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直腸長度只有12-15cm,但直腸癌病人占到大腸癌一半,我們國家每年新發病例高達20萬人左右。Ⅱ期直腸癌指的是沒有區域淋巴結轉移、也沒有遠處轉移的情況下,腫瘤浸潤深度超過固有肌層到達腹膜臟層、侵犯周圍的器官結構。這么深的浸潤范圍,大多病人大便性狀已有典型改變,如膿血便,因此就診,所以Ⅱ期病人相對還是要多一些。
現代外科學一些整體切除、區域淋巴結清掃等觀念普及、深入,癌癥手術已很規范。直腸癌根治術是指切除直腸腫瘤以及全系膜,如術后影像學看不到腫瘤,切除標本顯微鏡下病理檢查也沒有發現殘留癌細胞,就是R0切除,就是根治術。
根據腫瘤在直腸的部位有兩種治療方式,據肛門口10cm以上為高位直腸癌,治療方案同結腸癌,而距肛門口10cm以內為中低位直腸癌,治療方案與高位直腸癌不同。
Ⅱ期高位直腸癌直接行直腸癌根治術,多經腹、保肛。術后根據脈管/神經浸潤、檢出淋巴結數目、切緣距離等具有高危因素與否以及微衛星不穩定性判斷其復發可能性高低,術后不化療觀察、或單藥化療、或聯合化療。有些年齡超過70歲的患者化療前需權衡利弊,也可考慮術后3月輔助化療。
Ⅱ期中低位可切除的直腸癌標準治療方案推薦術前放化療→直腸癌根治術→術后再輔助化療,手術前后化療時間總共6月,術后一般3周開始了,最遲不要超過8周。Ⅱ期中低位直腸癌術后不分復發高危、復發低危、病人年齡,輔助化療是有利于生存時間的。
如果術后不做化療會怎么樣?以大的數據統計病人2年內復發率要高些。具體到某個人,有人化療不化療都一樣,因為有許多病人化療是無效的,有人不化療可能就虧了,這些病人大多具有腫瘤增殖快(Ki-67指標)、原發灶為T4、微衛星不穩定性低表達等特征。以目前的醫療技術還不能完全區分哪些人化療有益,哪些人無益,所以Ⅱ期直腸癌術后身體狀況還好的情況推薦輔助化療。
我是@劉永毅醫生 ,感謝您的閱讀!
更多相關建議:
52歲患者,女性,因結腸肝曲中分化腺癌(T4N0M0期)做了手術,術后恢復非常好,但卻因為害怕化療騙我說要去其他地方化療,簽字出院。2017年3月,又因為腹痛入院,檢查發現腫瘤復發,胃、十二指腸、腎、輸尿管、肝臟等多處地方侵犯及轉移,估計現在人已經沒了……遠處器官轉移。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以及考慮到術后復發的可能,必須加強手術后的綜合治療,而化療卻是很實用的一種治療手段。很多人害怕化療,只因為害怕化療的副作用。但腸癌的化療,用藥會已經比較規范,對于一些副作用,輔助用藥后也會得到較明顯的改善。我見過那么多的腸癌患者,還沒有哪個說因為難受而挺不過去的。我不建議寄希望于那渺茫的“萬一不復發”。還是那句話:盡人事,聽天意!當下有條件還是建議化療,治療手段都用上了,就算不得,自己也無憾了不是?★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更多相關建議:
從我從事外科多年的工作經驗來說,我還是建議患者要做化療。雖然患者直腸癌根治術后,病理檢查是直腸癌Ⅱ期,簡單來說,就是處于偏早期的中期直腸癌病人,從下圖大家也可以看出,腸癌Ⅱ期的患者五年平均生存率是82%,換句話來說就是近20%的左右患者就是連五年都活不過,為什么呢?
腸癌五年生存率
想來有點癌癥知識的人,都知道,之所以20%左右的直腸癌Ⅱ期患者活不過五年,原因不就是因為腸癌復發或轉移危及生命所致嗎。
雖然對直腸癌Ⅱ期患者,是否需要化療,臨床指南有比較明確的依據,比如有以下任何一種情況的患者稱為高危期患者:
- T4期的腫瘤,腫瘤侵犯腸管全層;
- 腫瘤有穿孔或者術前有腸梗阻;
- 有神經侵犯,血管或者淋巴管侵犯;
- 檢出的淋巴結小于12個;
- 腫瘤細胞為低分化或者未分化。
腸癌分期與轉移情況
對有以上任何一種情況的直腸癌Ⅱ期患者,都建議進行化療,以降低直腸癌復發與遠處轉移風險。而如果沒有上述任何一種情況的直腸癌Ⅱ期患者,臨床指南考慮系低危Ⅱ期的直腸癌患者。
或許是我比較悲觀,如上圖所示,就是所謂直腸癌Ⅰ期的患者,病理分期足夠早了吧,尚且都有近6%的患者生存期無法達到五年,而直腸癌Ⅱ期患者有近20%左右生存期不足五年生存風險因素,難道你就擔心嗎?以下情況,你是否考慮到了:
- 你的直腸癌細胞是不是真的如病理檢查結果提示那樣安份守紀沒有轉移。
- 你的手術醫生的手術操作是否真正做到100%的無瘤技術操作。
- 你的手術醫生是否真正做到100%精準的直腸全系膜切除手術。
- 你的直腸癌細胞是否就一定不存在淋巴結跳躍轉移現象。
- 你的病理醫生檢查結果就一定是100%精準無誤。
如果其中之一出了問題,你覺得你不化療的話,五年后,你是否還有機會來后悔呢?
