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食道癌康復的例子。二十多年前,我在老家就知道有兩例,其中一例是我的親戚。
首先說第一例,我有兩個同學都是老家油田醫院的醫生,其中一同學是外科主刀的醫生。這位主刀的同學告訴我,他給一個五十多歲患食道癌的老頭做了手術,手術很成功,化療結束后,又去找他檢查,這位患者吃的黑胖,說一頓能吃兩大碗飯。檢查結果一切正常,我這位同學告訴我,這位患者至少再活二十年沒有問題。
第二例是我姑家表姐。她有一天早上,吃早飯時,吃第一口飯感到有點噎,她在南陽市住,就趕緊去人民醫院檢查,檢查結果是食道癌初期,就趕快安排做手術,手術后正常的化療。表姐病是好了,就是瘦的太很了。前兩年,我回老家又見到了表姐,表姐已是七十多,快近八十的人,但面色紅潤,身體健康,你猛一看和六十多的人沒啥區別。據表姐說,她現在身體很好,能吃,能睡,又能玩,和正常人一個樣。你若不了解底細,肯定不會想到,她以前是個食道癌患者。
但這兩例食道癌患者,都完全康復如初,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食道癌初期,都是早發現,早治療。
更多相關建議:
治食道癌不是很難的,你認準了中醫治療,就不要手術放化療,只要當時能吃東西就好治,一般五六天吃飯時食道異物感明顯感覺減少了,
更多相關建議:
首先癌癥是惡性腫瘤,這個基調決定了預后不會太好了。
只有少數幾種癌癥能夠“治愈”,就是治療效果特別好,治療后人的生活基本如常,沒有多大影響的。如一些類型的甲狀腺癌,絨癌等。
絕大部分癌癥的治療效果主要跟發現時間、腫瘤病理類型有關。就是說發現的時候是早期、中期還是晚期。每年體檢目的就是早期發現癌癥,把它扼殺在搖籃里。腫瘤的病理類型是指有些癌癥惡性程度不是很高,不容易侵犯周圍器官不容易發生轉移,一些癌癥很“兇惡”,腫瘤很小就到處打家劫舍,這種治療效果也通常不好。
食管癌是全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占世界惡性腫瘤的第9位和第6位。隨著食管癌早期診斷和個體化、綜合化治療方案的應用,其5年生存率由15%提高到了25%。
早期患者可通過手術根治,但多數患者就診時已達中晚期,多以根治性手術輔以放、化療為主要治療方案,因此治療前準確分期,治療后及時進行療效評估,對于個體化治療方案的制定及調整至關重要。
這是一個食管癌伴縱隔淋巴結轉移的病人,屬于中晚期了,手術切了并且做了淋巴結清掃,術后放化療。然后定期復查。四年多了,沒有復發,挺好的。然后,在去年復查看到肺部有兩個結節,建議復查。今年復查發現結節變大了!提示早期肺癌!
其實“雙癌”、“三癌”并不少見,一個人同時或者隔段時間發生另一種癌。可能跟生活中致癌因素沒有解除有關。
食管壁由粘膜層、粘膜下層和肌層構成,最外面沒有漿膜層,只有由疏松結締組織組成的外膜,富有血管、淋巴管及神經。
所以食管癌侵犯管壁全層后容易進一步侵犯周圍結構,而它周圍又全部是大血管、氣管、心臟等重要器官。很容易發生周圍淋巴結轉移和周圍器官的侵犯。所以大部分發現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
因此,如果覺得吞東西困難,而且不是幾天就好那種,一定要注意去醫院檢查清楚。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關注李醫生的影像世界!
更多相關建議:
我在三甲醫院腫瘤科放療中心工作近十年,在職業生涯里,肺癌和食管癌,那是幾乎每個星期都要收治的腫瘤類型。
昨天我在 癌癥放療患者之舵 頭條賬號分享了食管癌的案例 對詳情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主頁閱讀。
下面,給你再分享一個同事老母親患食管癌做放療的例子:
患者于2017上半年發現食管癌,單純放療后,至今還健在。時常碰到該同事,詢問其母親近況,他都說老母親能吃能喝,現在一般狀況都挺好的。
更多相關建議:
這個癌癥,這個病,我以前聽說過!
但是沒有遇到過,不知道這個病情有一些什么癥狀!知道了癥狀!
再對癥下藥,就會越來越好了!不知道癥狀,就沒有辦法治療!
更多相關建議:
怎么說呢,本人18年確診的當時說我最多三個月了!反正配合治療連手術在化,放療一統招乎!馬上兩年了湊合活著兒吧!這病得上哪有好?認命吧!
更多相關建議:
確實有,曾經的一位內科的老師就用湯藥治療好了確診食道癌的患者,不過沒有大樣本的支持,不是每個都能治好,也許這個痊愈的不用治療也會好。
更多相關建議:
我村有一位五十多歲的婦女,十年前(四十多歲)因吞咽困難查出食管癌中晚期,手術后化療六次,放療若干次,現好好的,得到了臨床治愈。還有一位男性老人,胃癌手術九年多了,現仍然健在,還能下地干活。當然,也有不少在手術后一兩年去世了。
更多相關建議:
16年手術的,沒有淋巴轉移,算偏早期,術后沒有放化療。至今整四年了,昨天復查一切正常,繼續加油!
更多相關建議:
15年4月手術根治,經過放,化療程。已5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