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鏡做過一次,普通胃鏡一次,無痛胃鏡一次,胃鏡很多人講過,我講講我做腸鏡經歷吧,供大家參考。
我在16年11月做的腸鏡,是因為長期便秘的習慣改變了,以前四五天一次改成了一天兩三次,在網上查詢嚇一跳,經過幾天心里斗爭,反復確認了做腸鏡的注意事項,查詢其他網友做腸鏡的經歷和痛苦程度,最終硬著頭皮決定去做了。
掛號后大夫給開了檢查單和清潔腸道的藥,到腸鏡檢查室預約做腸鏡的日期,到那天的前一天晚上開始服用清理腸道的藥,具體吃藥流程就不講了,根據檢查室出具的吃藥說明就可以,這個流程就是反復的喝藥反復的去廁所排出,直到排出物為淡黃色液體就合格了。
晚飯和第二天早飯不能吃喝,一大早就要去排隊等候檢查,我檢查那天排到我就很晚了,因為餓了兩頓,本身就有低血糖,排到我時我已經有些虛脫了,心臟突突的跳,走路都沒力氣了,不得已讓家人給買了點巧克力,直到躺在檢查床上才胡亂塞了兩口。
在網上查詢到一個男網友的檢查經歷,并沒有那么痛,只是檢查導管在腸道轉彎的時候有點痛,不過一會兒就結束,我尋思不就難受點嗎,我忍著!
事實證明,我沒有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高估了我的忍痛能力,而且做檢查的還是個男大夫,讓我心里上更有壓力了,就這樣在身體虛脫,思想準備不充足又有壓力的情況下,檢查開始了。
檢查導管往里進入的時候是要往里打氣的,否則進不去,給我檢查的是個年輕的大夫,他的手法估計不是太好,動作幅度很大,感覺打進的氣沒有節制,肚子很快就脹了起來。
疼痛感立即襲來,肚子痛的馬上要爆炸一樣,頭上的汗“唰”的下來了,我攥著家人的手,哀嚎聲響遍整個檢查室,此生沒嘗過的那種痛苦!負責按著我的女大夫還訓斥了兩句,這么多做腸鏡的沒聽過我喊的這么大聲的,我也不想喊呀,全身都疼的爆汗,這能是矯情裝的嗎!?做了幾個部位的檢查后,我實在堅持不了了,決定不做下去了,最后一兩個部位沒有檢查完。
導管撤出來,我又回到了人間!已經不記得我是怎么爬下檢查床的,檢查結果出來,除了最后的腸道沒有寫明,其它部分都沒什么問題,還好結果對我是個安慰。
這次檢查經歷如噩夢般存在記憶中,至今還清楚記得肚子痛的要爆裂的感覺,每次回想心里都一陣陣發怵。
為了大家還是總結了一些經驗教訓。
一,有低血糖的人做檢查時一定要隨身攜帶巧克力等能迅速補充能量的食物,因為兩頓不能進食,身體消耗挺大,否則,你虛脫的身體是抵抗不住疼痛感的。
二,心里上的預期不要太樂觀,覺得自己能行,否則落差太大,當時多半堅持不下去。當然檢查體感因人而異,有的人腸道較粗,導管通過流暢,痛苦就小的多,我家人男性也做的腸鏡,他自我感覺能耐受的了,大概男人的腸道比女性粗。
三,體驗好壞也跟大夫的操作手法有關,恰巧碰到一個手法溫柔,態度認真的大夫,這是再幸運不過的了,如果不幸遇到個“鐵面無私”,事先跟他溝通下,第一次做檢查,盡量溫和些,自己有點緊張,我想大多數大夫會稍加留意的。
四,如果對疼痛的忍耐力很小,又是個女生的話,也可以選擇無痛腸鏡,在麻醉的狀態下進行,一點痛感都沒有,醒來只會覺得肚子發脹,不過不建議年齡偏大的人去做,會有一些麻醉風險。
五,大家也不要被我的經歷嚇到不敢去做,其實這是個人經歷,身體狀況不同,感受肯定也不一樣,但肯定不是很舒服,你心里上一定要有個預期,坦然些,心里想至少不會痛到危及生命吧,既然要做還是能堅持下來最好,否則不光是花費問題,這一系列功夫都有些枉費。
高油鹽,重口味,愛夜宵,加班熬夜,久坐少運動,現代人有太多不良的作息和飲食習慣,面對腸癌越來越年輕化的現狀,醫生建議,人生第一次腸鏡檢查最好在三十左右就可以做了。
因為早期腸癌跟胃癌一樣是沒有明顯癥狀的,等到出現癥狀就已經是中晚期了,所以為何不早早的預防它呢,做一次腸鏡可以保四五年腸道無事,腸子對咱們算是很寬容了吧。
最后祝您平安健康!
