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戚年紀輕輕就得了胃癌,到醫院檢查出來就是晚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況?這里的為什么,包括兩個層面,一個是為什么年紀輕輕會得胃癌?一個是為什么一查出來就是晚期?為什么年紀輕輕會得胃癌?多數癌癥主要還是以中老年人為主,胃癌當然也不例外,但不等于年輕人不會得癌癥,不過,相對來說,概率較
親戚年紀輕輕就得了胃癌,到醫院檢查出來就是晚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況?這里的為什么,包括兩個層面,一個是為什么年紀輕輕會得胃癌?一個是為什么一查出來就是晚期?
為什么年紀輕輕會得胃癌?
多數癌癥主要還是以中老年人為主,胃癌當然也不例外,但不等于年輕人不會得癌癥,不過,相對來說,概率較小。年紀輕輕得胃癌,原因主要可能是:一是要考慮遺傳因素,也就是家族史,有家族史的人,天生攜帶的基因有缺陷,在同等條件下比其他人更容易得胃癌;二是要考慮環境因素,環境因素可不只是所謂的空氣污染,而是包括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等,對胃癌來說,飲食因素是很重要的風險因素,但這種“環境因素”致癌通常需要很多年,比如,不良飲食習慣,不是說你有幾年的不良飲食習慣,就得胃癌了,不會,沒有這么快,所以那種說,某某女孩這幾年吃什么什么,今年查出胃癌,就說是這個引起的,這個太武斷。所以,年輕人得胃癌,如果是環境因素(比如飲食習慣),那很可能她在很早的時候,比如兒童時期就開始有不良的飲食習慣,持續到30歲,那么也得有十多年。另外,加上有的人有家族史,就更易惹癌上身。
為什么一查出來就是晚期?
這個問題我想很好理解,一查出來就是晚期,當然是因為沒有重視早篩,但年輕人,一般不會,也并不建議過于積極的胃癌篩查,因為胃癌的篩查主要就是胃鏡,可不是抽一管血,有的人把一般的體檢當作是查癌,這是誤區。另外,有的年輕人,有不適服,比如有胃痛,也不及時就診,一直拖著,不是癌拖成了癌,早期癌拖成了晚期。
更多相關建議:
胃癌絕不是老年人的專利!最近我就收治了一位胃癌病人,年齡僅僅31歲,一位公司骨干,發現時已經出現肺部轉移,由于腫瘤侵犯胰腺感到腹部疼痛劇烈,疼痛甚至放射到背部。為何如此年輕病情如此嚴重?為了說明這一切,必須從胃癌為何發生談起。從本質上說,胃癌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與所有癌癥一樣
胃癌絕不是老年人的專利!最近我就收治了一位胃癌病人,年齡僅僅31歲,一位公司骨干,發現時已經出現肺部轉移,由于腫瘤侵犯胰腺感到腹部疼痛劇烈,疼痛甚至放射到背部。為何如此年輕病情如此嚴重?為了說明這一切,必須從胃癌為何發生談起。
從本質上說,胃癌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與所有癌癥一樣,胃癌也是一種代謝性疾病,也就是說先存著代謝障礙,這一障礙導致健康胃轉變為胃癌前病變,如果這一狀況持續,最后的結局就是胃癌。目前,關于胃的癌前病變,比較公認的包括萎縮性胃炎、胃潰瘍、殘胃炎(胃做過手術者)、胃息肉、胃粘膜腸上皮化生,這都與身體的慢性炎癥狀況,即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有關。
癌癥的發生是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綜合發生的結果。內在因素主要與身體代謝狀況異常有關,假如同時出現外在的因素如壓力、睡眠、不健康飲食、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就有可能出現癌癥,胃癌的發生也同樣如此!這種共同作用如果很強烈,疾病的發生就可能提取。
看看我的這個病人就非常典型,有胃潰瘍病史10年,平時工作壓力很大,加班是家常便飯。加之工作節奏很快,一日三餐也以外賣為主,很少在家里吃上一頓安穩飯。也許,胃潰瘍這一癌前病變加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我的這個病人在這么年輕就患上胃癌的關鍵。
那么,我的這個患者為何這么晚才來就診?這不能不說是健康意識的淡漠。實際上,這位年輕人腹部不適已經4-5年了,間或還有反酸,但他總是認為這是老胃病,簡單地用一些制酸藥、胃粘膜保護劑,巧合的是他的癥狀往往可以緩解,直到最近腹部不適越來越厲害,腹部疼痛也越來越厲害,這種疼痛已經嚴重影響睡眠時才想起就診,實際上此時病變已經非常晚了,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
