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一名內科醫生,高血壓可以說是非常常見的疾病了,那到底高血壓的預后怎么樣呢,其實我覺得主要還是看個人,因為在醫學上也沒有答案說得了高血壓就一定比沒高血壓壽命短,像35歲高血壓屬于中青年高血壓,今天我就來談談我的看法。一、中青年高血壓有何特點?①根據流行病學的資料表明,中大家好,我是一名內科醫生,高血壓可以說是非常常見的疾病了,那到底高血壓的預后怎么樣呢,其實我覺得主要還是看個人,因為在醫學上也沒有答案說得了高血壓就一定比沒高血壓壽命短,像35歲高血壓屬于中青年高血壓,今天我就來談談我的看法。一、中青年高血壓有何特點?2億左右,近10年高血壓發病開始呈年輕化的趨勢,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占全部高血壓患者的34%,它的增高趨勢比老年人更為明顯。無臨床癥狀或癥狀不明顯的臨界高血壓為多,很多人都是體檢或者無意間發現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中青年普遍存在工作壓力大、勞動時間長、精神緊張等因素,所致他們的血壓無明顯的規律可言。舒張壓增高為主,而收縮壓呢一般是正常或者輕度升高,所以總體來看,脈壓差是不大的。中青年由于血管條件還不錯,大動脈彈性好,可以緩解動脈壁的壓力,這也是他們收縮壓不高的原因之一,然而不良的生活方式(吸煙、飲酒、熬夜、精神壓力大等等)會使得交感神經系統經常維持較為興奮的狀態,這時候兒茶酚胺等內分泌因子持續增高,直接或者間接的使中小動脈血管收縮,而外周阻力未減輕血壓升高,這也正是舒張壓容易升高的原因。性別上來看,像中青年高血壓還是以男性居多,原因可能與男性的不良生活方式(吸煙、飲酒、高鹽飲食、缺乏運動、肥胖、壓力大等有關)女性偏少,可能與女性體內雌激素調節體內脂肪代謝、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應激及機械損傷所致的血管內膜增值有關。呈隱蔽性,常無癥狀,由于年輕,很多人缺乏健康理念,覺得沒有不適就不去管它,即使用藥,很多人也依從性差,難以長期堅持,容易導致高血壓的治療、控制不理想。二、中青年高血壓該做何應對?①加強健康宣教,正是因為很多在早期并無不適,所以很多人不重視,那么這種錯誤的觀念一定要糾正過來,在首次就診時要完善實驗室、影像學檢查,因為這類人群高血壓的發生很多都與遺傳因素有關,同時也可以排除繼發性高血壓。②前面我也講到,高血壓是多因素作用和影響的結果,不論有無臨床癥狀,都應把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同時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積極戒煙、減輕體重、少喝酒、低鹽低脂飲食,如果壓力比較大或者精神比較緊張,需適當的調整心態,避免不良情緒。③由于很多中青年高血壓患者有抽煙、應酬、飲酒等生活方式,這種情況下非常容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所以對于血脂、血糖、尿酸的宣教一定要到位,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和病死率,關于具體的血壓用藥上,主要還是強調個體化+小劑量的用藥方式,結合具體病情、病理生理改變、藥物不良反應、年齡等綜合評估、選擇、調整。三、綜合總結如果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的,那及時糾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果檢查后考慮是繼發性因素導致的(嗜鉻細胞瘤、醛固酮增多癥等),那及時解除誘因血壓很可能不用服用藥物就恢復正常;如果排除以上因素,血壓仍處于升高的水平,那就配合治療以把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這樣就可以降低高血壓對靶器官的損害,減少對動脈內皮的破壞,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那和正常人比起來其實是沒什么差距的,所以最最關鍵的還是要重視它,解決它。作者寄語:每天都會抽出一點時間為大家進行健康科普,如仍有疑問,可以評論區留言,歡迎大家關注、轉發,如果有幫助,就幫我點個贊,謝謝大家支持!參考文獻:
1、劉國紅.老年與中青年高血壓特點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06,22(12):1466.