純手打不易,如果對您有一點點幫助,請點個贊再走唄,謝謝您的鼓勵!
更多相關建議:
我這個月剛剛做完腸鏡和胃鏡,說說我的感受吧,我沒選擇無痛的腸胃鏡,選做都是普通的。普通的需要分2次分別進行檢查,就得請2次假,先做的胃鏡,做之前十分鐘讓我喝了一管藥是麻醉用的,喝完2分鐘后就感覺從舌頭根到嗓子眼發麻,但不影響說話,進去后讓側躺在床上,嘴邊給鋪上了一次性墊子,醫生給了個撐嘴的工具,是塑料的,讓咬住,然后就看見一條黑管放到我嘴邊,插進我嘴里,頓時感覺嗓子里有東西滑過,刺激的有一陣要嘔吐的感覺,干嘔起來,因為之前不讓吃東西所以也吐不出來什么,接著就是繼續往里放管子,我的眼淚不住的流出來,到不是要哭,是刺激后本能流出來的,每往里深一點我就會覺得腹部有輕微的動靜,又會干嘔一次,真希望快點結束,感覺要撐不住了。還好持續了幾分鐘之后感覺管子正抽出來,感覺也隨之慢慢減輕,直至全部出來。
腸鏡做之前需要喝瀉藥,把腸道清理干凈,分幾次喝完,每次都需要喝1000毫升的量,所以對于平時不愛喝水的我真是不小的挑戰,這里特別建議大家腸鏡之前的2到3天最好清淡飲食,最好少吃。做腸鏡時從肛門處進入,邊上就是屏幕可以清楚的看到里面的情況,腸子是有彎的,管子到拐彎的時候,就感覺肚子被戳了一下下,真怕給戳破了。醫生不斷的往里給氣,還讓我自己用手按著肚皮,就感覺肚皮一跳一跳的,醫生夸我清腸很干凈,所以他看的很清楚,這個檢查持續了不到10分鐘吧,很順利。我個人感覺做腸鏡的過程沒有胃鏡痛苦。但是如果以后再檢查的話,我還是選擇無痛的吧,這種普通的做一次就夠了。
更多相關建議:
十年前在市中醫醫院因便秘去做腸鏡,當時預約在一周后去做,在做之前的前一天聽從醫生的建議吃流食,還吃了醫生開的瀉藥。
這一天拉了十幾次了,水喝的要吐,嘴巴里苦的無味.....
到了預約時間排隊第七個做,在椅子上坐著等,等待過程聽到腸鏡室里的人大呼小叫的,看著出來的人臉色蒼白的,嚇得我趕緊補交錢做無痛的吧!
輪到我做時,來了個醫生往我們靜脈注射麻藥,過一會我什么都不知道...待我醒來腸鏡已經做好了,但醒來后人還是暈乎乎的。
上個月做的胃鏡,因當時一個人去看胃病也沒吃早飯,醫生建議無人陪伴可立即做普通胃鏡,心里確實有些緊張,做之前醫生給了一顆藥吃下,然后又喝了一小瓶不知什么水,感覺舌頭木木的,接著醫生把長長的管子伸到嘴巴里,當時難受極了想吐,醫生又把管子松一松,來回好幾下,感覺還能忍受沒那么可怕,關鍵是全程清楚,還能看到影像,做過后立馬恢復精力,沒有無痛那樣像睡死過去似的……
胃腸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一定要注意不能因為害怕或麻煩不去檢查。
更多相關建議:
首先先要說明的一點就是,這個難受與否是跟個人體驗相關的。每個人對于“難受”的耐受程度都不同,尤其是腸鏡,還跟患者的體型、腹部手術史等有一定關系,所以吳醫生盡量把這件事簡單剖析一下,然后大家可以對號入座。
我們先要知道,為什么有些人會說做胃腸鏡很難受。
先說胃鏡
做胃鏡時,最主要的不良體驗感來自于咽反射。這是一種用于防止異物進入食管或氣道而產生惡心嘔吐的防御反射機制。沒做過胃鏡的人,我們也可以想象一下有一條不算太細的管子直捅進嗓子里,相信不用真捅可能就有人犯惡心了。前陣子廣泛篩查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時候也是,采集咽拭子也是一項比較遭罪的檢查,一根小小的棉簽尚且如此,何況是直徑在1厘米左右的胃鏡呢。
