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要拋開一個誤區:痛風的發作其實跟尿酸高多少,沒有非常直接的關系。舉個例子來說,不是說尿酸只有達到某一個高值才會引起痛風,就比如說一個人尿酸到了600μmol/L才會得痛風,而降到599μmol/L的他就不會得痛風,這是錯誤的!只要我們人體的血尿酸水平超過416μmol/L,那么我們血液中的尿酸就會往我們關節腔中沉積尿酸鹽,當積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會引起晶體相關性關節病,即痛風發作!接著我們說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得了痛風?注意:測出尿酸高≠痛風,這點很重要!尿酸高,只能確定我們有了痛風發病的病因基礎,需要引起大家足夠重視,提早進行干預了,再進一步發展就會引發痛風!絕大多數單純血尿酸水平高的人,是沒有任何癥狀的,但痛風不一樣,它是有典型的關節炎表現的,這也是我們最容易發現自己是不是得了痛風最好的辦法!第一,看關節炎發病位置:痛風最常發生的關節位置是第一跖趾關節(如圖,即大家平時說的大拇趾),當然,也有的是發生在踝關節、足背或者是膝關節。通常,年紀越大,發病率越高,但目前越來越多的年輕小伙子得痛風!第二,看關節炎的癥狀表現:紅、腫、熱、痛,這種痛,就像是被刀子一刀一刀割了一樣的痛,非常明顯。第三,看關節炎發病的時效性:痛風最典型的發作表現就是突發性,突然發作的,尤其是夜間發作的多,臨床上有很多病人都是大半夜疼得嗷嗷叫被家里人送過來的。第四,痛風發作通常還會有一些誘因,比如最近喝酒了,吃動物內臟、海鮮等高嘌呤食物了或者吃阿司匹林等影響尿酸排泄藥了。這些都可以輔助我們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痛風,尤其是之前就體檢查過自己尿酸一直不低的,要注意及時排除痛風可能性!但注意一點:像突然季節改變或者氣溫變化比較大,比如突然變冷,自己突然感覺關節痛,這時候其實跟痛風的關系不大,反而不一定是痛風,出現類風濕性關節炎或骨性關節炎的概率更大!
更多相關建議:
痛風是一種晶體性的炎癥,一定會伴有炎癥的四大特點:紅、腫、熱、痛理解痛風發作是由于在發作部位內有大大小小的很多根細小的針,在反復的刺激患者!拿針刺我們的肉體會不會有滲血、滲液?會不會劇痛?(下圖就是顯微鏡下的尿酸鹽結晶)如果您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會理解下面給大家講的這4種癥狀。第一,紅。紅首先是炎癥的一種非常常見的表現,痛風的發作部位由于結晶的刺激局部軟組織導致的。第二、腫。大家可以想象當有很多根針刺激我們身體的軟組織的時候,會不會有滲出,會不會有滲血,尤其是在關節腔內發生這樣的情況的時候,一定會有大量的痛風性的滲出,這就會導致腫脹。第三、熱。熱也是炎癥反應的一種特殊的表現。痛風發作的時候會在局部出現明顯的腫脹,而且用手觸摸發作部位皮膚的話,會覺得明顯要高于周邊正常的皮膚。第四,痛。如果說前面的三種癥狀人們還能忍受的話,那么痛風導致的這種痛真的是難以忍受的劇痛,只有有過這種經歷的人才能真正體會,說實在話在臨床上真的遇到過壯漢因為痛風疼疼得哭的時候。如果說有一根針刺我們的時候還能忍受,有兩根針也能忍受,那么有1萬根小細針不停的刺激患者的身體,誰能受得了?所以,如果沒有明確的外傷史,在疼痛發作的2~3天以內,曾經攝入過大量的高嘌呤食材,比如海鮮、火鍋,又或者喝了大量的啤酒,發作部位出現了明顯的紅腫熱痛四大癥狀,那么就要高度可疑是痛風發作。