2、鄭海燕.中青年人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即臨床分析(J).中外醫療2011(20):60.
3、劉力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43.
更多相關建議:
上午門診來了一個患者30來歲,男性患者,我問:什么情況?這么年輕,在肺炎時期還跑出來看病?我一看個人信息:34歲,男性,張某某。張先生說:最近發現血壓高,170/110,看網上說,高血壓會影響壽命,這幾天都沒睡好,太害怕了。本來想著等疫情過后再來看病,可是這幾天都擔心的沒法睡覺,為什么很多人,都沒有發現自己是高血壓?沒有發現不代表沒有危害,沒有癥狀不代表沒有傷害:早發現早治療早管理,就和正常人一樣:張先生問:那現在怎么辦?
第一、這么高的血壓肯定需要吃降壓藥了,先吃一種試試看,1-2周如果能正常,那就先吃著,如果2周后還是高,那再考慮要不要加藥,聯合降壓。
第二、降壓藥只是降壓的一個辦法,還必須堅持健康生活方式:遠離煙酒,堅持低鹽低油低糖飲食,堅持運動,控制體重,減少熬夜,保證睡眠,開開心心。這是降壓的另一個方法,所以,降壓不能全部依靠降壓藥。
第三、除了吃藥和健康生活,一定要養成測量血壓的習慣,因為我說了血壓不能靠感覺,我們的感覺常常會欺騙我們,血壓必須靠測量,只有測量我們才知道我們的血壓高還是低,還是正常。
只有準確按時測量血壓,我們才能更好的管理好血壓;
只有管理好我們的血壓,我們才能有效預防高血壓并發癥!
【心血管王醫生版權】
更多相關建議:
我們是醫生,不是道士!沒學過占卜這門手藝,無法給出具體的答案。但高血壓患者的生命受到影響是可以肯定的,要知道任何疾病都會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進而縮短其生命長度,區別只在于多少,而高血壓自然不會例外。但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其本身對生命威脅并不算太高,確診后即使不采取任何措施,短期
我們是醫生,不是道士!
沒學過占卜這門手藝,無法給出具體的答案。
但高血壓患者的生命受到影響是可以肯定的,要知道任何疾病都會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進而縮短其生命長度,區別只在于多少,而高血壓自然不會例外。但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其本身對生命威脅并不算太高,確診后即使不采取任何措施,短期內也不會有太大危險,其可怕之處在于誘發的相關疾病:各種血壓疾病、功能性障礙,甚至導致嚴重的心血管疾病等,危及生命。
35歲的高血壓?
在高血壓群體里,35歲的年紀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是最普遍的病例,此類患者往往都處于壯年,平時經常需要加班應酬、生活壓力也比較大、更是經常吃快餐,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誘發原因,因此患有高血壓絕不冤枉。
如果患者符合我上述所說的誘因,那么在剛剛確診的早期,并不需要服用降壓藥,只需要改變生活飲食習慣、戒煙戒酒、早睡早起、適量運動,絕大多數患者可以使血壓自然下降,恢復以往的健康,不會影響自己的生命長度
如果患者堅持3個月,血壓偏高的情況還沒有得到明顯改善,那么不管愿不愿意,都必須開始服用降壓藥來穩定血壓了,藥物的選擇絕對不能道聽途說,因為降壓藥的類型較多,每一種都有獨特的適應癥及禁忌癥,藥物應用不合理,別說降低血壓了,很可能會導致其他更可怕的后果。
有沒有頸部異常?
