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剛剛和妹妹聊起來這個話題。我已經病了接近一年時間了,老公前幾天和我說:他聽說日本的醫療技術好,想辦去日本的簽證,帶我去日本檢查治療。我當時就告訴他:堅決不去!別說現在還沒到確定我是癌癥,就是確定我到了那一步的時候我都不要去。別說是去日本了,就是在中國,只要我能下地就絕對不去醫
今天剛剛和妹妹聊起來這個話題。
我已經病了接近一年時間了,老公前幾天和我說:他聽說日本的醫療技術好,想辦去日本的簽證,帶我去日本檢查治療。
我當時就告訴他:堅決不去!別說現在還沒到確定我是癌癥,就是確定我到了那一步的時候我都不要去。別說是去日本了,就是在中國,只要我能下地就絕對不去醫院治療!
在威海中醫院治療時,病友閑聊問我是什么病,醫生笑答:你們是天災,她是人禍!
我就是過度醫療的受害者!
明明就是一個胸膜炎,住進醫院就是每天十幾二十個吊瓶!十幾天怎么也確診不了到底是什么類型胸膜炎,又懷疑我是結核性,與結核醫院會診轉到結核病醫院,又是一個星期的結核藥,等結果出來我沒有一點一點的結核病菌!
出院時,原本好好的我經歷了兩個醫院的折騰,不僅胸膜炎沒有治好(只是抽了胸水)竟然發展成繼發性貧血,肝功能失調,連坐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藥物過敏反應開始體現,全身都出現過敏藥藥疹。
此后又去了華西醫院,檢查過后專家說:你還是先別管胸膜炎了,或許放棄治療反而是最好的治療。你現在最先該考慮的是你的藥物過敏,你所列出來的這藥單,僅僅第一張上面,至少有五六種抗生素是不可以這樣用的,他們或大或小的都有一些過敏反應。而你現在不但是他們過敏了,還會引起新的未知的交叉過敏。西醫無法治療你這樣多爾復雜的過敏,你馬上找中醫看有沒有辦法吧!
我又開始了中醫治療之路。
嚴重的過敏又導致了我的肺部病情變化,發展成間質性肺炎,又跑去北京……
生病以來,我想的太多。在北京,當確診為間質性肺炎的時候,老公崩潰了。因為這個病最好的結果就是控制病變緩慢發展,重病患者三年存活期不超百分之三十。
而我卻不一樣,當我知道我的生命或許只有幾年可活的時候,哭泣,崩潰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我每天早起在醫院樓下的花園里聽著大悲咒走路鍛煉。我不想每日躺在病床上等死!既然生命的長度已定,那么我要盡量的拓展寬度!還有什么不可以放下的?每天開心的活吧!能到哪天算哪天!
太多的癌癥病人發現以后沒有多久就死了。在我看來,第一也是最關鍵的是心態,太多的人是被癌癥嚇死的!
第二是治死的!過度醫療在我們國內普遍的不能再普遍了!我只有在華西和北京中日友好這樣國內頂級的醫院,醫生才不確診不下藥。太多的縣市級別醫院,只要住院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點上再說!化療藥一定跟著大量營養藥,管他營養的是癌細胞還是好細胞……
太多的人是走進醫院,被抬著出來。尤其是腫瘤醫院,你見過有幾個康復的?不傾家蕩產絕不放棄!
所以,真有那么一天我絕對不會去醫院接受所謂的治療!我會把每天要扔進醫院的錢,拿去享受美食美景陽光沙灘。只要粘上個癌字,在醫院里一天上萬塊的治療費再正常不過,一個星期的治療費都夠全家半個月的豪華游了!
