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摘要:原位癌是指癌細胞在原來的地方,沒有離開。微浸潤癌是指癌細胞剛剛離開原來的地方還不遠。浸潤癌是指癌細胞已經離開原來的地方較遠了, 有可能進入到了血管里面,流到了其他的地方。
現在很多人體檢都發現有肺部結節,有一些磨玻璃的肺結節切下來,是原位癌或者是微浸潤癌。一些實性的結節,切下來就是浸潤癌。那么有一些患者,還有家屬就非常想知道,原位癌,微浸潤癌和浸潤癌底有什么區別?
區別在于癌細胞侵犯的深度不同
看下圖,
詳細的描述了一個正常細胞發生癌變的整個過程。
- 1.突變
一個正常的細胞,可能是受到一些各種各樣的刺激,長年累月,潛移默化,慢慢的就發生了基因突變,獲取了強大的基因。
本來一個細胞10天就會死掉了,然后新的細胞就會來替代他,但是發生基因突變的這一個細胞,獲得了永生,永遠都不會死了,那就永遠不會被替代了。此時是良性。
- 2.增生
剛開始的時候,他會緩慢的生長,通過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時間,艱難的,慢慢的從一個變到了十個,這個時候呢,就叫做非典型性增生。但是這種增生是有限度的。不會無限制的增長,所以,到達十個細胞的時候,就不再增多了,此時,是良性結節。
- 3.惡變
再過幾年以后,其中某一個增生的細胞,持續受到惡劣環境的刺激,基因發生進一步突變,不但獲得了永生的能力,還獲得了無限快速增生,繁殖的能力,叫做癌變。此時為惡性。
- 4.原位癌
細胞的下面有一層橫向的膜,叫做基底膜,膜的上方沒有血管,膜的下方有血管,當癌細胞沒有突破到這層膜的時候,癌細胞還在原來的位置生長,沒有轉移,叫做原位癌,此時CT上可能是5-8毫米左右的純磨玻璃結節。但并不是說5到8毫米的純玻璃結節就是原位癌,不能這樣反過來說。
- 5.微浸潤癌
此時如果沒有發現,不趕緊把它切除的,過得3-5年,癌細胞會繼續增多,慢慢向著基底膜下方長過去,當突破了下方基地膜之后,癌細胞理論上就有機會接觸到血管了,如果突破的范圍小于五毫米,此時叫做微浸潤癌,接觸血管的概率還是比較低的。CT上可能會表現為混合磨玻璃結節。
- 6.浸潤癌
如果此時還沒有發現,癌細胞再繼續生長,大概也就是快的半年,慢的一年,就會超過5毫米,接觸到了血管,發展成浸潤癌(第一張圖,最右邊的浸潤癌,下方為血管)。一旦癌細胞接觸到了血管,就會通過血流向全身擴散,此時手術切除就不能達到100%治愈了。
如果結節比較小的時候,此時只有幾個癌細胞轉移到遠處,問題不大,人體有自身的免疫力,可以把少數的幾個癌細胞清除掉。但是如果沒有及時發現,腫塊越長越大,就會有大量的癌細胞通過血流,流到其他的器官,這個時候我們自身的免疫力就會兵敗如山倒,在癌細胞的面前,乖乖投降了。
微浸潤癌和浸潤癌手術能切干凈嗎?