近十幾年間,各類慢性疾病都呈低齡化趨勢,這不僅僅是飲食結構變化的“功勞”,更離不開生活習慣的改變。而手機功能的日益豐富、無紙化作業的推行,人們的頸椎、腰椎受到了嚴峻的考驗,頸椎病的普及化也驗證了這一現象。
脊柱源性疾病這一名詞,逐漸進入了我們的視野,各類因為脊柱病變導致的慢性病充斥了日常生活,而高血壓就是其中之一,頸源性高血壓的根本病灶在于頸部,血壓的偏高只是副產物,對于此類患者而言,單純的生活調控、堅持服藥,效果并不明顯,正確的治療應該以頸部為核心,只要解除了隱藏在頸部的責任病灶,同時對長期受壓的神經進行合理調控,絕大多數患者的血壓可以得到穩定下降,恢復正常。
更多相關建議:
得了高血壓,能活多少年?按常規,高血壓是常見病,人們對高血壓這個病,并不像癌癥,糖尿病那樣覺得可怕,但是實際上,高血壓真的是個要命的病。這個春節,心情糟透了,我的侄子就在昨晚,大年初一的晚上,不幸離世了,終年剛滿五十歲,六九年生的,死因就是腦出血。我的哥是叔伯哥,但因我們在一起住
得了高血壓,能活多少年?按常規,高血壓是常見病,人們對高血壓這個病,并不像癌癥,糖尿病那樣覺得可怕,但是實際上,高血壓真的是個要命的病。
這個春節,心情糟透了,我的侄子就在昨晚,大年初一的晚上,不幸離世了,終年剛滿五十歲,六九年生的,死因就是腦出血。
我的哥是叔伯哥,但因我們在一起住過二十多年,兩家挨著,所以走的非常近,這個侄子從生下就在我眼前長大的,雖不是兒子,也是只差不是我生的,那種心痛真的讓我痛徹心扉,剛剛五十歲,咋就死了呢?他的媽媽就是六十三歲死于腦出血,他真是遺傳了媽媽的基因,年紀輕輕就得了高血壓。
我因為糖尿病,血壓也有點高,平時就經常量血壓,六年前,有一天我正量血壓時,侄子來了,我量完讓他量一下,結果把我心嚇的咯噔一下,我最高140,他最高200。因為我知道嫂子是高血壓,心想壞了,這小子和他媽一樣,也是這個病,這可咋整,我說你血壓這么高,自己可注意啊,你那生活方式可得改改。
侄子童年,過的太享福了,因為父母晚婚,生下他,真是如獲至寶,別的都不說,單說吃的,七十年代生活還很困難,哥嫂寧可自己不吃,兒子是一點不能虧著,所以他從小就吃的好,成年后講吃可能也算他的特長,他在銀行工作,掙的錢不少,工作太輕閑,吃的太好,又不運動,雖然他不胖,但他從母親那里遺傳的高血壓基因,年紀輕輕就得上高血壓。
得上病,自己也著急,有病才想起害怕,就聽別人告訴什么藥好,結果吃進口藥,就把腎吃壞了,五年前得了尿毒癥,他才四十五歲呀!我們全家人的心痛死了,他自己的精神壓力得多大?這五年就是靠每星期兩次透析活著,開始三年還可以吧,兩年前就得第一次腦出血,搶救及時,命保住了,落下殘疾,走路一瘸一拐,不去工作,經濟上沒法生活,拖著病體,每天去銀行報個到,這兩年就不斷住院,動不動就心衰,終于上個月,一病不起,昏迷了二十多天,再見到他,我已不敢認了,我這個侄子長的相當漂亮,可是眼前的他,骨瘦如柴,面色死灰,哪里像個中年人啊?
