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我老公就是明顯的對比,他一天三頓,外加零食,我一天兩頓不吃零食,我們運動量差不多,可是我只能維持體重不增漲,他卻不小心就瘦幾斤,除了基礎代謝,腸胃吸收能力也是一個原因,我們吃同樣的食物,他一天2.3次大便,我卻3天大便一次,我覺得這是主要原因
更多相關建議:
每增加1磅的肌肉我們的基礎代謝會增加50-70Kcal。即在停訓之后的一段時間內,我們的熱量還會持續消耗,一般是24小時,也有可能更長。
我曾經有一個朋友,在減肥停訓之后的一個月,并且恢復了正常飲食,她的體重還減掉了17斤,我想除了基礎代謝變高之外,還有過量養耗比較高的原因吧(只是猜測)。
碼字不易,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給我一個贊吧。
更多相關建議:
首先這是頭條問答上的一個問題,現詳細回答如下。
這是反饋的問題
“停止減肥”——你用的是什么減肥方式?正確健康的減肥方式是什么?
健康減肥是一種健康、安全的減肥方法,要選對適合自己的方法才行,減肥不能盲目跟風。
肥胖的根本原因在于脂肪代謝力的降低,現代醫學已將肥胖列為代謝性疾病。因此,提高代謝水平和代謝能力,是健康減肥的關鍵所在。
健康減肥的公式是:營養均衡+低熱量+不降低人體的新陳代謝+一周體重下降不超過4斤。
營養+運動=健康
“停止減肥”——你累計減肥多久了?減肥的合理周期是多少?
人體由數億萬個細胞組成的,細胞是人體的基本單位。細胞更新換代的需要3個月-6個月。如果減肥的話,需要最少堅持3個月,如果沒有堅持,那容易反彈,細胞會記住之前的數量和狀態。
“每天吃的都超過基礎熱量”——怎么判定你吃的熱量呢?正常每餐食物熱量情況?
食物熱量表,是根據單位數量(如100克)的食物中所含的能量,繪制或列出的一覽表便于飲食保健參考。不同的食物有產生不同的能量。對于肥胖癥、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來講,控制每天身體所攝取的能量,是減輕他們本身病變的方法。因此,有必要為每一種食物測量所含的能量,以供患者計算或安排每餐所吃的食物總共含有的能量。
一個重50千克的成年人每日所需的正常平均熱量如下:
所需平均熱量 = 4.186千焦 * 24小時 * 50千克 = 5023.2千焦
1千卡=1大卡=1000卡=1000卡路里 =4186焦耳=4.186千焦
對照表格,你精確算下你每天攝入大概多少熱量。
“基礎熱量”——營養學術語應該是“基礎代謝”,什么是基礎代謝?
基礎代謝是指人體維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測定方法是在人體在清醒而又極端安靜的狀態下,不受肌肉活動、環境溫度、食物及精神緊張等影響時的能量代謝率。
人體在18~25℃室溫下,空腹、平臥并處于清醒、安靜的狀態稱為基礎狀態。此時,維持心跳、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動所必需的最低能量代謝,稱基礎代謝。
“不運動”——你誤認為運動會只會減肥了,實際運動是雙向的。我們看下運動對體重的影響?
運動,一種涉及體力和技巧的由一套規則或習慣所約束的活動,通常具有競爭性。
體重較重的人,可以首選游泳,以減輕關節負重。
體重較重的人,可以首選游泳
數據表明,不喜歡運動者的肌肉只占體重的40%左右,而經常鍛煉身體者(比如競賽運動員)的肌肉重量可達體重的45%-50%。除此之外,數據還表明經常參加身體鍛煉可以增大胸圍,在不增加體重的情況下塑造體形,在不耗損骨骼質量的前提下增加身高,保持身體各部分的比例協調,使你看上去更美!