看下圖
- 原位癌,就像是一個剛開始長斑點的香蕉,此時只要把香蕉皮剝了就行了,里面的香蕉是好的。香蕉皮的內部也是正常的,只是外部有點問題。
- 微浸潤癌,其實香蕉皮的斑點的已經比明顯了,除了外部有很多斑點,撥開之后,內部也有斑點,但是香蕉是好的。把皮剝了,香蕉還是可以吃的。
- 浸潤癌,此時不但皮爛了,里邊的香蕉也爛了,剝了皮已經不解決問題了,要把里邊的香蕉的爛掉的部分一起切除,所以會切的比較大。他說只要爛的不厲害,剩下的香蕉還是可以吃的。
我是呼吸科@李瑛醫生,致力于全民健康,助力健康中國,每天科普健康知識,歡迎關注,點贊和評論。
更多相關建議:
大家好,我是公立三級醫院的胸外科Lion醫生,肺癌是發病率及死亡率排名第一的惡性腫瘤,近幾年來肺腺癌已經超過肺鱗癌上升到發病率第一位。很多肺腺癌患者手術切除后看著病理單上的原位癌、微浸潤或者浸潤性癌總是疑惑,這幾種名稱不同的病理名稱到底什么意思?切掉后會不會復發呢?今天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肺腺癌的四個發育階段。
原位癌、微浸潤癌、浸潤癌代表肺腺癌的不同階段
肺腺癌是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它已超越肺鱗癌上升到肺癌發病率第一位。特別是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查體發現了肺結節,其中的混雜磨玻璃結節一旦懷疑為惡性,手術切除后病理類型多為肺腺癌。
病理科醫生為了協助臨床醫生更好的設計治療方案,通常又將手術后的病理分為不典型腺瘤樣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HH);原位癌(Adenocariconoma in situ,AIS);微浸潤腺癌(Microinvasive Adenocariconoma, MIA);浸潤腺癌(Invasive Adenocariconoma,IAC)。
這四種類型就好比癌癥發育的不同階段,越往前說明發育的越不成熟,破壞力越小,往往手術后就治愈了,不再需要任何后續輔助治療,越往后說明發育的越成熟,破壞力越大,治療效果相對越差,手術后往往需要借助化療及放療再進行鞏固治療。
不典型腺瘤樣增生屬于腺癌的癌前病變。
當做完手術后,看到病理報告寫著:不典型腺瘤樣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 AAH),那么恭喜你,你很幸運,因為它只是肺腺癌的癌前病變,嚴格意義上講它并不是癌,只是肺泡上皮細胞的不典型局限性增生,所以切除后不需要做任何治療。
人們做了大量的研究發現,不典型腺瘤樣增生的結局有三種,有一部分一直都是不典型腺瘤樣增生,有一部分甚至自己消失變為正常肺組織,還有一部分會逐漸發展成為原位癌。
這種不典型腺瘤樣增生在CT上的表現一般為特別小的純磨玻璃結節(通常≤4mm),所以當你發現特別小的磨玻璃樣結節時不需要太擔心,只需要定期隨訪即可,說不定下一次復查時結節就不在了。
原位癌屬于浸潤前癌
當肺泡上皮細胞的不典型局限增生繼續發展,會進入下一階段,這時肺泡腔內出現了癌細胞,但是非常局限,都在肺泡腔內,并無間質浸潤,這時候我們稱之為浸潤前癌或者原位癌。
當手術后看到病理為原位癌時,恭喜你,說明你的肺癌切除就好了,因為肺表皮層中很少有比較粗的血管,換句話說因為血供極少腫瘤細胞生長的及其緩慢,也不考慮有遠處轉移,所以手術切除后就認為臨床治愈了,不需要再接受術后放化療。
原位癌在CT上的表現一般為純磨玻璃樣結節,與不典型腺瘤樣增生相比,原位癌的結節可能會稍微大一些,密度也稍微高一些,關于原位癌的治療目前還有一定爭議,因為研究發現很多原位癌極其惰性,有的原位癌甚至5-10年不會有任何變化,所以有部分醫生建議定期隨訪即可,當然也有部分醫生建議手術干預切除,目前來說當結節大于8mm時可以考慮手術切除,小于8mm時可以繼續復查。
微浸潤癌是肺癌破壞力加強的標志
當原位癌繼續發展,突破了基底膜,長出了肺泡腔,就便成為了微浸潤癌。它開始侵犯周圍的組織,只是破壞力較小,一般多局限于5mm之內,雖然對間質及血管有侵犯,但是由于“實力不濟”,往往還不足以造成特別大的影響。所以微浸潤癌的治療方法仍然是盡早的手術干預。
此時在CT片下,之前純磨玻璃結節往往變為混雜磨玻璃結節,其中可以看到部分實性成分,這時手術切除后往往也不需要放化療,只要切除的干凈,術后5年生存率幾乎100%。
浸潤性癌的破壞性最大
微浸潤癌進一步發展,其對周圍的浸潤超過了5mm,由于有了相對豐富的血管的供應,腫瘤迅速增長,不僅體積逐漸增大,還有可能發生遠處轉移。
相對于前面三種,肺浸潤性腺癌的愈后往往較差,所以為了確保治療效果手術后往往需要結合著放療及化療。
當然浸潤性癌有不同的嚴重程度,如果術前發現已有遠處轉移一般不建議手術治療改為單純進行放化療,如果術前并無遠處轉移且心肺功能可以耐受手術治療,建議早日行手術切除。
我是公立三級醫院的胸心外科醫生Lion,感謝閱讀,如果贊同我的觀點幫忙點個關注或者點個贊吧!
