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霉病是作物常見且比較難防治的一種真菌性病害,屬低溫高濕型病害,病原菌生長溫度為20~30℃,溫度20~25℃、濕度持續90%以上時為病害高發期灰霉病是一種典型的氣傳病害,可隨空氣、水流以及農事作業傳播,通常有一個發病中心然后向周圍擴展,發生后如不及時防治,蔓延較快。該病一般從植灰霉病是作物常見且比較難防治的一種真菌性病害,屬低溫高濕型病害,病原菌生長溫度為20~30℃,溫度20~25℃、濕度持續90%以上時為病害高發期灰霉病是一種典型的氣傳病害,可隨空氣、水流以及農事作業傳播,通常有一個發病中心然后向周圍擴展,發生后如不及時防治,蔓延較快。該病一般從植
灰霉病是作物常見且比較難防治的一種真菌性病害,屬低溫高濕型病害,病原菌生長溫度為20~30℃,溫度20~25℃、濕度持續90%以上時為病害高發期
灰霉病是一種典型的氣傳病害,可隨空氣、水流以及農事作業傳播,通常有一個發病中心然后向周圍擴展,發生后如不及時防治,蔓延較快。該病一般從植株傷口及衰老器官或枯死組織侵入,蔓延至幼果。殘敗花器是主要侵染源,生產中多通過人工授粉進行傳播,所以說花期是灰霉病侵染高峰,也是用藥防治的關鍵時期病菌發育適溫10~23℃,最高30~32℃,最低4℃,適濕為持續90%以上的高濕條件。遇連陰天多,氣溫低,棚內濕度大,結露持續時間長,放風不及時,發病重。棚溫高于31℃,孢予萌發速度趨緩,產孢量下降,病情不擴展
霉病是露地、保護地作物常見且比較難防治的一種真菌性病害,屬低溫高濕型病害,病原菌生長溫度為20~30℃,溫度20~25℃、濕度持續90%以上時為病害高發期。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屬真菌病害,花、果、葉、莖均可發病。
果實染病,青果受害重,殘留的柱頭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實擴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層,呈水腐狀,葉片發病從葉尖開始,沿葉脈間成“V”形向內擴展,灰褐色,邊有深淺相間的紋狀線,病鍵交界分明。 該病害是一種典型的氣傳病害,可隨空氣、水流以及農事作業傳播。在實際病害防治過程中,難以采取有效措施徹底切斷傳染源;在病原菌侵入的情況下,也難以徹底消滅病原菌,如藥劑噴施,難以解決空氣及露水中的病原菌;而單獨熏棚,不能重點解決病葉、病果等病殘體上或內部的病原菌。
灰霉病病苗色淺,葉片、葉柄發病呈灰白色,水漬狀,組織軟化至腐爛,高濕時表面生有灰霉。幼莖多在葉柄基部出現不規則水浸斑,很快變軟腐爛,縊縮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爛枯萎病死。灰霉病,主要危害葉片,莖,幼果。
葉片受害,葉緣部水侵狀褐色病斑,后成圓形或橢圓形,褐色并有淺褐色輪紋病斑,濕度大時有灰色霉層。
莖受害,形成水浸狀不規則病斑,灰白色或者褐色,病變部位有灰白霉層。
幼果受害頂部及其附近產生水浸狀褐色病斑,擴大后呈暗褐色,表面有灰色霉層。
防治發病初期可用三氯異氰尿酸,乙蒜素,多抗霉素,腐霉利,咪鮮胺等交替使用防治。
灰霉病
灰霉病是露地、保護地作物常見且比較難防治的一種真菌性病害,屬低溫高濕型病害,病原菌生長溫度為20~30℃,溫度20~25℃、濕度持續90%以上時為病害高發期。
92%的人還看了
灰霉病用什么殺菌劑
草莓灰霉病特效藥
治療灰霉病最好的藥
黃瓜灰霉病特效藥
癥狀識別
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屬真菌病害,花、果、葉、莖均可發病。果實染病,青果受害重,殘留的柱頭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實或果柄擴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層,呈水腐狀,葉片發病從葉尖開始,沿葉脈間成“V”形向內擴展,黃褐色,邊有深淺相間的紋狀線,病鍵交界分明。
灰霉病病苗色淺,葉片、葉柄發病呈灰白色,水漬狀,組織軟化至腐爛,高濕時表面生有灰霉。幼莖多在葉柄基部初生不規則水浸斑,很快變軟腐爛,縊縮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爛枯死。
