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作時機 操作環境 注意觀察
捏脊不光適用于兒童適應癥病期,還可作為日常保健的操作,只要注意控制手法和時間就行,不會形成什么依賴,但也不建議多捏,適宜最好,過滿則溢。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發、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更多相關建議:
預防保健時身體虛弱時孩子生病時以下情況不能捏捏脊要分虛實上捏是補,下捏是清
捏脊是在后背的膀胱經和督脈上操作的
上捏脊是從長強穴(尾骨尖附近)向上捏至大椎穴。督脈主一身之陽氣,督脈上幾個主要穴位都是升陽的穴位。根據經絡按摩“順經為補,逆經為瀉”的原則,順督脈自下而上捏脊的目的是升陽,屬補法。
下捏脊順序跟上捏脊相反,逆瀉督脈,有清熱瀉火通便之效,屬于瀉法,平時多用于實熱癥比如發燒或便秘的治療,極少用于平時保健。
小兒推拿李波2018.12.1
更多相關建議:
在圈圈看來,什么萬能的手法都不能預防包治百病,捏脊這東西,父母還是看孩子年紀和體質采用相對輕柔的手法,平時偶爾捏一兩次,不會有大用,也不會有副作用,孩子真的不舒服生病的,建議還是看醫生。
更多相關建議:
一、不同情況不同對待1、身體健康時2、身體虛弱時3、意外生病時二、小兒捏脊需要注意些什么?1、什么時候要暫緩捏脊?2、捏脊要分虛實
上捏是補,下捏是清,捏脊是在后背的膀胱經和督脈上操作的。
上捏脊是從長強穴(尾骨尖附近)向上捏至大椎穴,順督脈自下而上捏脊的目的是升陽,屬補法。下捏脊順序跟上捏脊相反,逆瀉督脈,有清熱瀉火通便之效,屬于瀉法,平時多用于實熱癥比如發燒或便秘的治療,極少用于平時保健。
更多相關建議:
后背主一身之陽氣,捏脊就像我們種莊稼,收獲這一波,播種下一波之前要翻地,讓土地疏松。我妹妹因兒子早產,體質弱(小名:石頭,現在7歲了),經常給孩子捏脊,竟讓石頭變化無比的大,你一點也看不出他3,4歲時因早產,而體質差的樣子!而且現在還特別愛看書學習,在班里名列前茅。
如果孩子脾胃虛弱,每天捏脊是沒有問題的,如果身體健康,當然不需要天天捏脊,平時注意運動、飲食均衡不過量,孩子自然會健康成長!后背主一身之陽氣,氣血通了百病不生,即使身體有一些小毛病也自然就好了。建議:成年人尤其老年人也要定期捏脊,讓身體健康!
先看看石頭捏脊的收獲:
石頭因早產3,4歲時體弱多病,幼兒園總共連一年也沒去夠,天天都是追著喂飯!
我總結了石頭捏脊后的幾點變化:
第一,脾胃、睡眠有效改善
之前不愛吃飯的問題有效改善,脾胃運化能力慢慢變好,提高睡眠質量,睡前可以使人放松。脾胃和睡覺好了有助于成長!
第二,身高體重變得正常
之前因早產原因總比別的小孩長的慢體重也不達標。通過捏脊加體育運動,合理的飲食,現在身高體重比同齡孩子還高體重還正常!
一般孩子小很難給孩子安排合理的有氧運動,這里分享一個帶孩子有氧運動的方法:
投幣做有氧運動方法,跟孩子相對站立,讓孩子往你口袋里投幣,然后你開始做運動:例如5個深蹲,反過來你在給孩子投幣,讓孩子也做幾個,這樣交替投幣,交替變化運動方式。
第三,捏脊可以疏通背部痛點,解決肝心脾肺腎的問題
捏脊就像每天把種糧食的土地翻一遍,起到疏通作用,可以疏通全身氣血。捏脊中注意背部痛點與相應臟腑的腧穴的位置注意觀察,可以幫助解決相應臟腑問題。
捏脊中后背出現“啪啪”響聲,這是正常的,一定要把這些粘連散開,把淤積捏開,氣血自然暢通。
體質虛弱的孩子每天可以捏9遍!每周3-4次,游戲投幣方式的有氧運動!
提示:
1、體質虛弱的孩子一年四季都可以捏脊。
2、捏的方向根據體質可以從上往下,可以從下往上,可以左上肩開始向右,再回來,一直橫著向下走,一直捏到長強。
3、合理飲食,少食肉蛋奶
4、捏脊最好配合有氧運動,會有奇效!