更多相關建議:
乳腺原位癌的定義是指癌細胞只出現在上皮層內,沒突破基底膜;依據癌癥發生的部位不一樣,分為導管原位癌和小葉原位癌。那基底膜又是啥意思?基底膜又叫基膜,是上皮細胞基底面一附著層膜,由糖蛋白、糖胺多糖和蛋白質等組成,位于上皮組織和結締組織交界面。具有支持、連接上皮組織和半透膜的作用。形象地說,原位癌就是還處于孵化階段的雞蛋,蛋殼就相當于基底膜,當蛋殼完整的時候,雞蛋的內容物就不會跑出來。因此,乳腺原位癌理論上是不會發生轉移的,僅僅需要手術治療,而不需要化療,依據具體情況,可能采用放療和內分泌治療,就能達到治愈的目的。乳腺微浸潤癌的定義是癌細胞突破基底膜,但是浸潤病灶直徑小于2mm。就好像小雞快孵化出來了,自己用小尖嘴把蛋殼敲開了很小的洞。因此,乳腺微浸潤癌患者存在癌細胞通過淋巴管、血管運行到其他遠隔器官,就有可能發生轉移,盡管幾率不大。在治療上,乳腺微浸潤癌除了手術以外,還可能接受化療,放療和內分泌治療等綜合治療。乳腺浸潤癌的定義就很明確了,癌細胞全面突破基底膜,浸潤性病灶可能通過血管、淋巴管循環至其他遠隔器官,發生遠處轉移的幾率,明顯大于微浸潤癌。治療上,依據不同的分子分型、期別早晚、手術的方式的不同,選擇性地接受包括手術、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以及靶向治療在內的綜合治療。
最后簡單總結一下:原位癌、微浸潤癌、浸潤癌實際上就是癌癥發展的3個不同階段,隨著不同的發展階段,癌癥發生轉移的幾率逐漸升高,患者所接受的治療手段也不斷增多。作為醫生來講,我們就希望做好早診早治,原位癌的比例越高,治療效果必然就越好!
更多相關建議:
最主要的一點是這些細胞只是存在于我們的上皮內而從來沒有突破我們的基底膜(如下圖)判斷一個病變惡性的標志就是轉移和侵襲,而原位癌顯然不具備轉移條件,也就不可能發生轉移。因此,原位癌不被算是癌!現實工作中,我們病理科醫生也是通過這點來進行診斷原位癌還是浸潤癌的,只要看到存在上皮細胞內有異型細胞,但上皮下的基底膜是完整的,即診斷原位癌!為了避免患者及家屬看到原位癌“癌”字,出現恐懼,現在臨床上越來越少出現原位癌的診斷了,而是把原位癌改為上皮內瘤變,大部分的器官腫瘤都不再以原位癌為診斷,目前來說仍然保留原位癌之稱的已經不多了,乳腺的原位癌是少數保留中的一個!但注意:原位癌哪怕不是癌,它也一小部分原位癌存在致死的風險,比如最常見的支氣管肺泡癌,這種原位癌會沿著呼吸管道的分支彌漫性生長,導致我們出現呼吸功能衰竭,導致人的窒息死亡,而不是轉移致死!