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就要到醫院空腹采血,做血尿酸的化驗,明確是否血尿酸明顯的高于正常。一般血尿酸男性高于420,女性高于360,結合臨床的癥狀就可以確診為痛風。尿酸對少能誘發痛風任何尿酸值都有可能誘發痛風,包括正常范圍內的尿酸值。,不是高尿酸血癥才能是誘發痛風嗎?這是肯定的,然而臨床上也確實存在著一些痛風發作的患者,尿酸值是在正常范圍內的,盡管比例比較少。尿酸只要超過460就有可能誘發痛風的發作。第一,口服鎮痛藥。確定為急性痛風發作的時候,第1步首先是要鎮痛,否則對于患者的影響過大,鎮痛藥的首選是非甾體鎮痛藥,而不是秋水仙堿。如果口服非甾體鎮痛藥,不能幫助患者緩解疼痛,在口服秋水仙堿是可以的,因為畢竟秋水仙堿的副作用比較大。第二,冰敷。前面已經給大家科普了,痛風是一種晶體性的炎癥,那么在急性期千萬不要進行熱敷,會導致血管的擴張,反而會加速炎癥的反應,導致患者疼痛加重。此時應該進行冰敷,冰敷可以收縮發作部位的血管,減少滲出以及炎性的反應。不僅能幫助患者控制疼痛,還能幫助患者減輕腫脹。冰敷的方法很重要,一定要選用冰水混合物,這樣是零度,而不會凍傷患者發作部位的皮膚。冰敷的時候要隔著一層布或者是其他的織物,避免凍傷,時間控制在15~25分鐘左右就很好了,不要隨意的延長時間、次數,如果疼痛比較嚴重,可以間隔1~2小時就冰敷一次。如果疼痛進入了緩解期,可以每天冰敷4~5次。第三,多喝水。在普遍情況下痛風發作的時候,血尿酸會有明顯的升高,那么建議要通過多喝水來促進尿液的形成,促進尿酸的排放。一般建議是要每天超過2000毫升,這個量其實就是4瓶礦泉水的量,對于平時能喝水的人來說,這個量根本就不夠。完全可以適當的增加喝水的量,有人說多喝水會導致水中毒,然而當身體的水攝入量過多的時候,患者會有明顯的惡心、頭痛的癥狀,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般會停止喝水。相信沒有哪個正常人明明知道自己頭痛惡心的厲害,還要大量的喝水吧。第四,可以口服碳酸氫鈉片,不要在急性期口服排酸藥。碳酸氫鈉片可以幫助患者堿化尿液,促進尿酸的排放,在痛風的急性期是可以口服的,按照說明書口服即可。然而有一些痛風急性期的患者,由于發現自己的血尿酸特別高,而且急于將尿酸快速的降下來,會偷偷的口服一些降尿酸藥物。這里要告訴大家,這種事情千萬不要做,因為如果尿酸降得過快的話,會導致身體其他部位的痛風發作以及痛風的反復發作。就相當于身體是一個非常大的尿酸庫,在某一部位發作急性痛風的時候,如果過快地將尿酸降下來,我們的身體就會認為身體缺少了尿酸,會從身體的其他部位動員尿酸鹽結晶的釋放,這就相當于故意再次形成了尿酸的巨大波動,誘發其他部位痛風發作。第五,局部封閉。如果疼痛部位確實經歷了以上的措施,仍然無法明顯緩解,患者的生活質量有了明顯的下降,那么可以給予進行局部的封閉注射治療,幫助患者控制疼痛。然而本人其實是比較反對這種措施的,因為很多高尿酸血癥導致痛風發作的患者,屬于代謝綜合癥的病人,體重一般會超標,而且血糖也可能會有異常,那么在急性期進行封閉治療,非常有可能導致局部的感染,這樣反而會加重患者的痛苦。只要超過正常值就有可能,絕對不是尿酸越高,痛風發作的幾率就越高,然而在臨床上也確實存在著一些尿酸不高的患者,發作痛風。
在痛風發作的急性期,如何正確的處置也介紹給了大家,如果還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討。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復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謝謝了!