他的弟弟,一直不放棄,花多少錢也在所不惜,父母沒了,就這一個哥哥,所以一直搶救,十多天前,終于起死回生,人是清醒過來,我們以為好了呢,沒想到,一星期前,又昏了,這回CT,腦大面積出血,終于在昨天,走完了他的生命旅程。
死生有命,但是健康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他不是那么胡吃海喝,如果他能鍛煉一下,如果……,太多的如果他都沒有做好,僅僅五十歲就走完生命的歷程,留給我們活著的人無盡的思念。[流淚]
剛好看到這個題目,寫下這篇小文,希望對年輕人有所警示,不要以為自己年輕,就可透支生命,過度享福,不是好事,哪怕窮點,累點,只要你有好身體,你就是幸福的。
更多相關建議:
35歲就查出了高血壓問題,還能活多少年?這個問題問的還真夠悲觀的,但無論如何,我還是想給您一個樂觀的答案:35歲查出高血壓,只要認真的面對,積極的調理,一樣可以健康長壽。35歲發現有高血壓,應該覺得幸運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大家經常會看到高血壓會導致冠心病,心梗,腦梗,腦出血,腎
35歲就查出了高血壓問題,還能活多少年?這個問題問的還真夠悲觀的,但無論如何,我還是想給您一個樂觀的答案:35歲查出高血壓,只要認真的面對,積極的調理,一樣可以健康長壽。
35歲發現有高血壓,應該覺得幸運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大家經常會看到高血壓會導致冠心病,心梗,腦梗,腦出血,腎臟功能下降,引發各種各樣的并發癥問題,覺得好像很恐怖,甚至有的朋友,悲觀的認為,得了高血壓,可能就活不了多久了。但需要明白的一點是,高血壓之所以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并發癥問題,主要是因為有了高血壓問題,沒有盡早的、及時的得到控制,也沒有積極的長期的把血壓控制在平穩達標的范圍內,只有這樣,身體的動脈血管長期承受過高的壓力,才會逐漸出現這樣那樣的慢性和急性并發癥,而如果能夠控制好血壓,這些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就會大大降低,完全不必過分擔心。
35歲查出高血壓,是“幸運”還是“不幸”?還得看你從哪個方面來考慮了,如果說年紀輕輕就得了高血壓,可真是夠不幸的;但如果我們換個角度去思考,如果35歲有了高血壓,我們卻沒有發現,等到50歲時出現了心梗才發現,而心梗的發生,與多年的高血壓沒有得到控制有著密切的關系,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對比及時的發現了高血壓問題,并且積極的控制了高血壓,到50歲的時候,并沒有發生心梗,哪種更幸運呢?
因此,35歲發現了高血壓,或許我們應該覺得慶幸,慶幸自己及早的發現了我們的高血壓問題,而最應該做的,就是盡早的積極的把血壓控制平穩達標,盡量的把血壓控制好,而不是擔心還能活多少年的問題。
重點說下青年人高血壓的調理控制
青年人高血壓有其自身的特點,我們要做好血壓的調理,就要針對這些特點去進行合理的調控。
新發的,年輕人的高血壓問題,其特征往往比較明顯,一般說來,導致血壓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率快,心輸出量增加等方面的問題,而多年的高血壓,高血壓逐漸穩定以后,則往往心輸出量會逐漸恢復或不再增加,而轉為血管的硬化阻力導致的血壓升高稱為高血壓的主要原因。
對于青年人的新發高血壓,往往都不是特別穩定的高,有時候可能測血壓還比較正常,都降到了140/90以下,而多數情況下,血壓又會超標,特別是低壓水平,就更容易升高。這種初步的高血壓問題,看似有點波動,而且低壓偏高難以控制,但實際上相對于多年的高血壓患者來說,重要能夠針對性的進行調理,很多時候,這樣的高血壓問題,其實更容易控制,而越早控制好高血壓,后續的血壓控制難度,并發癥發生風險,都會大大降低。