運動金字塔(Sports Pyramid),位于運動金字塔頂端的是每周兩次的力量訓練。力量訓練可使人的骨骼堅硬、肌肉強壯、加快新陳代謝。強壯的肌肉還有助于消耗更多的熱量,這對減肥也是非常有益的,實際上這種運動不但會降低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還對糖尿病、結腸癌等其他一些疾病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做這類運動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分散進行。如每次10分鐘,共做3次。如果要想減肥的話,每天的運動時間不能少于一個小時。
如果要想減肥的話,每天的運動時間不能少于一個小時
運動的好處
運動的好處對于人們來說是無窮的,特別是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堅持運動能夠為身體健康茁壯地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這種好處常常令他們受益一生。運動對于提升心臟功能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對于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們來說,運動的好處就是可以促進骨骼長長、變粗,增加骨密度,增加骨重量。
青春期是體育鍛煉效果比較理想的時期,如果在青春期加強體育鍛煉,那么運動的好處將延續他的一生。
“體重卻一直在掉”,我們要確定下,你掉的是哪部分?肌肉?水份?脂肪?健康身體的構成?
體重body weight為 裸體或穿著已知重量的工作衣稱量得到的身體重量。
最好備用一個家庭多功能脂肪秤,可以測出各方面的數據。看下身體哪個地方不健康。
體脂率是指人體內脂肪重量在人體總體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稱體脂百分數,它反映人體內脂肪含量的多少。正常成年人的體脂率分別是男性15%~18%和女性25%~28%。
對照表格看下自己數據
“173,40多公斤”——你確實瘦了,我們看下人體的標準體重是多少?(默認你是成人,你也沒說你多大,性別)
成人BMI 法
體重指數 =體重(公斤) 除以 身高(米)的平方 kg/m2
正常體重 : 體重指數 = 18 - 25
超重 : 體重指數 = 25 - 30
輕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0
中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5
重度肥胖 :體重指數 > 40
正常體重 : 體重指數 = 18 - 25
另外幾種計算方法
①成年:(身高(cm)-100)×0.9=標準體重(kg)
②男性:身高(cm)-105=標準體重(kg)
女性:身高(cm)-100=標準體重(kg)
以上兩種計算方法,基本已被廣泛采用。
趙麗穎165cm,理論上標注體重是65*0.9 = 58.5kg
“按理說我這個基礎代謝應該很小了”——不能憑空想象自己的基礎代謝,最好的辦法是體側下究竟多少?還有非常重要的是,基礎代謝不代表實際消耗的熱量,影響產熱過程的因素有哪些?
很多因素都能影響產熱過程,現僅列舉最常見的幾種因素。
基礎代謝
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病人機體熱產生增加,機體的基礎代謝率增加,而甲狀腺功能低下時,基礎代謝率也下降。
肌肉活動
肌肉活動時,骨骼產生的熱量可以增加若干倍,可占總產熱量的75%~80%。其增加的程度與肌肉活動的強度有關。如步行時較安靜狀態增加約3倍,而劇烈運動時,可增加10~20倍。機體在從事繁忙的腦力勞動時,可通過神經途徑加強骨骼肌的肌緊張和腎上腺的活動,也增加產熱量。
食物的特殊動力效應
機體在進食后的一段時間內,較進食前的產熱量有額外增加。蛋白質食物可額外增加產熱量30%,糖類或脂肪食物可增加4%~6%。人進食普通混合食物時,每日因進食增加產熱600~800kJ。出現這種現象的機制還不十分清楚。
環境溫度
人體在20~30℃環境中能量代謝最為穩定。氣溫高于或低于這個范圍,產熱量均有所增加。當人體受寒冷刺激時,反射性地首先引起肌緊張增加,繼而出現寒戰反應。寒戰是指骨骼肌發生不隨意的,小的節律性收縮。其特點是伸、屈肌同時活動,幾乎不能做外功,此時所消耗的能量全部變為熱量,其最大產熱率可達每分鐘39.2kJ/kg,使機體產熱較平時提高4~5倍。氣溫為30~45℃時,機體產熱也會有所增加,這可能是由于此時體內化學反應速度增加之故。
內分泌腺的活動
已如前述,甲狀腺素能促使氧化代謝增強。腎上腺素也可使細胞內氧化反應增強,同時引起血糖濃度升高和血糖利用增強,從而使產熱量增加。
所以,我判定,你實際消耗的是非常多的。
“怎么還會掉體重”——排除疾病外,你掉體重最根本的就是攝入的熱量是不夠消耗的。還有確認下掉的是哪塊?是掉了水份?還是掉了肌肉?還是掉了脂肪?
請相信經過考證的科學,切勿道聽途說,亂信那些根本沒有聽過的自己編寫的理論。我看有人回答“第二營養系統”,全tm胡扯,營養學上根本沒有這個概念!
