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中藥健脾養胃?
蒼術:歸脾、胃、肝經,辛香健脾以和脾胃,對濕阻中焦,脾失健運所致脘腹脹悶,嘔惡食少,吐瀉乏力等癥最為適宜。
茯苓:歸心、脾、腎經,可健脾滲濕而止瀉,可與山藥、白術、薏苡仁同用。亦可益心脾而寧心安神。
薏苡仁:歸脾、胃、肺經,能滲除脾濕,健脾止瀉。
陳皮:歸脾、肺經,可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可治療中焦寒濕脾胃氣滯,脘腹脹痛、惡心嘔吐、泄瀉等,常與蒼術、厚樸同用。
枳實:歸脾、胃、大腸經,可消積導滯,治療胃腸積滯,濕熱瀉痢,本品尚可用治胃擴張、胃下垂等病癥。
山楂:歸脾、胃、肝經,功善消食化積,能治各種飲食積滯,尤為消化油膩肉食積滯之要藥。炒用兼能止瀉止痢。
神曲:歸脾、胃經,功在消食和胃。可行散消食,健脾開胃,和中止瀉。
麥芽:歸脾、胃、肝經,可消食健胃,尤能促進淀粉性食物的消化,主治米面薯芋類積滯不化。
雞內金:歸脾、胃、小腸、膀胱經,消食化積作用較強,并可健運脾胃,研末服效果比煎劑好。
人參:歸肺、脾、心經,為補脾要藥,改善脾氣虛衰之癥狀。
黃芪:歸脾、肺經,善入脾胃,為補中益氣之要藥,可補脾益氣。
白術:歸脾、胃經,益氣健脾,燥濕利水,以健脾燥濕為主要作用,被前人譽之為“脾臟補氣健脾第一要藥”,還可用于治療氣虛自汗、脾虛胎動不安之癥。
山藥:歸脾、肺、腎經,可補脾益氣,滋養脾陰,因其含有較多營養成分,,又易消化,可作食品長期服用。
大棗:歸脾、胃、心經,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用于治療脾虛之癥。