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止咳應急方注意:推拿的時候力量均勻,推到孩子手指末端的時候,力量要足,用前臂帶動手指自然用力,不要只動手腕。二、止咳化痰方注意:推拿期間孩子情緒一定要安撫好,飲食方面最好以稀飯,面條為主,一定不要給孩子食用雞蛋,牛奶,水果等。
如果您的孩子經常出現感冒咳嗽有痰的問題,一定要辨別一下孩子是否脾胃出現小故障了哦,孩子的健康是媽媽最大的禮物。
更多相關建議:
咳嗽是排邪反應,咳嗽痰多,止咳不是目的,而是排痰!一味止咳,痰液存于留體內成為伏痰,邪氣閉于體內無法排出,容易反復咳嗽不愈。如一而再,再而三的咳嗽—止咳—伏痰,或轉化為慢支和哮喘等久治不愈之癥。
小兒推拿調理咳嗽痰多,在辯證的基礎上,調理思路是化痰和排痰,不會留下后遺癥,效果非常好!
下面,跟大家分享9種最常用的止咳化痰手法:
第一種:揉或吮痧天突
操作方法:在胸骨上窩凹陷中 ,手法比較靈活,可用點顫法、可用揉法、也可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擠捏出痧,有理氣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
嬰幼兒可以吮痧天突,又名吸痧、嘬痧。讓皮膚局部出現紅色。吮痧時,媽媽或爸爸輕輕張開嘴,呈O字形貼在寶寶的皮膚上,同時稍微用點力,把嘴唇貼著部分的肉輕輕吸起來。然后舌頭輕輕地頂住這塊肉,像拔河一樣往喉嚨深處用力拉。
此穴對于痰呼嚕呼嚕在喉部,有很好的效果。如痰多可加清補脾、揉豐隆。如痰涎壅盛,快速點揉天突,用手掌橫搓前胸和后背,并輕輕拍打,可以催吐排痰。
第二種:推四橫紋
操作方法:位于我們手掌的指側緣,從第二到第五指指根與掌相接的橫紋中央,用我們的拇指來回推拿這四處橫紋。來回搓四橫紋可以增加行氣的力量,幫助把痰咳出來。一次推拿10分鐘以上。
中醫認為: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會導致運化功能失常,生濕生痰。這個穴能清熱散結,經常在臨床中把它用于燥痰,就是因為有熱,聽著那個痰是刺啦刺啦聲音的燥痰。對積食引起的咳嗽,還有扁桃體腫大,腺樣體肥大,鼻竇炎效果非常好。
第三種:揉肺俞穴
操作方法: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家長可用兩手的拇指或食、中兩指輕輕按揉肺俞穴,每次5分鐘。
按揉時沾少許鹽粉效果更好,此手法能調肺氣、補虛損、止咳。也可以用手掌橫擦該部位,以皮膚發紅為度。一次揉5~10分鐘,或搓300~600下。
揉肺俞穴多用于治療肺系虛證,也可與其他具有清宣肺氣作用的穴位合用,以治療肺系實證。只要咳嗽有痰都加以揉肺腧和膻中,因為是近端穴,對孩子化痰或者是排痰效果都非常好。
第四種:運內八卦
操作方法:以掌心為圓心,以圓心至中指根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用拇指前側端畫圓。
能寬胸理氣,健脾助運,運化痰濕,故適應于呼吸道病癥止咳化痰,對咳嗽痰喘有良效。特別注意,寒咳做順八卦,熱咳做逆八卦。一次可操作10分鐘以上。
第五種:揉掌小橫紋
操作方法:是化痰要穴,在小拇指指根下方,掌橫紋感情線稍上,用拇指指端按揉一次揉10分鐘以上。適合用于痰多雍盛的這種咳嗽。
脾虛生濕,濕聚成痰。就是我們說的痰很多,但是痰是那種痰呼嚕呼嚕的痰,那么通過按揉這個穴位它就容易咳出。
揉掌小橫紋配合揉二馬,能加強咳喘、肺炎、氣管炎、支氣管炎等癥的功效。
第六種:分推八道
操作方法:從第一肋間隙,由中間向兩側推,以兩拇指自胸骨向兩側肋間隙分推,推到第四類間隙,左右共八道。一次可操作三五分鐘以上。
也稱胸八道,對各種咳嗽、胸悶胸痛都可應用。再配揉膻中效果更佳。
第七種:橫搓三焦
操作方法:用手掌橫搓前胸和后背三焦部分,包括后背的上背部、腰背、和腰骶;前胸的上胸、上腹和下腹部。一個部位可300次左右。此法可通三焦之氣,起到增強體質,止咳化痰的作用,媽媽們也可以作為日常保健推拿手法使用。
寶寶痰咳不出來,可在寶寶的前胸和后背(左右肺部位置)由下往上拍打,尤其要拍打背部和胸部下方痰液易積聚的部位,促進寶寶痰液排出。
第八種:分推肩胛骨
操作方法:用兩個手的拇指指腹從肩胛骨上面沿著肩胛骨后緣向下分推,如彎月沿著肩胛骨骨縫從上向下推。
無論寒熱,適應各種類型的咳嗽,尤其是咳嗽剛剛開始時,止咳化痰效果更好!時間次數的操作上每次至少不低于300~600次。
第九種:彈撥孔最穴
操作手法:位于人體前臂掌面橈側,當尺澤穴與太淵穴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彈撥法,用拇指指肚按住“孔最穴”,感覺到酸脹、疼痛后,像彈撥琴弦一樣地往返撥動。每天3次,每次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有人說孔最穴是“止咳糖漿”,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于治久咳。久咳之后,肺氣不足,肺陰內耗,又寒邪未除,故而選用既能清肺養陰,又能宣散寒邪之孔最穴治療。孔,孔隙也。最,多也。孔最為肺經郄穴。
以上9種咳化痰手法可以根據寶寶的癥狀配合起來使用,療效更加顯著。
其實,還有一個特別有效的手法:平肝清肺,它的主要作用是恢復肺的肅降功能,常與清天河水,八卦和四橫紋搭配使用,調理孩子的外感咳喘,效果杠杠滴!