更多相關建議:
痛風是導致關節疼痛的常見原因之一,尤其好發于男性。其診斷其實并不難,對于醫生來講,當遇到一位中青年男性,因為突然發生足第一趾跖、踝、膝等單關節紅、腫、熱、痛來醫院就診,查血結果提示尿酸增高,都應考慮痛風的可能。
對于痛風的診斷,我記得曾經帶教的老師這樣說:診斷痛風,必須詢問患者第一次發作痛風的情形,是否符合下面的描述:突然發生的第一趾跖關節紅腫熱痛、疼痛如刀割,行走困難,吃藥或者不吃藥,約兩周左右能完全恢復,恢復后如正常一樣。痛風的急性發作可反復發生,發作時的癥狀與首次發作類似。
痛風的發作與尿酸關系密切,雖然高尿酸不一定發生痛風,痛風也不一定尿酸就增高,但是尿酸高者的人,高的程度越多,越容易發生痛風。高尿酸的定義為空腹采血,血尿酸水平>420umol/L,即為高尿酸血癥。痛風的發作就是長期尿酸水平升高,超過尿酸的溶解度,多余的尿酸沉積在關節、皮下等組織引起的無菌性炎癥。
更多相關建議:
本文由全科掃地僧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不足之處,敬請指正,文章僅供參考,不作為醫療建議。
更多相關建議:
綜上,高尿酸血癥患者,男性發作痛風時的平均尿酸水平為527μmol/L,女性為516μmol/L,具體到某一人可能會存在差異;痛風最常見癥狀為關節痛,并伴隨緩解腫脹、發病、發熱,通常發生于夜間,以第一跖趾關節最為常見。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系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更多相關建議:
》》》高尿酸血癥:是血清中尿酸的含量:男性超過420umol/l,女性超過350umol/l;》》》需要注意下:高血酸血癥不一定引發痛風,痛風血尿酸也不一定高。5%~8%的高尿酸血癥發展為痛風,1/3之的痛風發作時血尿酸不高。因此,高尿酸血癥不能確診痛風,也不能排除痛風。(二)如何預防痛風呢?
1. 低嘌呤飲食:如動物內臟、海鮮不能吃。
2. 多吃新鮮蔬、水果。
3. 避免酒精飲料(特別避免喝啤酒)。
4. 多飲水:每日飲水量1500ml以上,保證每日尿量達2000~2500ml;增加尿液排泄量。
5. 控制體重,多運動。
更多相關建議:
任何判斷是不是痛風?
①出現痛風石和特征性關節炎表現:手指、腳趾、掌指關節以及耳輪出現特征性痛風石,而且這些關節出現僵硬、畸形以及腫脹,部分患者的痛風石處皮膚菲薄發亮甚至出現破潰有白色像豆腐渣樣的物質流出。
②在飲酒、受涼、進食動物內臟、高動物蛋白飲食、感染或者外傷之后腳趾關節、手指關節、膝關節、踝關節急性發作紅腫熱痛。
③有多尿,夜尿增多、水腫、高血壓、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升高,甚至少尿或者無尿等腎功能受損的表現。
④腎絞痛發作或者出現尿路結石。
⑤以上的這些表現并伴發高尿酸血癥(絕經前女性朋友血尿酸>350微摩爾/升, 男性朋友和絕經后女性朋友>420微摩爾/升)就可以診斷痛風。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部分高尿酸血癥患者發展成痛風,有些高尿酸血癥患者可以一輩子都不會出現癥狀,這就意味著導致痛風的還有其他原因,另外血尿酸的波動較大,所以痛風患者的血尿酸不一定都表現為升高,也可以是正常的,所以不能以尿酸的多少來判斷痛風。
(本內容僅供參考。)
更多相關建議:
經常會有一些關節疼痛的病人來到門診就診,病人總是納悶,到底是痛風性關節炎還是風濕性關節炎,或者是關節勞累、外傷?