灰霉病是露地、保護地作物常見且比較難防治的一種真菌性病害,屬低溫高濕型病害,病原菌生長溫度為2~30℃,溫度20~25℃、濕度持續90%以上時為病害高發期。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屬真菌病害,花、果、葉、莖均可發病。果實染病,青果受害重,殘留的柱頭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實擴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層,呈水腐狀,葉片發病從葉尖開始,沿葉脈間成“V”形向內擴展,灰褐色,邊有深淺相間的紋狀線,病鍵交界分明。 該病害是一種典型的氣傳病害,可隨空氣、水流以及農事作業傳播。在實際病害防治過程中,難以采取有效措施徹底切斷傳染源;在病原菌侵入的情況下,也難以徹底消滅病原菌,如藥劑噴施,難以解決空氣及露水中的病原菌;而單獨熏棚,不能重點解決病葉、病果等病殘體上或內部的病原菌。
發生特點
灰霉病
以菌核在土壤或病殘體上越冬越夏,溫度在20~30℃。病菌耐低溫度,7—20℃大量產生孢子,苗期棚內溫度15—23℃。弱光,相對濕度在90%以上或幼苗表面有水膜時易發病。花期最易感病,借氣流,灌溉及農事操作從傷口、衰老器官侵入。 如遇連陰雨或寒流大風天氣,放風不及時、密度過大、幼苗徒長,分苗移栽時傷根、傷葉,都會加重病情。[1]
傳播途徑及發病條件
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亞門葡萄孢屬(Botrytis)的真菌引起。該病是一種典型的氣傳病害,可隨空氣、水流以及農事作業傳播,通常有一個發病中心然后向周圍擴展,發生后如不及時防治,蔓延較快。該病一般從植株傷口及衰老器官或枯死組織侵入,蔓延至幼果。殘敗花器是主要侵染源,生產中多通過人工授粉進行傳播,所以說花期是灰霉病侵染高峰,也是用藥防治的關鍵時期病菌發育適溫10~23℃,最高30~32℃,最低4℃,適濕為持續90%以上的高濕條件。遇連陰天多,氣溫低,棚內濕度大,結露持續時間長,放風不及時,發病重。棚溫高于31℃,孢予萌發速度趨緩。
應對之策
1、加強田間管理,發病后控制澆水和施肥,集中處理病果、病葉,注意農事操作衛生;搞好大棚通風排濕工作,使空氣的相對濕度不超過65%;增施磷、鉀肥,培育壯苗。陰雨天或下午不宜澆水,預防凍害;清除病苗,發現灰霉病病苗要及時拔除攜出棚外,并及時噴藥保護。
2、藥劑防治:抓住移栽前、開花期、果實膨大期三個時期用藥,移栽前用速克靈或撲海因噴淋幼苗,花期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稀釋液加入0.1%的撲海因或0.2%~0.3%的甲霜靈蘸花或涂抹,結果期用20%惠多豐或41%聚砹嘧霉胺或50%灰霉速凈或40%施佳樂噴霧。
3、生物防治:發病初期使用1000億CFU/克枯草芽孢桿菌1000倍兌水噴霧,每隔5-7天噴施一次。
搞種植的,怕是都聽過灰霉病,常見的作物,基本都能被它侵染,柑橘、葡萄、草莓、黃瓜、辣椒……說都說不完!灰霉病病原為灰葡萄孢菌,不僅繁殖速度快,生存能力還十分強,因喜嫩嗜甜,在各作物花果期往往發生最重,對產量與品質影響極大。不同的作物,同一種灰霉葡萄灰霉病:葉、梢、花、果均可受害,搞種植的,怕是都聽過灰霉病,常見的作物,基本都能被它侵染,柑橘、葡萄、草莓、黃瓜、辣椒……說都說不完!灰霉病病原為灰葡萄孢菌,不僅繁殖速度快,生存能力還十分強,因喜嫩嗜甜,在各作物花果期往往發生最重,對產量與品質影響極大。不同的作物,同一種灰霉葡萄灰霉病:葉、梢、花、果均可受害,
搞種植的,怕是都聽過灰霉病,常見的作物,基本都能被它侵染,柑橘、葡萄、草莓、黃瓜、辣椒……說都說不完!
灰霉病病原為灰葡萄孢菌,不僅繁殖速度快,生存能力還十分強,因喜嫩嗜甜,在各作物花果期往往發生最重,對產量與品質影響極大。
不同的作物,同一種灰霉
葡萄灰霉病:葉、梢、花、果均可受害,花果期、漿果成熟期發病最重。
柑橘灰霉病:可致落花落果,而且能誘發果面花皮。
草莓灰霉病:枯花果僵,減產降質。
辣椒灰霉病:枯葉落葉,爛果腐果。
當然,灰霉病的最主要特征是在濕度大時,病斑處均可見灰色霉層。
如何治住難纏的灰霉病?
