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脂包括膽固醇、甘油三酯、類脂(磷脂、糖脂、固醇以及類固醇)。
長時間血脂出現異常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冠心病,腦供血不足,血管性癡呆,嚴重患者可以引起心肌梗死和腦梗死等缺血性腦卒中。
另外血脂異常還和高血壓、糖尿病以及肥胖相關。
血脂在人體內何去何從?
1、甘油三酯:一部分來自食物,消化吸收之后成為血漿脂蛋白的乳糜微粒,一部分則由小腸和肝臟合成,構成脂蛋白進入血漿,為機體提供能量,如此在體內循環。
2、膽固醇:從食物中獲取的膽固醇,在腸道吸收之后合成膽固醇酯,并形成乳糜微粒和低密度脂蛋白,進入血液循環。循環當中的膽固醇參與構成細胞膜,生成維生素D,類固醇激素,存儲在人體組織。沒有被吸收的膽固醇在小腸下段轉化成類固醇隨人們的大便排出體外。
3、還有一部分血脂通過肝臟代謝,通過腎臟排出體外。
血脂異常危害較大,強調預防為主,增加體力勞動,并控制體重,預防肥胖,低脂飲食,戒煙限酒限鹽,必要時使用藥物調節血脂治療。
(本內容僅供參考。)
更多相關建議:
首先,血脂不存在“代謝”這個概念。攝入人體的脂肪可以代謝,血脂只是脂肪在身體中運轉過程的一個名稱,并非獨立物質,因而不存在排出不排出。人體會排出多余的脂類成分,但排出的并非血脂。
基本上,大眾俗知的血脂,也就是膽固醇、甘油三酯等,有幾種方式被清除。被機體利用方面,這里就不講了,只講怎么排出。
甘油三酯——總的來說,甘油三酯并不被排出。如果它不能被分解利用,剩下的惟一途徑就是積聚。所以醫學和營養學建議大家要進行運動鍛煉,因為如果你不把它消耗掉,它就會一直在你的身體里,就算你的三魂七魄離開身體,它也不會離開身體——女朋友要是這么專一該多好。
磷脂——它與甘油三酯一樣“忠心耿耿”,自打進入你的身體,就沒打算要離開。好在,人體利用磷脂的途徑還是很多的,因此其積聚威脅性基本上算是小于甘油三酯,但積聚過多,也會造成疾病,比如鞘磷脂沉積就會造成癡呆。
膽固醇——很多人很怕聽見這個物質的名字。它在體內被清除,只有一個途徑,就是變成膽酸轉入肝代謝,最終由腸道排出體外。
血漿脂蛋白——有兩個途徑被干掉,第一是被單核吞噬細胞;第二,由于它本身含有膽固醇,所以其中的膽固醇會被合成膽汁酸或通過膽汁排出體外,最后由腸道排出體外。
血脂好可怕,趕緊吃個蹄髈壓壓驚吧。
更多相關建議:
很有意思的問題,也代表了很多人對于血脂代謝的一種誤區。
血脂是指血清中所含有的脂質的總稱,一般包括膽固醇、甘油三酯和類脂(磷脂、糖脂、類固醇等),一般與臨床相關度更高的,一般是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這些血脂成分一般以脂蛋白的形式與脂質結合,均勻的溶解在血液中,隨著血液在身體游走,為身體提供營養,同時也完成脂質的相關代謝。
先來說下甘油三酯,血脂中的甘油三酯,主要與兩種脂蛋白結合,一種叫做乳糜微粒,一種叫極低密度脂蛋白,通常人體飲食從腸道吸收的脂質,進入血液后會以乳糜微粒的形成存在,一般在12小時內,都會全部轉化為極低密度脂蛋白,極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成分仍然是甘油三酯,這個極低密度脂蛋白也并不是穩定不變了,而是會進一步的轉化為低密度脂蛋白和其他的脂蛋白成分,這時候,就轉化成了血脂的膽固醇成分,一般低密度脂蛋白中含有的膽固醇成分約占血脂中總膽固醇的60%以上,也是運轉膽固醇為組織細胞提供營養的最重要的脂蛋白。
如果血脂中的甘油三酯水平過高,一般是指極低密度脂蛋白及其殘粒的水平偏高,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出現過多的甘油三酯來不及全部轉化為低密度脂蛋白的情況,這時候,極低密度脂蛋白中甘油三酯的結構就會發生變化,形成β極低密度脂蛋白,這種脂蛋白會導致膽固醇的堆積,對血管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同時,過多的甘油三酯也會在體內形成沉積,特別是負責脂質轉化的肝臟細胞中,更容易形成甘油三酯的聚集,脂肪肝就與長期的甘油三酯水平偏高有著密切的關系。
