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見過最年輕的主任醫師,42歲,就是活生生的站在我面前那種,那是我實習的時候。我實習是在省級別的三甲醫院,醫院自己在全省至少排前五,雖然自己經常說自己是第3,就像全國的排名第一的學校有兩個,清華和北大,但是排名第三的學校至少有3個,有很多大學說自己是第三名。下來我看到了他們科室的我見過最年輕的主任醫師,42歲,就是活生生的站在我面前那種,那是我實習的時候。我實習是在省級別的三甲醫院,醫院自己在全省至少排前五,雖然自己經常說自己是第3,就像全國的排名第一的學校有兩個,清華和北大,但是排名第三的學校至少有3個,有很多大學說自己是第三名。下來我看到了他們科室的
我見過最年輕的主任醫師,42歲,就是活生生的站在我面前那種,那是我實習的時候。
我實習是在省級別的三甲醫院,醫院自己在全省至少排前五,雖然自己經常說自己是第3,就像全國的排名第一的學校有兩個,清華和北大,但是排名第三的學校至少有3個,有很多大學說自己是第三名。
下來我看到了他們科室的人員簡歷,根正苗紅的985博士,就是那種本科畢業讀研究生,然后考博,而不是工作了讀在職那種。
醫學的職稱發展生涯: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就這四個。
博士是晉升最快的,我們看需要多少年!
17歲上大學,你就走捷徑,讀8年制的醫學,你25歲畢業,畢業直接授予博士學位,畢業可以直接可以考主治,26歲就是一個主治醫師;你干了兩年,就可以考副主任醫師,28歲你就是副主任醫師,然后3年之后,你就可以考主任醫師,所以31歲的主任醫師理論上是有可能的。但是這有多難你知道嗎?
- 1.你高考考了650+,選擇了讀醫,報考了某個院校的8年制,現在可能650都不行了,而且8年制醫學即將被取消,如果你第一步選錯了,一會我再給你算一下普通本科的晉升之路。
- 2.你在讀博期間,在導師的親切指導下,完成了畢業論文,沒有導師的指導,你可能完成的更早;和你一起大學報了某個985院校計算機的同學研究生畢業,直接年收入40萬+,已經買了房,你還在實驗室養小白鼠。你一個人去參加高中同學的婚禮,晚上坐高鐵還要回學校趕你的課題。
- 3.你博士畢業就簽到了一個合適,滿意的醫院,確實醫學博士很好找工作,但是讓你滿意的醫院,滿意的科室在你畢業那年不一定招收你這個專業,你要在畢業那年,剛好你們家鄉的省會城市的某個大醫院你學的專業科室剛好缺人。
- 4.考主治,沒人攔你,主治報名,醫院,科室都不做限制,雖然醫院要求晉升主治之前必須去急診輪轉3個月,和你同一批進醫院的人都去了,你沒去,因為你是博士,醫務科說博士不用轉急診科。
- 5.考副主任醫師之前,科室有個8年的老主治,輪到了他,但是主任當初承諾你說進科室保證你的職稱晉升,那個老主治去了主任辦公室,和主任聊了有1個多小時。主任最后把你叫到辦公室,說,小王呀,本來你輪到你李哥晉升了,好不容易發了個期刊,你李哥今年條件都符合,可是當初我從醫院要你的時候,給你承諾了,保證人才的晉升,有和你促膝長談了1個小時,你順利的晉升了副主任醫師,成了全科室最年輕的副主任醫師。
- 6.晉升主任醫師那年,有個52歲的老二線,科室本來說把名額留給人家,可是人家不稀罕,說自己都這么大年齡了,算了,雖然論文,年限,資歷等等都夠了,可是人家不稀罕,其他人要不年齡不夠,要不論文不夠,你剛好用自己畢業那年留的數據,又發了一篇SCI,主任說好,今年讓小王晉升吧,你順利成了全院最年輕的主任醫師。
小王能這么年輕當主任醫師,根本不是祖墳冒青煙了,而是祖墳下面的天然氣管道爆了。
假如你是一個普通人,不是小王,咱們算一下,看你啥時能當主任:
17歲的高考,考了一個理想的成績,報了一個醫學院校,23歲本科畢業,第一年考研沒考上,又二戰了一次,24歲讀研,27歲研究生畢業,29歲晉升主治醫師,34歲的時候,你各方面條件都夠了,可是你一直沒有下鄉機會,醫院要求晉升副主任必須下鄉1年,你報名了,但是科室一線只有4個人,你走了就是3天一個班,科室沒辦法放你走,你就拖了兩年,等外出進修的小李回來,小李回來,你36了,下鄉1年,在37歲的時候順利當了一個副主任醫師。其實好多人的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直接干到了退休。
可是你一直很上進,在43歲的時候,你做的一個課題,被選為市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4歲的時候,你順利成了全院相對比較年輕的主任醫師。
本科生或者專科生直接從醫,而不是去讀研或者進一步提升學歷,晉升之路只會比上面更復雜!