一般情況下,當胃鏡經過咽喉部進入食管后,這種不適感多少都會減輕一些,不過如果有咽炎或其他咽部病變的話可能全程都不會很舒適。所以對于胃鏡檢查來說,“疼”這種體驗可能不會有,最讓人抗拒的還是鏡子在胃內穿梭的同時引起的強烈的惡心和干嘔吧。
再說腸鏡
與胃鏡不同,腸鏡在插入時并不會引起我們太多的不適(有痔瘡的人除外...),但隨著檢查的不斷深入,這難受勁兒就會不斷襲來。腸鏡給我們帶來的不適一般是兩種:脹和痛。
因為腸子在我們體內都是癟癟的,為了看清楚環境,方便進境,醫生要向腸腔注氣。這一注氣就會引起我們下腹部的脹氣感,很多人對這種感覺都非常的不。
此外,由于大腸在我們體內的走向是不規則的,做腸鏡的時候需要醫生通過操作腸鏡的進和退來不斷的“過彎”和讓腸子套在鏡身上達到縮短距離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對腸壁不斷地牽拉就會引起疼痛感。
所以這一脹,一痛,讓很多人對腸鏡檢查苦不堪言,尤其是下腹部做過手術的、體態較瘦的人。
總結
綜上,做胃鏡和做腸鏡的不舒服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每個人也對這兩種檢查有不同的耐受能力。有些人做普通胃腸鏡跟做無痛的一樣,啥事沒有;有些人在檢查床上難受的簡直痛不欲生。所以大家根據我所描述的場景,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再做打算吧。
從我個人體驗來說,我對于做胃鏡的惡心和干嘔更難接受,不過如果讓我做檢查,我絕對選擇無痛胃腸鏡。
更多相關建議:
昨天做了胃鏡,十點進去護士讓我把口服液喝了,一直到十一點四十多才輪到我,管子嘴里一進去猛的一個嘔吐,然后一直嘔一直想咽口水但是有管子嘴巴也合不住,就這樣一直嘔一直咽眼淚一直流,我腿都開始蹬了要了我半條命。今天下午做的腸鏡,早上瀉藥喝了也沒不適就是上廁所拉水,到了醫院讓我跟胃鏡差不多動作躺著,然后屁眼摸什么藥有點兒疼,剛進去第一個彎道好像是巨疼了幾秒,后面的完全很輕松,我都是自己看著檢查的那個電視跟醫生討論這里好著沒,那個東西是什么。比較悠閑的做完了。
總結:胃鏡我一分鐘忍不下來
腸鏡雖然拐彎的地方疼,但加起來也就不過十幾秒。腸道沒有神經所以咋轉都不疼。ps:我還被鉗子取了個潰瘍樣本,毫無感覺。
更多相關建議:
首先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在醫生眼中,胃腸鏡是胃腸道非常重要的檢查和治療手段,至少目前在消化道檢查方面,是無可替代的金標準。但是,一提到胃鏡很多患者都很抗拒,覺得胃腸鏡檢查很痛苦,導致很多患者會拒絕或放棄做胃腸鏡檢查。
那么做胃腸鏡真的很難受嗎?究竟哪個檢查更難受呢?有了解過胃腸鏡檢查的人都應該知道,胃腸鏡檢查分為普通胃腸鏡和無痛胃腸鏡,覺得胃腸鏡檢查難受或者痛苦的,指的通常是普通胃腸鏡。
做普通胃鏡是什么感受?
做胃鏡的時候最常聽見患者描述的不適感就是惡心,想吐等癥狀,特別是咽喉部比較敏感的人這些癥狀會更加明顯。我自己有做過一次胃鏡,當鏡子通過咽喉進入食道時的那一下是真的難受,本能的咽喉反應產生惡心、想吐的感覺,口水不停的流,鼻涕眼淚都要出來了,這時候努力地做鼻子深吸氣動作,嘴巴大口呼氣,能有效減輕不適感。當熬過了這一道“坎”,后面的檢查就會相對舒適一點。總之,檢查過程中應當盡量保持平靜、自然呼吸,配合醫生操作。
做普通腸鏡是什么感受?