更多相關建議:
三者有什么區別?1.原位癌2.微浸潤腺癌小影大夫,想了解更多醫學知識,請關注我。
更多相關建議:
這三者的卻別主要在于癌細胞有沒有機會進入血管淋巴管到達遠處生長成轉移瘤,沒有任何機會進入血管淋巴管的就是原位癌,僅有極少機會的就是微浸潤,直接長到血管里的就是浸潤了,下面來打個比方,其中魚代表了癌細胞,河代表了血管淋巴管等脈管組織。
老張在河邊挖了個池塘養魚,開始挖的時候呢,離河很遠,池塘里的魚還小,這些魚只能在池塘里游來游去,怎么樣跳都跳不到河里,老張很貪心,覺得池塘還是小,繼續挖,池塘越挖越大,逐漸靠近了河邊,甚至有部分已經挖進了河堤,有一部分魚可以通過河堤里的暗道擠進河里了,這時候老張還是貪心,繼續挖,突然就挖通了,這時候魚也長大了,很多魚進入了河里游到別的地方下子產卵去了。
這三個階段就分別對應了原位癌,微浸潤癌和浸潤性癌,原位癌里的癌細胞接觸不到血管,所以無法轉移,微浸潤就是癌細胞已經可以擠進血管了,有了很小的轉移機會,而浸潤則表示癌細胞侵入了血管,轉移的風險變大了。大家明白了嗎。關注我關注肺癌診治知識,我是專治肺病的胡洋醫生。
更多相關建議:
什么是原位癌?原位癌的治療效果好,只需要手術切除即可,不需要做放化療,絕大部分可以治愈,不影響壽命。什么是微浸潤癌?以乳腺導管內原位癌微浸潤為例,微浸潤指的是癌細胞突破基底膜,侵犯的最大徑不超過1毫米。微浸潤肉眼無法確定,需要病理科醫生,在顯微鏡下觀察和測量,菜呢鞥確診。什么是浸潤癌總的來說,按照病情的嚴重程度,原位癌最輕,治療效果最好,微浸潤癌居中,浸潤性癌最差。
更多相關建議:
現在癌癥患者太多了,大多數家庭里都有1個癌癥患者。癌癥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一說起癌癥,大家都比較害怕,不想與它有任何瓜葛。
癌癥雖可怕,但卻不能和死亡劃等號。分期越早的癌癥,預后越好。以肺腺癌為例,分為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微浸潤癌、浸潤性腺癌;它們病變程度是一個遞進的關系。原位癌、微浸潤癌和浸潤癌具體有什么區別?
原位癌
原位癌是癌癥的最早期,癌細胞局限于上皮層內,沒有突破基底膜侵犯周圍組織,不會發生轉移。原位癌一般體積比較小,大多數≤2cm,貼肺泡壁生長,沒有間質、血管及胸膜的浸潤。
原位癌生長緩慢,可以數年沒有變化,而且一般不會引起癥狀。在CT上典型表現為純磨玻璃結節,偶見實性結節。
原位癌的患者很幸運,手術切除就是治愈,生存期和正常人沒什么區別。
微浸潤癌
微浸潤癌指的是直徑≤3cm貼壁為主的腺癌或≤5mm的浸潤灶,可以分為粘液性、非粘液性和混合性。
微浸潤癌和原位癌的區別:
1、除了貼肺泡壁生長外,還可以看到乳頭、腺泡、微乳頭或實性成分。
2、會浸潤到肌細胞母細胞間質中;如果出現淋巴管、血管或胸膜的侵犯或腫瘤出現壞死時,應直接診斷為浸潤性腺癌。
微浸潤癌在CT上的典型表現是亞實性結節,實性成分位于中央,且小于0.5cm。
浸潤性腺癌
浸潤性腺癌中大部分都是多種組織學亞型混合構成,以某一種成分為主。如:貼壁為主、腺泡為主、乳頭狀為主、微乳頭為主或實性為主伴粘液產物的浸潤性腺癌。
比如之前分類的非粘液性支氣管肺泡癌,浸潤直接>0.5cm,則診斷為貼壁為主的浸潤性腺癌。
在所以的亞型中,貼壁為主的浸潤性腺癌較其它亞型預后好,1期的5年無復發生存率>90%。
微乳頭為主的浸潤性腺癌,有更強的侵襲性,易發生早期轉移,預后很差。
看了上面的分析后,希望大家對原位癌、微侵潤癌、侵潤性腺癌有正確的認識,不是所有的癌癥預后都不好。大數據、多中心的研究表明,肺CT的應用可以明顯的降低肺癌的死亡率,所以40歲以上的人群一定要重視肺癌的篩查工作,早發現、早處理。
更多相關建議:
很多人在肺癌的病理報告單上,常常看到原位癌、微浸潤癌、浸潤癌等字眼,對于這些不同的病理結果,大部分人可能都不太理解是什么意思,劉醫生今天就從醫生的角度給大家講一講他們的區別,希望能夠對大家所有幫助。
首先給大家講講原位癌。
原位癌其實還是比較好理解的,我們可以從字面意思去理解,也就是癌癥細胞剛剛發生的時候的特定位置,它還沒有浸潤到其他的深層組織細胞內,一般是癌細胞僅僅局限于上皮內,所以有的醫生也稱它為上皮內瘤變,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講,原位癌是還沒有完全進展為癌癥的,不屬于真正意義上的癌癥,所以往往也被稱之為0期癌癥。
那么原位癌的治療效果如何呢?一般來說,如果手術切除之后病理結果證實為原位癌,那么它的治愈率基本上是可以達到100%的,也就是說,如果是原位癌,手術切除之后一般都是不會出現復發和轉移的。比如對于肺部的原位腺癌,手術切除之后是不會留下后遺癥和并發癥的,對于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質量基本都沒有任何影響,基本也不會影響患者的生存時間。所以對于原位癌患者,術后一定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不要過度擔心。
其次,再給大家介紹一下微浸潤癌。
微浸潤癌一般是原位癌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后,開始侵犯鄰近的深層組織細胞,但是這種浸潤是非常微小的,所以稱它為微浸潤癌,這種微浸潤癌屬于早期癌癥。微浸潤癌中最為常見的,就是肺部的微浸潤腺癌,這也是早期肺癌最為常見的類型。
對于微浸潤性癌,最主要的治療方法也是手術切除治療,一般來說無論是原位癌還是微浸潤性癌,術前一般都是沒有辦法做出診斷的,都表現為非常小的結節,都是在術后通過病理結果才能做出準確的診斷,而對于微浸潤性癌的治療效果,一般也是非常好的,只要手術切除完整,它復發轉移的幾率也是相對比較小的。
最后再給大家講講浸潤癌。
浸潤性癌則是微浸潤癌進一步發展之后,更加晚的一個階段,發展到這個階段之后,一般來說癌細胞都已經突破了上皮的基底膜結構,已經開始具有比較強的侵襲性。當然,根據癌癥的不同類型和分期,浸潤性癌往往又可以進一步分為早期浸潤性癌和晚期浸潤性癌。一般來說,早期浸潤性癌指的是癌細胞的浸潤范圍有限,還沒有發生遠處的浸潤和轉移,晚期浸潤性癌一般就是指癌細胞浸潤范圍已經非常的廣,出現了廣泛的播散和擴散,這個時候,往往都代表已經是癌癥晚期了。
對于早期浸潤性癌,很多都可以進行手術切除,在手術切除之后,往往還需要結合其他的術后輔助治療,來減少其復發轉移的幾率。以乳腺浸潤性癌為例,如果只是通過手術切除治療是不行的,往往是需要結合術后的一些輔助治療,如放療、化療、內分泌治療以及生物靶向治療等方法進行綜合治療,這樣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如果早期浸潤性癌沒有及時治療,往往病灶會逐漸長大,進展為晚期浸潤性癌,這個時候,大部分患者往往都沒有進行手術切除治療,往往只能采取一些其他的治療方法,進行姑息性的治療,而且治療效果常常都不是特別好,患者的生存時間往往也會明顯縮短,生活質量也相對比較差。
對于上面三種不同類型的癌癥,其實給大家做個比喻就非常好理解了:
- 對于原位癌,就像是橘子,橘子皮開始出現了斑點狀的壞死,但是這種斑點非常的局限,僅僅是在最表層,如果把橘子皮剝掉,那么里面的橘子往往是完好無損的,所以一般只需要把有斑點的地方去掉之后,整個橘子是完全正常的,可以非常放心的食用。
- 對于微浸潤癌,就好像是橘子皮開始出現了非常多的斑點,而且這種斑點可能在橘子皮的內外側都可以看到,但是這些壞死的斑點并沒有侵犯內部的橘子肉,所以如果把皮全部剝掉之后,里面的橘子還是比較完好,可以食用的。