青年人想要調理控制好高血壓的問題,我們從生理學角度來講三點——
第一,控制Na的過量攝入,如果你原來有口味重,吃飯吃的很咸,愛吃零食等方面的習慣,這樣的一些生活習慣,就會導致體內Na攝入量的偏高,Na元素是我們身體不可或缺的元素,但體內Na的水平過度升高,會影響腎臟的腎素-血管緊張素活性,會導致細胞的水鈉潴留,這些方面,都會導致血壓的升高,因此,想要控制好高血壓,首先應該從控鹽飲食說起。
第二,控制心率,血壓高了,特別是低壓偏高的情況,不妨在測量血壓時,看看自己的心率,是不是心率也挺快的,實際上,這正是高血壓初發階段的重要特征。心率的增加,一方面導致心輸出量的增加,導致血容量增加使血管壓力增大導致高血壓,心率的加快,還會導致血液回流心臟的不充分,導致心臟舒張時低壓偏高的問題。
如何控制心率呢?還是建議先通過生活方式調理來進行,控制心率可以調整的生活方式有很多主要說這幾點:
- 改變久坐不運動,堅持運動鍛煉
- 改變焦躁、緊張心態,保持平好心態,舒緩交感神經興奮性
- 戒煙限酒
- 避免熬夜
這幾個方面,有助于降低心率,使血壓進一步恢復正常,如果通過這些方面的針對性生活干預,無法有效的降低心率,血壓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以考慮選擇β受體阻滯劑類藥物,如美托洛爾緩釋片等來控制心率,緩解血壓高的問題。
第三,控制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活性,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SS),是導致維持血壓的重要系統,腎素能夠促進血管緊張素的生成以及與受體的結合,血管緊張素的過度生成,會導致動脈血管收縮,心肌收縮力加強,導致血壓升高,而腎臟水鈉重吸收的增加,也會增加醛固酮的分泌增加,醛固酮的增加又會進一步的促進鈉的潴留,因此,控制RASS的過度活躍,也是控制青年人高血壓的重要方面。
想要控制RASS的活性,一方面我們前面說到的控鹽、戒煙限酒、保持平和心態等方面的生活調理干預不能放松,另一方面,也可以考慮服用沙坦類、普利類等血管緊張素抑制劑類降壓藥對RASS進行調節。
最后再強調一點,那就是青年人高血壓,如果血壓沒有超過160/100,身體也沒有糖尿病、高血脂等其他問題的情況下,不用著急用藥,可以先看看前面提到的這些生活調理干預建議,針對性的自我調整下,如果能夠通過生活調理把血壓控制下來,繼續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好,如果調理不下來,再結合實際情況,考慮服用降壓藥物來加強血壓控制也不遲。
更多相關建議:
別擔心,只要血壓控制穩定,注意飲食,心情愉快,就不存在你問的問題了。我母親37歲查出來高血壓,加上心血管疾病,每天吃藥都看著本子,生怕錯過了哪種藥或者吃藥時間,總是定期到醫院復檢,可能是她的認真,血壓控制得比較好,冠心病也在控制中,雖然她總是疑心病重,但今天75歲仍然身體硬朗。每
別擔心,只要血壓控制穩定,注意飲食,心情愉快,就不存在你問的問題了。
我母親37歲查出來高血壓,加上心血管疾病,每天吃藥都看著本子,生怕錯過了哪種藥或者吃藥時間,總是定期到醫院復檢,可能是她的認真,血壓控制得比較好,冠心病也在控制中,雖然她總是疑心病重,但今天75歲仍然身體硬朗。每天買菜做飯,還經常做好吃的給弟弟帶回家呢。
母親年輕時總說,要是能活到60歲就好了,我們問她,如果超過了呢?現在她的心態完全變了,經常開玩笑說自己60歲以后每一年都是賺到的。
現在醫學比幾十年前發達多了,所以,只要定期檢查,按時服藥,健康生活,一定能長命百歲!