保持良好的栽培環境:灰霉病在低溫、潮濕、寡照時多發,設施栽培應注意通風降濕,露地栽培雨季時應加強排水,來破壞發病條件。
降低病原基數,提高作物抗逆能力:如果樹加強清園,生長季清除病殘體等;生長期淋噴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提升作物抗病抗逆能力。
提早用藥,科學用藥:該病發展很快,抗藥性亦比較強,稍有疏忽,很快就會爆發成災,作物花前花后等防治節點,及時用異菌脲、腐霉利、咯菌腈等預防;發病初期可用氟啶胺+異菌·腐霉利、環酰菌胺+醚菌酯、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等,保護+治療。
農業助手旗下【牧蟲者說】原創內容,謝絕轉載,違者必究!
【慶雙與三農同行】灰霉病太討厭,有什么應對之策?──防止灰霉病菌侵入是關鍵!詳情請看下文。在農業生產上,最讓人頭痛的是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瓜、果、蔬菜等農作物被病菌感染,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病菌的危害,輕者可引起減產,嚴重時甚至可以造成絕收。為了防病治病,農民不但要增加支出,還要有【慶雙與三農同行】灰霉病太討厭,有什么應對之策?──防止灰霉病菌侵入是關鍵!詳情請看下文。在農業生產上,最讓人頭痛的是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瓜、果、蔬菜等農作物被病菌感染,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病菌的危害,輕者可引起減產,嚴重時甚至可以造成絕收。為了防病治病,農民不但要增加支出,還要有
【慶雙與三農同行】灰霉病太討厭,有什么應對之策?──防止灰霉病菌侵入是關鍵!詳情請看下文。
在農業生產上,最讓人頭痛的是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瓜、果、蔬菜等農作物被病菌感染,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病菌的危害,輕者可引起減產,嚴重時甚至可以造成絕收。為了防病治病,農民不但要增加支出,還要有防病治病的生產技術。
灰霉病是灰葡萄孢菌的真菌,發病快,危害重,近年來有越來越嚴重之勢。灰霉病可危害多種農作物,尤其對草莓的危害更重。因此,了解灰霉病的發病趨勢,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是防止灰霉病危害農作物的有力手段。筆者種植過多年的葡萄,下面就以葡萄為例,說明應該如何防止灰霉病的危害。
防止灰霉病菌的侵入是關鍵
灰霉病的發病速度快,危害重,不僅要危害葡萄的花穗,也要危害果實與葉片,一旦病菌爆發則很難控制。尤其是灰霉病對葡萄的花穗的危害更是讓人心痛,因為葡萄主要以春天形成的花穗結果,一旦被灰霉病感染,很難挽救。因此,必須要把灰霉病控制在發病之前。
實際上,不僅是灰霉病,包括其它的病菌在危害前都有一個潛伏期,而防止灰霉病危害葡萄花穗的關鍵時期就是在灰霉病的潛伏期。因為灰霉病菌在潛伏期對藥物的抵抗力較弱,所以只有將灰霉病菌消滅在潛伏期內。那么,應該如何把灰霉病消滅在潛伏期呢?
①冬季葡萄修剪后,要用石硫合劑和五氯酚鈉噴霧清園,消滅潛藏在枝蔓、樹皮以及地面有機雜物上的病菌。
②開春后,可再用石硫合劑噴霧殺蟲滅菌。在葡萄新梢上的花穗出現時,灰霉病菌就開始侵染潛伏,此時是消滅灰霉病菌的有利時機。只要把灰霉病菌消滅在花穗形成的潛伏期內,就可以防止灰霉病菌對開花時花穗的危害。
可用嘧霉胺、腐霉利、速克靈等藥劑兌水噴霧,能有效地把灰霉病菌殺滅在花穗形成的潛伏期內。到了葡萄開花前5~7天,再用上述藥物其中一種兌水噴霧,就能控制住灰霉病菌對葡萄花穗的危害,使葡萄在開花時花穗不會遭到灰霉病菌的感染。在葡萄謝花后,立即再用上述藥物之中一種兌水噴霧,可防止灰霉病菌對葡萄果實的危害。
雖然灰霉病菌的危害重,但只要抓住治病的關鍵時期,把灰霉病菌消滅在潛伏期內,防止病菌的侵入,就可以防止灰霉病菌對葡萄的危害。