還有一些病人,以前檢查確實發現尿酸升高,一出現關節疼痛,就確定自己是痛風。
確實,痛風性關節炎發作的時候,往往與其他的關節炎,特別是風濕性關節炎不容易區分。都可能出現關節疼痛,紅腫,活動受限。極容易造成誤診。
其實,關節疼痛時,要想確定是不是痛風性關節炎,還是需要我們認真辨別。首先,并不是既往有尿酸升高,一旦出現疼痛,就一定是痛風。還有許多其他的可能性。
其實,引起關節炎、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骨關節退行性病變,也就是平常所說的骨關節炎。退行性病變的原因,是多因為年紀較大,磨損勞損比較多,進而產生骨質增生,或者是因為調節功能弱后受涼或者運動量增加從而引起無菌性炎癥。往往包括膝關節退行性病變、踝關節病變、肱骨外上髁炎以及肩周炎等等。
比如,風濕免疫性骨關節炎。往往包括干燥綜合征、皮肌炎、強直性脊柱炎、痛風性關節炎以及風濕性關節炎等都可以引起骨關節痛的癥狀。風濕免疫性關節炎的原因,是因為我們自身的免疫細胞攻擊骨關節,把自己的關節作為免疫細胞的“敵人”,從而造成彌漫性的、破壞性的和系統性的損害。
比如,外傷、創傷導致的骨關節痛。這一類病因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因為受到外傷,創傷,股關節周圍軟組織急性損傷,或者骨質有受到直接暴力、間接暴力的影響,從而出現水腫、細小出血淤血等引發骨關節痛。
當然,還有感染性關節炎,包括化膿性關節炎及結核性關節炎等等。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痛風性關節炎是被歸類在風濕免疫性疾病。但是因為治療卻沒有主要是消炎止痛及降尿酸治療。所以,區分上述不同的關節疼痛,對疾病的治療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 骨關節退行性病變,基本不會局部出現腫脹、發熱、發紅的表現;類風濕多呈對稱性的、多關節腫脹、疼痛,而且類風濕因子是陽性的,血沉也可明顯增快,血尿酸也可能不高;創傷性關節炎,都有明顯的外傷史,甚至照片可以發現骨頭損傷的圖像。而單純的痛風性關節炎,往往類風濕因子是陰性的,紅腫熱痛一般都很劇烈。
需要通過仔細分析患者的病史,以及起病時的誘因,再檢測類風濕因子、尿酸水平,甚至通過病理才能夠鑒別。
不過,通過關節腔穿刺抽取關節腔液,對關節滑液、痛風石樣本進行化驗檢查,發現尿酸結晶,是確診痛風的金標準。
雖然,痛風是高尿酸血癥引起的,但是尿酸的數值高低并非診斷痛風的依據。也就是說,沒有一個引起痛風的血尿酸數據。實際上,高尿酸血癥人群,只有少數的人會發生痛風。
痛風是否發作與血尿酸水平、個體情況有關,不以血尿酸高低進行區分。有些人即使尿酸在正常值的兩倍以上,也不會出現痛風急性發作的表現。雖然血尿酸水平越高,出現痛風的幾率越大。
更多相關建議:
很多有高尿酸的朋友都害怕自己會痛風,如果忽然有一天,某個關節出現了疼痛癥狀,就該自己疑惑了:這到底是不是痛風呢?痛風到底是什么典型癥狀呢?我這個尿酸值到底會不會痛風呢?然而遺憾的是:對于這些問題,并沒有標準答案可以參考。對于這些類似的問題,我們逐一為大家分析科普一下。
尿酸高到多少會引起痛風?
很多朋友會問到這樣的問題。之所以問這樣的問題,通常會有兩種心態,一種是,是不是我的尿酸還沒高到可以痛風的程度,就可以先不用管它?另一種是,我要關注我的尿酸水平,千萬可別痛風了。這兩種心態,第二種比第一種好一些,第一種心態真的要不得,高尿酸的危害可不僅僅是痛風,腎臟功能損傷,慢性痛風石的形成,心血管健康風險等方面,都是高尿酸帶來的健康危害,不容忽視。
到底尿酸高到多少才會引起痛風呢?首先我們還是簡單介紹一下高尿酸引發痛風發生的簡單過程,人體血液中的尿酸鹽濃度偏高,由于尿酸是一種微溶性的化學物質,當它的濃度逐漸升高,超出飽和度時,高尿酸就會在血液中析出結晶,而這些結晶會在關節部位的關節液、滑囊等部位形成沉積,這些沉積的尿酸鹽如果引發關節部位的炎性反應,出現腫脹劇烈疼痛等問題時,就是高尿酸引起的急性痛風發作問題。
痛風的發生,確實與高尿酸息息相關,但由于不同個體的體質情況不同,高尿酸引發痛風的幾率也各不相同,醫學上并沒有一個具體的尿酸值,屬于超過這個值,及一定會發作痛風。有的人尿酸值剛剛超過420的標準限度,就發作了痛風,而有的朋友,尿酸值高到了700多,卻仍然沒有發作痛風,這樣多樣性情況,是非常常見的。
如果要比,也不要跟別人比,就跟自己比,雖然沒有一個具體的值來確認超過這個值就一定會發生痛風,但只要明白這一點就好,尿酸濃度越高,發生急性痛風的幾率就越大。因此,發現有高尿酸問題,盡早的給予干預控制,積極的把高尿酸問題控制住,控制下來,才是對健康負責的正確態度。
如果有高尿酸問題,關節出現疼痛,如何判斷是不是痛風?