當然,并非不治療,我會先去威海找劉院長,讓他給我中醫治療,然后帶著中藥開始享受正常幸福的生活……
更多相關建議:
作為醫務人員,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有一天我知道自己是癌癥晚期,我肯定不會默默等死,選擇得過且過,所謂的享受剩下的日子。我覺得自己選擇了醫學這條道路,學了這么多年的醫學知識,我不可能允許我默默等死!等死,那不是醫生的所作所為,不是醫生該有的面對生命的態度!我想我會做到以下幾點:第
作為醫務人員,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有一天我知道自己是癌癥晚期,我肯定不會默默等死,選擇得過且過,所謂的享受剩下的日子。我覺得自己選擇了醫學這條道路,學了這么多年的醫學知識,我不可能允許我默默等死!等死,那不是醫生的所作所為,不是醫生該有的面對生命的態度!我想我會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運用自己所學和自己能找得到的資源,盡最大力量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比如我不幸得了肺癌Ⅳ期,全身多發轉移(當然,我覺得我不會,醫生的敏銳與定期體檢決定了我不太可能得Ⅳ期肺癌,早期倒是可能),我首先會了解目前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這個分兩步走,第一步我自己查閱文獻(每個醫生估計都會這么干)和最新指南。第二步,我會咨詢我院呼吸科和腫瘤科同仁的意見,甚至外院的相關學科朋友。我期待自己所了解的和他們推薦的大致相同。然后,我要評估可行性如何,我能不能接受這個治療。包括身體和經濟能力。
第二,我會按療程治療,定期隨訪。雖然是癌癥晚期,但是治療和不治療生存期那肯定是不一樣的!我的朋友說,都晚期了,何必遭那個罪!你錯了,恰恰是晚期了,為了不遭罪才需要治療。這個治療是姑息性治療,比如止痛治療,營養支持治療。那些個打著為了晚期癌癥患者少遭罪旗號的人,你們知不知道他們更難受?當前,晚期癌癥患者的姑息治療已經被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這是因為醫學在發展,晚期患者能夠在藥物在營養支持下活的更輕松,更愉快!那些老觀念要丟棄!晚期病人同樣要治,不是根治,而是支持治療!
希望所有得癌癥的人都不要放棄,只要你多生存一天,就會多一點希望。加油!
更多相關建議:
同病不同命,如果你的身體出現癥狀檢查出癌癥,那已經到了中晚期,人都想活即使以前吹過不怕死到了現在也怕的要命,化療放療有一線希望可不放化療必死,我33歲,2017年陰歷六月開始嘔吐長達一個月沒吃并且不會走路了,后來查出了小細胞肺癌晚期,當時我懵了那種心情任何人也體會不出來,一個月瘦
同病不同命,如果你的身體出現癥狀檢查出癌癥,那已經到了中晚期,人都想活即使以前吹過不怕死到了現在也怕的要命,化療放療有一線希望可不放化療必死,我33歲,2017年陰歷六月開始嘔吐長達一個月沒吃并且不會走路了,后來查出了小細胞肺癌晚期,當時我懵了那種心情任何人也體會不出來,一個月瘦了四十斤左右,也是拼一下開始化療,那年在北京化療五次放療十五次,空窗了不到五個月復發轉移到脖子,2018年陰歷四月左右在保定住院再次化療,可是沒錢了水滴籌和村里給我捐了款,又化療四次說話沒勁整天躺著,空窗三個復發,唉!又開始住院,我老婆一直陪著我推著我治療給我端屎接尿的,從去年到今年三月二十號共化療六次,現在我精神很好力氣比以前大了,現在在鍛煉感覺快會走路了,如果我不化療肯定早死了,大家給我點個贊最好來個關注,謝謝
更多相關建議:
自己是醫生的,或多或少會知道病情處于什么情況,如果還有希望,肯定是積極治療,這世界誰跟生命有仇,除非經濟能力無法承擔。如果任何手段都沒用,有用的又是天價,那當然跟絕大多數癌癥晚期病人一樣,默默的享受剩下的日子。我個人其實也想過這個問題,真那么不幸,并且確實沒有挽救的可能性的話,就
自己是醫生的,或多或少會知道病情處于什么情況,如果還有希望,肯定是積極治療,這世界誰跟生命有仇,除非經濟能力無法承擔。如果任何手段都沒用,有用的又是天價,那當然跟絕大多數癌癥晚期病人一樣,默默的享受剩下的日子。