消除防治灰霉病的誤區
在生產上,人們對于病害的防治存在著誤區,其原因就是對病害的發生與危害認識不足。具體表現在病害發生后的腳痛醫腳,手痛醫手,無法從根本上防止病害的發生。
人們往往是這樣的,只重視治病而不重視對病害的預防。到了病害發生時才手忙腳亂打藥治病,但往往因為病害已爆發,難以將病害控制住,以至于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必須從思想上作好充分的準備,把病害消滅在潛伏期內,才能防止灰霉病菌對農作物的危害。
【歡迎留言,歡迎交流,結緣三農】
灰霉病太討厭,有什么應對之策?灰霉病比較常見,多發生在青瓜,南瓜,苦瓜,西葫蘆等瓜果蔬菜。1,首先要了解灰霉病的癥狀特征:灰霉病主要感染瓜果蔬菜的葉子與果實,絲瓜與南瓜主要為害葉子,西葫蘆等主要侵害果實。葉部病變如水燙傷過后一樣,病變位置會產生灰色霉變,葉片上常有大量病變,邊緣更灰霉病太討厭,有什么應對之策?灰霉病比較常見,多發生在青瓜,南瓜,苦瓜,西葫蘆等瓜果蔬菜。1,首先要了解灰霉病的癥狀特征:灰霉病主要感染瓜果蔬菜的葉子與果實,絲瓜與南瓜主要為害葉子,西葫蘆等主要侵害果實。葉部病變如水燙傷過后一樣,病變位置會產生灰色霉變,葉片上常有大量病變,邊緣更
灰霉病太討厭,有什么應對之策?
灰霉病比較常見,多發生在青瓜,南瓜,苦瓜,西葫蘆等瓜果蔬菜。
1,首先要了解灰霉病的癥狀特征:灰霉病主要感染瓜果蔬菜的葉子與果實,絲瓜與南瓜主要為害葉子,西葫蘆等主要侵害果實。葉部病變如水燙傷過后一樣,病變位置會產生灰色霉變,葉片上常有大量病變,邊緣更為明顯。嫩果嫩瓜的果柄位置剛開始也是呈現水燙傷過后的樣子,慢慢軟化,表面密生灰褐色霉毛,導致果實萎縮,慢慢變爛。出現這些特征,證明莊嫁已經得了灰霉病哦。
2,導致灰霉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病原菌多為灰葡萄孢子菌,為無性型真菌。多數莊嫁地里都會殘留有病原菌,由于埋在泥土里,殺菌時無法殺死病菌。遇上特殊天氣,比如長時結露水,常時間下雨,莊嫁苗長時間潮濕等情況下就容易傳染灰霉病。
3,預防措施:
(1)提昌推廣高哇地膜滴灌栽培種殖。
(2)生長前期注意控制澆水次數,最好是選擇早上澆水。
(3)及時摘除病葉和黃葉,清除田地里的病殘物。
(4)經常了解天氣變化,在持續陰雨天到來之前,提早噴藥預防。
(5)花期和膨果期應為重點保護時期,必須做到天天檢查巡視。
5,治病方案,可以考虛使用這類藥物。
(1)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
(2)50%乙烯菌核利可濕性粉劑。
(3)霉威可濕性粉劑。
(4)嘧霉膠懸浮劑。
隔5~7天噴一次,根據病情狀況,一般要噴口2~3次。噴藥要細心周到,正反面葉都要噴均勻,切記小苗就別噴太多藥水。每個地區的農藥品種有所不同,在購買農藥時亦可以向商家了解更多用藥知識哦。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的,梧州華哥,地地道道的農民,記住我吧。我會經常與大家分享一些瓜果蔬菜,藥材種殖等農業種養經驗給大家。
灰霉病的應對之策就是,必須采取包括藥劑防治的綜合防治措施,才能很好的消滅它。什么是灰霉病?要想治好灰霉病,我必須把它了解透,才能更好的去采取合適的辦法消滅它。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引起的病變,是露地、保護地,由其是保護地栽培較長見的病害,它是一種真菌病害。當連續低溫、高濕的情灰霉病的應對之策就是,必須采取包括藥劑防治的綜合防治措施,才能很好的消滅它。什么是灰霉病?要想治好灰霉病,我必須把它了解透,才能更好的去采取合適的辦法消滅它。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引起的病變,是露地、保護地,由其是保護地栽培較長見的病害,它是一種真菌病害。當連續低溫、高濕的情
灰霉病的應對之策就是,必須采取包括藥劑防治的綜合防治措施,才能很好的消滅它。
什么是灰霉病?