更多相關建議:
你是不是進入誤區了。
一天消耗的熱量=基礎代謝+運動熱量+食物熱效應。
吃的超過基礎代謝,不代表你就吃超過你一天消耗的熱量了。
另外,體重一直在掉,而你又不做有氧運動,正常情況下掉的不會是脂肪,而是你身體的水分和肌肉,其實是很不好的情況,說明你的基礎代謝一直在降低,所以你對你的基礎代謝的判斷都有可能是不對的。
很多時候我們都容易高估運動消耗的熱量,而低估我們吃東西攝入的熱量。人體對運動是有適應性的,同樣的運動,這次的消耗就會比上次的消耗要少點。
更多相關建議:
按照本題描述,173㎝的身高,從流行病學分析,如果是女性,理想體重應該在62㎏左右,男性應該在68㎏左右,40多㎏體重如果女性可能更糟糕,因為按照這個體重,女性就不可能最低的健康體脂率;而按照體質指數BMI的標準衡量,其BMI只有16.3㎏/㎡,比低體重的標準18.5還低兩個點。這種情況下,如果體重還在下降,首先應該考慮去醫院檢查一下,是否有疾病的因素影響。
這里僅就減肥的角度,按照本題描述從基礎代謝及基礎代謝率兩個方面分析一下可能存在的問題。
怎么正確識基礎代謝的能量消耗?
本題及描述兩次提到基礎代謝,并表明減肥后還是在按照基礎代謝能量消耗的基礎部分1200kcaI在供給膳食熱量,這也就難怪體重還在繼續下降。
減肥時,為了確保維持人體最基本生命活動所必需的能量消耗,女性把膳食熱能的攝入控制在基礎代謝所需能量消耗稍高一點,健康安全的低限1200kcaI是正確的,如果節食過度,攝入的熱能低于基礎代謝的消耗,不僅基礎代謝率會下降,還有可能對身體的健康安全帶來傷害。
但是,如果在減肥達到目標后,還是繼續按照基礎代謝的能量消耗供給膳食熱能,即使不運動體重繼續下降也是必然。因為,人體每天所消耗的能量不僅是基礎代謝這一部分,還有最基本身體活動如做工作、走路、做家務等和食物熱效應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按照我國成年人(18~49歲)輕身體活動者平均能量需要量男性每天為2250kcaⅠ,女性為1800kcaI,以這個水平來衡量,減肥后每天還是以1200的熱能攝入供給,即使女性每天大約也還有500~600kcaI的熱能缺口,即使不額外增加運動,一個月輕輕松松再掉2㎏秤沒問題。
基礎代謝率的影響
在減肥時千萬別把基礎代謝與基礎代謝率給弄混淆。基礎代謝是人體晚餐后禁食至少12小時后,于翌日晨清醒即刻測定的能量消耗。單位時間內的基礎代謝稱為基礎代謝率。基礎代謝率低下是影響肥胖的最主要因素,一般基礎代謝率越高肥胖率就越低。因此,減肥的終極目標就是提高基礎代謝率。
如本題所描述的這種情況,也許就有可能是題主在減肥時,由于膳食熱能攝入量及其營養素分配比例和供給相應比較合理,或者是飲食熱能控制與運動熱能消耗配合相對完美,使自己的基礎代謝率有了較大的提高,而減肥后還是按照基礎代謝消耗的保守量攝入熱能,加之運動停止,體重繼續下降的可能性同樣存在。
減肥后體重的正常管理措施
一,減肥達到目標后,還按照減肥時的膳食熱能攝入標準飲食沒必要,但立馬恢復正常飲食同樣會有反彈風險,更忌諱為了靠勞自己而暴飲暴食,在飲食上面應該循序漸進,關健的還是通過減肥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逐漸恢復正常飲食。
二,保持適量的運動及身體活動量對減肥后的體重管理非常必要,并且也有利于身體的健康。如果減肥成功后,缺少必要的身體活動能量消耗,一旦恢復正常飲食很容易引起體重的反彈。
結語:按照本題描述情況,在排除疾病因素外,可以對號入座,對照以下自己是否符合上述所分析的情況。期盼對你有所幫助。
更多相關建議:
Hi,我是膳為~糖糖,健康生活的陪伴者~歡迎關注~
很高興為您分兩步解答這個問題。
一、飲食能量不只要供應給基礎代謝
體重需要穩定住,攝入的飲食能量應與支出的飲食能量一致方可。