關注我,了解更多健康小知識!
至少需要16年,對說的是至少,沒有任何阻力一帆風順,逢考必過,逢過必聘的情況下。本科畢業滿一年可以報考執業醫師,考過了必須聘用,不聘不算。很多當地的衛計委都會壓證半年朝上,具體原因不詳。所以執業說滿四年可以考主治,實際是六年,主治聘用的話還得看醫院有沒有名額,有的話從聘用起五年可至少需要16年,對說的是至少,沒有任何阻力一帆風順,逢考必過,逢過必聘的情況下。本科畢業滿一年可以報考執業醫師,考過了必須聘用,不聘不算。很多當地的衛計委都會壓證半年朝上,具體原因不詳。所以執業說滿四年可以考主治,實際是六年,主治聘用的話還得看醫院有沒有名額,有的話從聘用起五年可
至少需要16年,對說的是至少,沒有任何阻力一帆風順,逢考必過,逢過必聘的情況下。本科畢業滿一年可以報考執業醫師,考過了必須聘用,不聘不算。很多當地的衛計委都會壓證半年朝上,具體原因不詳。所以執業說滿四年可以考主治,實際是六年,主治聘用的話還得看醫院有沒有名額,有的話從聘用起五年可以考副主任醫師,再過五年考主任醫師。所以最少16年。假如24畢業。40能拿到就算天大的不錯了。但事實上不可能的,由于醫院及衛計委以及論文,考試諸多因素影響,很難一路順風。
86年出生,我2004年進入醫學院本科,2009年畢業,畢業后工作2年,然后讀碩士3年,博士3年,2017年再次就業,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目前35歲,還是住院醫師一名,順利的話年底希望能獲得主治,那么這里是從學醫開始算,已經17年,之后再往上走,是副主任醫師,2年之后可以參與86年出生,我2004年進入醫學院本科,2009年畢業,畢業后工作2年,然后讀碩士3年,博士3年,2017年再次就業,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目前35歲,還是住院醫師一名,順利的話年底希望能獲得主治,那么這里是從學醫開始算,已經17年,之后再往上走,是副主任醫師,2年之后可以參與
86年出生,我2004年進入醫學院本科,2009年畢業,畢業后工作2年,然后讀碩士3年,博士3年,2017年再次就業,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目前35歲,還是住院醫師一名,順利的話年底希望能獲得主治,那么這里是從學醫開始算,已經17年,之后再往上走,是副主任醫師,2年之后可以參與競爭,然后看文章、基金,所以即使獲得評選資格,上副高也不是定數,因為內卷時代已經來臨,強中自有強中手,淘汰率還是挺高的。再之后大概是3-5年才有資格評正高,目前身邊的主任醫師大部分是50歲以上,我見過比較年輕的主任醫師是39歲,披肩的長發,人也漂亮和善,非常難得。感覺大部分主任醫師都是45歲之后評的,那么從18歲學醫開始算,平均起來需要20+年。
到現在我還覺得自己很幸運,我是3年博士畢業的,當年的博士同學,現在還在學校為論文努力,而很多高校的博士已經改為4年制甚至5年制。畢業后不少院校要求博士后,那么打怪升級的年限大概又延長了,所以從讀大學開始算的話得30年左右,從住院醫師開始算出類拔萃的10年走完,而更多人是以副高退休的。
我們一般所說的醫生都是臨床醫生,只有醫學院的臨床醫學和口腔醫學專業的畢業生才可以考醫師資格證。現在醫學院的臨床醫學分五年制,5+3本碩和臨床醫學八年制本博連讀。從2017年國家規定臨床八年制畢業的博士也得接受三年規培,這使得臨床八年制博士在就業年齡上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臨床五年制我們一般所說的醫生都是臨床醫生,只有醫學院的臨床醫學和口腔醫學專業的畢業生才可以考醫師資格證。現在醫學院的臨床醫學分五年制,5+3本碩和臨床醫學八年制本博連讀。從2017年國家規定臨床八年制畢業的博士也得接受三年規培,這使得臨床八年制博士在就業年齡上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臨床五年制