要想治好灰霉病,我必須把它了解透,才能更好的去采取合適的辦法消滅它。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引起的病變,是露地、保護地,由其是保護地栽培較長見的病害,它是一種真菌病害。當連續低溫、高濕的情況下容易發病。病菌的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當遇到連續溫度在20~25℃、濕度90%以上時,病害就會嚴重暴發。番茄、茄子、辣椒、菜豆、南瓜、西葫蘆、洋蔥、韭菜、芹菜、萵筍等都可發病。苗期及花、果、葉和莖都可染病。
灰霉病的發病原因
當遇到連續陰雨天、氣溫低、棚室種植濕度大、露水長時間不干、放風不及時、種植密度過大、幼苗徒長,分苗時,定植時傷到根、葉時,都會嚴重發病。
灰霉病的傳播途徑
灰霉病是氣傳病害,可通過空氣,風、雨水、灌溉及農事操作傳播。灰霉病從植株的傷口處或枯死組織侵入,蔓延到幼果,殘花是主要的受侵染源。
灰霉病的癥狀
灰霉病葉片發病時,從葉尖開始,病斑呈V形,顏色為灰褐色。當濕度大時,病斑表面有灰色的霉層。幼果發病后,果皮呈灰白色,并有灰色霉層。莖桿受害后,當病斑繞莖一圈后,病部以上會枯死。受害部位呈水浸狀腐爛,濕度大時,病部會生厚厚的霉狀物。
灰霉病的綜合防治
- 種子消毒 種子往往會帶有灰霉病菌。在播種前應給種子進行消毒。先用陽光暴曬種子兩天,然后用55~60℃的熱水浸泡30分鐘,或者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20分鐘,進行消毒后再播種。
- 土壤消毒 育苗前,用代森鋅或福美雙給床土或基質消毒。
- 棚室種植的消毒處理 定植前進行高溫悶棚的同時,向棚室內噴灑100倍的福爾馬林或300倍菌毒清,每畝噴灑40~50千克。可有效殺死棚室內的灰霉病菌和其它病菌。
- 溫濕度管理 灰霉病在低溫高濕的環境下易發病。所以,當溫度低、濕度大時,我們應想辦法升高溫度,降低濕度。可用增溫塊給棚室增溫,并及時合理的通風,降低棚內濕度。
- 農業措施 不要連作種植,要合理安排茬口,輪作種植。及時摘掉病葉、病果、拔掉病株。
- 藥劑防治
- 藥劑預防 蘸花時,可在藥液中加入0.1%的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可減輕灰霉病的發生。
- 發病初期 可用28%灰霉克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萬霉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
- 病害蔓延期 用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65%腐霉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3~4次。
總之,灰霉病是一種低溫高濕型的真菌性病害。種植過程中,管理好溫濕度,花期采取提前預防措施,發病后積極治療。灰霉病,應該是不難防治的。
灰霉病是露地、保護地作物常見且比較難防治的一種真菌性病害,屬低溫高濕型病害,病原菌生長溫度為20~30℃,溫度20~25℃、濕度持續90%以上時為病害高發期。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屬真菌病害,花、果、葉、莖均可發病。果實染病,青果受害重,殘留的柱頭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實灰霉病是露地、保護地作物常見且比較難防治的一種真菌性病害,屬低溫高濕型病害,病原菌生長溫度為20~30℃,溫度20~25℃、濕度持續90%以上時為病害高發期。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屬真菌病害,花、果、葉、莖均可發病。果實染病,青果受害重,殘留的柱頭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實
灰霉病是露地、保護地作物常見且比較難防治的一種真菌性病害,屬低溫高濕型病害,病原菌生長溫度為20~30℃,溫度20~25℃、濕度持續90%以上時為病害高發期。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屬真菌病害,花、果、葉、莖均可發病。
