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總結:在控制總熱量和總脂肪量的基礎上,花生適量吃對高血脂人群利大于弊,反之則弊大于利。
花生具有兩大特點:一是熱量和脂肪含量高,二是營養價值高。
如果單從第一個特點來說,對于高血脂人群而言,確實需要注意,或是盡量避免,畢竟每100克花生的熱量為313大卡,而100克米飯也只有116大卡,而且其中脂肪含量達到克40%上下。
但這并不意味著高血脂人群就需要遠離花生,之所以有這種說法,源于花生的第二個特點,營養價值高。
花生雖然脂肪含量比較多,但其中以單、多不飽和脂肪酸為主,飽和脂肪的含量較低,而不飽和脂肪酸對血液中的膽固醇具有正向的調節作用,它可以幫助身體抑制膽固醇的吸收,促進其排泄,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
此外花生中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E、維生素C、煙酸、鉀、鎂、鋅、硒等對機體有益營養素含量也是及其可觀的。
也因此,一般情況下高血脂人群是可以適量吃花生來獲取其好處的,至少相對于油炸類食品、食用油比較多的菜品、各種甜品等食物,花生是值得吃的。
但是考慮到高血脂人群的脂代謝情況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異常,所以對于花生等堅果類食物是需要嚴格控制攝入量的,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花生等堅果的攝入量為:每周50克為宜,每天最好不要超過15克。
所以,高血脂的人吃了花生,會怎么樣,主要取決于吃多少,如果一次性吃的過多,導致當天的總熱量過高,那么對血脂控制則不利,經常性的吃的過多,可能還會加重血脂異常問題,如果每天或隔一天適量的吃一些,那么從長遠角度來看對血脂的調節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是有一定好處的。
當然,如果一不小心吃多了,也不必太過擔心,那么當天的飲食中建議少放些食用油,來控制下總熱量和脂肪的攝入,作為彌補措施,畢竟血脂問題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而是一個長期習慣性的結果。
謝謝閱讀,用心碼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更多相關建議: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首先可以肯定地說,高血脂的人吃點花生并不會使血脂有更多的升高,反而有利于控制血脂,從高血脂干預方面來說,是提倡高血脂的人每天吃點干果類食物如花生、瓜子等等的。可能不少人會說,花生油脂含量那么高,真的能吃嗎?
來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對健康飲食的要求:每天脂肪攝入量不應超過25克,也就是說全天各種食物加起來脂肪的總量不能超量,更為重要的是在這有限的脂肪量中,由于不同的脂肪種類在體內所起的作用不同,在攝取方式與數量上也是有講究的。
脂肪從結構上來說主要分為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有人體組成最基本的細胞膜舉個簡單的例子,飽和脂肪酸就像蓋樓一樣構成了框架,而不飽和脂肪酸就類似于框架中的輕質磚,反式脂肪酸就好比是鋼筋。
可以想象,整座大樓全部是鋼筋就不能稱之一大樓了,如果絕大部分都是框架,這樣的大樓又笨重又不牢固,只有鋼筋及框架比例恰當,其中由輕質磚合理填充才能建成既穩又牢的大樓。細胞膜也是一樣,飽和脂肪酸與反式脂肪酸都不能過多,三分之二應當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才更合適。
因此,每天攝入的脂肪中三分之二應當是不飽和脂肪酸才更合理。由于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競爭關系,所以飲食中適量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更有利于防治疾病。
花生就是一種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從上面的講述中可以知道,每天吃適量的花生更有利于改善攝入脂肪酸的配比,這也是每天吃一些堅果是提倡的健康生活習慣的原因。當然并非花生吃的越多越好,每天吃十幾顆花生即可。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并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花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堅果類食物,它又叫落花生、長生果、泥豆、番豆、地豆等名稱,花生含有亞油酸、膳食纖維、脂肪、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B6、維生素E、維生素K,以及礦物質鈣、磷、鐵等營養成分,還含有8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飽和脂肪酸,含卵磷脂、膽堿、胡蘿卜素、粗纖維等營養物質。
花生油中含有的亞油酸,可使人體內膽固醇分解為膽汁酸排出體外,避免膽固醇在體內沉積,減少因膽固醇在人體中超過正常值而引發高血脂、高血壓以及心腦血管疾病,所以,高血脂的人適量攝入花生有一定的食療效果。
大家再仔細看一下,一百克花生的營養成分表
通過閱讀花生的營養成分后,花生含有的膽固醇是零,膳食纖維6.3毫克,鉀是563毫克,由此可見,花生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幫助脂肪在胃腸道的分解,利于血脂降低,高血脂的人適量攝入有好處,而鉀元素含量高,對高血脂、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適量攝入也有益處。
再是每一百克花生里含有48克的脂肪,說明花生是高脂肪食物,如果高血脂的人攝入花生過量的話,會出現血脂異常升高,所以有高血脂的人每次吃花生要控制住量不超過4-5顆,但是要吃水煮花生而不是油炸花生,再吃花生后要多吃蔬菜、水果、適當減主食量,對高血脂的人有輔助的治療作用。
通過綜上所述,現在大家明白了,高血脂的人,如果吃了花生會怎么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