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也是糖尿病患者,有20多年的糖尿病史了。我的體會是:不管是餐后兩小時還是餐后三小時,都應該按照醫學規定的參數執行。不然,血糖長期偏高,必將后患無窮,最后的結果各種并發癥很可能發生,到那時后悔就晚了。我就有血的教訓。我是20年年前查出的糖尿病。由于對糖尿病長期不重視,血糖時高時低 健身運動讓我從新站立起來,我嘗到了運動的甜頭,決定再加大運動強度。客廳里,臥室里,走廊里,地下車庫里,城市的大街小巷等都成了我的運動場地,我給自己定的·運動指標是每天不得低于一萬步,根據身體情況適當加大運動量,我一天的運動量先后從一萬步超越了兩萬步,三五步,四萬步大關,去年以來我已累計運動八百多萬步,約400多公里。幾乎走遍了城區所有的大小道路。
運動量加大了,我的血糖指標發生了奇跡般的變化,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里,我的血糖指標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圍。
我可以負責的告訴朋友們,糖尿病并不是不治之癥,糖尿病完全可以在藥物和飲食控制的前提下,通過健身運動,糖尿病完全可以康復,像正常人那樣生活。
一年多來,通過健身運動調節血糖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是·健身運動要漸漸增加運動強度。運動量小,對調節血糖不明顯。我通過自身測試。以每天運動兩萬步為宜,達到三萬步最佳。低于兩萬步,只能起到消化作用,鍛煉后反而飯量更大,吃的更多,血糖不降反升。
二是運動選擇在早中晚餐后最佳,這三個時間段每次運動量一萬步最好,因為這個時間段正是血糖升高的時間段,這三個時間段運動對降低血糖更明顯
三是健身運動人要因人而宜。根據自身條件漸漸有序進行,以第二不·天疲勞,不腿酸為原則。否則第二天停止運動。腿受過傷,病重期間只能適當運動,不可因運動而增加病情。
四是運動要與藥物和飲食控制相結合。單純的運動并不一定控制好血糖,在健身運動的同時仍要按時按量服藥注射胰島素,定時定量控制好飲食,要按時監測血糖,平時把血糖標準范圍內。
附近期我的血糖檢測報告:
更多相關建議:
您好,餐后2小時血糖偏高,但是3小時以后又恢復正常,也是糖耐量異常的表現,原因可能和胰島素分泌高峰延遲有關。建議:1.到醫院查OGTT試驗、胰島素分泌試驗和糖化血紅蛋白。2.針對餐后血糖高,最有效的辦法是餐后散步20分鐘,或者站立30分鐘,千萬不要坐著不動或者躺下。晚上吃完飯還可
您好,餐后2小時血糖偏高,但是3小時以后又恢復正常,也是糖耐量異常的表現,原因可能和胰島素分泌高峰延遲有關。建議:1.到醫院查OGTT試驗、胰島素分泌試驗和糖化血紅蛋白。2.針對餐后血糖高,最有效的辦法是餐后散步20分鐘,或者站立30分鐘,千萬不要坐著不動或者躺下。晚上吃完飯還可以去跳跳不劇烈的廣場舞都是非常有效的。
更多相關建議:
這就是我探索了十數年才得出來的經驗。每個人的基因不同,身體素質不同,進食后的血糖升降時間有異是絕對的,相同是不可能的!即使同一個人,由于飲食結構的變化,升降糖的時間也有很大差異。千人一個標準“餐后兩小時”是不準確的。所以我一直在呼吁各位糖友功課做細致一點,每頓飯吃了多少主食、是什
這就是我探索了十數年才得出來的經驗。每個人的基因不同,身體素質不同,進食后的血糖升降時間有異是絕對的,相同是不可能的!即使同一個人,由于飲食結構的變化,升降糖的時間也有很大差異。千人一個標準“餐后兩小時”是不準確的。所以我一直在呼吁各位糖友功課做細致一點,每頓飯吃了多少主食、是什么主食、烹飪方式?每頓飯吃了什么菜,是怎么搭配的,從品種到烹飪方式、到佐料到份量都要一一記錄下來,從中挑出不該吃或影響血糖升高和下降的食物和原因。時間長了,你就會從中摸索出一套最適合自已的飲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