果實染病,青果受害重,殘留的柱頭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實擴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層,呈水腐狀,葉片發病從葉尖開始,沿葉脈間成“V”形向內擴展,灰褐色,邊有深淺相間的紋狀線,病鍵交界分明。 該病害是一種典型的氣傳病害,可隨空氣、水流以及農事作業傳播。在實際病害防治過程中,難以采取有效措施徹底切斷傳染源;在病原菌侵入的情況下,也難以徹底消滅病原菌,如藥劑噴施,難以解決空氣及露水中的病原菌;而單獨熏棚,不能重點解決病葉、病果等病殘體上或內部的病原菌。
灰霉病病苗色淺,葉片、葉柄發病呈灰白色,水漬狀,組織軟化至腐爛,高濕時表面生有灰霉。幼莖多在葉柄基部出現不規則水浸斑,很快變軟腐爛,縊縮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爛枯萎病死。灰霉病,主要危害葉片,莖,幼果。
葉片受害,葉緣部水侵狀褐色病斑,后成圓形或橢圓形,褐色并有淺褐色輪紋病斑,濕度大時有灰色霉層。
莖受害,形成水浸狀不規則病斑,灰白色或者褐色,病變部位有灰白霉層。
幼果受害頂部及其附近產生水浸狀褐色病斑,擴大后呈暗褐色,表面有灰色霉層。
防治發病初期可用三氯異氰尿酸,乙蒜素,多抗霉素,腐霉利,咪鮮胺等交替使用防治。
農業防治
(1)種子臭氧滅菌處理:在育苗下籽前,用臭氧水侵泡種子40-60分鐘。
(2)大劑量臭氧空棚滅菌:在幼苗移栽前,關閉放風口,用大劑量臭氧氣體對空棚進行滅菌處理。
(3)選用良種,嚴把育苗關:選用抗病良種能提高番茄抗灰霉病的能力。根據栽培試驗,目前在生產上應用的佳粉1號、上海903等品種較抗灰霉病。育苗應選用無病新床土,是多年未種過番茄的蔥、蒜或糧食作物的土壤,注意不要在病區溫室取土育苗或分苗,以防幼苗感染病菌。
(4)合理密植:根據具體情況和品種形態特性,合理密植。早熟栽培品種,單穴定植,一般每畝栽植4000~5000株,株距30~35厘米。同時,施用以腐熟農家肥為主的基肥,增施磷鉀肥,防止偏施氮肥,植株過密而徒長,影響通風透光,降低抗性。
(5)清潔田園:定植前要清除溫室內殘茬及枯枝敗葉,然后深耕翻地。發病前期及時摘除病葉、病花、病果和下部黃葉、老葉,帶到室外深埋或燒毀,保持溫室清潔,減少初侵染源。在田間操作時也要注意區分健株與病株,以防人為傳播病菌。
(6)降低溫室內濕度:高壟栽培,采用滴灌供水,避免大水漫灌,澆水在晴天早晨進行,忌陰雨天澆水,可有效降低室內濕度。另外,在壟溝里鋪一層干麥稈草,不僅可緩釋地表水,而且能緩和作物生長層氣溫變化,減少因高濕大溫差所造成的結露,并有吸潮作用。
(7)變溫通風:據研究,31℃以上的溫度可減緩葡萄孢菌孢子的萌發速度和數量,因此,選在晴天上午稍晚放風,使溫室溫度迅速升高至33℃再放風。當溫室內溫度降至25℃以上,中午仍繼續放風,下午溫室內溫度要保持在25~30℃,當溫室內溫度降到20℃關閉通風口,以減緩夜間室溫下降,夜間溫室溫度保持在15~17℃。陰雨天應及時打開通風口通風。
化學防治:嘧霉·異菌脲-北京四季豐
灰霉病特效1+1-80%嘧霉異菌脲
總有效成分含量:80%;
嘧霉胺含量:40%;
異菌脲含量:40%
劑型:可濕性粉劑。
治療保護,雙效合一。
要想治住灰霉病,首先應知道灰霉病發生的基本條件:(1)寄主作物;(2)菌源;(3)適宜發病的環境條件。在寄主不抗病,又有菌源存在的情況下,環境條件是否利于灰霉病菌萌發、侵染和傳播是關鍵因素。病菌發育適溫為18-23攝氏度,最高30-32度,最低4度,濕度要求在90%以上。那么如何要想治住灰霉病,首先應知道灰霉病發生的基本條件:(1)寄主作物;(2)菌源;(3)適宜發病的環境條件。在寄主不抗病,又有菌源存在的情況下,環境條件是否利于灰霉病菌萌發、侵染和傳播是關鍵因素。病菌發育適溫為18-23攝氏度,最高30-32度,最低4度,濕度要求在90%以上。那么如何
要想治住灰霉病,首先應知道灰霉病發生的基本條件:(1)寄主作物;(2)菌源;(3)適宜發病的環境條件。在寄主不抗病,又有菌源存在的情況下,環境條件是否利于灰霉病菌萌發、侵染和傳播是關鍵因素。病菌發育適溫為18-23攝氏度,最高30-32度,最低4度,濕度要求在90%以上。
那么如何防治灰霉病呢?