更多相關建議:
35歲就發現高血壓,如果是原發性高血壓的話,這個年齡算是比較年輕的。由于高血壓會嚴重影響心、眼、腦、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有非常高的致死、致殘率,而且在35歲這年齡預期壽命會比較長,因此為了保證以后的生活質量,盡量延長壽命,需要嚴格控制好血壓。排除繼發性高血壓在這個年齡發病,首先需
35歲就發現高血壓,如果是原發性高血壓的話,這個年齡算是比較年輕的。由于高血壓會嚴重影響心、眼、腦、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有非常高的致死、致殘率,而且在35歲這年齡預期壽命會比較長,因此為了保證以后的生活質量,盡量延長壽命,需要嚴格控制好血壓。
排除繼發性高血壓
在這個年齡發病,首先需要排除繼發性高血壓。繼發性高血壓往往是由于身體其他疾病引起,如慢性腎臟疾病引起的腎性高血壓,內分泌疾病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嗜鉻細胞瘤、皮質醇增多癥等,這些疾病可能會引起血壓異常升高,收縮壓甚至可高達200mmHg以上,并且常用降壓藥物對其效果欠佳,容易出現靶器官損害和發生心腦血管意外,因此一旦發現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35歲高血壓能活多少年?
如果排除了繼發性高血壓,說明這個高血壓很可能是原發性的。首先引起原發性高血壓的相關危險因素分為可改變因素和不可改變因素,可改變因素包括了吸煙、酗酒、肥胖、熬夜、缺乏運動、高鹽高脂飲食以及藥物影響等,不可改變因素包括家族史、年齡、性別。
控制血壓首先從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開始,如低鹽低脂飲食、戒煙限酒、減肥、規律運動、避免熬夜等,如果生活方式干預3-6個月血壓仍然高于140/90mmHg,則可以使用降壓藥物,降壓藥物除了控制血壓以外還可以保護靶器官免受損害,維持器官正常功能。
另外別忘了定期監測血壓,自我監測可使用國際標準方案認證的上臂式家用電子血壓計,每年至少校準1次。初始使用降壓藥物或調整藥物時建議每天早上和晚上各測量一次血壓,每次測2-3次,取平均值。血壓穩定后可每周測1-2天早晚血壓即可,血壓應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只要嚴格控制好血壓,保護好靶器官,那么即使目前是35歲,預期壽命為85歲的話,要活到85歲也完全不在話下,按照這個計算至少可以活50年。
最后還需要提醒,有些人發現了高血壓但沒有任何不適,就放任不管,這樣是極其危險的,由于年輕可能短期內不會出現并發癥,但時間長了靶器官不可逆損害后,并發癥逐漸出現,將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壽命,所以即使無癥狀的高血壓也需要積極干預。
更多相關建議: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對35歲的人來說,有高血壓確實是讓人揪心的事,這樣的年齡發生高血壓大多有高血壓家族史,因為高血壓與遺傳有一定的關系,雖然并非是上一代直接將高血壓遺傳給了下一代,但由于先天遺傳基因存在缺陷,后果發生高血壓的可能性比常人大得多,且發病年齡較早。但是,高血壓最終的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對35歲的人來說,有高血壓確實是讓人揪心的事,這樣的年齡發生高血壓大多有高血壓家族史,因為高血壓與遺傳有一定的關系,雖然并非是上一代直接將高血壓遺傳給了下一代,但由于先天遺傳基因存在缺陷,后果發生高血壓的可能性比常人大得多,且發病年齡較早。
但是,高血壓最終的危害是因高血壓導致多器官的損傷,這些損傷的發生有一個逐漸進展的過程,且損傷的病理基礎是血管運動粥樣硬化及斑塊的發生,如果能阻止或延緩這種病變的發生發展,就可以避免器官損傷的發生,至少可以將器官損傷的程度限到最低。實際上,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全身各個器官都在發生著衰老與退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可算做是一種自然損傷,因此有高血壓的人只要能做到將高血壓對器官的損傷降到最小,就可以與正常人一樣隨著器官的自然衰老而老去,與正常人擁有一樣的壽命。