如果體內的甘油三酯偏高,首先應該通過減重減脂的方式來降低甘油三酯,這就需要我們在生活上避免高脂高糖飲食,同時通過加強運動鍛煉來控制好體脂,這種體脂的控制不僅僅是指減肥成功,更重要的是內臟脂肪比例的降低,比如脂肪肝的恢復等,這些方面做好,才能夠更好的控制好甘油三酯水平。對于重度甘油三酯升高的朋友,可以選擇高純度的魚油制劑,這種制劑能夠促進脂質從腸道的排泄,從而達到降低甘油三酯的效果。
再來說血脂中的膽固醇,前面我們說了,血脂中的膽固醇含量與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密切相關,低密度脂蛋白是轉運肝臟合成的膽固醇到身體各處供身體的組織細胞形成細胞膜以及實現其他生理功能利用的脂蛋白,是對人體非常重要的脂蛋白,但同樣也是對血管粥樣硬化影響最大的脂蛋白。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超標時,身體的細胞用不了那么多的膽固醇,多余的膽固醇就會對血管壁內皮細胞造成炎性反應,導致血管壁內皮細胞受損,過多的脂質就會在受損血管壁內膜下形成沉積,這時候身體會產生應激反應,用高密度脂蛋白來轉運這些多余的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轉化回到肝臟的膽固醇會被肝臟分解代謝,而更多的無法被轉運的膽固醇,則會被巨噬細胞吞噬,最終被氧化,在血管壁下方形成脂質沉積,最終形成動脈的硬化和斑塊問題。
這種已經在血管壁下方的膽固醇物質,通常是無法通過腸道或腎臟排出體外的,更多情況下,我們是通過調節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讓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到一定程度,從而減少血液中的脂質對于血管硬化的破壞作用,研究發現,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到2.1mmol/L以下,動脈血管的斑塊就會停止發展,而如果能夠控制到1.8以下,則能夠更好的減少已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二次發作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這種低密度脂蛋白的調節,并不是通過促進膽固醇的排出來達到的,多數情況下都需要服用相關藥物調節脂質代謝來進行,比如他汀類藥物,就是通過抑制肝臟對于膽固醇的合成,從而達到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總膽固醇的作用;而新型的PCSK9抑制劑,則是通過競爭性的抑制膽固醇與低密度脂蛋白的結合,從而達到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濃度的作用,因此,想要有效的降低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血脂水平,通過想辦法排出往往效果并不一定理想,而通過抑制合成或抑制其脂蛋白結合的方式,降脂效果則往往更加理想,血脂控制也更有保證。
如果您有高血脂問題,想要調控好血脂水平,這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通過嚴格自律的生活調理,加上適當情況下的合理安全用藥來進行血脂的調整,自己想辦法,相促進血液中已經與脂蛋白結合的“脂質”多排出的方法,通常是很難的,也是不靠譜的。
更多相關建議:
1.血脂的形成血脂是指我們血漿(血液成分)里甘油三酯(中性脂肪)、類脂的總稱。我們常說的類脂是指膽固醇,常說的血脂也就是指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甘油三酯的產生:我國主要以谷類、米面為主食,其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進入人體之后經過消化吸收代謝產生糖,因為這種糖的產生刺激機體的胰島素釋放,胰島素可以促進糖轉化為甘油三酯,再加上日常吃下的豬肉、動物肝臟、油炸、高脂肪食物等,進入人體之后的甘油三酯進入血液循環,這樣的方式被我們成為外源性甘油三酯(從外界得到)。有外源性的供給,就會有內源性的產生(自身產生),肝臟和小腸是內源性甘油三酯產生的場所,主要是肝臟的合成功能(能力最強),但是不儲備甘油三酯,合成以后直接送入血液里,其他的像皮下脂肪也可以合成甘油三酯。膽固醇的產生:膽固醇雖然也可以經過食物攝入的轉化,但是主要靠自身的合成。肝臟是膽固醇的重要合成器官,身體內的糖分解,和食物以及自身脂肪的分解產物都可以合成膽固醇,所以,假如我們當天沒有吃膽固醇,身體內儲備的糖和脂肪也能自行合成,所以身體一般不會缺乏膽固醇。2.血脂對于身體有什么作用?3.身體血脂是怎么出去的?一方面是上面提到的參與了機體的生物膜構成,以及激素的合成;再者血脂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這些甘油和脂肪酸分解后可以提供能量給身體用來消耗,同時脂肪酸經過合成后轉變成膽汁。膽汁存在于我們膽囊內,由肝臟合成,每天產生的膽汁約1000ml左右,里面含有少量的膽汁酸、膽固醇,經過腸道對食物的消化(主要是對脂類食物),最終隨著食糜殘渣排出體外。最后小結:人體的血脂可以為身體提供必不可少的組成成分,同時生命活動的過程也會消耗部分血脂;再多的就會被過剩儲存,長期對身體產生傷害,血脂并不壞,只是多了就變成了傷害。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贊、點個關注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更多相關建議:
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甘油三酯是人體儲存能量的重要方式,人體多余的熱量都通過甘油三酯囤積起來,肥胖者的肚皮皮下組織以及腸系膜就儲存著大量的甘油三酯。甘油三酯也與心腦血管疾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所以說甘油三酯是通過被人體消耗而消耗,并不是通過排泄而消耗。所以說膽固醇的消耗有兩種途徑,一種是被人體利于消耗、另一種是經過腸道排泄。如何控制高血脂?1.飲食控制:血脂偏高主要受生活方式影響,不科學的飲食和缺乏體育運動是導致血脂異常的重要原因,所以飲食上要控制飯量,避免油膩,多吃蔬果,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鹽少油,控糖限酒。2.加強運動:飲食是為了控制血脂來源,運動是增加血脂的消耗,只有飲食和運動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燃燒多余的脂肪。3.藥物治療: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是他汀類調脂藥物以及貝特類調脂藥物。他汀類調脂藥物具有降低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的作用,但主要作用為降低膽固醇;貝特類藥物主要作用則是降低甘油三酯。
總結一下:
血脂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發生發展中最主要的致病性危險因素之一,控制血脂一方面要通過飲食是控制血脂來源,另一方面通過運動是增加血脂的消耗,只有飲食和運動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燃燒多余的脂。另外,還可以借助調脂藥物來協助控制血脂,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更多相關建議: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在很多人的認識中,血脂是從日常飲食中獲得的,它應當像食物消化經機體代謝后再排出體外,然而事實卻是,血脂中的各種成分大部分并非直接來源于食物,而是由機體合成的,合成的主要器官是肝臟,而大部分的血脂成分是不能被排出體外的,那么它們去了哪里呢?