我個人其實也想過這個問題,真那么不幸,并且確實沒有挽救的可能性的話,就會把大部分財產留給妻兒,然后拿著小部分金錢游玩世界,當然這只是理想,能游玩中國就差不多了。
人嗎,誰沒有一死,只是比別人先走一步而已,那么我把剩下的時間過得精彩一些,也算是沒白來一趟世界。全中國,還有這么多地方沒有去過,臨死前能到多少地方就多少地方。
你要問錢從哪里來?我都不治病了,至少還是有點積蓄,更何況現在互聯網時代,我可以拍點視頻,寫得攻略,賺點小錢。病痛的話,那就想辦法多弄點止痛藥,上不上癮就已經不管了,命都快沒了,還管這個。
不管怎么說,我還是希望能保持一個好心態,說不定還能多茍延殘喘一段日子,多看一些地方。如果真的死在外面,就在當地火化,骨灰讓家人灑在某個森林里就行,沒必要搞什么墓地,貴不說,還給后人添麻煩。
更多相關建議:
前些年看一個報導,一個外國的癌癥晚期患者,六十多的人。他放棄治療,決定來中國游山玩水,到了一個山村,他覺得那里風景空氣好以及寧靜,就住下不走了。其實他也吃點藥,反正他是打算活一天算一天,和村人建立了深厚感情,沒有想到,這一活就是九年,最后幾個月,他覺得身體實在不行了,才和村人一一
前些年看一個報導,一個外國的癌癥晚期患者,六十多的人。他放棄治療,決定來中國游山玩水,到了一個山村,他覺得那里風景空氣好以及寧靜,就住下不走了。其實他也吃點藥,反正他是打算活一天算一天,和村人建立了深厚感情,沒有想到,這一活就是九年,最后幾個月,他覺得身體實在不行了,才和村人一一道別回國。
看來,放棄治療,放松心情,在一個心里覺得好的地方,可以活更久。
而我們經常看見或聽見,有的人平時沒事,一查出癌癥,一個多月就死了。有的治個半年一載,也死了。這就是越擔心自己要死反而死更快,越治療,反而死更快。
我曾經有個三十幾歲親戚,血液病的,眼看死去,多人覺得她難活過一年,在家等死。不知道誰拉她去洗腦,告訴她,姜湯療法一定能好,吃清淡,基本不吃肉。她信了一定能好,只喝姜湯,不吃藥。奇跡般好了,過了五年,才又發作死去。
象這個外國人,他晚期癌癥,在外國醫生也判定他活不久,可他能多活了九年,空氣,心境,飲食才是主要。看來,晚期癌癥,治療不是關鍵,生死哪天不去管,放松心情才是真的。
還能動能吃,還有多余的錢,不必去治療,可以放松心情,去想玩的地方玩,去想住的地方住,過好剩下的日子才是真的。
更多相關建議:
我是一位鼻咽癌中晚期患者,27歲,正在治療,放化療,靶向藥同步治療,醫生告訴我,只要我能挺住,我就能健健康康出院,每天的放療真是讓我覺得苦不堪言,我目前才放療14次,化療1次,靶向3次,我得嘴里就都壞了,嗓子也輕微潰瘍了,我得治療方案是33次放療,3次化療,7次靶向治療,不知道我
我是一位鼻咽癌中晚期患者,27歲,正在治療,放化療,靶向藥同步治療,醫生告訴我,只要我能挺住,我就能健健康康出院,每天的放療真是讓我覺得苦不堪言,我目前才放療14次,化療1次,靶向3次,我得嘴里就都壞了,嗓子也輕微潰瘍了,我得治療方案是33次放療,3次化療,7次靶向治療,不知道我能不能挺住,今天一天基本都沒吃飯,身體特別虛弱,一直在床上躺著蓋著厚被,嗡嗡的出汗,心慌的厲害!
更多相關建議:
如果有一天我得了癌癥晚期,我會放棄治療但不會默默等死,我會利用僅有的時間陪陪家人,陪陪朋友,出去旅游,去完成以前沒有完全的事,等一切事情做完過后我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默默的走。
如果有一天我得了癌癥晚期,我會放棄治療但不會默默等死,我會利用僅有的時間陪陪家人,陪陪朋友,出去旅游,去完成以前沒有完全的事,等一切事情做完過后我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默默的走。
更多相關建議:
我是晚期癌癥病人,到了這個地步不是自己想放棄就可以放棄的。看著孩子老公,家里親人滿懷期待的眼神,怎么忍心說放棄?我問過醫生我還有治療價值嗎?醫生說你看你說的什么話,現在醫學很發達,有好多藥可以維持。在我患病的日子里,老公悉心照料我,但是他從來不去找醫生問諸如我還有多長時間這種話。
