負面影響的術前狀態。比如患者全身情況差或伴有未糾正的糖尿病,都要進行術前調整。患病關節如果有明顯的動脈粥樣硬化病變,以及有銀屑病、神經性關節病史等,也是相對禁忌癥。
- 人工關節置換術的禁忌癥我們無法一一列舉,醫生會根據你的具體情況來判斷。
最后說一下,一般人工關節置換術,建議年齡60歲以后,這是考慮到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避免過早更換人工關節,在晚年的時候面臨二次手術的情況出現。當然,如果對于已經嚴重活動受限的患者,也可能考慮及早進行。此外,要注意的是,替換的人工關節畢竟不是原生的關節,患者在術后仍然要嚴格做好日常護理,避免人工關節“提前退休”。
更多相關建議:
你好,如果老人家疼痛厲害,而且沒有明確的手術禁忌癥,還是建議盡早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
更多相關建議:
只能做置換術。
更多相關建議:
當今風濕病發病類相當高,給人們痛苦可想而知的,所以人們稱之為不死的癌癥。當前治療措施望而不及,此癥行之有效藥物沒有,根本根治不了。一些借助藥物價格非常昂貴,并沒有醫保。所以患者只能在傷病的痛苦中和藥物經濟壓力下艱難掙扎著,倍受雙層痛苦的煎熬。呼吁政府衛生部分對此種疾病過問一下,針對現實條件情況探討一個較為合實的辦法與患者減減壓,讓他們生活更充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