現在總結起來,假如這位年輕人有一些健康意識,知道胃潰瘍是一種癌前病變,平時的生活方式更加健康,或者當感到腹部不適時不是簡單地服用一些藥物(這些藥物有時緩解癥狀反而會掩蓋病情),而是去醫院做個胃鏡,或許上述遺憾就可以避免。
希望我分享的這個病例對大家有點幫助。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江蘇省腫瘤醫院李楓。也歡迎加入我的西瓜視頻。希望交流者可以加入李醫生橋本討論圈子進行交流。
頭條號:江蘇省腫瘤醫院李楓
更多相關建議:
我們常說,惡性腫瘤最佳的治療時機只有一次,那就是體檢的時候。有時候會聽說身邊某某人,非常年輕卻得了惡性腫瘤,已經晚期了失去治療機會,實際上,在腫瘤外科醫生日常工作當中,這樣令人惋惜的事情經常發生。最近在門診,就遇到一位剛讀大一的花季女孩,確診胃癌已經晚期,不能手術,人生才剛開始即
我們常說,惡性腫瘤最佳的治療時機只有一次,那就是體檢的時候。有時候會聽說身邊某某人,非常年輕卻得了惡性腫瘤,已經晚期了失去治療機會,實際上,在腫瘤外科醫生日常工作當中,這樣令人惋惜的事情經常發生。最近在門診,就遇到一位剛讀大一的花季女孩,確診胃癌已經晚期,不能手術,人生才剛開始即面臨厄運,上周四為另一位30歲的女性完成了胃癌根治性手術,所幸及時發現,經過手術切除已經治愈。胃癌這種兇險的消化道惡性腫瘤,越來越多地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尤其是年輕女性,很多準媽媽們把消化道癥狀誤以為是孕期反應,結果耽誤病情,直到出現嚴重貧血、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或者消化道梗阻出血,才意識到是胃癌,但是為時已晚。
胃黏膜癌變是一個涉及到多基因突變,逐步發生的過程,飲食、遺傳、感染性因素都有重大影響,主要發生在40歲以上人群。除了遺傳基因這種不可控制的因素,我們很多日常行為都會增加胃癌發生的風險,而年輕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頓頓吃外賣,導致了胃癌的低齡化趨勢。其實避免這些因素并不難,低鹽高纖維,少一些燒烤,多一些蔬菜水果,根治幽門螺桿菌,三餐好好吃飯呵護自己的胃,不吸煙,少喝酒,你就能遠離胃癌。
另一個呵護我們健康的關鍵,就是定期為我們的身體做一個全面檢查。車輛需要年檢,才能繼續安全上路,人體也是,在疾病發生早期就及時發現,立即處理,往往能夠達到最佳治療效果。而胃鏡是診斷胃部疾病最直觀有效的檢查,對于有上腹部不適,消化道癥狀的朋友,都應該給自己預約一個胃鏡,及時明確病情,我們推薦40歲以上人群,每1到2年常規檢查胃鏡,為自己上消化道的健康保駕護航。
更多相關建議:
年輕胃癌患者的確不少,并且有較大比例是中晚期,治療比較困難。20-40歲胃癌患者,有局部晚期,也有肝轉移,或者腹腔轉移,女性患者卵巢轉移也是比較多。腫瘤的發生,整體是老年患者高發,但是現在年輕比例在增加。原因有少部分遺傳因素,也和不良的飲食習慣和作息習慣有一定的關系。在既往診治的
年輕胃癌患者的確不少,并且有較大比例是中晚期,治療比較困難。20-40歲胃癌患者,有局部晚期,也有肝轉移,或者腹腔轉移,女性患者卵巢轉移也是比較多。
腫瘤的發生,整體是老年患者高發,但是現在年輕比例在增加。原因有少部分遺傳因素,也和不良的飲食習慣和作息習慣有一定的關系。在既往診治的年輕胃癌患者中,有的有典型的家族史,也有的家族里沒有胃腸癌患者。但多數都有不好的飲食習慣。
胃解剖結構模式圖
年輕胃癌患者的治療,沒有特殊性,也是遵循胃癌治療的一般原則。根據分期決定治療方案。預后有較大個體差異。有個26歲小伙子,晚期胃癌,不能進食,基本處于放棄狀態,患者家屬治療意愿強烈,考慮患者不能進食,就嘗試看看是否有姑息手術機會,腹腔鏡探查,發現雖然腫瘤局部大,但是和周圍臟器無廣泛浸潤,可以手術切除,腹膜有少量轉移灶。于是行全胃切除,術中術后給與連續腹腔熱灌注化療,術后繼續全身藥物治療。患者目前生存超過2年,復查沒有明顯腫瘤證據。這個患者無疑手術帶來獲益,如果不手術,連吃飯的機會都沒有,可能難超過半年。
對于晚期胃癌,如果沒有梗阻或者出血,一般不首先手術。主要是藥物治療,化療,靶向藥物或者聯合免疫治療。根據基因檢測結果,如果HER-2擴增,可以化療聯合曲妥珠單抗治療;另外,如果適合PD-1免疫治療,那么化療聯合免疫治療也許會有很好的效果。
