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民間小故事說:“曬太陽不但能治病,還能治大病”,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在清朝道光年間,有一個號“天休子”的神秘人,寫了一本《修昆侖證驗》的書,書中說:
這大概意思也就是說在三伏當天的日巳、午、未時,赤身在烈日中曬太陽可以對上述的疾病有幫助,不但對陳年舊疾有好處,還對新病康復也有幫助,而且就算女人的例假期間也可以曬。曬的時候不要遮蓋衣物,要把皮膚漏出來。
后面一句可能是因為曬得大汗淋漓,汗水蒸發所以不會覺得熱,反而覺得清爽的意思。
而這里的其實也說了關于題主所問的曬背的時間—“日巳、午、未時”,對應現在的的時間就是:9點~11是巳時,中午11點~1點是午時、1點~3點是未時。
曬太陽的真的如上述所說的那樣厲害嗎?在我看來想要通過曬太陽達到對疾病的治愈根除有些夸大了,但若是說有好處那倒也是能說得過去,這曬太陽對我們具體有什么好處呢?
給背曬太陽的好處
我們看到歐美國沙灘上經常會有人曬日光浴,其實我們國家也有人曬,就是田地里勞作的農民伯伯,每天弓著背在田間地頭的勞作,在干活的時候順便就在曬背。這田地里干活的人身體素質相比健身房的可要強壯不少。
從中醫上來說曬背可以補陽氣,后背有兩條大的經絡:
現在的人勞作都穿著厚厚的工作服,要么就是在機器的操作室里,要么就是在工廠里,還有一些在辦公室里,很少能夠曬到太陽。后背涼颼颼的,有的還要吹空調,這些對我們的陽氣是有損耗的。若陽氣不足,我們就容易生病,所以經常走出去曬曬太陽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很有必要的。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說,也是主張要多曬太陽的:
- 陽光是最好的維生素“活化劑”,曬太陽能加快血液循環、促進鈣質吸收,這點是被公認的最大好處;
- 曬太陽能夠刺激多巴胺的生成,讓我們心情愉悅,同時還能降低近視的風險;
- 預防骨質疏松,曬太陽有利于人體生成維生素D,促進對鈣、磷的吸收和利用,降低骨質疏松的風險,所以中老年人更是要多曬太陽。
- 因為維生素含量低的人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高,所以適當曬太陽讓身體生成更多的維生素D,能保護我們的血管健康。
- 研究發現,體內睪丸激素水平會隨著維生素D含量的波動而變化,每天曬太陽1小時,體內睪丸激素可增加69%。
- 研究表明,接受日照時間長地區的人,患乳腺癌、胰腺癌和卵巢癌的比率明顯降低。
這么總結來曬太陽還真是好處多多,是不是想要迫不及待地馬上就沖出去感受一波太陽的炙烤,先別急,想要曬太陽,以下幾點您還需要了解一下: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曬太陽:
- 紫外線過敏的人,太陽太大都要全副武裝,肯定不適合曬;
- 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人應該需要小心,暴曬對這些基礎疾病可能會有影響,謹防意外發生;
- 剛喝完酒的人也不宜曬太陽。
- 年齡大的老人和孕婦曬太陽也要當心,最好有家人陪同,出現不適就馬上轉到陰涼處;
- 頭部就好有遮擋,直接曬到頭部容易導致中暑,可以拿書本或者帽子遮擋;
- 剛吃完飯不要馬上就去炙烤;
- 曬完太陽最好先在通風陰涼處緩沖,避免直接進入空調房、或者直接沖冷水;
給你一些曬背的建議:
- 對于不經常曬太陽的人來說,不要輕易去挑戰中午中午11點~1點熾熱的太陽,可以從早上或者下午的,早上和下午稍弱的太陽更適合你;
- 曬太陽的時候男性脫去上衣,女性可以穿個小肚兜,趴在太陽椅或者瑜伽墊上,讓自己的背部充分暴露在太陽下。
- 紫外線太強的地區建議涂抹防曬霜;
- 曬太陽前或者途中以及曬太陽后補充適當的水分;
- 保護好我們的頭部,不要讓頭部直接暴曬太陽;
- 曬背可能會導致皮膚曬傷,所以不要曬太長的時間,20分鐘左右最為適宜,當然根據自己的情況適當調節。
如果您不小心被曬傷了可能會變得像煮熟的大蝦,還會起水泡,皮膚跟衣服碰到都會很疼,還會感覺很癢。可以嘗試涂一些蘆薈膠來緩解,當然如果起水泡你可能得去醫院處理,避免感染,一般的曬傷則需要休息一段時間來緩解。所以不要貪多,一次曬太多時間喲!