我們一般所說的醫生都是臨床醫生,只有醫學院的臨床醫學和口腔醫學專業的畢業生才可以考醫師資格證。現在醫學院的臨床醫學分五年制,5+3本碩和臨床醫學八年制本博連讀。從2017年國家規定臨床八年制畢業的博士也得接受三年規培,這使得臨床八年制博士在就業年齡上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臨床五年制的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除了一些縣級市的鄉鎮衛生所和個別縣級醫院的急診科室,五年制臨床畢業后很難執業。臨床五年制本科就業可考住院醫師,五年后可以考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基本都是五年一個坎,但是現在本科畢業如果不繼續深造,基本上在主治醫師任上就到頭了。現在大部分醫院的醫生都是從臨床碩士開始起步,如果從18歲入大學,一切順利26歲碩士畢業,畢業后即住院醫師,兩年后可以考主治醫師,晉升主治五年后可以考副主任醫師,條件允許后五年后可以報考主任醫師。原則上最快38歲即可晉升主任醫師,但是碩士現在是醫院的基層主力,人數多,競爭激烈,并且碩士畢業晉升要求條件苛刻,大部分碩士生在40歲以前能晉升到副主任醫師已經很不錯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在50歲以前能晉升為主任醫師。博士現在是一線三甲醫院的標配,博士后出站最少已經30歲了,入職即主治醫師,三年后可考副主任醫師,晉升副主任醫師五年后可直接考主任醫師。原則上博士在40歲以前可以晉升主任醫師,雖然博士學習時間長,但是晉升時間最短,性價比最高。醫生晉升到主任醫師與執業醫院所在地市、醫院層次、所在科室都有一定的關系,一線城市大型三甲醫院晉升難度要高于二線省會城市,著名三甲醫院引進博士人才多,主任醫師競爭激烈,二線省會城市三甲醫院主任醫師名額多于地市三甲醫院,晉升通道相對透明性,對于人才引進的博士晉升相對重視,外科科室醫生晉升主任醫師較內科醫生容易些。
40歲就成了醫院的科室主任,25歲永遠的“千年主治”,你相信嗎?如果你是醫療同行,也許你可能就能夠很好地理解,為什么會有兩種天差地別的兩種極端現象,因為你有可能不知道。在醫院里面,對于醫生的職稱晉升是有多么的艱難, 當然有些人很不容易, 這都是根據當時的醫院大環境以及當時的政策綜40歲就成了醫院的科室主任,25歲永遠的“千年主治”,你相信嗎?如果你是醫療同行,也許你可能就能夠很好地理解,為什么會有兩種天差地別的兩種極端現象,因為你有可能不知道。在醫院里面,對于醫生的職稱晉升是有多么的艱難, 當然有些人很不容易, 這都是根據當時的醫院大環境以及當時的政策綜40歲就成了醫院的科室主任,25歲永遠的“千年主治”,你相信嗎?如果你是醫療同行,也許你可能就能夠很好地理解,為什么會有兩種天差地別的兩種極端現象,因為你有可能不知道。醫生的晉升從住院醫生--到主治醫生-- 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一般醫生每升任一個職稱的時候,都是要經過過5年的時間等待, 然后才有資格報名。