PD-1免疫治療機制
但是,如果有梗阻或者出血,還有姑息手術切除的機會,可以考慮手術切除,會緩解癥狀,也可能會延長生存。
因此,對于年輕人,需要注意飲食和好的作息習慣。如果有慢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長期不良生活習慣(抽煙,喝酒,高鹽飲食等),胃息肉,既往胃做過手術,有胃腸癌家族史的,要定期查體。如果有不適及時就診,早期發現問題,及早治療。
更多相關建議:
大四女生小王,今年就快畢業了,但是卻遭遇晴天霹靂,再一次胃部疼痛去醫院檢查時——經醫生檢查,她被確診為晚期胃癌。脫離了父母的約束在外地上學,可以放縱的娛樂,熬夜似乎已經是家常便飯,期間的飲食也越來越不規律,早飯不吃、夜宵不斷,但快樂的時光永遠都是短暫的,大學還沒念完就出事了,已經
大四女生小王,今年就快畢業了,但是卻遭遇晴天霹靂,再一次胃部疼痛去醫院檢查時——經醫生檢查,她被確診為晚期胃癌。
脫離了父母的約束在外地上學,可以放縱的娛樂,熬夜似乎已經是家常便飯,期間的飲食也越來越不規律,早飯不吃、夜宵不斷,但快樂的時光永遠都是短暫的,大學還沒念完就出事了,已經得了胃癌,而且發展到了晚期,失去了最好的治療機會。
很多人發現胃癌的時候基本就已經到了晚期,認為基本發生的太突然,一點準備都不給自己留,但任何腫瘤的發展都不是一朝一夕出現的。
尤其是對于年輕人來說,有一個問題是他們怎么也想不明白的,那就是自己日常并無任何不適,為什么突然間就患上了胃癌,而且還是晚期呢?其實,胃癌的發生和進展都不是偶然。
其實很多胃癌患者一發現就是晚期,主要是因為早期患者多無明顯及特異的癥狀,難以引起足夠的重視。有些患者有惡心,食欲不振等上消化道癥狀會誤以為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不及時診治,隨著腫瘤的發生發展,影響胃的功能時才出現明顯的癥狀。
進展期胃癌最常見的臨床癥狀是疼痛以及體重減輕。患者會出現上腹不適,進食后飽脹,上腹部疼痛,食欲下降,乏力。胃癌患者早期難以發現,多數是因為癥狀不典型,患者沒有引起來足夠的重視。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應該積極有效的按照正確的生活方式來保護我們的胃部,才是最好的,避免一些胃酸現象的產生,這樣才能夠給我們的胃部帶來非常好的幫助,在平時的時候我們應該積極有效的按照正確的方式來進行更好的方法的介紹才是最重要的。
更多相關建議:
胃癌的發病率極高,而且越來越年輕化,為什么一檢查就是胃癌晚期?不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呢?胃癌的可怕在于早期癥狀不明顯,即使有輕微的癥狀也很容易被大家所忽視,誤以為是其他問題,并沒有放在心上,比如食欲減退、腹脹等腹部不適的情況,即使有嘔血和黑便,這也是少數人才能出現的。而這些早期的癥狀早期癥狀不明顯,即使有輕微的癥狀也很容易被大家所忽視,誤以為是其他問題,并沒有放在心上,比如食欲減退、腹脹等腹部不適的情況,即使有嘔血和黑便,這也是少數人才能出現的。高危人群應該定期去做檢查。1、胃病患者2、有腫瘤家族史的人群3、做過胃切除的人群4、經常抽煙喝酒的人群
這些不良生活習慣會加重胃的負擔,導致胃損傷。
更多相關建議:
年紀還小就被查出有胃癌情況的,不能夠說肯定是因為總是吃外賣、夜宵以及平時熬夜等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引起,但肯定是有著莫大聯系的。胃癌其實并不是由于單一元素所導致的,而是經過多種原因相結合形成,例如不良的飲食以及生活習慣、精神方面的重大壓力、慢性疾病惡化、病毒感染以及家族遺傳因素等等。
年紀還小就被查出有胃癌情況的,不能夠說肯定是因為總是吃外賣、夜宵以及平時熬夜等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引起,但肯定是有著莫大聯系的。胃癌其實并不是由于單一元素所導致的,而是經過多種原因相結合形成,例如不良的飲食以及生活習慣、精神方面的重大壓力、慢性疾病惡化、病毒感染以及家族遺傳因素等等。
而若是長時間有胃部不舒服狀況的話,請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千萬別自以為只是小病就放任不管。而胃鏡就是檢查胃病以及發現早期胃癌問題的唯一利器,所以不要因為覺得做胃鏡自己感到很難受就拒絕檢查。
對于胃鏡檢查都有哪些建議?