正如你所言,直腸癌手術后,身體恢復得很好,這說明你身體承受化療是一點問題都沒有,而眾所周知,目前一些好的化療藥的副作用,已經不嚴重了。既然手術都做了,為什么做做化療,來進一步減少自己直腸癌復發與轉移的風險呢?你要是我的親人,我是會建議你化療的。因為我害怕五年后失去你。雖然說即使化療了,生存期也不一定就一定超過五年,但我為你努力過了,我不會后悔!
當然,這僅僅是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具體操作視你真正的病情而定。
更多相關建議:
首先來講,2期直腸癌預后不錯。2期分為2A(T3N0)和2B(T4N0)兩個亞型。沒有淋巴結轉移。2期直腸癌是否化療需要看是否有高危因素。高危因素包括:低分化,術前有梗阻或者穿孔,脈管癌栓,神經侵犯,淋巴結清掃數目少于12個。
2期合并高危因素,建議術后輔助化療。但是,輔助化療方案要結合微衛星穩定狀態。如果是微衛星高不穩定(MSI-H),不需要輔助化療(T3)或者聯合化療(T4伴有高危因素),即靜脈化療聯合口服化療。如果是微衛星穩定,可以單藥口服卡培他濱化療。
直腸解剖結構示意圖
因此,如果2期沒有高危因素,可以不化療,對預后影響不大。但是,建議要定期復查,因為2期腸癌也有復發的風險,只是比三期腸癌風險低一些。如果有高危因素,還是建議化療,至少單藥口服化療,副反應小,同時可以起到降低復發風險的作用。
更多相關建議: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做直腸癌根治,身體恢復得也很好,首先恭喜下,相信你做手術之前醫生應該跟你或者你的家人商量過并確定好治療方案了,二期的,算比較輕的,有關化療還是聽醫生的建議比較好,假如醫生跟你說不用化療,那你只需要保持一個健康樂觀的心態,管住嘴邁開腿,飲食注意點改掉之前的習慣就行了,繼續保持,定期去復查,體檢,應該是沒什么大問題。
化療是個中性詞,有的人就擔心不做化療會不會轉移,復發等…… 但是我覺得你2期,醫生沒有讓你做化療的話,你也應該相信醫生的判斷,畢竟他們是專業的,你不要總是想著沒化療種種負面的情況,要多想點好的,多往好的方面想想,千萬別想不好的,因為想好的不一定來,但是一旦想不好的了,給自己這方面暗示,就很容易怕什么來什么,得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想著它,你把它忘了就好了,而且你做的是根治,你已經好了,你要告訴你自己你現在跟普通人沒區別,現在也是健健康康的,多出去走走,飲食清淡點,閑暇之余在跟朋友出去吃個飯聊個天就可以了。
另外你應該慶幸發現得早,二期真的不算什么,千萬別給自己任何心里負擔,不做化療更是一件好事,化療很痛苦,我直腸癌晚期,做過2次手術 ,8次化療,我也很慶幸自己堅持過來了,并且順利的度過了2年時間,我們都是幸運的,所以不要再想不化療會怎么樣了,你現在恢復那么好,你要想著你已經好了!
最后一定要謹遵醫囑,定時復查!!放松心情!注意飲食!適量運動!健康與你同行!!