我是晚期癌癥病人,到了這個地步不是自己想放棄就可以放棄的。看著孩子老公,家里親人滿懷期待的眼神,怎么忍心說放棄?我問過醫生我還有治療價值嗎?醫生說你看你說的什么話,現在醫學很發達,有好多藥可以維持。在我患病的日子里,老公悉心照料我,但是他從來不去找醫生問諸如我還有多長時間這種話。他說醫生只要說有藥就只管用,以后的事不去想,一直治總歸覺得有點希望。讓親人直面數字上的生存期太殘忍了,所以他寧愿就這樣茫然滴面對。
更多相關建議:
今年一月,我走路時突然大腿臀部很疼!自已想可能是上晚煉馬步深蹬時引起,疼幾天后去鄭州機場醫院拍片骨頭沒問題!又過了幾天去港區省立醫院做腰!頸椎滋共振,說有增生!又過了一周還是疼,皮肉外面於血,去鄭州骨院做磁供振檢查說肌肉拉傷,血腫形成考慮,吃藥休息又過了幾天!去鄭州醫附院掛一個享
今年一月,我走路時突然大腿臀部很疼!自已想可能是上晚煉馬步深蹬時引起,疼幾天后去鄭州機場醫院拍片骨頭沒問題!又過了幾天去港區省立醫院做腰!頸椎滋共振,說有增生!又過了一周還是疼,皮肉外面於血,去鄭州骨院做磁供振檢查說肌肉拉傷,血腫形成考慮,吃藥休息又過了幾天!去鄭州醫附院掛一個享受國家津貼的教授!他看了片子說里面長東西,抓緊住院全部檢查!而且已不小了,我當時很驚恐!沒住上院,去省腫瘤醫院,王主任說有兩種可能,要莫血腫,要么長東西,如長的有東西一定是惡性的!任院抽血,穿刺病檢沒發現癌細胞。在檢查幾天里我每天喝幾罐啤酒!我和家人交待,如是惡性我不會治療!還能走出去看看大草原!然后找一個安靜的港灣!喝它二斤酒!去投入大海大自然的懷抱!不給家人太大的經濟負擔!讓親人們只懷念我的形體就可以了!人總有一天要走的!現在想想也還是沒錯!
更多相關建議:
隨著人口老齡化、環境污染以及一些不好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等因素影響下,癌癥總體發病率在升高,很多人也感到現在的癌癥病人太多了。國家癌癥中心數據,居民死亡原因中癌癥占到23%,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活到75歲(我們國家人口平均壽命)患癌的幾率是23%,因此遭遇癌癥的問題不是杞人憂天、無
隨著人口老齡化、環境污染以及一些不好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等因素影響下,癌癥總體發病率在升高,很多人也感到現在的癌癥病人太多了。國家癌癥中心數據,居民死亡原因中癌癥占到23%,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活到75歲(我們國家人口平均壽命)患癌的幾率是23%,因此遭遇癌癥的問題不是杞人憂天、無事生非。
癌癥就是絕癥嗎?隨著人們對癌癥認識的不斷提高,已經可以看到許多癌癥病人有質量地長期生存,因此癌癥不等于絕癥也就慢慢被大家所接受。那么,晚期癌癥就沒法治療嗎?治療沒意義了嗎?顯然不是!癌癥是一類疾病,包括很多種,有些癌癥惡性程度不是很高,比如前列腺癌、甲狀腺乳頭癌等,有些癌癥治療辦法很有效,比如一些血液疾病、睪丸癌、惡性黑色素瘤等,還有一些癌癥不但惡性度高,治療手段還很有限,都能一樣嗎?
即就是同一種癌癥,晚期和晚期的情況也有很多不同,比如結直腸癌晚期,有些病人只是肝臟較小的、孤立的轉移灶,手術切除也可能有很好的效果,若果轉移的部位很多,效果就要糟糕許多。還有基因分型對治療、預后也有影響,比如腸癌的微衛星不穩定表達情況,高表達患者可以考慮免疫治療以及有較好的預后,而低表達就要差一些。
因此,病人的具體情況可能存在許多不同,難道都是一個態度、放棄?我們是不是要考慮一下預估治療效果、身體狀況、年齡以及自家的經濟能力呢?
晚期病情很多時候是不允許病人“享受”余生的,疼痛、惡心、乏力、胸悶、腹脹等等不適有可能伴隨,怎么辦?不治療可能不行吧?!一些病人可以對癥的治療,比如癌痛治療,還有些需要姑息性的抗腫瘤治療才可以緩解癥狀,比如骨轉移疼痛、或潛在骨折時,是否考慮放療呢?
癌癥若真是到了晚期,但我們也不能不分具體情況而直接放棄,或者不切合實際地勉強治療,可能都不太好。全面評估病情,結合身體狀況、經濟能力、年齡以及病人意愿,選擇一個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不輕易放棄,不過度治療,愿病人活得更久,活得更好!我是@劉永毅醫生 ,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