同時,孩子如果咳嗽出血;咳嗽伴有高熱;精神較差或嗜睡;嘴唇、臉色或舌頭顏色變暗紫色;寶寶呼吸出現困難等情況要及時就醫。
咳嗽忌口特別特別重要,如果出現孩子精神較差,呼吸困難等癥狀較重時,要及時就醫。
推拿需辯證,操作需謹慎!如果你有好的止咳化痰方法和小兒推拿經驗,歡迎在評論區與寶媽,還有張老師一起分享!
更多相關建議:
孩子咳嗽應按父母無知穴位。
無知是孩子天性,育子是父母的本能,生活了幾十年的大人還不知感冒得因嗎!
咳是冷熱及炎癥刺激,可找醫生,主要是學知識解病因,少或不讓咳嗽才是正道。
更多相關建議:
孩子咳嗽按哪個穴位止咳?
孩子咳嗽可以選擇按肺俞、列缺、太淵等主穴,并根據具體病因及癥狀選取配穴。若孩子咳嗽癥狀較重,建議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咳嗽通常由外感或內傷所致。外感咳嗽常見的有感受風寒、風熱所引起的感冒、鼻炎、咽炎及過敏等病癥。風熱咳嗽可加大椎穴;風寒咳嗽加風門穴。內傷咳嗽由臟腑失常導致,主要分為痰濕咳嗽和肝火犯肺。痰濕咳嗽可加豐隆穴健脾化痰;陰陵泉健脾利濕。肝火犯肺可加用魚際穴清瀉肺熱;行間穴清瀉肝火。以上證型需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進行。孩子咳嗽原因較多,選穴配穴按摩需經專業中醫師辨證后,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本內容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針灸科 主任醫師 王桂玲審核
更多相關建議:
我們每天都在呼吸,而呼吸是肺的主要功能。如果肺受到外界邪氣的侵擾,或者是內傷蔓延至肺,都會引發咳喘。
如果說懂得中醫經絡的知識,足不出戶,就能輕松將咳喘搞定。那么,該選什么穴位呢?那就是中府穴。中府穴是手太陰肺經上的穴位,具體位置是:在胸前壁外上方,云門穴下1寸,前正中線旁開6寸,平第1肋間隙處。
說得再簡單一點,就是當你兩手叉腰立正,鎖骨外側端下緣的三角窩中心是云門穴,由此窩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條肋骨(平第一肋間隙)處即是本穴。另外,男性取這個穴位時,只要在乳頭外側旁開兩橫指,往上直推三條肋骨處即是本穴(平第一肋間隙)。
好了,位置找到了,就好辦了。那么,中府穴究竟有哪些作用呢?中府穴可宣肺止咳,補益化痰,是治療肺病的要穴,主要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咳嗽、肺結核、胸膜炎、心肌梗死等疾病。按摩時用食指或中指尖點、按、揉。按摩此穴對緩解咳嗽有幫助。飲食宜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多進行戶外運動,增強體質。
如果是小孩子的話,這個穴位按摩也管用,不過小兒咳喘,除了按摩穴位之外,加上食療方會更好。
什么食療方呢?就是百合陳貝燉水梨,這個可以潤肺化痰哦!那這個如何制作呢?沒關系,待我慢慢道來:首先將百合、陳皮、川貝用清水清洗干凈。然后將水梨洗凈、去皮、去心、切片。再接著將以上材料放入燉盅內,加適量水燉3小時后,放入適量冰糖,攪勻即成。這個食療方,可當飯后點心或下午茶食用。
更多相關建議:
五歲以內不要隨便按摩穴位。
更多相關建議:
合谷穴,大椎,天突,還有前胸后背,止咳的穴位都在前胸后背。
更多相關建議:
后背肩甲附近
更多相關建議:
幾:
更多相關建議:
小兒咳嗽,首先要辯證。辯證很關鍵。看看是怎么引起的。之后通過他的癥狀,然后來調理。小兒推拿,你可以看看他那個幾個癥狀。確證之后再來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