一般的年齡就是25歲左右),本科畢業,如果是研究生畢業那么有可能27 歲29-30歲了28歲了這一年小劉才33歲成為主治醫生從33歲過度到了36歲時小劉的年齡已經是39歲爭取在41歲之前可以晉升到副主任總結 5年,另外必須要經過全國職稱的等級考試通過,在還需要你的課題, 文章,或者是SCI 發表過的(SCI 還有分值的要求,分值越高越容易通過),還有一些醫院,比如大一點的省級三甲醫院,需要下鄉幫扶,或者市級醫院的還需要到上一級醫院 進行進修培訓的要求。經過這次疫情以后另外還有一個是西部落后地區,因為西部很多地方醫療環境。醫療技術資源落后,和醫療人才的短缺,你如果有幸被派遣到這些地方支援,那么基本都是在職務晉升或者是職稱晉升上面有很大的傾斜,等你一回來,就會在原有的職稱職務上面,提拔一級。還有一個是總結特別是在重大衛生防疫,搶救,援助西部地區,外派海外醫療互動,以及額外工作要求的時候,應該要踴躍報名, 在醫院評定職稱的時候,同等條件下,醫院是可以優先評選你的職稱。結束語真誠建議我是科學科普醫生,傳播醫學知識,講述醫院故事, 打字不容易,歡迎點擊關注, 點贊轉發
從醫師升到主任醫師需要多少年,在實行“醫師資格證”及職稱評、聘分開前后是不一樣的。以一個實例來說一下此前情況。同寢室一位同學本科畢業留附屬醫院工作,期間分別去過兩所醫科大學讀完碩士、博士,回到附屬醫院,因其在科研、論文方面成績斐然,從本科畢業計算滿十四年時,破格晉升教授、主任醫師從醫師升到主任醫師需要多少年,在實行“醫師資格證”及職稱評、聘分開前后是不一樣的。以一個實例來說一下此前情況。同寢室一位同學本科畢業留附屬醫院工作,期間分別去過兩所醫科大學讀完碩士、博士,回到附屬醫院,因其在科研、論文方面成績斐然,從本科畢業計算滿十四年時,破格晉升教授、主任醫師
從醫師升到主任醫師需要多少年,在實行“醫師資格證”及職稱評、聘分開前后是不一樣的。
以一個實例來說一下此前情況。
同寢室一位同學本科畢業留附屬醫院工作,期間分別去過兩所醫科大學讀完碩士、博士,回到附屬醫院,因其在科研、論文方面成績斐然,從本科畢業計算滿十四年時,破格晉升教授、主任醫師,接著以36歲的年齡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附屬醫院院長。按二十多年前國內情況來說,應該非常少見。
當時的情況是,本科畢業工作即為醫師,五年晉升主治醫師,單位從接到評定公布的文件開始按主治醫師聘用,五年后晉升副主任醫師,聘用時間也是評定公布時間,五年后晉升主任醫師。正常情況下,一步不差,本科畢業需要十五年時間晉升到主任醫師。
自從實行了醫師資格證及評、聘分開,晉升到主任醫師所需時間加長了。
本科畢業在醫療機構試用期滿一年才有資格考醫師資格證,考上才有醫師資格,五年后可以晉升主治醫師,再五年后可以晉升副主任醫師,本科畢業有的考幾年才過關拿到醫師資格證,不像過去本科畢業工作就是醫師。評定文件公布后,能不能聘上,運氣好當年內能聘上就不錯了,各醫院因為中、高級職稱名額有限及其他各種聘用規定,等一兩年甚至更長時間都很常見。這樣整體算下來,本科畢業至少十六年以上才有機會晉升主任醫師。
以上只是分析了需要的時間,還有科研、論文等等諸多技術考核指標必須達標才行。醫院等級不同,對醫生晉升職稱的技術要求也不一樣。并非工作到了十五、六年就都能晉升主任醫師了,能晉升的只是少數。一般來說,在大、中型醫院工作二十年左右能晉升主任醫師就很不容易了。
按現行政策,如果是臨床醫學博士畢業,工作兩年就可以晉升主治醫師,以后每二~三年晉升一級,大概工作八年左右就有機會成為主任醫師了。不過,如果前面評定的職稱沒有及時聘用,那再晉升時間得順延。因為時間緊,任務重,非常艱難。就是有,那也是鳳毛麟角,而且被破格晉升的可能性很大。
我是康醫生,謝謝朋友們的關注!