很明顯要從四個方面入手:
(1)提高作物抗病性的措施:培育和選用抗病品種。
(2)降低田間濕度(如澆水可采用膜下暗灌等方式),提高溫度(以變溫法創造一個不利于灰霉病侵染發生的環境)。
(3)降低田間菌源量,比如輪作,田間土壤采用石灰氮等封閉消毒,及時剪除病葉、病果等并帶出田間銷毀。
(4)藥劑防治。其一利用木霉菌等有益微生物與灰霉病菌進行拮抗、重寄生丶競爭等,減少田間發病機率。其二,在沾花時,加入咯菌腈、甲霉靈等藥劑防止灰霉病菌借沾花之機侵染。其三,在發生灰霉病后,及時施用有效藥劑防治,比如選用菌思奇丶啶酰菌胺、撲海因丶甲霉靈、克菌丹等進行噴霧。陰雨天氣不宜噴霧時,可選用百菌清、速克靈等煙劑于傍晚封棚熏煙,或施用粉塵劑。
在我們種植獼猴桃的時候,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病蟲害,今天我要講的的就是獼猴桃灰霉病的發病癥狀及防止方法。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廣大果農和種植戶有些幫助,也希望自己不足的地方能給我指點出來我們共同學習探討。灰霉病癥狀:重要危害嫩芽葉,花,幼果侵染萼片和幼果。帶菌肥雄蕊花瓣附著于葉片上會以此為在我們種植獼猴桃的時候,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病蟲害,今天我要講的的就是獼猴桃灰霉病的發病癥狀及防止方法。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廣大果農和種植戶有些幫助,也希望自己不足的地方能給我指點出來我們共同學習探討。灰霉病癥狀:重要危害嫩芽葉,花,幼果侵染萼片和幼果。帶菌肥雄蕊花瓣附著于葉片上會以此為
在我們種植獼猴桃的時候,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病蟲害,今天我要講的的就是獼猴桃灰霉病的發病癥狀及防止方法。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廣大果農和種植戶有些幫助,也希望自己不足的地方能給我指點出來我們共同學習探討。
灰霉病癥狀:重要危害嫩芽葉,花,幼果侵染萼片和幼果。帶菌肥雄蕊花瓣附著于葉片上會以此為中心形成輪紋狀病斑,病斑擴大葉片脫落。葉片上出現密集的灰色霉層,水漬狀。
2發生規律:花期和幼果期(4-5月)侵入初發高溫潮濕是發病的主演條件。秋季降水增加,發病更加嚴重,一直到危害果實,目前蒲江縣各獼猴桃產區發生普遍,陜西地區在秋季秋雨時節一定要注意防范
灰霉病的防治方法:1實行壟上栽植,注意排水避免密植。秋冬季節注意清園內及周圍各類植物殘體,農作物秸稈。2防止枝稍徒長,對于過旺的枝蔓進行夏剪,增加通風透光,降低園內溫度。樹冠密度以陽光投射到地面空隙為篩孔狀為佳。3化學防止發病初期:新朝陽灰樸300倍,BASF健達1875倍,拜耳撲海因3000倍。發病較重:拜耳施佳樂1000倍,連續噴藥三次,病害發輕時3-10天一次,病害重時3-5天一次。
廣大果農朋友們,上述就是我對獼猴桃灰霉病的一些看法灰霉病在農作物種發病比較常見,我們要抓住發病的規律,阻斷它的發病條件,我相信一定能有效的控制病菌,如果作物得了也不要著急,有效的進行防治沒什么大不了的。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啥好的方法和辦法相互學習。謝謝大家!
1.農業防治 (1)選用良種,嚴把育苗關:選用抗病良種能提高番茄抗灰霉病的能力。根據栽培試驗,目前在生產上應用的佳粉1號、上海903等品種較抗灰霉病。育苗應選用無病新床土,最好是多年未種過番茄的蔥、蒜或糧食作物的土壤,注意不要在病區溫室取土育苗或分苗,以防幼苗感染病菌。(2)合理1.農業防治 (1)選用良種,嚴把育苗關:選用抗病良種能提高番茄抗灰霉病的能力。根據栽培試驗,目前在生產上應用的佳粉1號、上海903等品種較抗灰霉病。育苗應選用無病新床土,最好是多年未種過番茄的蔥、蒜或糧食作物的土壤,注意不要在病區溫室取土育苗或分苗,以防幼苗感染病菌。(2)合理
1.農業防治
(1)選用良種,嚴把育苗關:選用抗病良種能提高番茄抗灰霉病的能力。根據栽培試驗,目前在生產上應用的佳粉1號、上海903等品種較抗灰霉病。育苗應選用無病新床土,最好是多年未種過番茄的蔥、蒜或糧食作物的土壤,注意不要在病區溫室取土育苗或分苗,以防幼苗感染病菌。