對于這種情況,自我診斷往往不太容易,如果能夠就醫診察是最好的方式。醫生有專業的檢查設備,有專業的評估標準,可以幫助你判斷是不是痛風發作的問題。這樣的診斷往往更精確,比自己結合癥狀瞎猜要靠譜的多了。
為什么不建議自行結合癥狀來判斷,因為引發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受傷、其他的關節炎性反應、過多疲勞等,都有可能引發疼痛的發生,而痛風的疼痛,有典型的紅腫,劇烈疼痛癥狀,還有壓痛等隱痛癥狀,不一而足,因此,單單通過癥狀,是很難判斷是否是痛風問題的。
但還是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痛風的診斷標準。根據2015年美國風濕病學會和歐洲風濕聯盟ACR/Eular聯合推出了一個“8分”診斷標準,我們可以通過以下順序來判斷自己是否得了痛風問題。
如果你曾經發作過至少一次雙腳或雙手關節的外周滑囊部位的腫脹、疼痛或壓痛等情況,可以請醫生幫忙檢查這些關節部位是否有尿酸鹽結晶或痛風石,如果疼過至少一次,目前又有相關癥狀,又能明確關節部位有尿酸鹽結晶或痛風石,那么既可以確診痛風問題了。
而如果不符合上述情況,出現關節疼痛的朋友,那么醫生會有一個常規的判斷評分流程,比如如果疼痛累及大拇腳趾的趾指關節,計2分,如果累及足中關節或踝關節,計1分,如果皮膚表面出現紅腫疼痛,計1分,如果不能承受觸摸,計1分,影響走路,計1分,如果發現痛風石,計4分,如果尿酸值超過240,未超過360,計2分,如果超過360,未超過480,計3分,如果超過480,計4分,如果通過影像學檢查,發現關節部位有尿酸鹽沉積,計4分,如果手或足X線檢查發現至少一處骨侵蝕,則計4分,等等,這些評分綜合加起來,如果超過8分,則可以判定為痛風問題,如果不超過8分,則應該繼續診斷其他疾病引起疼痛的可能性。
由上述診斷標準我們也可以看出,想要自行判斷是否是痛風問題,是比較難的,通常需要借助相關的醫學檢測,才能夠更好的確認關節的疼痛是否是痛風問題,而對于一些不典型的疼痛癥狀,就更加需要專業醫生的判斷了。
總而言之,如果您有高尿酸的問題,在此期間出現了關節疼痛的問題,自己可以進行初步的判斷,比如疼痛部位是否典型,是否有皮膚紅腫,按壓是否疼痛加劇等等,但想要確認是否真的是痛風,最好還是請專業的醫生來進行診察,如果是,就趕緊進行干預治療,如果不是,也好查找原因,積極對癥治療。
更多相關建議:
痛風是嘌呤代謝障礙引起的,發作性的急性關節炎,多單關節發作,局部紅腫熱痛,疼痛劇烈。尿酸大量沉積到組織間,引起局部炎癥反應。可以查一下血尿酸檢查看看,查一下關節超聲檢查看看有沒有尿酸鹽結晶,有的話可以診斷痛風。(痛風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每個人的治療方法不一樣,根據你目前痛風的階段來制定符合自己的治療方案,下面來測一測你的痛風到了哪一步驟了)http://4g.guiyangfs.com/s/zc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