圖片來自網絡
正常情況:本科,畢業1年考醫師,5年考主治,5年考副主任醫師,5年考主任醫師,這還是你考過就直接聘的情況,16年。加上讀書21年碩士:讀書期間應該就考過醫師證了,畢業2年主治,5年副高,5年正高,20年左右。博士:讀書期間應該考過主治了,沒過的就不算了,聘主治滿3年,考副高,5年正常情況:本科,畢業1年考醫師,5年考主治,5年考副主任醫師,5年考主任醫師,這還是你考過就直接聘的情況,16年。加上讀書21年碩士:讀書期間應該就考過醫師證了,畢業2年主治,5年副高,5年正高,20年左右。博士:讀書期間應該考過主治了,沒過的就不算了,聘主治滿3年,考副高,5年
正常情況:
本科,畢業1年考醫師,5年考主治,5年考副主任醫師,5年考主任醫師,這還是你考過就直接聘的情況,16年。加上讀書21年
碩士:讀書期間應該就考過醫師證了,畢業2年主治,5年副高,5年正高,20年左右。
博士:讀書期間應該考過主治了,沒過的就不算了,聘主治滿3年,考副高,5年以后考正高(主任醫師)。8年往上。20年左右。
這些都是正常情況,考上就聘,期間還有文章,科研,下派等等,全部一帆風順的情況。如果不順的話,估計退休都還不能搞到正高。
我59年畢業從醫從住院醫師一直到七九年才升主治醫師中間因文革十年動亂整亇醫院沒有晉升,整整當了廿十年住院醫師,又當了十一年主治醫師九零年才升付主任醫師,到九六年才升主任醫師,到2003年六十五歲才退休。而我的學生們從首批工農兵大學起到七七屆本科生們都是五年一亇臺級地晉升只需十五或我59年畢業從醫從住院醫師一直到七九年才升主治醫師中間因文革十年動亂整亇醫院沒有晉升,整整當了廿十年住院醫師,又當了十一年主治醫師九零年才升付主任醫師,到九六年才升主任醫師,到2003年六十五歲才退休。而我的學生們從首批工農兵大學起到七七屆本科生們都是五年一亇臺級地晉升只需十五或
我59年畢業從醫從住院醫師一直到七九年才升主治醫師中間因文革十年動亂整亇醫院沒有晉升,整整當了廿十年住院醫師,又當了十一年主治醫師九零年才升付主任醫師,到九六年才升主任醫師,到2003年六十五歲才退休。而我的學生們從首批工農兵大學起到七七屆本科生們都是五年一亇臺級地晉升只需十五或十六年就當上了主任醫師。他們真是趕上好年代。
我的朋友1977年出生,2017年聘任為主任醫師!1995年中專畢業,1999年自考本科,2003年考研,2010年考博,2015年碩士研究生導師!我的朋友1977年出生,2017年聘任為主任醫師!1995年中專畢業,1999年自考本科,2003年考研,2010年考博,2015年碩士研究生導師!
我的朋友1977年出生,2017年聘任為主任醫師!1995年中專畢業,1999年自考本科,2003年考研,2010年考博,2015年碩士研究生導師!
我1993年3月參加工作,中間因個人原因,1998年7月才獲聘醫師職稱。2005年5月獲聘主治醫師,2010年12月獲聘副主任醫師,幸運的是2015年12月獲聘主任醫師,成為當時縣域內最年輕的主任醫師,至今該項記錄還無人打破。我1993年3月參加工作,中間因個人原因,1998年7月才獲聘醫師職稱。2005年5月獲聘主治醫師,2010年12月獲聘副主任醫師,幸運的是2015年12月獲聘主任醫師,成為當時縣域內最年輕的主任醫師,至今該項記錄還無人打破。
我1993年3月參加工作,中間因個人原因,1998年7月才獲聘醫師職稱。2005年5月獲聘主治醫師,2010年12月獲聘副主任醫師,幸運的是2015年12月獲聘主任醫師,成為當時縣域內最年輕的主任醫師,至今該項記錄還無人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