總結
一天中早上9點~11,中午11點~1點、下午1點~3點都是曬背補陽氣的好時段,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以及當地情況進行選擇,一般來說選擇早上和下午兩個時間段相對比較溫和溫煦的太陽會比較舒服一些,如果您平時也曬得比較多,不妨接受中午11點~1點陽氣最盛的太陽來炙烤。
好了關于曬背的問題就跟您分享這些啦!感謝您的閱讀,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一些幫助,如果覺得還不錯的話請給我點個贊再分享出,要是還能給我個關注的話我認為一定是對我最大的支持了,謝謝!
更多相關建議:
大家都知道人體臟腑功能的正常發揮是靠陽氣來支撐的,陽氣充盈的話,人體對抗疾病的能力就強大,陽氣虛弱的話,人體對抗疾病的能力也就相應虛弱了,陽氣一虛,各種疾病紛至沓來,那么,這時該怎么辦呢?有沒有最簡單最有效補充陽氣的方法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曬背了。 曬背既簡單又有效,而且不用掛號,不用排隊,更不用花錢,對于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何樂而不為呢? 曬背能起到補充陽氣的作用,首先曬背有助于鈣的吸收、合成,能夠預防骨質疏松。現代醫學證實人體的背部皮下蘊藏著大量的免疫細胞,通過曬背可以激活這些免疫細胞,達到疏通經絡、流暢氣血、調和臟腑、祛寒止痛的功效。 其次曬背有助于調和氣血。人體腹為陰,背為陽,背部分布的基本都是人體的陽經,很多經脈和穴位都在后背,背部養好不但能提升陽氣,而且能使氣血通暢,所以說曬背的話能起到調理臟腑氣血的作用。 最后,曬背還能疏通背部經絡,對心肺大有裨益。清代曾有人指出,“背為陽,心肺主之”,人體背部是穴位是溝通體內外環境的通道。寒冷的刺激可通過這些穴位影響肌肉、骨骼和內臟的功能,使人患病。老年人臟器老化,陽氣衰弱,正應該經常性的曬背,以增加陽氣。 科學研究也表明,陽光中的紫外線能促進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生成前維生素D3,再依靠皮膚溫度轉化為維生素D3,再由淋巴等轉運吸收入血中,再經肝和腎中羥化酶的作用生成活性維生素D,活性維生素D可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促進骨的形成,有防治骨質疏松的作用,而且陽光中的紅外線可透過皮膚到皮下組織,起到加溫的作用,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和全身的新陳代謝。 曬背的好處多多,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隔著玻璃曬,因為玻璃會反射紫外線,隔著玻璃就只是照太陽光,而不是照紫外線了。所以我們曬背的時候可以選擇11點到13點這個時間段,找一處太陽直射的地方,讓陽光直射背部,時間長短自己掌握,以舒適為宜。 陽虛的你,還不快過來曬曬背,可再不要浪費這么好的陽光了。
更多相關建議:
我習慣在上午9點到10點之間,坐在陽臺上,泡好一杯淡茶檸檬水備用。打開玻璃窗讓陽光直射到后背上,一般曬不超過一小時。曬完后全身暖陽陽的,出了一身微汗,霎時滿身心境酣暢,心情愉悅。
上午8點到10點曬后背是最佳時間,此時日光以有益的紫外線A光束為主,可使人體產生維生素D,從而增強人體免疫系統的抗癆勞能力,同時也可防止骨質疏松。
腹為陰,背為陽。人體陽經多行于背部,并且后背督脈總管著一身的陽氣。從而堅持每天曬后背是天然不花錢的補陽氣藥。
曬后背,除了了補陽還能驅除了脾胃冷氣,有助改善消化功能。同時提高人體免疫力,可預防呼吸道感染疾病。
總之:太陽是個寶,曬曬身體好。
我們要堅持。
更多相關建議:
人每天多曬太陽是有好處!