更多相關建議:
如果有以上任何一種高危因素,建議二期的直腸癌患者,接受化療,降低復發率和遠處轉移率。
如果腫瘤距離肛門的距離小于10厘米,也就是中低位的直腸癌,術后復發率是比較高的,如果術前沒有做放療,術后要做放療,降低局部復發率。
所以,是否需要化療,都是有循證醫學依據的,請提供詳細的病理結果,看看是不是有高危因素,如果有,建議做化療,降低復發率,提高生存率。
更多相關建議:
這個問題問出來,最主要還是觀念問題。
以前的醫療水平不高,很多癌癥病人到了晚期才治療,錯過最佳手術時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只能用化療,傳統的化療副作用比較大,效果也不好,所以給大家造成了這樣一個印象:化療很痛苦并且沒啥用。
我想說的就是這個觀念,隨著醫學的發展,治療的規范,很多癌癥可以早期發現,得到很好的治療,并且化療藥物的更新,靶向精準治療的進展,藥物副作用大大降低,病人的痛苦也大大減少。所以,建議科學的治療,切不可自行決定要不要化療。
在臨床碰到很多病人,覺得自己挺好了,自行停藥,往往帶來不可逆轉的后果,最后遭罪的還是病人自己。
最后多啰嗦一句:科學治療,多聽聽醫生的建議。
更多相關建議:
2016年4月份在腫瘤舒緩病房見過這樣一位年輕患者。
患者是一位年輕媽媽,僅34歲的年齡,懷孕7個月時查出來乙狀結腸癌。當時為了爭取最快的治療,她在同一天接做了剖宮產手術和乙狀結腸癌根治術兩個手術。手術結束后,兒子被轉去了新生兒重癥監護室,她被轉到了重癥監護室。
術后病理出來,T2N1M0,中分話腺癌。分期不算太晚,也沒有出現淋巴結轉移。當時醫生建議她做6個療程的化療,降低術后復發的幾率,可患者的丈夫非常抗拒,覺得沒有淋巴結轉移就不需要化療,而且也擔心妻子難以承受化療的副作用。患者本人呢,也視化療如豺狼猛虎,不斷詢問醫生如果不化療復發的幾率有多大?如果化療了不復發的幾率又有多大?兩個問題醫生都不敢以100%來回答她,所以猶猶豫豫,她最終也沒接水化療,而是選擇了中醫。
2016年到2018年近兩年的時間里,患者恢復的確實不錯。因為沒有化療,所以她的精神體力在手術后很短時間就恢復了,每一次的復查,就連醫生也覺得她非常幸運。直到2018年底,她因為小便不暢輾轉多家診所治療不見好轉,終在2019年3月份,確認腫瘤復發,而且已經轉移至膀胱。
再次回到醫院,患者表現的非常沮喪,見到醫生的第一句話就是:是因為我沒有化療所以才復發嗎?
這個患者的預后并不太好,腫瘤廣泛轉移,手術已經不可能。身體虛弱,化療也成了禁忌治療。加上她自己整日抑郁寡歡,埋怨丈夫當初不愿意花錢給她化療,忽悠她吃中藥,排小便困難也沒有第一時間帶她去醫院徹底檢查……患者熬了7個多月最終還是過世了。
臨床上有一部分患者不遵醫囑化療,也還是能安然度過術后的十年二十年,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即使按照醫生的建議接受了化療,可最終腫瘤還是復發了。所以,對于你2期的腸癌不接受化療,到底有什么影響,沒有任何一個醫生能給你準確的回答。因為腫瘤的復發受多個因素影響,醫生只從大數據統計出來的結果建議你化療,可最終的醫療決策還是在患者本人。
大數據只適合大部分人,總有一些特例。沒有任何一個醫生能預測未來:做了化療,癌癥不再復發幾率是多少。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奇跡往往發生在極少數人身上!
更多相關建議:
從病理結果來看應該進行3次化療比較保險。
但從腸癌的預后來看,只要經過手術的患者,預后都比較好。不論有無化療,這是我臨床所見。治病應該遵醫囑,聽從醫生的建議,前面手術都做了,錢也花了大部分,不要聽信他人的話,就自行放棄,專業的東西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再挺一挺,吃點苦也沒什么!
不化療也不代表一定會復發,這也很難說。相比于胃癌肯定要安全!我的建議還是應該化療!
更多相關建議:
我去年直腸手術做了,結果是2期A。但病理是‘疑似神經侵犯’(不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寫,有沒有醫生回答我,先謝謝)。于是病理變成了低分化。病床醫生有說不用化療的,有說需要化療的。最后主任說話了,增加一道防線吧,去化療。
歲數大了,就用單藥卡培他濱化療。一直吃了8個療程。這藥是針對腸癌的,有副作用或很輕。病友滿腳起水泡。我手腳沒有起水泡,只是心臟疼和小腹疼和臉手發黑。總算熬過去了,到寫此文快一年半了。幾次復查都正常,萬幸!
過來人勸你聽醫生的,化療一下。去年藥品政府采購了,自己都負擔的起了。我化療一開始一盒卡培他濱365,一個療程7盒,加上各種化驗合計3千多。后來一盒藥27元,合計每次7百多,大大減輕了患者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