以大家最為熟悉的甘油三酯為例,它實際上是由肝臟將食物中的脂肪酸與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的葡萄糖再經分解代謝后產生的甘油合成而來,作為一種能量物質甘油三酯被機體利用維持生理活動,用不了過剩的甘油三酯一是被肝臟貯存起來,二是貯存在了皮下,這也是脂肪肝和肥胖發生的原因。所以,甘油三脂升高的人一是注意調整飲食結構,減少甘油三酯的合成,二是增加機休對甘油三酯的利用,避免積存在肝臟導致脂肪肝以及減少皮下沉積避免肥胖。
此外血脂中的膽固醇也是一樣,它不僅是形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合成膽汁酸、維生素D以及各種激素的原料,多余的膽固醇也很少會直接排出體外,大部分會隨膽汁積存的膽囊中,成為形成膽結石的一個主要原因。特別是膽固醇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作為一種將脂肪運送進血管內皮的運輸工具,會把更多的脂肪運送進血管內皮中,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的形成,給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埋下隱患。所以,血脂升高的人一定要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將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圍內,避免血管病變的發生。
那么,血脂各項的正常值是多少呢?
- 總膽固醇正常值:小于5.17mmol/L
- 甘油三酯正常值:小于1.7mmol/L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正常值:小于3.37mmol/L;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控制目標:小于1.8mmol/L
-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正常值:大于1.04mmol/L
要想把血脂控制在正常水平,除了上述說到的合理飲食減少合成,多做運動增加利用之外,更重要的是維持肝臟的正常功能,而最常見的導致肝臟受損的生活習慣是:長期飲酒不加節制,肝細胞受損后各種脂肪的合成代謝增強;作息紊亂長期熬夜,因為機體的脂肪合成在夜間最為活躍,不安時休息將促進脂肪的合成導致血脂的升高。
總之,血脂中的各種成分幾乎不能機體排出體外,而是以過量積存、過度發揮功能給機體帶來不良影響,只有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才是維持其正常水平的有效措施。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并留言,一起這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不同的脂蛋白,不同運輸作用
血液當中存在不同類型的脂蛋白,其功能是負責運輸不同類型的脂質。一般,我們使用超速離心法可以將血液中的不同脂蛋白給區分開來,主要有四種:
- 乳糜微粒(CM):主要負責轉運外源性的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簡單來說,所謂“外源性”可以理解為通過食物吃進來的,乳糜微粒主要的作用就是將小腸吸收進來的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給運輸到身體中的其他組織中去,比如,將甘油三酯儲存到脂肪組織中去,將膽固醇運送到肝臟中去。
- 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主要負責轉運內源性的甘油三酯。比如,肝臟當中會合成產生很多內源性的甘油三酯,有一些可能是糖類物質轉化過來的,然后極低密度脂蛋白就會將這些由肝臟合成的內源性甘油三酯給運送到脂肪組織中去儲存起來。
- 低密度脂蛋白(LDL):主要負責將肝臟自身合成的內源性膽固醇給轉運到肝外去,過多的膽固醇存在于血液中,就有可能損傷血管并沉積于血管內膜中,因此,在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當中,被認為是“壞膽固醇”(水平越低,越好)。
- 高密度脂蛋白(HDL):主要負責將肝外的膽固醇給轉運回肝臟中,進行再處理和代謝。簡單來說,就是將在外面可能“惹麻煩”的膽固醇給回收回去重新加工,因此,在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當中,被認為是“好膽固醇”(水平越高,越好)。