- 對于浸潤癌,就好像橘子不僅僅是皮上出現了很多壞死的斑點,就連里面的橘子肉也出現了斑點,也就是壞死,所以這個時候,僅僅是通過剝皮并不能解決問題,往往還需要把里面壞掉的橘子肉都切除,而對于有的腐爛比較厲害的,甚至都沒有辦法進行切除,只能采取其他的治療措施。
通過上面的比喻,相信大家都比較明白了吧。
總結
原位癌、微浸潤癌和浸潤性癌都是癌癥發展不同階段的一個分期,總得來說原位癌和微浸潤癌一般都預后較好,而對于浸潤性癌,往往預后則相對要差一些。總的來說,無論是哪一種病理結果,患者都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來面對,只有擁有好的心態,才能更好的和癌癥對抗,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更多相關建議:
原位癌、微浸潤癌、浸潤癌可以說是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過程,用簡單的方式來跟你聊一聊。
細胞
細胞學上良性腫瘤近似正常細胞,少有核分裂象。惡性腫瘤則有去分化或不典型增生(就是間變),表現為浸潤性生長并伴轉移。去分化和不典型增生的意思就是細胞的分化不穩定,舉個例子:比如肝細胞分化一般就是變成肝細胞,而如果有去分化或不典型增生它可能會分化成別的“東西”,可能是好的,但是我們都擔心它變成壞的。
所以如果身體不管任何部位突然冒出來個與周圍組織完全不同的東西,那么它就會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太小沒有發覺,等大一些被我們發現的時候就被盯上了,看著會不會長大呀?這家伙是準備往哪里長呀?有的時候不管盯著看,還得上手,摸摸有沒有邊界?硬不硬?還有的時候是在內臟里面,摸不到呀?所以還得看看它月供怎么樣?又或者直接穿刺切一點出來看看它的具體情況。
所以當發現小腫瘤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先弄清楚這家伙是好是壞?而題主所說的三種形式的有什么區別呢?
所以說癌癥侵潤越深,則對我們越危險。也說明發現也惡劣,處理上也會相對麻煩。當然侵潤只是其分期中的一項,還有腫瘤細胞的分化也是需要關注的。
當然除此以后為了評判好腫瘤的病理生理情況,還需要考慮其轉移情況。因為惡性腫瘤不僅可以在原發部位侵潤生長,因細胞粘附力小,易脫落向遠處擴散,形成轉移,所以還需要考慮癌癥是否有轉移的情況。
腫瘤的分類和分期
從以上的描述中我們就可以對癌癥進行分類分期了,這個對癌癥的治療是非常有意義的。
分類就是根據腫瘤的形態和生物學把腫瘤分成良性與惡性兩大類。如果是良性的就相對比較安全,除非長在特殊的位置對某些重要的部位造成壓迫,那么也留它不得。如果是惡性得則需要進行及時的處理,早起徹底切掉,或者通過治療干預它的發生發展,盡量減少它對我們的威脅。
分期主要是對惡性腫瘤,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正確評價治療效果、判斷預后的情況。目前主要是使用國際抗癌聯盟組織提出的TNM分期法。
總結
癌前期、原位癌,微侵潤,侵潤癌主要就是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過程,侵潤癌則說明癌突破基底膜向周圍組織浸潤,經繼續發現對周圍組織產生破壞和侵蝕周圍組織的正常結構。
感謝您的閱讀,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一些幫助,如果覺得還不錯的話,請給我點個贊以表鼓勵,要是還能給我個關注的話,我認為一定是對我最大的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