在40歲以上的人若是還沒有做過胃鏡檢查的就建議去檢查一次;
胃鏡檢查之后沒有發現問題,并且自己也無不適癥狀,就可以3~5年再復查一次;
對于患有萎縮性胃炎的患者,應該每隔1~3年就進行一次胃鏡復查;
在病理活檢中發現并證實伴有腸化生問題的患者,應該在半年到一年之間就復查一次;而病理活檢中證實有輕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則需要每3~6個月進行一次胃鏡復查。
更多相關建議:
感謝提問。胃癌的惡性程度和病理類型密切相關,我國目前多采用鄰國日本的分類方法,將胃癌的病理類型分為分化型癌和未分化型癌。分化型癌惡性程度低,主要包括高分化腺癌和中分化腺癌,又稱腸型胃癌,是由腸化黏膜發生異型增生后轉變而來,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密切相關,中老年多見,遠處轉移發生較晚。
感謝提問。
胃癌的惡性程度和病理類型密切相關,我國目前多采用鄰國日本的分類方法,將胃癌的病理類型分為分化型癌和未分化型癌。
分化型癌惡性程度低,主要包括高分化腺癌和中分化腺癌,又稱腸型胃癌,是由腸化黏膜發生異型增生后轉變而來,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密切相關,中老年多見,遠處轉移發生較晚。
未分化癌惡性程度高,主要包括印戒細胞癌和低分化腺癌,又稱彌漫性胃癌,是由胃黏膜不經腸化生直接轉變而來,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關系不大,中青年多見,早期發生遠處轉移。
目前,臨床上患胃印戒細胞癌的年輕人并不少見,往往在發現時已經是晚期。
胃癌發現越早,治療的效果越好,目前,國家層面在開展胃癌的篩查和早診早治工作,符合胃癌篩查條件的人群建議行胃鏡檢查,只有這樣,才能發現更多的早期胃癌患者,挽救生命,幸福家庭。
希望我的回答能讓您滿意。
更多相關建議:
我看到一個報告,正是關于胃癌年輕化的一個報告。其中說近5年來,中國19~35歲年輕人的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胃癌的發生是多因素長時間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幽門螺桿菌感染、飲食習慣、居住和工作環境、精神狀況、遺傳和家族史等;一般高發于50歲以后。這些致病原因大多數是我們能夠
我看到一個報告,正是關于胃癌年輕化的一個報告。其中說近5年來,中國19~35歲年輕人的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胃癌的發生是多因素長時間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幽門螺桿菌感染、飲食習慣、居住和工作環境、精神狀況、遺傳和家族史等;一般高發于50歲以后。
這些致病原因大多數是我們能夠控制的。
為什么年輕人也會得呢?除掉不可控的遺傳和環境因素,簡單說就是因為大意,糟蹋和透支了生命。
年輕人得胃癌,可以簡單歸納為以下幾個原因:
一、不重視體檢,觀念里感覺年輕人不會得癌;
胃部出現不適非常常見,臨床發現,近65%的胃癌患者,發病前有4年以上的胃病史。
但很少有人會聯想到癌,如果重視檢查和治療,就會阻斷癌變進程,或者發現早期癌。
早期癌的治愈率大于90%;而晚期胃癌5年存活率低于15%。
二、工作壓力、焦慮等不良情緒;
多少90后,嘴上喊著養生,身體卻干著自殺的事。
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生活壓力也很大,職場競爭、房貸房租、生活支出、父母養老、子女教育,都是必須面對的問題。
他們不敢停下,滿腦子都在想如何變得更優秀,賺更多錢,天天無休止地加班熬夜,好像每天的時間都不夠用。
三、不良的飲食、作息習慣;
比如煙酒、燒烤、麻辣燙、宵夜;不規則飲食,早餐不吃,饑一頓飽一頓;
四、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在普通人群中高達56%以上,而它是導致胃癌的主要元兇之一。
及時根除可以有效預防胃癌。
為什么一查出來就是晚期?