注:石頭捏脊后我發現了一個更奇怪的現象,不知道是不是捏脊的原因,那就是他每天特別喜歡看書,一個剛上一年級的孩子那么愛看書,除了讀課外書,他現在已經把三年級的語文都弄明白了(我偶然發現他可以輔導我姐姐的孩子學習語文,我姐姐孩子上三年級了)
更多相關建議:
我家櫻桃從出生開始,能趴著的時候我就開始給她捏脊了。小的時候次數少,頻率低,稍微長大一點,大概3個月吧,次數就稍微多一點,每天大概10分鐘左右。不過后來孩子長大了,活動靈活了,經常就翻過來不讓我捏,還有一下就爬走了,都抓不住,慢慢也就不捏了。現在2歲多,她又開始讓捏了,就2.3天捏一次,一次也就捏個3.5下,頻率不算高。
不會有依賴性,反而對孩子有不少好處呢。我覺得我家櫻桃應該算是脾胃比較好的孩子,身體也不錯,長這么大,基本沒有什么不好帶的情況,感覺上跟捏脊有點關系吧。
如果條件允許,還是給孩子捏捏好!加油!希望你能堅持。
更多相關建議:
聽大河的經驗之談,小兒捏脊是個好東西,但是切切不可每日捏脊,多捏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捏脊,也叫捏積。多用于治療小兒疳積等病證。最早見于《肘后備急方》“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從龜尾至頂乃止,未愈更為之。”
最有代表性的首推北京馮氏捏脊(積)。據傳,其全盛時期,每天捏脊人數達到1500人次上世紀五十年代,北京“捏積馮”幾乎家喻戶曉。
民間常見捏脊,大都食指在上,拇指在下。馮氏捏積則手法獨特,拇指在上,其他指頭在下,并且捏拿位于脊柱正中,一般捏脊捏在脊柱兩側。個人體會,馮氏捏積力度夠狠,效果較猛。
后背為人體陽氣所在,督脈總督諸陽,足太陽膀胱經陽氣澎湃。夾脊穴與諸臟腑相連,故五臟六腑之氣均可以調理。所以,通過刺激后背的督脈、夾脊穴、膀胱經,可以迅速鼓動一身陽氣,達到祛濕驅寒,調理臟腑、增強體質的目的。適用于積滯、疳證、疳積、慢性腹瀉、消化不良、厭食、嘔吐、便秘,或肺虛引起的慢性咳嗽、哮喘等。好處的確很多。
但是中醫,講究的是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如果每日進行,則會造成小兒陽氣過旺,會引起便秘、發熱、消瘦、失眠、胃腸功能紊亂,進而造成免疫力下降,極易引發各種疾病。
還有句老話,過猶不及,如果小兒身體健壯,吃嘛嘛香,你勤不著懶不著捏著干嘛呢,打破其陰陽平衡,不捏出病來才怪。
大河告訴你,正確的捏脊數量,如果是疾病治療期,一般每天捏一次,每次可捏5~7遍,連續7天為一療程。休息1天后,再做第二個療程。直至病愈。
如果是日常保健,一周1次即可。切切不可每日捏脊!
如果想學習捏脊的具體手法和秘籍,請關注大河的文章,你想要的都有。
更多相關建議:
小兒捏脊沒必要刻意的強調每天都進行。
捏脊對于小兒的生長發育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但是也沒必要每天都捏脊。首先,捏脊需要在一個輕松愉悅的心情下進行,如果是為了交作業似的每天進行捏脊,那么效果可想而知也是不會很好的。其次,捏脊不僅僅是治療,更是和寶寶交心的過程,用心的去進行操作,肯定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者,捏脊也需要寶寶的配合,如果寶寶某一天不愿意捏脊,也大可暫時停下來。
所以說,并不必去刻意的去在意是不是每天都要捏脊。
更多相關建議:
小兒捏脊確實是一個神奇的方法,我自己的孩子感冒發燒的時候,我給他捏脊,很快就會退燒。平常的時候,每天睡覺之前也是給他捏脊。小孩很舒服,很享受,但是不會有依賴,因為每次只捏3、5分鐘就會睡著。
小兒推拿是中醫的一種保健方式,是我們中華民族遺留下來的優秀保健方法,家長們可以學一點小兒推拿,對孩子對孩子提高免疫力是很有幫助的。
更多相關建議:
關注我,一個健康好習慣,受益終生!我是專業的營養師,我來解答一下您的問題,如果對您有幫助歡迎點贊,評論,轉發讓更多朋友受益。
答:小兒捏脊是不需要每日進行的。小兒有癥狀時應根據醫生建議進行。
①推拿按摩是中醫治療方法之一。
很多朋友自己在家里進行按摩,拔罐等是很常見的事情,不過在這里提醒大家,不管是針灸,按摩,拔罐等都不適合長期進行,兒童的按摩相關也更不適合長期做,偶爾有癥狀了根據寶寶情況,家長輔助按摩。只要是治療方法就有療程,有操作時間,需要按照療程進行操作。
②寶寶皮膚嬌嫩:
寶寶的皮膚和臟器都比較嬌嫩,不能長期給寶寶做按摩,反而容易引起皮膚擦傷,不舒服等不良問題的出現。
③ 從季節角度:
一般冬主收藏,冬天的時候不適宜過度推拿按摩。
④給寶寶正確保健的方法:
我的建議:日常保健,寶媽們還應從寶寶的正確喂養及合理化的輔食添加等方法入手,這樣才能更好的帶著寶寶健康成長。
提醒每一位朋友:合理膳食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基石,但任何食物及營養、生活方式的干預都不能取代醫院醫生的診斷治療及處方建議,為了確保您的健康,提醒所有的朋友在進行任何與疾病相關的治療及干預,請到醫院咨詢專業的醫生及營養師!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