傳統中醫認為可補陽氣,西醫認為可補維生素D,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讓骨質密度提高,減少骨質疏松。中醫西醫異曲同工,并不矛盾。
曬太陽補陽氣,主要是曬后背。因為后背有督脈,督脈被稱為“陽氣之海”。
見下圖↓
歐美洲人喜歡到海邊沙灘上曬太陽,他們叫“裸曬”,實際上他們曬太陽的方法非常正確的。
因為督脈號稱人體“一號線”,這條線還很長,如果穿著衣服曬太陽的效果就比較差。(但是裸露后背曬太陽很容易被人批評,畢竟不夠雅觀)。
同樣的道理,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也需要裸露皮膚與太陽光直接接觸。隔著玻璃或者穿著的衣服多,這樣曬太陽就補充不了維生素D或者效果較差。
幾點鐘曬太陽合適呢?
冬天中午1~2點陽光較好,曬太陽合適。
夏天上午10點之前,下午5點之后,此時陽光紫外線不會太強也不算弱,這時候大家曬太陽比較合適。
曬太陽注意幾件事:
1.夏天陽光紫外線夠強烈時,需要涂抹防曬霜,否則會增加皮膚癌的發病風險。
2.曬太陽會讓體溫上升,感覺熱。曬完太陽后需要及時補充水分。
3.曬太陽不要曬臉,太陽藍光對眼睛有傷害,可以戴墨鏡。尤其是小孩子視網膜發育不完善,建議給寶寶要戴上帽子再曬太陽。
4.曬太陽不需要每天時間很長,體表暴露面積達到1/3只需要曬5~6分鐘就可以。如果穿著衣服曬太陽,則時間應延長到20~30分鐘才行。
5.皮膚較黑的人,黑色素影響維生素D的轉化,時間應該比白皮膚的人延長一倍。
6.冬天冷,不穿衣服肯定不行。紅衣服有利于輻射長波,且能消滅殺傷力很強的短波紫外線。
如有其他疑問,歡迎來聊哦~
更多相關建議:
有太陽春秋天上午九點一一10點。夏天上午7點一一8點。冬天11點一一12點。個人經驗感覺。上午曬背,下午曬腹。
更多相關建議:
現在大家在室內生活工作時間過久,很少見到太陽,尤其是在商務樓里工作的朋友,有時幾天都曬不到太陽,以至于導致我們陽氣不足。中醫講背為陽,腹為陰,太陽為陽,那我們就要曬后背,那么幾點曬后背對身體好呢?被我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影長大于身高,就可以出來曬太陽
更多相關建議:
冬天天氣寒冷,寒為陰邪,最易傷人陽氣,平素陽虛的人畏寒、四肢不溫等癥狀會表現得更加明顯,因而人們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或體虛多病的人都喜歡在陽臺上或室外避風的地方曬曬太陽,既溫暖又補陽。那什么時間曬背最好呢?