實際上不光是年輕胃癌患者,85%的患者都是中晚期才確診。
為什么呢?不注意體檢、不去做胃鏡!
到了屎憋屁股門了,才想到去做胃鏡,不晚才怪呢!
我們強調無癥狀體檢,這樣才能發現早期的胃癌和癌前疾病;
等到有癥狀,再去體檢,基本上屬于確診了。
年輕人如何遠離胃癌?
1、首先是學會舒緩壓力,合理作息,不要隨便熬夜,多交朋友,多活動,適當放松自己;
2、三餐定時定量,不吃垃圾食品,吃早餐少吃夜宵;
3、戒煙限酒;少吃高脂肪、高熱量、高鹽、高糖食物;多吃新鮮蔬果;
4、及時檢查和根除幽門螺桿菌;這個非常重要,根除后可大幅降低患癌風險!
5、胃不舒服,要到規范的醫療機構就醫,不要自以為是,自己買藥了事;
6、重視胃鏡檢查:出現胃部不適,不要拒絕醫生建議的胃鏡檢查,這是發現早期胃癌得金標準,且無可替代!是一項能救命的檢查!
另外,建議符合以下高危因素的朋友,不管有無癥狀都要行胃鏡檢查:
年齡≥40歲,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條:
生命只有一次,只有醫患共同努力,才能做到早診早治,將胃癌扼殺于搖籃中。
更多相關建議:
【是誰禍害了年輕人的胃】最近在多個媒體上,都看到了好幾例年輕人罹患胃癌的報告,在這其中,很多年輕人的年齡都不足30歲,而且這些年輕胃癌患者的惡性程度很高,預后也較差。在惋惜之余,我們不由想問:這些年輕的孩子們他們到底怎么了?包括年輕人在內的很多人的眼里,大家都會認為年輕人身強力壯
【是誰禍害了年輕人的胃】
最近在多個媒體上,都看到了好幾例年輕人罹患胃癌的報告,在這其中,很多年輕人的年齡都不足30歲,而且這些年輕胃癌患者的惡性程度很高,預后也較差。在惋惜之余,我們不由想問:這些年輕的孩子們他們到底怎么了?
包括年輕人在內的很多人的眼里,大家都會認為年輕人身強力壯,身體素質很好,對于疾病的防控能力很強,而惡性腫瘤多數是老年人的疾病,與他們目前沒有任何關系,這也是他們極少注意惡性腫瘤的主要原因。豈不知,在最近的幾十年里,惡性腫瘤的發生已經明顯出現了年輕化的趨勢,很多惡性腫瘤疾病的發生年齡都整體向前提前了5-8歲。或者說,二三十歲罹患癌癥已經不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了。此外,在我們臨床接診的這些年輕胃癌患者中,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的胃癌發生貌似都與他們自己的“禍害”直接有關。
眾所周知,胃癌的發生與其生活方式具有著緊密相連的關系,不良的生活習慣、生活環境、精神壓力都是胃癌發生的主要因素。在刷爆朋友圈的《凌晨三點的北上廣,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一文中真實地反應出目前城市年輕人的工作節奏和生活壓力。高強度的精神壓力、體力透支和熬夜苦熬已經成了家常便飯。哪一個拼命三郎不是靠再來一杯咖啡才能續命的。如此情況下,你的胃也在同等地承受著損害,得不到休息和損傷修復,導致疾病的發生也就不難理解了。
除了上述的這些問題以外,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也是禍害自己胃的主要原因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如燒烤、外賣、油炸食品、麻辣燙以及高鹽食品幾乎都是年輕人的餐桌常態。煙酒不離手、周末泡吧成為他們放松的最好手段,豈不知這些都成為胃癌發生的主要原因和助推劑。
工作上的忙碌,休息時間的不足永遠會使年輕人沒有了功夫去重視自己的身體不適,即便是有問題也是“忍一忍”“明天就會好”或者隨便吃幾片藥頂一下就過去了。體檢、就診等時間永遠排不上年輕人的日程表。當那些腹痛、脹氣、反酸、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癥狀可能已經不再是一般的消化不良或胃炎的時候,胃癌可能已經踏進了你的身體。可以說,在臨床上我們極少能見到年輕人主動來實施胃鏡的檢查也是一個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