不同的脂質,有不同的作用
不論是甘油三酯還是膽固醇,它們都是機體當中很重要的物質,沒有它們,我們的生命活動就無法繼續,所以它們并非“廢物”,不要以為它們是只會讓血脂升高的“壞家伙”:
- 甘油三酯:由于甘油三酯具有非常獨特的屬性,因此,它是機體供能和儲能的主要物質。1g甘油三酯徹底氧化之后,可以產生38kJ的能量;而1g碳水化合物或1g蛋白質的徹底氧化,只能產生17kJ的能量。并且,作為脂質,甘油三酯疏水,儲存時不帶水分,因此,體積很小。當我們處于禁食、饑餓或交感神經興奮(運動)的狀態,身體就會動員脂肪來供能,這就是大家所理解的“燃脂”,所以,運動鍛煉和飲食控制能夠減肥。試想一下,如果身體內沒有甘油三酯,那么,我們幾乎無法耐受饑餓狀態。
- 膽固醇:人體的大腦有2%的重量是膽固醇組成的,腎上腺、卵巢等類固醇激素分泌腺體中膽固醇的含量約1%~5%,每100g肝臟組織當中膽固醇約占500mg,每100g肌肉組織中膽固醇約占200mg。膽固醇是細胞膜的基本結構成分,并且能夠轉化為一些重要的細胞信號傳導物質,比如類固醇激素。所以說,身體沒有了膽固醇,我們是無法生存的。有人會問了,由高密度脂蛋白運輸回肝臟的膽固醇去哪兒了呢?其實,膽固醇有一部分可以排出體外的。由于膽固醇的結構無法讓其被完全分解掉,因此,膽固醇在肝臟內轉化為膽汁酸,隨膽汁一起排出體外,并且這一過程還協助了人體的消化吸收作用。
所以,人體既不能缺了甘油三酯,也不能少了膽固醇!在任何時候,我們的身體里面都必然會存在大量的甘油三酯和膽固醇,而不可能將其全部“排出去”!那么,血脂高了,該怎么辦呢?首先,應該通過生活方式來調節血脂水平,比如飲食調節還有運動鍛煉;如果光通過生活方式的調節不足以將血脂控制好,還需要使用降脂藥物。最常用的他汀類藥物,其作用機理并非促進膽固醇“排出體外”,而是減少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
好的,關注“家有好醫趙博士”,請把這些醫學小知識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
更多相關建議:
血脂是怎樣從身體里排出?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許多人都想知道血脂高了不好在哪里,血脂高了會有什么不好,提問者想知道血脂怎么排出來的。我們一一來解答。
首先我們說的血脂到底是什么呢?
血脂是血漿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類脂(磷脂、糖脂、固醇、類固醇)的總稱,廣泛存在于人體中。它們是生命細胞的基礎代謝必需物質。一般說來,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參與人體內能量代謝,而膽固醇則主要用于合成細胞漿膜、類固醇激素和膽汁酸。
上面說到血脂主要是甘油三酯和膽固醇,那它們是怎么排出來的呢?
- 甘油三酯 首先食物中的油脂和脂肪在小腸中消化吸收通過乳糜微粒經淋巴循環至血管中,其次脂肪組織中一部分甘油三酯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在肝臟的作用下合成為甘油三酯、肝臟中一些糖類轉換為甘油三酯二者一起通過極低密度脂蛋白裝運至血管中。血管中的甘油三酯一部分被血管壁細胞水解為甘油和游離脂肪酸,再被組織細胞氧化分解為能量被人體應用;還有一部分被肝臟轉化為糖類物質,少部分的糖類也可以被人體應用。
- 膽固醇 首先食物被小腸吸收一部分轉為膽固醇,肝臟和小腸細胞自身合成一些膽固醇,轉運到血管中,然后血管中的膽固醇一部分通過低密度脂蛋白被組織細胞利用合成為生物膜、部分激素、維生素D3等,還有一部分被高密度脂蛋白轉移到肝臟加工成膽汁酸排出體外。
總結:當大量進食油脂和脂肪超過以上循環的運轉,大部分沉積在肝臟中導致脂肪肝的出現,還有些轉為過量的糖類,也會導致高血糖的出現,還有大部分沉積在體內導致肥胖。
更多相關建議: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
更多相關建議:
如果血脂比較高,可以口服降脂的藥物。服用藥物以后,隨著藥物的作用,體內的甘油三酯,膽固醇會分解,從大小便排出。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平時多喝水,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適當進行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