以身體部位來說,背為陽,腹為陰,太陽經行身之背,背部的督脈有總督一身陽經的作用,十二經脈中的手足三陽經脈均匯于督脈,且督脈入絡于腎,經常曬背是補陽氣的方法之一。
以晝夜來說,晝為陽,夜為陰;以上午和下午來說,上午為陽中之陽,下午為陽中之陰。萬物生長靠太陽,常曬太陽能夠溫暖身體,激發和推動各臟腑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所以說什么時間曬太陽都有補陽氣的作用,但上午補陽氣效果更好。午時(11點到13點)陽氣最盛,這個時間曬背,對陽虛的人群來說補陽效果最好。但是健康人這個時間段曬背,氣溫較高、日照強烈,反而會出現燥熱等不舒服的感覺,比較舒服的時間是9到11點之間。曬背作為養生的方法,要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和時間安排靈活掌握,但一般以上午為好。
頭為諸陽之會,手三陽經脈由手走頭,足三陽經脈由足走頭,曬太陽時盡量不要戴帽子,日光刺眼可以戴個墨鏡。
冬季曬太陽時不要隔著玻璃,要讓日光直接照曬;長時間曬太陽可能會出汗,可以隨時喝點茶水補充水分或者掌握好時間,微汗或身體覺得溫暖即止;曬太陽時會感覺氣溫較高,離開日曬時要注意保暖,及時增添衣物,避免感冒。
更多相關建議:
通常建議在早晨八九點迎著太陽做八段錦的鍛煉或其他運動方式活動開。待全身氣血活動開以后,可在上午十點曬背,因為此時的陽光熱力穿透性強效果好一些。曬背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個小時為宜。通過八段錦和曬背,可以順利打通任督二脈,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
幾點鐘曬太陽合適呢?
冬天中午1~2點陽光較好,曬太陽合適。
夏天上午10點之前,下午5點之后,此時陽光紫外線不會太強也不算弱,這時候大家曬太陽比較合適。
曬太陽注意幾件事
1.夏天陽光紫外線夠強烈時,需要涂抹防曬霜,否則會增加皮膚癌的發病風險。
2.曬太陽會讓體溫上升,感覺熱。曬完太陽后需要及時補充水分。
3.曬太陽不要曬臉,太陽藍光對眼睛有傷害,可以戴墨鏡。尤其是小孩子視網膜發育不完善,建議給寶寶要戴上帽子再曬太陽。
4.曬太陽不需要每天時間很長,體表暴露面積達到1/3只需要曬5~6分鐘就可以。如果穿著衣服曬太陽,則時間應延長到20~30分鐘才行。
5.皮膚較黑的人,黑色素影響維生素D的轉化,時間應該比白皮膚的人延長一倍。
6.冬天冷,不穿衣服肯定不行。紅衣服有利于輻射長波,且能消滅殺傷力很強的短波紫外線。
更多相關建議:
巳時曬背較好,巳時是九點至十一點,太陽光線足穿透力強,此時太陽經脈得太陽光線氣血循環加快,補陽氣效果最好!
更多相關建議:
在中醫古籍中確實有關于曬后背,補陽氣的說法。最好是曬早晨9~10點鐘的太陽,因為9~10點鐘的太陽是從不斷升起的過程,9點之前太陽剛升起來陽光不是很足,曬得意義不是很大。另外起床后在上午的階段身體也是不斷升發。中醫講究人與自然天人合一,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在農村經常會看到老頭老太太拿著小椅子,找個墻角曬太陽的情況,他們一般年紀都比較大,身體也很好,一般沒有這樣那樣的身體問題,可能的原因就是他們生活比較規律,遵循自然道法。
《黃帝內經·素問》道:“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這充分說明陽氣的功能主要有溫煦機體,抵御外邪。可見人的體溫和抗病能力與陽光緊密相關。
在《皇帝內經》中也有“背為陽”的說法,現代醫學的研究證實,人的后背皮下蘊藏著大量的免疫細胞,通過曬太陽可以激活免疫細胞,增強免疫力。另外通過曬背可以輔助鈣的吸收、合成,還能夠達到補陽氣、疏通經絡、調和臟腑、祛寒止痛的作用。
曬后背除了補陽氣之外還可以調氣血。中醫認為人體背為陽,腹為陰。人體的督脈、足太陽膀胱經都分布在后背。曬這些穴位能起到調理臟腑氣血的作用。增強陽氣可以提高我們抵御外邪的抵抗力,增強我們人體的免疫力。
在背部的諸多穴位中督脈位于背的正中線上,能夠收到陽光的濡養,使身體調達順暢。經常曬曬背還能強壯心肺功能。
除此之外要想補陽氣,還可以適量的運動,每天走一走,適量飲食,最重要的是保持情緒舒暢,不要出現大喜大悲的情緒。這樣情緒大的起伏對身體不利。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專業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