那么,有高血壓的人能做到這一點嗎?答案是肯定的,來了解一下高血壓損傷血管造成器官損傷的過程。
首先,高血壓對血管內皮造成沖擊使之受損;其次,血液中大量的脂肪從血管內皮損傷入進入并沉積下來;第三,沉積脂肪發生變性形成粥狀脂質物破壞血管,便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粥狀物集結成團就形成了斑塊。
這樣的血管由于粥樣硬化及斑塊的存在,導致管腔狹窄阻礙血液,給周圍組織器官的供血供氧不足而影響正常功能,甚至可因血管硬化彈性下降承受不住血流的壓力發生破裂,也可因斑塊破裂此來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使血管發生梗塞,導致器官缺血而發生壞死,這便是高血壓最終的結局。
從這個過程來看,如果能將高血壓控制下來,后面的過程便不會發生或者進展緩慢,就可以阻止與延緩器官損傷的發生與進展,所以有高血壓的人最需要做的就是控制好血壓,只要做到這一點就完全可以與正常人一樣享有正常的壽命。
現如今在高血壓的治療上有非常成熟可靠的方法,比如在改變生活方式的基礎上服用降壓藥,可以說沒有降不下來的血壓。因此,雖然35歲就有了高血壓是不幸的,但只要重視起來及時進行合理的降壓治療,確保血壓控制達標,就不必過于擔心,完全可以與正常人一樣生活。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對于年齡越小的人,對血壓的控制越嚴格,35歲的人應力爭將血壓控制在120/80mmHg上下,至少不應超過130/80mmHg。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并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35歲,高血壓能活多少年?在平時工作中,我經常會被家屬問到:張醫生,我們的病人還有多大希望救回來?病人還能撐多久?作為一名ICU的醫生,這個問題我很難回答,但卻每天都要面對…30多歲腦出血的患者我碰到過,19歲腦梗的患者我也遇到過,年齡不是疾病的界限,個人體質及自我健康管理才是健
35歲,高血壓能活多少年?
在平時工作中,我經常會被家屬問到:張醫生,我們的病人還有多大希望救回來?病人還能撐多久?作為一名ICU的醫生,這個問題我很難回答,但卻每天都要面對…
30多歲腦出血的患者我碰到過,19歲腦梗的患者我也遇到過,年齡不是疾病的界限,個人體質及自我健康管理才是健康的關鍵!
前段時間,我收治了一個走著進重癥監護室的患者,有人可能會問,病人還能走,怎么需要去重癥監護室呢?病情有那么重嗎?我反復跟患者家屬說明病情的嚴重性,家屬將信將疑。蛛網膜下腔出血,病人血壓190/120mmHg,雖然才44歲!病人家屬拒絕做腦血管造影及血管內治療,結果很快患者二次出血,前一天還跟我稱兄道弟的說話,過了兩天就成了植物人!
35歲,正是家庭需要你的時候,健康容不得半點閃失!雖然血壓高,但我們有很多種藥物能幫你控制血壓。只要是血壓控制好,那對自然壽命一般不會有明顯影響。但是,如果明知血壓高,平時卻煙酒不離,吃的太咸,不規律用藥,那血壓就會一路飆升,極容易誘發急性心、腦血管病!
張醫生在線,歡迎你的關注!
更多相關建議:
先不要談高血壓患者能活多久,首先談談人為什么會得病生老病死,壽命有長短,民間流行一句言語“沒病不死人”,所以壽命長短與疾病有個,這是自然規律,不僅得上高血壓能影響人的生命,任何疾病都是一樣的,人只有健康的活著遠離患病的因素才能健康長壽,得了病要分析是病毒病菌引起還是身體自身功能或
先不要談高血壓患者能活多久,首先談談人為什么會得病生老病死,壽命有長短,民間流行一句言語“沒病不死人”,所以壽命長短與疾病有個,這是自然規律,不僅得上高血壓能影響人的生命,任何疾病都是一樣的,人只有健康的活著遠離患病的因素才能健康長壽,得了病要分析是病毒病菌引起還是身體自身功能或組織結構發生變化引起的,一般病毒病菌引起的都能較好的醫治恢復健康,這功能組織結構不合理引發的病只能通過藥物改善從而降低它的影響后果,一般不能治愈,只能修養調理,通過健康生活的方式延長生命還是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