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養生的順口溜:
人到老年,必須鍛練,散步慢跑,練拳舞劍;
莫怕嚴寒,清掃庭院,繪畫添趣,心胸廣寬。
聞雞起舞,床不可貪,種花養鳥,習書覽篇;
奕棋唱戲,房事莫貪,私事勿念,便宜勿占。
飲食勿暴,少吃晚餐,吃飯勿語,切勿吸煙;
低鹽低糖,勿食太咸,少吃脂肪,飯莫過量。
每日三餐,調劑適當,蔬菜水果,多吃無防;
按時入睡,定時起床,起身要慢,勿急勿慌。
心無病,防為早,心里健康身體好;
心平衡,要知曉,情緒穩定疾病少。
練身體,動與靜,彈性生活健心妙;
要食養,八分飽,臟腑輕松自疏導。
人生氣,易衰老,適當宣泄人歡笑;
品書畫,溪邊釣,選擇愛好自由挑。
動腦筋,不疲勞,思睡養心少熱鬧;
有規律,健身好,正常生活要協調。
更多養生順口溜:
1.寧可鍋中存放,不讓肚子飽脹
正如字面意思,這句話是要告訴大家,平時在吃飯時,寧可把飯菜剩下,也不要吃太飽,每頓七八成飽就可以。吃太飽,一方面會增加腸胃負擔,另一方面會造成熱量剩余,增肥胖幾率。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這一點,少食多餐就是不錯的選擇。
2.要想身體壯,飯菜嚼成漿
這句話是想提醒大家,在吃飯的時候,切莫狼吞虎咽,囫圇吞棗,而是要細嚼慢咽,飯菜在嘴巴里咀嚼充分之后再下咽。這樣做主要考慮:一是減輕胃對食物的消化負擔,有利于護養胃的健康;二是更有利于身體對食物營養的吸收。
3.吃四條腿的不如吃兩條腿的,吃兩條腿的不如吃一條腿的,吃一條腿的不如吃沒腿的。
這句話在日常飲食中出現的頻率相對還是比較高的,這一層一層的,主要是從食物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方面來說的,四條腿的是指豬牛羊等有四條腿的動物肉,兩條腿的是指雞鴨鵝等禽類肉,一條腿的是指蘑菇等菌類食物,沒腿的是指魚類。豬牛羊肉中的飽和脂肪酸相對比較多,經常大量食用不利于心血管健康;禽類肉中蛋白質高,脂肪相對少;菌類食物是植物蛋白質的豐富來源,富含的某些成分不僅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還具有抗癌的作用;魚類是眾所周知的優質蛋白質來源,脂肪少,肉的纖維短易于消化。
4.老母雞呱呱啼,不到時候不要提,產婦早喝缺奶吸
這句話主要是說給產婦聽的。因為很多時候,產婦一生下寶寶,家人就會讓她喝雞湯補身體,覺得這樣做更有利于產婦的身體恢復,其實不然,老母雞中的雌激素比較多,剛生產完就喝老母雞湯會影響下奶的。難道產婦不能喝老母雞湯?當然不是!而是應該在生產5~7天之后再喝,這樣有利于產奶水。
5.晚吃蘿卜早吃姜,郎中先生急得慌
這是一種膳食養生,是說晚上吃點蘿卜,早上起來吃點生姜,經常如此身體棒,郎中醫生都沒飯吃了可不就急得慌嘛!為什么這么說呢?主要是從蘿卜和生姜的性能和功效來說的,蘿卜性涼,下氣消食,晚上吃點更有利于休息;生姜性溫,味辛辣,有發散的功效,早上起來吃點生姜可以溫胃健脾,發散陽氣,有利于一整天的好狀態。如果吃反了,一次兩次上不會有什么問題,但是長期如此不利健康。
6.冬睡不蒙頭,夏睡不露肚
有的人睡覺的時候喜歡蒙頭,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時候,覺得蒙頭睡覺會暖和些,其實不然,將頭蒙進被子里,氧氣少,其他氣體多,長期如此不利健康;夏天天氣比較熱,很多人都會開著風扇或者空調,露著肚皮就那樣大喇喇的睡著,其實這樣做后半夜的涼氣很容易進入體內,出現著涼拉肚子之類的不適,所以還是應該在肚子上蓋個東西的。
7.吃米帶點糠,營養又健康
糠,就是稻、麥等谷皮上脫下的皮、殼。我們平時吃的米飯大多是精米做的,長期吃精米或可造成一些纖維素、營養素的缺失,時常吃點帶糠的米飯,一方面可以彌補某些缺失的營養成分,另一方面還可防治便秘,這句話其實是要告訴大家,平時應該有意識的吃些粗糧,粗細搭配更合理。
8.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飯
這句話來自明代醫學家胡文煥的《類修要訣》,是告誡大家不要空腹喝茶,不要常吃宵夜,這些都是不利健康養生的。
空腹喝茶,會影響胃的消化功能,同時,茶葉中某些成分會被大量吸收入體,引起不適;經常半夜吃東西,尤其是吃一些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一方面會影響正常的睡眠,另一方面會誘發一些疾病,如結石、肥胖、心血管疾病等,長期如此,嚴重威脅健康。
9.一日三笑,人生難老;一日三惱,不老也老
笑一笑十年少,就是這句話的意思。人活在世,多有不如意,誰都如此,你又何必事事上心?!要有開朗樂觀的心態,放松心情,開開心心的,不要動不動就生氣,尤其是生悶氣,傷身不說,還容易衰老哦。
10.汗水沒干,冷水莫沾
現在正處炎炎夏日,出門回家一身汗,是不是想馬上用冷水洗去這一身熱氣?千萬不要這樣做!從養生的角度來說,冷水澆汗非常不利健康。因為身體在出汗的時候,毛孔都是打開的,一方面排汗,另一方面散熱,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過程,如果這個時候用冷水澆身,毛孔會立即關閉,皮表溫度雖然下降了,但是體內的熱氣并未散出,一冷一熱的刺激,對抵抗力強的人來說,一次兩次或不會有什么事,但長期如此勢必會影響健康,而對身體弱的人來說,有可能一次這樣的刺激就會病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