成年人每日能量支出分別為:基礎代謝60%~70%,身體活動含鍛煉、家務勞動等15%~30%,食物熱效應(吃東西也能消耗能量)5%~10%(數據來源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所以,如果按照基礎代謝的數值去吃飯,相當于飲食能量是不夠身體全天消耗所需的,瘦當然就是必然的了。
二、如何計算適合的飲食能量
保持穩定的體重,一般可以通過兩個方法去計算飲食能量:
① 理想體重×(25~30kcal/kg體重)=(身高-105)×(25~30kcal/kg體重),以您的身高來說,建議的能量就是(173-105)×(25~30kcal/kg體重)=1700~2040kcal/天。這是理論計算方法,如果您按照這個方法吃,可能會出現體重上升的情況,但絕對相信的一點就是,配合著運動,你的狀態及身材都會更棒。
② 基礎代謝÷0.7,這樣的計算并不需要考慮目前您的體重是否在正常范圍內,只考慮實際的代謝水平,去推算飲食能量。比較適合目前的您。
現在的飲食記錄軟件很多,只需要知道自己的飲食能量范圍,盡可能均衡分配三餐,并做到食物品種多樣,健康體重必定常伴左右。
膳為~糖糖,營養師,健康管理師,康復治療師,從事健康管理工作6年,服務會員近3000人次,推廣私人營養師項目,主要服務肥胖、增重、慢病、重癥肌術后人群,歡迎勾搭。
膳為,推廣“膳食+行為”改變以促進健康,歡迎關注。
更多相關建議:
你要是還是瘦,那你一天的熱量攝入肯定小于熱量消耗。
我先來幫你算一下基礎代謝,假設你45公斤,24歲。
女性: BMR = 655+(9.6×體重(kg))+(1.7×身高(cm))–(4.7×年齡(歲))
幾乎不動 (活動因子)Calorie-Calculation = BMR x 1.2
BMR=(655+9.6×45+1.7×173-4.7×25)×1.2=1263.6×1.2=1516大卡
你一天的基礎代謝基本在1500大卡左右,大于你攝入的1200左右,所以肯定是會瘦下去。
你可能還是一天的熱量消耗大于熱量攝入,所以導致你的體重還是在往下降。
你要在飲食方面調整
下面是給你的建議:
飲食方面:
1、增加蛋白質的攝入比例,比如牛肉,雞蛋,雞胸肉,魚蝦,青豆類等。
2、適當的攝入優質脂肪,比如用橄欖油燒菜,水果選擇牛油果,多吃堅果類的零食。
3、不用像減肥減脂那樣少攝入碳水化合物了,也不用粗糧代替米飯和面食了,應該每頓都要多攝入碳水,碳水是主要為人體提供能量的。
4、蔬菜水果不能少,要營養均衡,蔬菜水果增加維生素和纖維素。
5、偶爾吃些高熱量的食物也沒有問題,比如糕點、餅干等
運動方面:
你這個的體重需要塑形,以力量訓練為主以增加一些肌肉量來提高你的瘦體重。
可以從一些簡單的動作做起,比如自由深蹲,跪姿俯臥撐,仰臥卷腹等。
更多相關建議:
173公分,40多公斤,無論你是男是女,這個身高這個體重都不協調,皮包骨了,好看嗎?不論你是如何減肥減到這個程度都是不健康的。身體健康最重要,健康都沒了,還談什么美啊的。你說你體重一直再掉,建議你去一下醫院做個全身檢查,正常情況下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
更多相關建議:
基礎代謝是指人體維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一天的消耗的總熱量 = 基礎代謝 * 活動因數
這里假設基礎代謝為1200大卡, 活動因數為1.5.
一天消耗總熱量:1200 * 1.5 = 1800,每天如果僅僅是攝入超過基礎代謝的熱量,那么依然存在著比較大的熱量差,所以體重還是會繼續掉。
為了健康著想,盡量還是做到飲食均衡的情況下,盡量多吃,最好保證體重不要在掉了。
每個人都愛美這很正常,但是如果以健康為代價那就劃不來了。
更多相關建議:
體形有變化嗎?如果以前是運動減肥,會不會是在掉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