(2)合理密植:根據具體情況和品種形態特性,合理密植。 早熟栽培品種:單穴定植,一般每畝栽植4000~5000株,株距30~35厘米。同時,施用以腐熟農家肥為主的基肥,增施磷鉀肥,防止偏施氮肥,植株過密而徒長,影響通風透光,降低抗性。
(3)清潔田園:定植前要清除溫室內殘茬及枯枝敗葉,然后深耕翻地。發病前期及時摘除病葉、病花、病果和下部黃葉、老葉,帶到室外深埋或燒毀,保持溫室清潔,減少初侵染源。在田間操作時也要注意區分健株與病株,以防人為傳播病菌。
(4)降低溫室內濕度:高壟栽培,采用滴灌供水,避免大水漫灌,澆水最好在晴天早晨進行,忌陰雨天澆水,可有效降低室內濕度。另外,在壟溝里鋪一層干麥稈草,不僅可緩釋地表水,而且能緩和作物生長層氣溫變化,減少因高濕大溫差所造成的結露,并有吸潮作用。
(5)變溫通風:據研究,31℃以上的溫度可減緩葡萄孢菌孢子的萌發速度和數量,因此,選在晴天上午稍晚放風,使溫室溫度迅速升高至33℃再放風。當溫室內溫度降至25℃以上,中午仍繼續放風,下午溫室內溫度要保持在25~30℃,當溫室內溫度降到20℃關閉通風口,以減緩夜間室溫下降,夜間溫室溫度保持在15~17℃。陰雨天應及時打開通風口通風。 (6)去除殘留花瓣和柱頭:研究表明,番茄灰霉病對果實的初侵染部位主要為殘留花瓣及柱頭處,然后再向果蒂部及果臍部擴展,最后擴展到果實的其他部位。因此,應在番茄蘸花后7~15天(幼果直徑在1厘米左右)摘除番茄幼果殘留花瓣及柱頭。具體操作方法是: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番茄的果柄,另一只手輕微用力即可摘除殘留的花瓣和柱頭。
藥劑防治
預防用藥:以早期預防為主,掌握好用藥的3個關鍵時期,即苗期、初花期、果實膨大期。
(1)苗期:定植前在番茄苗床用\"奧力克—霉止\"500倍液噴施,選擇無病苗移栽。
(2)初花期:第1穗果開花時,用\"奧力克—霉止\"500倍液噴施,5—7天用藥一次,進行預防。
(3)果實膨大期:在澆催果水(尤其在澆第一、二穗果催果水)前一天進行500倍液噴霧防治,5—7天用藥一次,連用2—3次。
治療用藥:
(1)灰霉病初發時一般僅表現在殘敗花期及中下部老葉,此時使用\"奧力克—霉止\",按300倍液稀釋噴施, 5天用藥1次;連續用藥2次,即能有效控制病情,使病害癥狀消失(病部干枯、無霉層),一般7—10不再表現危害癥狀,7天后外部侵染源及原殘留病菌在條件具備時仍可能繁殖,形成再次病害,此時采用預防方案用藥,具體為:使用\"奧力克—霉止\"按500倍液稀釋噴施,5—7天用藥1次,間隔天數及用藥次數根據植株長勢和預期病情而定。
(2)發病中后期,可采用中西醫結合的防治方法,如霉止50ml+40%嘧霉胺懸浮劑10—15g或碧秀丹(氯溴異氰尿酸)30g或丙環唑10ml或4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5—20g或乙霉多菌靈20g,兌水15公斤,3—5天用藥1次。
西紅柿、桃子、葡萄,豆莢(凡花,葉、果莖)都會得灰霉病。灰霉病病苗色淺,葉片、葉柄發病呈灰白色,水漬狀,腐爛,潮濕時果蔬菜表面生有灰霉。幼莖多在葉柄基部初生不規則水浸斑,很快變軟腐爛,縊縮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爛枯死。得了這種病是蠻討厭的。預防和防治灰霉病的應對措施:1、加強栽培管理西紅柿、桃子、葡萄,豆莢(凡花,葉、果莖)都會得灰霉病。灰霉病病苗色淺,葉片、葉柄發病呈灰白色,水漬狀,腐爛,潮濕時果蔬菜表面生有灰霉。幼莖多在葉柄基部初生不規則水浸斑,很快變軟腐爛,縊縮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爛枯死。得了這種病是蠻討厭的。預防和防治灰霉病的應對措施:1、加強栽培管理
西紅柿、桃子、葡萄,豆莢(凡花,葉、果莖)都會得灰霉病。灰霉病病苗色淺,葉片、葉柄發病呈灰白色,水漬狀,腐爛,潮濕時果蔬菜表面生有灰霉。幼莖多在葉柄基部初生不規則水浸斑,很快變軟腐爛,縊縮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爛枯死。得了這種病是蠻討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