腸道的疼痛感沒有胃那么靈敏,所以普通腸鏡檢查大多數人是可以忍受的,只是有時候為了更好的暴露腸腔進行觀察,操作醫生會往腸腔內適當充氣,這時候患者會感到腹痛或者腹脹。由于腸道在腹腔中是彎曲的,在腸鏡通過這些彎曲的地方,可能有的患者會感覺到腹痛難忍,此時應盡量深呼吸保持放松,肛門有氣可自然排出,無須憋氣。如腹痛難忍難以配合檢查,應及時告知操作醫生。總之,檢查過程中同樣應當盡量保持平靜、自然呼吸,配合醫生操作。
無痛胃腸鏡是不是優先選擇?
相對于普通胃腸鏡檢查中可能存在的各種難受和痛苦,無痛胃腸鏡檢查的整個過程中基本都在睡覺,是沒有什么難受或者痛苦體驗的,所以如果個人耐受力不好的話,可能做無痛胃腸鏡會更加合適。但是做無痛胃腸鏡需要心肺功能能夠耐受,承受打麻藥過程中的風險,無痛胃腸鏡檢查費用相對較高,檢查前的準備及檢查后的注意事項也比較繁瑣,并不是想做就能做的,還是需要經過醫生的綜合判斷后決定。
所以說做腸鏡和胃鏡哪個難受還真不好說,主要看個人的耐受性和操作者的經驗、手法,有些人覺得做普通胃鏡會感到惡心、想吐特別難受,有些人覺得做普通腸鏡會感到腹痛、腹脹特別難受,有些人做無痛胃腸鏡可能會出現麻藥過敏或者是麻醉意外,也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特別難受。因此,做胃鏡和腸鏡沒有哪個絕對更難受,只有哪個更適合。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您有幫助。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點贊支持,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更多相關建議:
短短四個月,做過了一次胃鏡,兩次腸鏡,給大家講講這幾次的經歷,避免大家走冤枉路。
第一:胃鏡腸鏡最好一塊兒做了,不用分開受罪。
第二:如果有條件,還是爭取住院做胃腸鏡,有什么突發情況,也好讓醫生護士補救——比如,我第一次做腸鏡的時候,喝那個瀉藥,喝到最后一杯的時候,全吐了,結果達不到清腸的效果,腸道準備不好,又再做了第二次腸鏡,多花了一千塊錢不說,人還受罪。
我四月份的時候,感覺胃不舒服,然后住院治療。
當時沒有經驗,沒有想著胃鏡腸鏡一塊兒做,就僅僅做了一次胃鏡。
對于胃鏡和腸鏡,大家普遍都有一種畏懼的心理,感覺很難受,我也同樣,提心吊膽幾天,始終過不了心理這一關。平時刷牙,牙刷伸進口腔深一點,都有嘔吐的感覺,沒辦法想象,胃鏡伸進去是什么反應。
最終,我選擇了無痛胃鏡。
按照流程,做了心電圖等常規檢查,可以做無痛胃鏡,然后去預約了胃鏡時間。
頭一天晚上十點鐘之后,就不飲水,不吃任何食物,第二天,去了檢查室。
先喝過了一瓶藥水,整個嘴麻麻的,手上注射了麻醉針管,等著。
不多時,等著我了,我再進去,躺在檢查床上。
不過幾個呼吸間,人就睡過去了,醒來后,已經檢查結束。
據說,在這期間,醫生在胃中發現了息肉,已經順便做了活檢,不用再受二次罪。
有了這次做胃鏡的經驗,做腸鏡就沒有那么害怕了,反正都是選擇無痛,只是做清腸的工作比較麻煩。
我第一次腸鏡,不知道那家醫院是怎么搞的,居然要求喝三千毫升的瀉藥,兩小時內喝完。藥物喝著本就難受,再一次喝這么多,結果我吐了,清腸效果不好,等于是白做了一次腸鏡。
然后隔了幾天,我換了一家醫院,再做腸鏡。
這一次好多了,這家醫院只 要求喝兩千毫升的瀉藥,而且并不是要求兩小時內喝完。它先在前一晚八九點鐘這樣喝,然后要求多喝水,多走動,很快就排了一些。然后,第二天早上八點后,又讓喝一千毫升的瀉藥,再清排一次,然后,還是多喝水。
兩次瀉藥的時間間隔這么久,不至于讓人難受,然后多喝水,一樣的清腸效果很好。
所以,胃鏡腸鏡如果能選擇做無痛的,還是選擇做無痛的,至少,心理恐懼沒有那么大。
更多相關建議:
對于我這種腸道比較狹窄的人群來說,普通腸鏡比普通胃鏡不適感更強。
腸鏡:
(一) 腸道準備時間長:一般來說,檢查前2-3天吃少渣半流質飲食,如稀飯,不吃多纖維的蔬菜、水果。檢查前1天,吃無渣的流質食物,如米湯。檢查當天上午檢查的禁食早餐,下午檢查的早餐流質、午餐禁食。腸鏡檢查前4-6小時服用瀉藥,排出無色稀水樣便方可完成腸道準備。
(二) 檢查時間相對長:人的腸道有1米多,因此做腸鏡檢查時間也相對長,一般15分鐘左右;
(三) 一部分人腸道寬疼痛感輕,但一部分人腸道窄彎曲多,在做腸鏡時疼痛感強烈,甚至不能耐受中止檢查。
(四) 腸鏡完成后,由于腸道仍然存在大量的氣體,因此腹脹感也會存在一定的時間才可緩解。
胃鏡:
(一) 準備時間短:胃鏡檢查前一天晚餐要吃少纖維、易消化的食物,以確保胃鏡檢查時胃能完全排空(相對腸鏡的腸道準備,這就簡單多了);檢查當天禁食、禁水。
(二) 檢查時間短:正常胃鏡檢查過程僅5分鐘。
(三) 胃鏡檢查過程并不粗暴,可能咽部會有點不適,胃鏡更多的是飽脹感、惡心感,但疼痛感很少;在進行胃鏡檢查時,閉著眼睛,盡量少觀察醫生的操作,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同時配合醫生,呼吸要有節奏,鼻子吸氣,嘴巴吐氣,而且呼吸保持勻速可以有效地抑制嘔吐。
普通胃腸鏡的不適感也是因人而異的,盡可能不要旁聽太多,需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胃腸鏡檢查方式(無痛或普通)。
更多相關建議:
我來說一下我的感受 我在醫院工作 麻醉科醫生 經常與本院的消化內科配合做無痛胃腸鏡 普通胃鏡對比普通腸鏡 更多的是飽脹感 惡心感 但是疼痛感很少 而普通腸鏡因人而異 一部分人腸道寬而直疼痛感輕 一部分人腸道窄彎曲多 做腸鏡時疼痛感強烈 甚至不能耐受中止檢查 從我自身的角度來看 無痛腸鏡比無痛胃鏡要求的麻醉深度要更深一些 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更多相關建議:
以本人親身經歷告訴你,腸鏡更難受。有幸本人都經歷過,一次胃鏡,一次腸鏡都是非無痛的。
首先說說胃鏡。有段時間因為喝酒后胃痛,而且比較頻繁,就去約了胃鏡,要求頭天晚飯后開始不能進食。晚飯喝了點稀飯,早飯沒吃。到了內鏡中心,先喝下一支利多卡因膠漿,起到咽部麻醉作用,然后側臥,醫生開始進鏡,到了喉嚨部,極度的惡心,可能我比較敏感,然后大口呼吸過了喉嚨部以后,豁然開朗的感覺,惡心比剛進喉嚨部的時候減輕很多,然后能感覺到鏡子進了胃,一點一點的動,只有在鏡子動的幅度比較大的時候有點惡心,然后在充氣時稍微有點漲的感覺,沒有感受到痛的感覺,醫生給看了后有點胃粘膜糜爛,然后一邊吸氣一邊退出鏡子,整個過程不到20分鐘。
腸鏡是因為有段時間老感覺左下腹疼痛,自己摸感覺某一個固定位置壓痛,比其他位置硬,而且經常痛,猶豫了好長時間,決定做腸鏡。自己也是醫生,深刻體會到病人做每一個檢查前的猶豫與不安,因此現在每次讓病人做某一項檢查前都盡量給病人講清楚,減輕病人的緊張,安撫病人情緒。
也是提前預約時間,頭天晚上開始就不進飲食,第二天8點開始飲用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2000ml,不太好喝,但尚能堅持,有的可能還要喝點二甲硅油,可以去除腸道氣泡。喝了以后你會很快開始排便,期初比較稠,慢慢的越來越稀,最后全是水的時候基本就可以了,中午可以吃點干的食物,如餅干、饅頭等。下午開始做腸鏡。進肛門沒有什么感覺,開始進入腸道的時候,因為充氣機鏡子在腸道中牽拉,會感覺的疼痛,非常痛,特別是經過脾曲與肝曲的時候是痛的最厲害的時候。因為這里有兩個拐彎近乎90度。整個過程我用手用力抓著床邊,減緩疼痛,不好意思大聲呼喊,周圍都是同事。檢查完畢,慢慢退鏡子,疼痛就減輕了。
當然,現在有無痛胃鏡和腸鏡可以不用忍受這樣痛苦,但總體來說還可以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